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传国玉玺

关东群雄枕戈待旦的时刻,高诚也没有闲下来。

继宪兵队后,军务队也历时月余,终于在基层部队中生根发芽。

现在虽然还没有满编制,可也相应的能处理一些军中闲杂事务。

由于军务队人员,大多数自军中将士挑选而出,和宪兵队形成大不相同的状况。

士兵们无疑对军务队更加亲近,因为军务队可以帮助他们写家书,这很重要。

这个时代当兵打仗,可没有退伍一说。除非是身体有疾,列入老弱一流,才能够退出军队。常年征战的他们,再加上不识字,只能将思乡思亲之怀,深深埋在心里。

积蓄的久了,很容易造成精神崩溃,尤其是在战场这种原本极度高压的环境中。

而军务队自从挂上写家书的名头后,几乎人满为患。

士兵们对于这种福利,奢望太久了。他们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也终于能够用字体传递给父母兄弟姊妹。

相比起军务队,宪兵队带给士兵的只有惧怕。走个路都担心碰见那些宪兵,因为你不知道他们会不会逮着你一个小毛病而进行斥责、训导。

不过,军务司给高诚的汇报,多了一个难题。

那就是很多士兵不记得家乡在哪了,最多就是记得县城名字。

关中子弟还好,他们常年都在关中这地带,对于亲人的思念更轻一些。甚至,有时候可以趁着休整的时候,跑回去看看。

西凉兵就不多说了,故乡基本上早就被摧毁了,亲人们尚且存世的根本不多。而当年苏则带来的河西兵,他们才是最难受的。

一眨眼,几年过去了,家乡和亲人离自己足有数千里地,太遥远了。

很多人写了家书,也写了地址。比如汉阳郡陇县,可陇县早就没了,城内居住的百人也泰半殉城。

活下来的那些女子,也早早迁到了冀城……

也就是说,士兵们知道他们的故乡和亲人都没有了,可依旧忍不住思念,写了这份注定寄往冥河的家书。

“君侯,您看这该如何处理?”

尹奉眼睛看向刚放到高诚桌案上的一大摞家书,无可奈何。

这些家书,连收的人都没了,一把火烧了吧,感觉又不妥当。

高诚也叹了一口气,说道:“先且放在这里吧,弟兄们跟着高某南征北战,奋勇杀贼,某岂能不顾!唉~高某无能,将士们在前浴血奋战,高某却不能保其家小,愧对诸君!”

“君侯,凉州一战,非君侯之过。皆是那些贪官浊吏,无能至极,想来将士们会理解君侯!”

高诚摆了下头,看着年纪轻轻的尹奉,说道:“不,次曾,汝不懂。他们是高某的兵,不论前因后果,高某当尽担之,义不容辞!”

“君侯高义,职下佩服!”

听着高诚至诚之语,尹奉心中顿生服气。这天下,怕是再也找不到比君侯还要爱兵的明主了。

得遇明主,夫复何求!

两日后,鉴于许多将士家书无处可寄,高诚召集了凉州刺史杨衡、京兆尹樊陵、将军府长史钟繇,及在长安城内的一众文职人员。

随后,一道张贴于众的布告,彻底沸腾人心!

征西将军府下辖新建军属司,保障军中将士家属的利益。

至征西将军府下辖各个郡县,皆由退伍将士及当地军属年高望重之老者,组成当地军属处。

许从军将士家属,见官不拜,遇事禀于军属处,由军属处全力协助解决。

凡从军将士家庭,一子在伍每岁可得粮两石,二子在伍每岁得粮五石。

即日起,三军将士非战期间每岁可得探亲休期三旬。

凉州、关中诸郡县立即配合征西将军府,点查在伍将士家属,汇编至军属处。在伍将士已故家属,葬至共葬墓。

典查阵亡将士遗属,列为烈士亲属,汇编至军属处。由军属处严格典查,补发抚恤。

由军法司汇编军属、遗属相关条例,报于征西将军府,下告三军将士,万千黎民!

军务队还在热火朝天的组建,现在又出了一个军属司,还要在各地组建军属处。

整个凉州及关中各级官吏,都忙的不可开交。可是,对于军属,没有人会有怨言。

征西将军府,说白了就是诸侯、军阀、军政府。军队,就是征西将军府的一切。只要有关军队,地方上也只能遵从将军府的安排。

而三军将士,在知晓这些后,显得更加兴奋。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在能给家人些家书后,君侯还如此照顾他们的亲人。

段煨站在点将台上,望着下方欣喜异常的将士,也是不禁感慨。

即今日起,三军将士必然为君侯效死,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军属司的建立很不顺畅,倒不是各部、各郡县不配合,而是常年下来,许多名册都有差错。而且三军将士七万余人,及其亲属数十万人,本身就是一个很麻烦的数据。

最关键的事,很多人都已经故去,甚至有的郡县在战乱中被摧毁,所有名册都寻不到。

但是,军属司还是在一步步的往前走,身后七万将士的厚望,不容他们停滞不前!

短短数日时间,布告消息,每过一地,便扬起一地欢欣。

这种法子内心的高兴,一路自长安,延绵至西凉浩瀚大地。

时间也进入八月,八月第一天,高诚就收到了一份厚礼,和一道令人欣慰的军情。

张任回来了,带着一千精骑,驰骋数月,终于回到了冀城。

西羌诸部两万部骑,及数十万百姓,尽数击杀。仅余一千部骑、三千牧民,翻越天山口,逃入发羌,追之不及!

“好!张彝凌真扬吾等军威!”

难以想象,三千精骑,面对西羌两万骑兵,还是在青藏高原作战,张任他们是怎么赢的!

别人或许不知晓其中难度,但高诚又怎么可能不知道。

那三千精骑,大多都是出自北地、汉阳、河西等地骑士。他们从未在青藏高原训练过,他们面对更是被人们认为是神明之力的高原反应。

可即便如此,他们赢了!

而且,也回来了!

“好,好好好啊!”

高诚止不住一连的赞叹喝彩,与郭嘉说道:“奉孝,速速命人传令,让彝凌来长安。日后大战,焉能少了张彝凌乎?”

“君侯,稍后嘉便去,不过眼下君侯还是先看看这个吧!”

郭嘉苦笑一声,将手里提着的檀木匣,放到高诚案上。

“这是何物?”

高诚愣了一下,刚才还真没注意到郭嘉还提来这么一个物什。

“这是董卓送来的,君侯打开一观便知!”

“嘁,不会是某个人的脑袋吧?唔~难道是袁隗?”

“……”

郭嘉嘴角一抽,里面的东西自己已经看过了。毕竟,不可能什么东西不经检查,就送到君侯面前。

只是,这其中之物~

啧啧,董卓还真是大手笔啊!

见郭嘉不说话,只是站在一旁嘴角微抽,高诚就晓得自己应该是猜错了。

同时,也勾起了高诚的好奇心!

打开一看,只见其内正卧一玺,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安安静静的立于其间。

高诚愣了一下,玺印?

难不成董卓要给自己升官了?

不过,武职哪有这么大的印信!

高诚手抓五龙,猛然抬起,眼角正瞥见玺印一角。金黄色的印角,与其他三角截然不同。

以黄金镶角的玺?

卧槽,卧槽!

高诚眯愣了两下眼睛,心中震惊不已,看了眼郭嘉,又急忙看向印玺下方。

其上,正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虫鸟篆字。

“传国玉玺!”

高诚瞪大了眼睛,心中依然不知作何言辞。左手托住传国玺,右手不停的抚摸。

这可是传国玺啊!

自后唐末,传国玺便下落不明,直到后世,依旧未能发现传国玉玺的下落。

可现在,自己真真切切的摸到了它。甚至,只要自己愿意,它就是属于自己!

传国玉玺啊~

第670章 丰年第769章 乱第20章 汉中战事第110章 惺惺相惜第894章 水淹下邳第627章 具装甲骑神威第351章 拜访蔡邕第481章 周瑜大婚第494章 蔺县之变第850章 所言甚是第618章 大雪纷飞第185章 美阳之战(25)第747章 事势时转第403章 丁原丁建阳第548章 释嫌第364章 钱币第473章 意会第930章 追根究底第425章 上林文苑第205章 这天子第312章 失心第475章 休屠各第679章 大军压境第225章 牧马童第615章 无题第695章 犍为之战(4)第111章 夜取冀城第329章 虢亭会战(15)第630章 漫漫长夜第877章 无题第680章 江州第745章 愈演愈烈第19章 家第585章 惨烈如斯第528章 献计第468章 长安城内第637章 河西第172章 美阳之战(12)第555章 王允退兵第99章 凉州汉儿第461章 聚众大议第332章 冰层第192章 对峙第12章 坐观城破第922章 摩天岭第97章 凉州现状第662章 诸事第460章 西域之远第868章 占卜第61章 钟繇第537章 对峙第564章 入夜第335章 席卷第832章 晋阳城下第739章 路在何方第910章 破势(9)第213章 民情第543章 并国第123章 皇甫嵩第489章 王子师第256章 高氏嫡长子第319章 虢亭会战(5)第522章 徐荣借粮第547章 内乱第455章 袁绍讨黑山第359章 军旗第140章 棋局第675章 益州刘氏第897章 转战第163章 美阳之战(3)第33章 死里逃生第651章 礼崩乐坏第937章 荆军失利第417章 春耕第400章 相约王事第469章 文坊四宝第349章 宣帝五铢钱第213章 民情第471章 话馨语第774章 进退两难?第266章 民心士气第239章 声东击西第238章 平襄第55章 波才将兵第407章 使蜀第440章 欲图合纵第232章 煮酒论天下第826章 张郃、高览第732章 金榜题名(上)第175章 美阳之战(15)第823章 善后之事第464章 长大了自然会认字了第601章 棋局第434章 围剿之势第678章 诸路伐蜀第525章 大阳、下阳第845章 内争第445章 战火倾九州第751章 调兵遣将第436章 战丹水
第670章 丰年第769章 乱第20章 汉中战事第110章 惺惺相惜第894章 水淹下邳第627章 具装甲骑神威第351章 拜访蔡邕第481章 周瑜大婚第494章 蔺县之变第850章 所言甚是第618章 大雪纷飞第185章 美阳之战(25)第747章 事势时转第403章 丁原丁建阳第548章 释嫌第364章 钱币第473章 意会第930章 追根究底第425章 上林文苑第205章 这天子第312章 失心第475章 休屠各第679章 大军压境第225章 牧马童第615章 无题第695章 犍为之战(4)第111章 夜取冀城第329章 虢亭会战(15)第630章 漫漫长夜第877章 无题第680章 江州第745章 愈演愈烈第19章 家第585章 惨烈如斯第528章 献计第468章 长安城内第637章 河西第172章 美阳之战(12)第555章 王允退兵第99章 凉州汉儿第461章 聚众大议第332章 冰层第192章 对峙第12章 坐观城破第922章 摩天岭第97章 凉州现状第662章 诸事第460章 西域之远第868章 占卜第61章 钟繇第537章 对峙第564章 入夜第335章 席卷第832章 晋阳城下第739章 路在何方第910章 破势(9)第213章 民情第543章 并国第123章 皇甫嵩第489章 王子师第256章 高氏嫡长子第319章 虢亭会战(5)第522章 徐荣借粮第547章 内乱第455章 袁绍讨黑山第359章 军旗第140章 棋局第675章 益州刘氏第897章 转战第163章 美阳之战(3)第33章 死里逃生第651章 礼崩乐坏第937章 荆军失利第417章 春耕第400章 相约王事第469章 文坊四宝第349章 宣帝五铢钱第213章 民情第471章 话馨语第774章 进退两难?第266章 民心士气第239章 声东击西第238章 平襄第55章 波才将兵第407章 使蜀第440章 欲图合纵第232章 煮酒论天下第826章 张郃、高览第732章 金榜题名(上)第175章 美阳之战(15)第823章 善后之事第464章 长大了自然会认字了第601章 棋局第434章 围剿之势第678章 诸路伐蜀第525章 大阳、下阳第845章 内争第445章 战火倾九州第751章 调兵遣将第436章 战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