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南郡出事

几乎就在杨元庆置酒宴请江夏城望族名流的同一时刻,襄阳城白云酒楼内,李孝恭也同样举行了盛大的酒宴,邀请襄阳名流作陪,为柴绍和杨恭仁的到来接风洗尘。

从长安经汉中过来的七万援军抵达了襄阳,驻扎在襄阳城外,使襄阳的兵力从五万一下子增加到了十二万。

酒宴后,李孝恭将柴绍和杨恭仁请进了议事堂,给他们介绍目前的荆襄局势。

这次李渊吸取了两次中原战役失败的教训,不再实行双主帅制,朝廷也不再干涉,由李孝恭全权负责,柴绍为左副将,杨恭仁为由右副将,高士廉为行军司马,整个荆襄战役就由他们四人指挥。

“从我们现在掌握的情报,永安郡由杜伏威率领的五万人马,江夏郡有谢映登率领的六万大军,还有杨元庆可能会带来一两万军队,还有南阳郡徐世绩的四万隋军,如果再考虑夷陵郡的一万隋军,那么隋军的总兵力在十七万左右,而我们总兵力是十五万,双方可谓势均力敌。”

援军的到来使李孝恭信心剧增,说话的声音也响亮很多,他看了一眼柴绍笑道:“我想听一听大将军的意见。”

柴绍为人圆滑,一向人缘极好,争权夺利之心也不是那么炽盛,更重要是,他也明白唐朝已到了生死存亡之际,能不能打赢荆襄这一战,关系到大唐王朝的前途命运,在临走前,皇帝李渊也特地和他深谈过,让他全力支持李孝恭打赢此战。

柴绍知道李孝恭其实已经有了方案,只是对自己客气一点罢了,他便笑眯眯道:“俗话说强龙不敌地头蛇,更何况我对荆襄局势一无所知。哪里能谈什么意见,殿下尽管安排,我遵命就是了。”

李孝恭又看了一眼杨恭仁,他知道杨恭仁文武双全,不容小觑,不敢轻视他,李孝恭见杨恭仁正注视着沙盘沉思,又笑问道:“杨尚书有什么想法?”

杨恭仁拾起木杆指向沙盘上的宜昌县。“殿下。我有点不太明白,隋军已经占领了夷陵道,扼断通往巴蜀之路,后果相当严重,为什么不派兵把宜昌县夺回来?”

李孝恭无奈地摇了摇头道:“并非我不想去攻打,实在是太不便利。且有很大的苦衷。”

李孝恭接过木杆,指向定蜀城道:“原本这里有一座铁索桥,连通长江南北。但现在铁索桥已经被隋军断了,我们过不了江,而北岸通往姊归的栈道被毁。需要耗用大量人力,至少半年以上才能修好,时间上来不及。”

李孝恭又将木杆指向江陵,继续道:“虽然从江陵可以乘船过江,但要攻下夷陵县和宜昌县。没有五六万的军队是办不到,现在荆襄局势危急,我怎么可能把兵力耗在夷陵郡,只能等荆襄战役结束后,再考虑夺回夷陵。”

杨恭仁点点头,歉然道:“是我不了解情况,殿下,很抱歉!”

“这没有什么,不知者不怪嘛!”

李孝恭笑了笑,便把思路转回了正题上,又对众人缓缓道:“我考虑了很久,我们的优势在哪里?隋军的劣势在哪里?我觉得隋军不利之处就在他们兵力分散,他们兵力虽众,却分散在四个地方,而且很难汇聚,所以我考虑,我们应该集中优势兵力,将隋军各个击破。”

杨恭仁沉吟一下道:“从大方案说,各个击破确实不错,不过殿下准备先从谁着手?”

李孝恭的方案得到了杨恭仁的支持,他精神一振,拾起木杆指向江夏郡道:“从兵力上的强弱来看,应该是原来的萧梁军战斗力最弱,但萧梁军在江夏,距离稍远,而且兵力在江南,我们渡江不便,所以对付萧梁军不太现实,而杜伏威军在永安郡,和我们还隔着安陆郡和竟陵郡,距离足有五百余里,长途跋涉,我担心后勤补给不上。”

说到这,李孝恭的木杆向北一挥,指到了南阳郡,“相反,徐世绩的军队离我们只有数十里,他的四万军队就如襄阳脖子上的一把刀,以至于隋军从东面两路进攻荆襄,我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占领永安郡和江夏郡而不敢支援,所以,我认为应该集中兵力,进攻南阳隋军。”

杨恭仁笑了笑,“殿下,我倒觉得应该先击弱,攻打杜伏威的军队,然后南下打萧梁军,只要我们坚守襄阳城,徐世绩的军队就进不了荆襄,殿下,先破东面两路军,南方的大局便成,这个时候,徐世绩的军队也就不战而退了。”

李孝恭沉吟片刻,他也承认杨恭仁说得有道理,不过杜伏威也不是木头,不可能呆立在那里等自己打。

“不知杨尚书想过没有,如果我们大军向永安郡进兵,杜伏威军队极可能会南下,或者江夏隋军北上,不是那么容易,相反,徐世绩的四万军孤立无援,正好围而歼之,只要我们出其不意,雷霆出兵,徐世绩就来不及撤退。”

李孝恭话音刚落,便有士兵奔上堂禀报:“启禀殿下,新野斥候最新情报,新野四万隋军开始向北撤退了。”

李孝恭等人面面相觑,难道隋军有千里耳吗……南郡江陵城曾经是梁朝国都,是荆襄地区除了襄阳城以外的第二大城,城池周长近四十里,三万八千户人家,二十余万人口。

江陵城同时也是第二驻兵重地,有两万唐军驻扎,江陵城位于长江北岸,在唐朝攻打荆襄时,在江陵俘获了三百余艘萧梁战船,便使得江陵也成为唐军的水军基地。

江陵城的守将名叫卢祖尚,是一名只有二十岁出头的年轻将领,使一支方天画戟,重一百三十斤,武艺超群。

他原是洛阳隋将,王世充篡权时,他逃出洛阳,投奔了唐朝,跟随李孝恭驻守荆襄。

李孝恭极为欣赏这位年轻勇猛的将领,封他为南郡将军,率两万军驻防江陵,加上卢祖尚水性不错,率领过水军作战,李孝恭索性又将三百艘战船交给他。

卢祖尚这段时间心情也不好,他刚投靠了唐朝不到一年,便发现唐朝大势岌岌可危,前景黯淡,而且他的家乡弋阳郡成为了隋朝疆域,这让卢祖尚不免有些懊悔,他年轻冲动,一时没有考虑清楚,便将自己的前途断送了。

本来他也想过,做个无名之将,无声无息离开唐朝,去投靠罗士信或者徐世绩等名将,以他的武艺谋一个前途不成问题,只是李孝恭对他极为恩重,倒令他不忍背叛唐朝了。

夜晚,卢祖尚执戟站在城头,远远凝视着远方黑黝黝的江面,江面上波光粼粼,夜色太浓,看不见任何船只。

卢祖尚的目光又回头向西望去,忍不住叹息一声,隋军竟然已经占领了夷陵县和宜昌县,断绝了荆襄和巴蜀的联系。

他心中多少有点愧疚,说起来他有责任,隋军是从他的军辖地过境,而且在紫陵县被发现,他通报了荆王,但还是晚了一步。

其实按理说,应该是他率军前去追击隋军,或者他率军去攻打夷陵,他也做好了出征准备,不料荆王却不批准他离境。

理由虽然没有说,但卢尚祖心里也明白,凭他手中的两万军,就算能攻下夷陵县,也攻不下宜昌县,只能白白去损兵折将。

卢祖尚心情很沉重,荆襄大战在即,不知道这一次将鹿死谁手,唐朝能不能扳回这关键的一局。

就在这时,一名报信骑兵从远处疾奔而至,奔至城门前大喊:“卢将军可在?”

卢祖尚手执火把,探头问道:“发生什么事?”

“启禀将军,公安县李校尉送来紧急情报,江面上发现了一支可疑船队,足有百余艘之多。”

这个消息令卢祖尚吃了一惊,居然有一百多艘船只,这是什么,商船队吗?还是隋朝的水军。

他连忙又问道:“是什么船队?”

“李校尉说船体颇大,不像是商船队,也不像运兵船,李校尉怕打草惊蛇,不敢靠近检查。”

卢祖尚心念一转,他忽然明白了,这一定是去夷陵郡的隋军补给船队,他们是想趁夜偷偷过境,却被公安县的水面巡哨发现了。

他心中兴奋异常,当即喝令道:“全军出动,去江面拦截船队……在离江陵县十几里外,一直由百余艘大船组成的船队,沿着南岸无声无息地向西行驶,这只船队正是谢映登派去夷陵的补给船队,从江夏出发,一路平安行驶了七八天,抵达了最危险的江陵城一带。

其实长江上像这样的大型商船队也有好几支,但一般都在江夏以东行驶,荆襄一带并不多。

领船队的船老大也清楚危险在哪里,船老大姓陶,在长江上行船三十年,经验极为丰富,也知道该怎么躲避危险,一路上都没有什么威胁,只有江陵郡有唐朝水军,想躲开水军,只有利用夜色掩护,在晚上过境。

江陵城一带江面宽阔,宽达十几里,船队沿着南岸行驶,在夜幕的掩护下,江陵城根本就看不见,船老大逃税躲避检查,已经是轻车熟路了。

船队缓缓在江面上行驶,黑沉沉的江面上看不见任何危险,一般这个时候唐军巡哨都不会出船了。

就在这时,忽然有船员指着前方大喊:“陶爷,有船来了!”

只见前方江面上忽然出现了数百艘战船,黑影曈曈,如一座座小山一般拦截在江面之上……()

第23章 男扮女装第18章 人赃俱获第41章 弟高一筹第28章 迎头痛击(下)第23章 远方来人第126章 唐使到来第34章 发现敌踪第43章 战船立威第18章 调兵遣将第22章 战略撤退第25章 悲情男人第12章 仁寿宫变(四)第45章 兵压江陵第8章 欲速不达第23章 奸佞之计第37章 回京前夕第17章 接受密旨第19章 心理之战第30章 关中应对第11章 反间之计(下)第34章 北市暴乱第23章 血战大利(上)第61章 南阳事件第23章 杀机暗伏第43章 郢州祭母第62章 激战七里第42章 是功是过第16章 伴君如虎第18章 参军之谜(下)第17章 仁寿宫变(九)第12章 最后摊牌第1章 营州之变第30章 尉迟抉择第5章 路遇贵人第84章 隋唐大战(十四)第22章 辽东乱战第26章 另有深意第77章 杨氏希望第19章 虎牢之危第23章 都市卖豹第36章 太原之变第14章 府门遭遇第15章 打进楔子第20章 毒心李渊第85章 最大让步第71章 血色之夜第10章 将帅交心第14章 武周示弱第46章 王庭之变第5章 公主承诺第7章 羽翼已成第19章 夜攻河内第18章 情报之思第22章 娶得佳妻第41章 屈突中计第41章 高丽水师第45章 烈火焚城第28章 捉奸在床第48章 两路奇兵第40章 釜底抽薪第91章 突厥庆功第77章 隋唐大战(七)第29章 危机渐至第30章 蛇打三寸第20章 声先夺势第35章 弓如霹雳第66章 碎叶求救第15章 杨家喜忧第35章 计划有变第38章 亲情如水第133章 危险之物第86章 隋唐大战(十六)第15章 少年双猛第37章 密室收获第9章 兵临洛阳第40章 南方来人第61章 联盟分裂第65章 紧急情报第57章 共饮合卺第8章 违规卖酒第23章 奸佞之计第6章 梳理上谷第32章 秀才造反第8章 怒极生誓第34章 紧急应对第20章 高颎事件第11章 秘密协议第42章 是功是过第4章 利益之诱第3章 劝降建德第80章 长孙之策第45章 烈火焚城第14章 三个女人第5章 两个使者第20章 一夜军变第5章 突厥野心第25章 狭路相逢第8章 元庆抉择第36章 驾临江夏第17章 京城游侠
第23章 男扮女装第18章 人赃俱获第41章 弟高一筹第28章 迎头痛击(下)第23章 远方来人第126章 唐使到来第34章 发现敌踪第43章 战船立威第18章 调兵遣将第22章 战略撤退第25章 悲情男人第12章 仁寿宫变(四)第45章 兵压江陵第8章 欲速不达第23章 奸佞之计第37章 回京前夕第17章 接受密旨第19章 心理之战第30章 关中应对第11章 反间之计(下)第34章 北市暴乱第23章 血战大利(上)第61章 南阳事件第23章 杀机暗伏第43章 郢州祭母第62章 激战七里第42章 是功是过第16章 伴君如虎第18章 参军之谜(下)第17章 仁寿宫变(九)第12章 最后摊牌第1章 营州之变第30章 尉迟抉择第5章 路遇贵人第84章 隋唐大战(十四)第22章 辽东乱战第26章 另有深意第77章 杨氏希望第19章 虎牢之危第23章 都市卖豹第36章 太原之变第14章 府门遭遇第15章 打进楔子第20章 毒心李渊第85章 最大让步第71章 血色之夜第10章 将帅交心第14章 武周示弱第46章 王庭之变第5章 公主承诺第7章 羽翼已成第19章 夜攻河内第18章 情报之思第22章 娶得佳妻第41章 屈突中计第41章 高丽水师第45章 烈火焚城第28章 捉奸在床第48章 两路奇兵第40章 釜底抽薪第91章 突厥庆功第77章 隋唐大战(七)第29章 危机渐至第30章 蛇打三寸第20章 声先夺势第35章 弓如霹雳第66章 碎叶求救第15章 杨家喜忧第35章 计划有变第38章 亲情如水第133章 危险之物第86章 隋唐大战(十六)第15章 少年双猛第37章 密室收获第9章 兵临洛阳第40章 南方来人第61章 联盟分裂第65章 紧急情报第57章 共饮合卺第8章 违规卖酒第23章 奸佞之计第6章 梳理上谷第32章 秀才造反第8章 怒极生誓第34章 紧急应对第20章 高颎事件第11章 秘密协议第42章 是功是过第4章 利益之诱第3章 劝降建德第80章 长孙之策第45章 烈火焚城第14章 三个女人第5章 两个使者第20章 一夜军变第5章 突厥野心第25章 狭路相逢第8章 元庆抉择第36章 驾临江夏第17章 京城游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