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休屠各

高诚并没有离开国相府,而是到了另外一个房间内。

室内周国在长安的重要人物,基本上都到齐了。

杨衡、段煨、夏育、蔡邕、贾诩、杜翕、韦端、阎忠、阎象、杜楷、秦怡、庞柔、庞恭、尹奉、宋斌等人。

室内正中,悬挂一张與图,正是关中、凉州、京畿、并州,以及部分冀州的详细地图。

“孤欲出兵屠各诸胡,荡清其间杂胡,诸位以为如何?”

高诚指着與图中央,一块特殊的地方。

那里,现在并不属于大汉的疆域,而是属于各种杂胡的地盘。有归附的南匈奴休屠各部,还有逃入此地的羌人,以及游离于鲜卑之外的散胡也在这里聚居。

这一片区域,包含了大汉的北地、上郡、西河一部分,以及朔方、五原泰半。

从北地灵州以北、以东,青山以东、汉长城以北,直至并州境内的大河沿线以西,北面河套境内长城以南,方圆八百余里,皆是休屠各与南匈奴左右部所据。

“大王,屠各诸胡与南匈奴右部混居一地,逐草北地与长城之间。而且南匈奴左部便在美稷一带,据有西河北部,依附晋国。若要讨之,只怕会引起晋王注目!”

杨衡看着高诚指着的那一块地方,心中也有些计较。这休屠各部确实对周国威胁甚大,关中、凉州连在一起,更好处于一个弯弓之状,而这休屠各部与南匈奴左右部正卡在弓身中央。再加上河西焉支山以北的鲜卑,结结实实的顶在周国腹部。

看着都让人感觉心里不安全,但是这一块地方局势很复杂。尤其是南匈奴、休屠各、鲜卑人都有,他们的牧场确实有分界。可现在鲜卑内乱,步度根也在全力以赴的拉拢屠各以及南匈奴右部。

而匈奴左部又归顺了晋国,成为丁原手下一股不若的胡骑力量。

高诚没有说话,而旁边的贾诩却言道:“若要攻打屠各,未必不可。南匈奴自三年前便陷入分裂,右部匈奴联合屠各,击杀南匈奴单于羌渠,而后以诸部长老,管理南庭。但是羌渠之子于扶罗,却是深得匈奴左部民心,依靠晋国,正在积蓄实力。所以,吾等大可联合魏王、晋王同而剿之!”

贾诩说完,高诚眼前一亮,心中立即就明白了贾诩的打算。这个法子,确实不错!

“大王,臣还是以为不妥。南匈奴右部和屠各部,与步度根的关系尚未明确,一旦开战,万一西部鲜卑南下,吾凉州千里之防,必然溃之!”

蔡邕担忧的说了一句。

下面的杜翕、韦端、阎忠、黄雋四人人也不由点头认可,西部鲜卑步度根的实力可一点都不差。现在控骑十五六万,自西部北匈奴起,东至上谷,皆为其牧场。

中部鲜卑轲比能联合西部鲜卑、乌桓等部,聚众十余万骑,方能与其抗衡。至于周国,现在能守住河西走廊就算不错了。

可在场的很多人都不知道实情,明白其中内幕的钟繇、庞柔二人,更加认可贾诩的想法。

一群人辩论了大半天,都没理出个头绪来。高诚也没有立下决断,而是看向众人中不起眼的夏育。

话说夏育如今日子总算是过的很滋润了,身居卫尉,手里也就管着带着宫廷卫士,还不到一校之兵。

没了兵权,自然不会引起高诚的忌惮,夏育也明白事理。将手中权利基本上全都托付给了副手,自己悠哉的在家教育孩子。

这一晃,都快两年过去了,默默无闻。

但是,谁也不会忘记这位曾经一度权利极大的大将。

夏育站了出来,环视屋内诸君,言道:“诸位,可否听育一言!”

“育以为,贾参军所言在理。屠各不除,吾等必为其所祸。当年南匈奴内乱,屠各助匈奴右部与匈奴左部开战。丁原入并州后,便联合匈奴左部,平定其乱。然,那只不过是丁原一面之词,所为平定不过是屠各部不想再打下去了。”

“现在可就不一样了,数年过去了,屠各的实力早已恢复。别的不说,只看现在连丁原都已经拿屠各无可奈何,只能放弃上郡大部便可知晓。所以,其才是吾等心腹之患,一如先秦之义渠。”

“如若不除,一旦他日吾等与关东诸雄开战,屠各必然击吾之后,坏吾根基。关中不宁,诸位以为,前方将士能安心作战。更遑论,屠各部与南匈奴,自上郡可直抵长安。长安北面,虽有长城,可年久失修,更无要塞关隘,能够阻拦胡骑者,唯甘泉宫尔!”

“还有,诸位可莫要忘了,自高平至肤施的长城,还有一半在上郡呢,那里可是匈奴左部的地盘。”

说完,夏育便退到列中,闭目作息。

这一番话说完,室内的人全都静了下来,仔细的思忖着夏育说的那一番话。

没错,丁原现在基本上已经管不了上郡了。那里交给了匈奴单于于扶罗,使其于此看着屠各部以及匈奴右部。所以,距离长安最近的一道长城,也属于空置状态。

而且,甘泉宫的情况,所有人也都晓得。那里,当做避暑之地尚可,真要在此处设重兵阻拦胡骑南下,非常难。

离长安太近了!

一群人琢磨不定,高诚也能理解。这无非就是出自两个方面的不同考虑,也即是文官与武官之间的分歧。

这些善于治政的人,考虑这种征伐事宜,肯定是要顾忌外交状况。不得不说,讨伐屠各,确实很有可能面对西部鲜卑的威胁。

第784章 冬季攻势(10)第234章 回归冀城第391章 救灾第512章 董魏之丧第513章 撤还长安第455章 袁绍讨黑山第511章 易水之战(7)第465章 投科射策上第357章 军第64章 试探攻城第777章 冬季攻势(3)第38章 哀兵必胜第626章 再战第929章 严、律、密、令第47章 婚后四礼第902章 破势第578章 益南第619章 襄阳第669章 退兵第674章 刘焉病故第483章 离石议兵第822章 角力第751章 调兵遣将第195章 激励军心第314章 虢亭会战始第612章 攻守第740章 聚私成军第779章 冬季攻势(5)第511章 易水之战(7)第754章 河东第68章 愤!第155章 阵战第638章 同赴死节第554章 诸事第151章 袁逢身死第866章 乡里第592章 应对第51章 朝会第504章 赵大大的第一次独自作战(下)第914章 定略(中)第649章 假事真做第765章 朝会 武备学堂!第57章 退保长社第89章 安西将军、都乡候第257章 清君侧第799章 冬季攻势(25)第170章 美阳一战(10)第872章 予兵归乡第280章 并州牧丁原第15章 杀俘第788章 冬季攻势(14)第884章 进军(下)第212章 加以威严第6章 大权旁落第773章 旗云滚动第649章 假事真做第244章 使者为谋第51章 朝会第761章 辩计第745章 愈演愈烈第477章 联姻第736章第571章 动静第480章 纳采礼第604章 郁郅讲述一下官职问题。第681章 南中大族第255章 养病第635章 举城大庆第110章 惺惺相惜第174章 美阳之战(14)第575章 汉中王玺第228章 君入瓮矣第937章 荆军失利第706章 犍为之战(15)第729章 科举射策第608章 庙算第50章 求解党锢第684章 宋建出兵第499章 失五阮关第915章 定略(下)第504章 赵大大的第一次独自作战(下)第608章 庙算第255章 养病第244章 使者为谋第156章 退兵第78章 连锁反应第371章 合纵连横(4)第384章 数千里之灾第703章 犍为之战(12)第111章 夜取冀城第92章 郭嘉郭奉孝第157章 倚城保军第823章 善后之事第529章 河东之争第484章 逼迫第483章 离石议兵第256章 高氏嫡长子第19章 家第642章 刺杀
第784章 冬季攻势(10)第234章 回归冀城第391章 救灾第512章 董魏之丧第513章 撤还长安第455章 袁绍讨黑山第511章 易水之战(7)第465章 投科射策上第357章 军第64章 试探攻城第777章 冬季攻势(3)第38章 哀兵必胜第626章 再战第929章 严、律、密、令第47章 婚后四礼第902章 破势第578章 益南第619章 襄阳第669章 退兵第674章 刘焉病故第483章 离石议兵第822章 角力第751章 调兵遣将第195章 激励军心第314章 虢亭会战始第612章 攻守第740章 聚私成军第779章 冬季攻势(5)第511章 易水之战(7)第754章 河东第68章 愤!第155章 阵战第638章 同赴死节第554章 诸事第151章 袁逢身死第866章 乡里第592章 应对第51章 朝会第504章 赵大大的第一次独自作战(下)第914章 定略(中)第649章 假事真做第765章 朝会 武备学堂!第57章 退保长社第89章 安西将军、都乡候第257章 清君侧第799章 冬季攻势(25)第170章 美阳一战(10)第872章 予兵归乡第280章 并州牧丁原第15章 杀俘第788章 冬季攻势(14)第884章 进军(下)第212章 加以威严第6章 大权旁落第773章 旗云滚动第649章 假事真做第244章 使者为谋第51章 朝会第761章 辩计第745章 愈演愈烈第477章 联姻第736章第571章 动静第480章 纳采礼第604章 郁郅讲述一下官职问题。第681章 南中大族第255章 养病第635章 举城大庆第110章 惺惺相惜第174章 美阳之战(14)第575章 汉中王玺第228章 君入瓮矣第937章 荆军失利第706章 犍为之战(15)第729章 科举射策第608章 庙算第50章 求解党锢第684章 宋建出兵第499章 失五阮关第915章 定略(下)第504章 赵大大的第一次独自作战(下)第608章 庙算第255章 养病第244章 使者为谋第156章 退兵第78章 连锁反应第371章 合纵连横(4)第384章 数千里之灾第703章 犍为之战(12)第111章 夜取冀城第92章 郭嘉郭奉孝第157章 倚城保军第823章 善后之事第529章 河东之争第484章 逼迫第483章 离石议兵第256章 高氏嫡长子第19章 家第642章 刺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