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三年二月。
对峙更久的龙凑之战,终于爆发。
鞠义率领的两万精锐袁军,大败公孙瓒三万余部骑,追逐百里。
公孙瓒惨败之下,径直退入幽州,所略冀州渤海、平原等郡,尽皆丢失。大将田楷率领一部残兵,退回青州,招兵买马,以图重振气势。
而于此同时,袁绍率领主力,配合兖州牧曹操、河内太守张扬,大败南下的黑山贼张燕所部。
尚未来得及庆贺的曹操,很快就收到了青州黄巾来犯的消息,以及鲍信战死沙场的讯息。
当即回师东阿,迎战来犯的青州管亥所部。福无双至,祸不单行。不等曹操率军赶到东阿,就收到了陶谦趁机占据泰山郡南部诸县,进军鲁国的消息。
只是大概一想,老曹便明白了其中原理。泰山群寇,早就被陶谦收买了。而臧霸、孙观等人与青州黄巾管亥最是熟悉,哼!
一群宵小之徒!
没有任何慌张,老曹在东阿聚集各部,足兵四五万人,准备与西进的管亥、孔融好好打上一场。
南方袁术遣大将孙坚南下,已经围困襄阳数月之久。可襄阳本就是坚城,又被刘表迁为州治。不论兵力、粮草,皆充足。
又仗长江天险,使得孙坚寸步不得进。
二月中,先前大败的刘表部将黄祖,于江夏、南郡复招兵万余,进援襄阳。至城外,又被孙坚大败,黄祖率残部岘山。孙坚引兵追击败兵,为黄祖残部以暗箭射杀,身死。
孙坚的死,当即引起了袁术军的动荡。
时跟随孙坚征伐刘表的侄子孙贲,更是大惊失措,在接回孙坚遗体后,当即引兵后退三舍。
安抚军心,打造灵柩,同时又报于在宛城的袁术,以及孙策等人。
刘表一开始并不知晓黄祖射杀了孙坚,本来在城外观战,见到黄祖部大溃之时,心态都崩了。结果,莫名其妙的孙坚大军就解了襄阳围城,后退百里。
事后,再得知此事后,也不由感叹。
孙坚一死,袁术突然就没那么可怕了。但刘表还是有些头疼,这孙坚一死,袁术恼羞成怒下,会不会发大军来犯。于是,急忙修书一封,着人送往长安。
希望磐儿能劝说周王,发兵屯下武关,吓吓袁术也成啊!
进据扬州,嗯,两年之久的刘繇,总算是有点拨云见雾之感。
望江兴叹两年,还抵不上庐江太守陆康几句话。
陆康出身吴郡陆氏,说真的这两年陆康几乎是看着刘繇的一举一动。庐江被抽调了不少人从军入伍,以讨江南。
结果,有着豫章太守华歆为助,费时两年,都没能攻下丹阳郡。丹阳郡守不是别人,正是身死于洛阳的周昂之兄周昕及其弟周隅。
周氏兄弟,此时正掌控着丹阳、吴郡、会稽三郡,实力雄厚。刘繇初来乍到,根本拼不过这三人。
直到华歆投靠,刘繇才有了一定的资本,占据九江,又结庐江,和三郡之力,与周氏兄弟争夺扬州。
此时,刘繇亦是渡过大江,正居于吴郡郡治吴县之中,与吴郡郡守盛宪相谈甚欢。
陆康乃天下名士,更是吴会四大家族中人。长久战乱大大影响了陆、顾、朱、张四氏的发展,尤其是陆、顾二族的船业经营。
所以,经过四家决定后,还是早些和平点比较好。这才有了四大家族联合刘繇一事,吴郡一失,身在丹阳的周昕、周隅兄弟便尴尬了。
匆匆忙忙收拾行装,退回会稽郡,与王朗同屯兵钱塘、富春二县,以阻拦刘繇南下。
丹阳不费一兵一卒,便被刘繇纳下,同时也汇聚华歆部下兵马,一同兵压钱塘,准备彻底拿下扬州。
刘繇如何暂且不提,只说那汉中张鲁,分葭萌之兵,汇合汉中留守兵马,约两万余人,亦是沿米仓道直下宕渠。
所过之处,数县邑皆望风而降,便是山中蛮人,也不敢掠其武威。至宕渠,方才受阻。
受阻的并非益州兵马,而是迁居此地的板楯蛮人。自当年葭萌大败后,板楯蛮受朝廷招安,居于宕渠。一连数载,不敢有乱。
时值张鲁、刘焉争锋,尤其是现在,张鲁分兵取巴郡,刘焉自顾不暇又要调兵防备阴平道,以免驻扎狄道的苏则大军南下。整个巴郡的兵马,全都集中在郡治江州,扼守长江要道。
现在宕渠没了兵马,县令、官吏也皆逃去,板楯蛮便再度掌握宕渠。可却不敢有丝毫异动,只敢自保。
直到张鲁大军抵达,军中周王使者,持符入城。
而后,城内板楯蛮七姓王杜濩、朴胡等人率众开城,迎接汉中兵入宕渠。同时发其板楯壮勇,资助张鲁帐下大将杨柏,攻打江州。
刘焉在绵竹,也迫于形势,与霸占雒县的赵韪达成和解,使赵韪居别驾从事,总揽益州军事。
协议一成,赵韪当即开城恭迎绵竹的刘焉入雒县。随后,刘焉迁州治于成都,以避开赵韪老巢雒县。
益州西北部的宋建,还是一如继往的没事来益州打草谷,可偏偏益州没有骑兵,难以制敌。无可奈何之下,刘焉也只好派人不断的与宋建联络,以图相结。
韩遂与马腾的消息,也传回来了。汇合了三千牧马童后,两人手下也有八千骑兵了。前日武威郡守来报,两人率骑已经前往张掖郡。
时间算下来,估摸也已经到了敦煌郡了。
自长安至敦煌,用快骑,换马不换人,尚需两月之久。而现在,两人已经出发三月之久,加上路途汇合牧马童,也差不多。
此外,这也代表着河西四郡,再度重回高诚掌握之中。
数日后,又一则消息自马腾军中传来,威武郡守黄雋、酒泉郡守黄衍、张掖郡守黄华、敦煌郡守黄昂!
嗯嗯?
高诚嘴角直抽,这酒泉黄氏是不是做的太过分了。武威段氏都不敢这么搞,你一个黄氏居然趁着韩遂决断河西之际,一口气占了四郡之地?
嘶~
先前河西之事,尽交义兄苏则处理。
大兄,不会不知此事,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