第九十九章 明王府

十天后的一个晌午,江西饶州府。

这里明王的领地,位置紧邻鄱阳湖,北上穿过南康府,经湖口重镇后便可直达冷江。辖内鱼米丰硕,良田何止百万顷,更兼有铜、铁、煤、银等出产。值得一提的是,饶州府景德镇出产青花瓷,也是一项重要财税来源。

不过,明王自从受封为饶州府的藩王之后,不光没有财税缴纳上贡,朝廷每年还要倒贴许多粮银。因此,朝廷虽然在这里也设了布政司等三司衙署,这些个官位却从来不受待见。

听闻有官员曾开罪了明王,结果第二天早上被发现头都没了。于是后来上任的官员多与明王虚与委蛇,对辖地内的事也是装糊涂,混上一两年便另谋高处了。

这天,鄱阳湖内驶来一艘二桅木质战舰,到鄱阳县后便靠岸。船上当先下来的是一名青衣女子,以纱覆面。

上岸的那一刻,她返头望着湖边上林立的水寨,还有不远处一个巨大的船坞,心里百感交集。

这艘船上载着的便是静公主一行。自威海卫登船入海之后,他们乘着北风南下,自苏州府入冷江,又辗转西行了一段时日,如今总算到了明王的封地。这一路船不停岸,也花了差不多二十天时间。

苏文盛走到一旁,手中折扇一展,满面春风的说道:“公主,上岸了,您再也不用戴那个面纱了。”

“本公主的事,需要你来操心吗?”静公主冷言回道:“赶紧吩咐下去,请舒老下船。今日必须赶到明王府。”

“是。”苏文盛吃了一鼻子灰,却并不觉着难受。

自从他见过静公主第一面起,虽然一直未曾见过庐山真面目,却已惊为天人。平日里总是有事没事上前搭话,尽显风流本色,奈何静公主不吃这一套,从没给过好脸色。若不是看着他办事也还殷勤,他老爹又是广东盐运使,估计连话都懒得搭。

不多会,舒老也已经下了船。

他望着湖边上一派繁忙的景象,微微颔首道:“嗯,这里不错,老夫临到老了还能在此大展拳脚,此生无憾也。”

静公主上前行了一礼,说道:“舒老,父王耕耘饶州几十载,方得如此景象。只等您的火炮大展神威,父王便再无顾忌。”

“朝廷无道,平白将老夫囚禁了二十载,只因《神器谱》被列为反书。如今老夫的家人已都不在,我便反了又如何。”

“有了您的加入,父王如虎添翼,大事可期。”

一名身着明光铠的军官领着几十号人朝港口这边赶来,见到静公主便扑通跪倒在地,禀道:“未知公主驾到,卑职迎接来迟。”

“车马都已经准备妥当了吗?”

“都已经备下了,只等公主一声令下。”

“不错。”静公主转身对舒老说道:“请舒老再辛劳半日,今日便可到明王府,父王正翘首以待。”

“那就前面带路吧。”

…………

夕霞满天的时候,静公主的车队终于到了明王府。

这里是一处山庄,又有点像一座城,背面靠山,入口处是两座池塘,取依山傍水之意。大门是一座恢宏的门楼,上面一块硕大的牌匾上草书“明王府”三个大字;门楼两边延伸出近五米高的城墙,将整座山庄包纳在内。周边山高林密,再加上雾霭升起,显得云山雾罩,深不可测。

明王早已得到禀报,知晓了舒老的到来,此刻正领着世子殿下以及众多门人清客在城门口迎接。

静公主下了马车后,当先跪倒在地:“父王,孩儿幸不辱命。”

“不错。”明王点了点头,径直朝舒老走去。

舒老下车后,见一穿黄袍戴金冠之人朝自己走来,年约五十许,肤色白皙,庭方面阔,双目有神,心说这便是明王赵安了。于是跪倒在地,抱拳说道:“蒙明王搭救,老儿舒炼不远万里前来答谢。”

明王知道舒炼顾及颜面,不肯直说投奔之事,于是抚须笑道:“二十年前,天机士的大名本王便已知晓,奈何山高路远,今日才能一见。若不嫌弃,本王愿以国士之礼相待,舒老便在我这里颐养天年如何?”

“多谢明王!”舒炼拜倒在地。

赵安双手将舒炼扶起,又将立在一侧的世子拉到跟前说道:“这便是犬子赵平。”

舒炼当即欲拜倒在地。明王一把拦住,同时对一旁杵着的世子殿下呵斥道:“还不快见过舒老。”

世子赵平本有些不情愿,心说自己贵为世子,一个糟老头儿也要他拜。奈何拗不过他老爹,只得微微欠了一身行了一礼。

赵安本欲出言训斥,见周边门客都在瞧着,便又换上笑脸,说道:“舒老一路舟车劳顿,稍事修整后便去吃接风宴吧。”

“小老儿先行谢过了。”

当即便有仆人领着舒炼去住处安顿。明王等人也都回府。

待众人散去后,静公主领着二十多名女侍也回了府里。望着熟悉却又有些清冷的闺房,她缓缓摘下面上的白纱,露出绝美的容颜。只是,若是细看的话会发现她脸上有一块疤痕,乍一看还以为是一朵菊花印记。

静公主坐在妆台前,轻轻抚摸着那块疤痕,久久不语。

一名女侍上前问道:“公主,王爷已经备下晚宴,燕儿先服侍您梳洗一番吧。”

“那是男人的事,我一女子去凑什么热闹?”

“公主,到时候王爷……只怕又要责怪您了。”

“我在京城呆了两年,回来他连句辛苦的话都不肯说,心里只有那个草包儿子。”

那名自称燕儿的女侍听了不敢接话,出门准备公主沐浴的香汤去了。

静公主一一取下头上的金钗等物,一头青丝随即披散开来。她拿起妆台上一柄象牙梳子轻轻梳理,不知不觉的,两行清泪自她一双美目中夺眶而出。

燕儿领着两名仆妇进来,准备好一应沐浴之物之后,轻轻说道:“公主,请更衣沐浴吧,今天的香汤用的是您最喜爱的月季花。”

“嗯,你们都退下吧。”

“是!燕儿在门外等候吩咐。”

静公主轻轻擦干泪痕,解下身上的罗裙轻纱,将她白皙曼妙的身躯沉入那洒满了月季花的木桶内,似要将全身的疲累与辛酸吸尽。

良久后,她将脸颊从水中探出,已重新换上肃穆的表情,自言自语道:钱进不死,当为本公主之大敌。”

…………

今晚上的明王府灯火通明,接风宴便在招贤厅举行。

舒炼换上了一身深绿色锦袍,又梳洗了一番,灯火辉映下也容光焕发起来。

明王自然是坐首位的。舒炼坐左首位,世子陪坐一侧。同席的还有两名谋士,分别是朱同和李志两位,看上去四十几许,都是相貌平淡无奇之辈。苏文盛作为客卿,也出席了这次宴会。

说是接风宴,实则是明王考校舒老才学的一个过场。

赵安为舒老引见了两位谋士。几人寒暄客套一番之后,赵安当先举杯说道:“今日舒老驾临,本王如有神助。来,诸位随我同饮三杯,为舒老接风洗尘。”

“敬王爷!敬舒老!”

众人饮罢,明王又拿筷子夹了些山珍海味到舒老碗里。舒炼也不客套,大口吃了起来。二十年牢狱,他每日吃的是发馊的米饭,眼下山珍海味在前,他自然是要大快朵颐,同时也想看看明王是不是真的礼贤下士。

世子赵平在一旁看的倒胃口,阴沉着脸不说话。

吃了个三分饱之后,舒炼奇道:“怎么不见公主殿下?这一路行来,静公主多番照顾,老儿本想借此机会拜谢一番的。”

明王迟疑了片刻,笑道:“公主劳累,今日已然睡下。明日再谢不迟!”

“原来是这样子啊。那等明日再说。”舒炼眼神闪烁,对明王这一家子似又了解了几分。他自己倒了杯酒,起身敬道:“小老儿这番逃脱苦海,多亏了明王。今日我便借这酒席敬您一杯,日后小老儿这把骨头便卖给您了。”

“却不知您这把骨头有几斤几两?”旁边朱同笑道。

“呵呵……明王既然敢请我来,自然明白老夫的能耐。就拿火铳大炮来说,老夫若说自己第二,天下便没人敢说自己第一。”舒炼自顾自的将酒饮下。

明王点了点头,笑道:“前几年当朝首辅徐宝禄缴获了一批异人的红衣大炮,不知舒老可能仿造?”

“红衣大炮?”舒炼沉吟了一番,问道:“可有这大炮的实物?”

“那是自然。徐宝禄那次共缴获了十八门火炮,本欲献给仁武皇帝,结果试射的时候炸了一尊,如今都运到辽东守城去了。本王多番曲折,花费重金收了一门在手上。”

“既然有实物,老夫便能造出来。”舒炼信心满满的说道。

“好。本王等的就是你这句话。从今往后,舒老便是我的第一谋士,银粮管够,只需尽快仿造出红衣大炮来。”

“好说……好说。”

朱同和李志见舒炼被明王赏识,虽然心有不甘,但看着明王的面子,两人也都来敬酒。明王轻轻抚掌,当下便有丝竹之声响起,十多位年轻貌美的歌妓款款而来。

酒席上的气氛也开始活跃起来。

第十二章 提司寻亲(二)第四十五章 朝议第二十章 游食出京第十九章 初临临海府第七章 初闻海战第一百零八章 退敌第三章 天正公(一)第六十八章 应劫之说第八十八章 谋定而后动第十三章 徐宝禄登门第九十九章 明王府第四十八章 闲话文渊阁第十四章 红夷大炮第一百章 静公主的前世今生第三章 入私塾第六章 倭寇乍现第一百零三章 带我走吧第二十八章 算命先生第十五章 雪夜火锅第六十三章 袭杀第五十五章 刺隐第五十四章 春风楼赏刀第二十七章 云三娘第二十三章 再见苏文盛第六十九章 六眼火铳第八十三章 入主文渊阁第二章 冬至团圆第九十二章 激辩(三)第二十二章 安庆公主第六十四章 擦屁股的事第三十七章 有间酒坊第十七章 除夕新年第四十七章 海运之争(二)第五十五章 刺隐第六十六章 首辅的病第七十四章 我需要造反吗?第四十四章 隐秘第九十九章 明王府第二十二章 安庆公主第八十八章 谋定而后动第三章 天正公(一)第八十六章 初见窦玛力第二十四章 送上门的状元第一章 旧地凭吊第五十八章 致富之道(一)第四十四章 隐秘第三十七章 有间酒坊第三十章 秉烛夜谈第十九章 金台明的选择第二章 韶州县令第九十七章 酒精考验第八十六章 初见窦玛力第三十八章 七夕第七十六章 一地狼藉第十二章 提司寻亲(二)第七十八章 首辅的棋局第二十七章 云三娘第六章 遇史华德第九十四章 你们可还好?第五十二章 未雨绸缪第十二章 把酒论英雄第一百一十章 筹建铁血堡第四十七章 海运之争(二)第二十九章 北首辅第五章 十里亭送十里第四十七章 海运之争(二)第二十九章 北望京都第四章 宝儿裹足第四十一章 重逢第八十三章 入主文渊阁第四十章 离别第十七章 除夕新年第一百零三章 带我走吧第十八章 议修炮楼第十九章 初临临海府第七十九章 人头滚滚第一百一十章 筹建铁血堡第九十九章 明王府第五十三章 钱进的报恩第六十五章 徐宝禄升官第二十四章 书生咏叹调第十五章 雪夜火锅第二十九章 北首辅第十九章 金台明的选择第十四章 斗讼(二)第二十六章 袭百户衔第八十三章 入主文渊阁第十三章 徐宝禄登门第六十九章 六眼火铳第五十七章 我就是来找茬的第六十九章 六眼火铳第三十一章 杨梅诗会(一)第四十三章 入宫第十七章 除夕新年第九章 到京都第十二章 提司寻亲(二)第十三章 徐宝禄登门第一百零六章 鞑靼骑兵现第五十七章 我就是来找茬的
第十二章 提司寻亲(二)第四十五章 朝议第二十章 游食出京第十九章 初临临海府第七章 初闻海战第一百零八章 退敌第三章 天正公(一)第六十八章 应劫之说第八十八章 谋定而后动第十三章 徐宝禄登门第九十九章 明王府第四十八章 闲话文渊阁第十四章 红夷大炮第一百章 静公主的前世今生第三章 入私塾第六章 倭寇乍现第一百零三章 带我走吧第二十八章 算命先生第十五章 雪夜火锅第六十三章 袭杀第五十五章 刺隐第五十四章 春风楼赏刀第二十七章 云三娘第二十三章 再见苏文盛第六十九章 六眼火铳第八十三章 入主文渊阁第二章 冬至团圆第九十二章 激辩(三)第二十二章 安庆公主第六十四章 擦屁股的事第三十七章 有间酒坊第十七章 除夕新年第四十七章 海运之争(二)第五十五章 刺隐第六十六章 首辅的病第七十四章 我需要造反吗?第四十四章 隐秘第九十九章 明王府第二十二章 安庆公主第八十八章 谋定而后动第三章 天正公(一)第八十六章 初见窦玛力第二十四章 送上门的状元第一章 旧地凭吊第五十八章 致富之道(一)第四十四章 隐秘第三十七章 有间酒坊第三十章 秉烛夜谈第十九章 金台明的选择第二章 韶州县令第九十七章 酒精考验第八十六章 初见窦玛力第三十八章 七夕第七十六章 一地狼藉第十二章 提司寻亲(二)第七十八章 首辅的棋局第二十七章 云三娘第六章 遇史华德第九十四章 你们可还好?第五十二章 未雨绸缪第十二章 把酒论英雄第一百一十章 筹建铁血堡第四十七章 海运之争(二)第二十九章 北首辅第五章 十里亭送十里第四十七章 海运之争(二)第二十九章 北望京都第四章 宝儿裹足第四十一章 重逢第八十三章 入主文渊阁第四十章 离别第十七章 除夕新年第一百零三章 带我走吧第十八章 议修炮楼第十九章 初临临海府第七十九章 人头滚滚第一百一十章 筹建铁血堡第九十九章 明王府第五十三章 钱进的报恩第六十五章 徐宝禄升官第二十四章 书生咏叹调第十五章 雪夜火锅第二十九章 北首辅第十九章 金台明的选择第十四章 斗讼(二)第二十六章 袭百户衔第八十三章 入主文渊阁第十三章 徐宝禄登门第六十九章 六眼火铳第五十七章 我就是来找茬的第六十九章 六眼火铳第三十一章 杨梅诗会(一)第四十三章 入宫第十七章 除夕新年第九章 到京都第十二章 提司寻亲(二)第十三章 徐宝禄登门第一百零六章 鞑靼骑兵现第五十七章 我就是来找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