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隋唐大战(六)

李渊的病情已经巅来巅严重,身体十分虚弱,尽管所有的人都向他隐瞒病情,都告诉他,好好调养半年就会康复,但不断的尿血让李渊心知肚明,他的身体在一天天恶化。

李渊虽然身体恶化,但神智还算清醒,大多数时候,他都让人把他抬到后宫花园里,体会仲春时节的旺盛生机和温暖的阳光,而对于日趋危急的局势他却看得很淡了,甚至不闻不问,就算大唐覆灭,那也是天意。

四月的阳光温暖怡人,李渊坐躺在一株杏树之下,眯着眼享受温暖和熙的阳光,他躺在一张用软藤编成的春榻上,身下垫着厚厚的软褥,十分舒适。

尹德妃坐在一旁,伸出芊芊玉指拎起镂空白玉壶给李渊倒了一杯茶,柔声道:“陛下,这是今年的蒙顶新茶,是臣妾亲自用小火煎制,陛下尝一尝。”

李渊端起茶碗,细细吮了一口,点了点头,“好茶!”

“陛下今天好像精神不错。”

李渊没有说话,他正在全神贯注地注视着树端一颗青涩的小杏,看得是如此出神,嘴角还露出一丝淡淡的笑容,所有人都不敢吭声,唯恐惊扰了圣上的兴致。

就在这时,一个不知趣的小宦官匆匆走上前,跪下蘖报:“陛下删……”

两旁的宦官和侍卫顿时大怒,一名内侍总管上前就是狠狠一记耳光,“你这个浑蛋!”

小宦官吓懵了,捂住脸不知自己闯了什么大祸,这时,李渊回过神,淡淡看了小宦官一眼,“有什么事?”

小宦官带着哭腔道:“齐王殿下在外面求见,说有大事要禀报圣上。”

李渊点了点头,吩咐两边侍卫,“带他来见朕。”

侍卫匆匆而去,不多时,将齐王李无吉带上了上来,李无吉跪下磕头,“儿臣向父皇请安!”

尽管李无吉在小时候就不被李渊所喜,长大后又屡屡惹祸,不过毕竟是自己的儿子,李渊在身体一天天恶化之时,对儿子也多了几分舐犊之情,这也是李无吉兵败汉中没有被李渊追究的根本原因。

“皇儿有什么事么”李渊微微笑问道。

“儿臣有天大的事向父皇禀报。”

李无吉看了看两边的宦官和宫女,又道:“此事只能儿臣和父皇两人知晓。”

李渊点点头,吩咐两边人,“都下去吧!”

他又对尹德妃笑了笑,“爱妃也回避一下。”

所有人都退下了,只剩下一名服侍李渊的老宦官,名叫金贵,掌管李渊汤药,是他最信任之人李渊在病中,身边不能一个人都没有,金贵便留了下来。

“说吧!什么事?”

李无吉又磕了一个头,心一横,便将李建成告诉他,秦王买通药师之事原原本本说了,连同太子聚文阁内关押着一个关键证人,也告诉了李渊,最后战战兢兢道:“儿臣本不该说这些话骚扰父皇养病,但秦王提出要京城之军,儿臣觉得问题严重了,所以斗胆向父皇蘖报。”

李渊的双手抓住春榻的两边扶手,抓得咯咯直响,指节都发白了,他眼中射出了一种极度的愤怒,原来自己的病是这么回事,恨得他几欲晕厥。

“你说的……可是真?”

“儿臣所言句句是真,聚文阁地下室内还关着那个女人。”

李渊从旁边取出一只小银铃,摇晃一下,随着清脆铃声响起,一名灰影像鬼魅一般出现在李渊身边,着实吓了李无吉一跳。

李渊眯着眼道:“去一趟东宫聚文阁,看看地下室是否关着一个女人?”

灰影又消失了,李渊则闭上了眼睛,不再说一句话,李无吉也站在一旁,一言不敢多说,也不知过了多久,灰衣人又出现了,“陛下,东宫聚文阁地下室确实关着一名疯妇,卑职听见她喊叫说秦王杀了她全家……”

李渊一摆手,灰衣人消失了,李渊这才睁开眼,长长叹息一声,对李无吉道:“你是孝子,不让为父做一个糊涂鬼。”

李无吉砰砰磕头,“只要儿臣知情,绝不敢隐瞒父皇。”

李渊叹了口气,又问道:“你刚才说,秦王要调走京城之军?”

“正是!”

李无吉连忙道:“他派宇文士及来送信,借口兵力不足,想要把京城的三万驻军调走,然后用刚招募的新兵守京城,皇兄糊涂,竟然答应了。”

“哼!他答应了没有,朕还没有死。”

李渊随即吩咐身边老宦官金贵,“速让长孙顺德和段德操来见朕!”

“老奴遵旨!”

金贵匆匆向花园外走去,他刚走出花园,等在这里的尹德妃便拦住了他,冷冷问道:“金公公,齐王说了什么事?”

金贵低下头不敢说话,尹德妃冷笑一声,“既然你不肯说,那件事我可就没法替你隐瞒了。”

金贵的脸刷地变得苍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把柄,金贵也不例外,他的把柄就是他唯一的侄子在宫中当值,曾和一个宫女私通,导致宫女怀孕,这件事尹德妃知道,而且证据在手,她就用这件事来要换金贵替自己办事。

金贵万般无奈,只得上前低声把李无吉告密的内容原原本本说了一遍,说完,他低下头,又匆匆走了,就当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尹德妃眼中惊疑,她不及细想,把她的心腹宦官找来,把刚才的话又述说了一遍,吩咐宦官道:“速将此事告诉我父亲。”

尹德妃当然也可以直接把此事告诉太子,但这样做风险太大,一是怕太子身边有圣上之人,密告圣上她和太子私通,其次通过父亲,他父亲也可以从中捞取好处,现在局势混乱,李渊命已不长,只有钱财才是最可靠。

……

长安一共有四万防御之军,分为两支军种,一支是羽林军,有两万人,由大将军长孙顺德率领,负责拱卫宫城和皇城,另一支军队是刚成立不久的金吾卫,也是两万军,由金吾卫大将军兼九门总督段德操率领,负责防御九门和维持外廓城的秩序。

当初李渊交付兵权会李世民时,取走的四只兵符,就是调动这四万大军的印符,此时四只兵符已经交给了太子建成,不过兵符是死的,人却是活的,兵符再有用,也抵不上李渊的一句话。

不多时,长孙顺德和段德操先后匆匆赶到,两人在李渊面前单膝跪下行礼,“参见陛下!”

李渊看了他们一眼,缓缓道:“从现在开始,四只兵符作废,由齐王统管你们的军队,你们只向齐王效力。”

李无吉心中狂喜,跪下磕头,“儿臣愿为父皇赴汤蹈火。”

长孙顺德和段德操对望一眼,不知道怎么会变成这样,这就意味着……他们不再向东宫效命了,东宫指挥不了他们,但他们不敢多问,一起向李无吉施礼,“愿听齐王之令!”

李渊点点头,又对二人道:“你们退下吧!朕还有话要对齐王说。”

两人慢慢退下去了,李渊又注视了那只枝头上的青杏半晌,才对李无吉缓缓道:“你大哥建成太过于宽容,不懂得权力斗争的残酷,你却比你大哥强,好好帮助大哥,扶他坐上皇位,等他坐完江山,你再接你大哥的皇位。”

……

尹德妃的父亲尹贵平原名叫做尹阿鼠,因为嫌‘阿鼠’这个名字太低俗’李渊便赐他名贵平,自从尹贵平和太子尊建成搭上关系后,从他那里捞取了大量的利益,仅土地就有数千顷,还有黄金、珠宝、绫罗绸缎,不计其数,使尹贵平发了大财。

下午,他接到了宫里的消息,深感此事重大,他不敢耽误,乘坐马车匆匆赶到了延平坊,找到杨峻的府宅,一般而言,都是他先派人来约杨峻在某个酒肆会面,两人喝几杯小酒,聊一聊,便把情报传递了。

今天是因为事情重大,且十分紧急,尹贵平便亲自上门来接杨峻。

和朝廷中的大多数官员一样,杨峻这几天也没有上朝,他把妻子和儿子都送去了位于陈仓县的庄园,家中的钱财细软也秘密转移去庄园,只留杨峻一人在长安坐守。

虽然出于尊严,他不愿意做杨元庆的官,但他心里明白,杨元庆不会杀他,说不定将来他的两个儿子还有点仕途希望,不过杨峻却不敢逃走,他怕李世民对两个儿子下手,只得硬着头皮留守长安。

他正坐在书房里看书,这时,下人来禀报,“尹再丈来了,有要事求见老爷。”

这让杨峻微微一怔,尹贵平怎么直接来找自己,难道出了什么大事吗?

他连忙吩咐:“请他进来!”

片刻,尹贵平匆匆走进书房,一进门便嚷道:“杨使尊,出大事了。”

“声公请坐下说!”

杨峻请他坐下,又命人给他上了茶,尹贵平喝了口茶水,这才着急道:“今天齐王李无吉秘密去见圣上,告诉了圣上一件天大的事情。”

他便将自己得到了消息详细说了一遍,这个消息同样让杨峻大吃一惊,心中疑虑万分,他沉吟一下说:“多谢尹公,我这就去东宫。”

尹贵平却干笑一声:“杨使君,我可是冒着生命危险,你看……”

杨峻明白他的意思,笑道:“那么雍县那边土地,我给殿下再说一说。”

尹贵平摇了摇头,他已经变精了,土地之类的东西,将来不一定属于他,只有黄金珠宝才最可靠。

“土地就免了,我要五千两黄金。”

“好吧!我去告诉殿下。”

尹贵平也不耽误他,起身告辞了,房间里只剩下杨峻一人,他沉思良久,便取信笺写了一封信,小心地封好,把自己的一个心腹家人叫来。

杨峻将信递给他,反复嘱咐:“立刻去新平县的唐军大营,把这封信亲自交到秦王手中。”

“老爷放心我会做好此韦……”

家人匆匆走了,杨峻这才起身走出房门令道:“给我备马车,我要去东宫。

第27章 线娘夜奔第28章 关键小人第24章 辽东反击第33章 御房进谏第33章 兄弟生隙第36章 驾临江夏第7章 战略对抗第110章 顶住压力第21章 谁为主将第35章 弓如霹雳第8章 暗斗不息第9章 挖掘线索第11章 发现主力第80章 隋唐大战(十)第13章 投鼠忌器第119章 引蛇入套第97章 伪汉毒计第153章 隔墙有耳第23章 辽城之殇第16章 危机前夜第1章 出征突厥第15章 安抚江都第10章 神秘马贼第35章 软硬兼施第28章 人心难测第2章 先攻内部第33章 第一回合第9章 玄感之忧第15章 杨家喜忧第51章 八百壮士第29章 祖孙会谈第71章 北市试钱第14章 龙凤美玉第9章 底线突破第2章 齐王供奉第31章 矛盾激化第23章 远方来人第33章 洛阳兵变第76章 隋唐大战(六)第19章 夜攻河内第7章 秋风至杨第25章 意外收获第9章 挖掘线索第36章 霹雳行动第1章 如期而至第53章 唇枪舌剑第71章 北市试钱第14章 内部奸细第17章 京城游侠第5章 略助风势第29章 情理之中第10章 裴矩辞相第3章 神秘使臣第21章 借口送礼第11章 铁腕夺位第10章 仁寿宫变(二)第4章 威逼利诱第16章 夜探胡营第8章 暗斗不息第1章 灞桥秋色第24章 等待机会第48章 集中民力第32章 谁有骨气第140章 萧梁烈女第28章 二次谈判第42章 是功是过第2章 欺人太甚第3章 水势渐深(上)第6章 裴府家宴第53章 建德求和第30章 酒楼遇故第39章 西路使者第12章 扑朔迷离第17章 仁寿宫变(九)第21章 长孙又至第24章 河边误认第22章 帝王心术(下)第1章 灞桥秋色第7章 古怪心思第34章 微服私访第43章 关键人物第11章 宇文新计第25章 一剑穿心第9章 玄感之忧第39章 西路使者第51章 八百壮士第81章 隋唐大战(十一)第76章 魏郑和谈第30章 尉迟抉择第38章 风雨欲来第24章 公主寿宴第2章 宇文义子第39章 妥协援兵第9章 我想学武第61章 南阳事件第29章 风过雁门第12章 血战突围第28章 驰援代州第130章 三思后行第39章 水师新帅
第27章 线娘夜奔第28章 关键小人第24章 辽东反击第33章 御房进谏第33章 兄弟生隙第36章 驾临江夏第7章 战略对抗第110章 顶住压力第21章 谁为主将第35章 弓如霹雳第8章 暗斗不息第9章 挖掘线索第11章 发现主力第80章 隋唐大战(十)第13章 投鼠忌器第119章 引蛇入套第97章 伪汉毒计第153章 隔墙有耳第23章 辽城之殇第16章 危机前夜第1章 出征突厥第15章 安抚江都第10章 神秘马贼第35章 软硬兼施第28章 人心难测第2章 先攻内部第33章 第一回合第9章 玄感之忧第15章 杨家喜忧第51章 八百壮士第29章 祖孙会谈第71章 北市试钱第14章 龙凤美玉第9章 底线突破第2章 齐王供奉第31章 矛盾激化第23章 远方来人第33章 洛阳兵变第76章 隋唐大战(六)第19章 夜攻河内第7章 秋风至杨第25章 意外收获第9章 挖掘线索第36章 霹雳行动第1章 如期而至第53章 唇枪舌剑第71章 北市试钱第14章 内部奸细第17章 京城游侠第5章 略助风势第29章 情理之中第10章 裴矩辞相第3章 神秘使臣第21章 借口送礼第11章 铁腕夺位第10章 仁寿宫变(二)第4章 威逼利诱第16章 夜探胡营第8章 暗斗不息第1章 灞桥秋色第24章 等待机会第48章 集中民力第32章 谁有骨气第140章 萧梁烈女第28章 二次谈判第42章 是功是过第2章 欺人太甚第3章 水势渐深(上)第6章 裴府家宴第53章 建德求和第30章 酒楼遇故第39章 西路使者第12章 扑朔迷离第17章 仁寿宫变(九)第21章 长孙又至第24章 河边误认第22章 帝王心术(下)第1章 灞桥秋色第7章 古怪心思第34章 微服私访第43章 关键人物第11章 宇文新计第25章 一剑穿心第9章 玄感之忧第39章 西路使者第51章 八百壮士第81章 隋唐大战(十一)第76章 魏郑和谈第30章 尉迟抉择第38章 风雨欲来第24章 公主寿宴第2章 宇文义子第39章 妥协援兵第9章 我想学武第61章 南阳事件第29章 风过雁门第12章 血战突围第28章 驰援代州第130章 三思后行第39章 水师新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