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西域战略

随着京城局势渐渐稳定,杨广的十二卫军又重新掌控了京城,东宫六率府兵甲入库,士卒归营,又和从前一样,东宫之官开始清闲起来。

这天上午,彤云密布,天空阴沉,一场让人期盼了很久的雨眼看就要下了,杨元庆在一名宦官的引领下,匆匆走进了宣政殿,走到偏殿广场台阶前,宦官笑道:“杨将军请稍候,咱家去替你禀报。”

“多谢公公。”

杨元庆站在台阶下等候,不多时,台阶上传来侍卫高喝:“圣上有旨,宣杨元庆觐见!”

杨元庆迅速整理一下衣冠,快步走上台阶,跟随两名宦官向皇帝的御书房走去。

御书房内,杨广在忙碌地批阅积压的奏折,今天是他回宫的第二天,事情异常忙碌,这时,一名宦官走进房间低声禀报:“陛下,杨元庆来了。”

“宣他进来!”杨广忙得连头都抬不起,身旁从各地送来的奏折堆积如小山一般。

片刻,杨元庆走进御书房,躬身施礼道:“臣杨元庆参见陛下!”

杨广终于放下朱笔,看了杨元庆一眼笑道:“朕的尚方宝剑呢?可以还给朕了吧!”

“回禀陛下,刚才已经交给符宝郎。”

“本来昨天就打算召见你,但朕这两天实在太忙,你看看这些奏折。”

杨广指了指旁边堆积如山的奏折,苦笑道:“不少奏折都是几个月前的,朕也不怪他们,实在是大隋疆域辽阔,传递消息不快,朕在外出巡,其实也是为督促地方官修建道路。”

杨广这句话倒是说得不错,去年杨广北巡河东河北,为此几十万人开凿太行山,将飞狐陉和太行陉再次加宽,极大地便利了从河东到河北的交通。

而今年他巡视五原郡,又专门调动数十万人修建了从陇右到五原郡的驰道,这条宽阔平整驰道的修建,使五原郡到长安的时间缩短了整整八天。

“微臣打扰陛下了!”

“没什么,朕也要接见官员,不能一直批阅奏折。”

杨广轻轻靠在御榻上,闭上眼睛,放松紧张的头脑,似乎把杨元庆忘记了,过了良久,他看了一眼杨元庆,这才歉然笑道:“朕忘记了,你求见朕有什么事吗?”

杨元庆躬身道:“微臣恳求陛下同意,允许臣辞去文官之职。”

杨元庆现在就担任两个职务,一个是东宫左右卫侍率,另一个是文散官银青光禄大夫,散官只是一种身份,并不管事,但银青光禄大夫却是从三品的高官,当然,散官和职官的品阶并不一定对称,就算散官是一品的光禄大夫,也未必能出任相国,比如杨丽华的女婿李敏,他出任光禄大夫,但他的职官只是太常寺卿。

散官在某种程度上,更是一种为官资格和资历的体现,所以杨元庆得到银青光禄大夫的散官,这便引起了满朝大臣一片哗然,像裴矩几十年的老臣,他熬到的职官之位也不过是银青光禄大夫,而杨元庆的父亲杨玄感,出仕二十年,也只得到一个正四品的正议大夫,比自己儿子还低一级,这便引起朝官们的普遍不满,近百名朝官上书,要求圣上撤销杨元庆的散官。

像杨元庆以前封丰州总管,虽然朝中也有不少议论,但更多是惊讶,反对者却没有,因为那是军队的职务,没有涉及到朝官们的利益,而散官则不同,这涉及到朝官们的面子和尊严,所以反对者激烈。

正是朝官们的激烈反对,使杨元庆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尤其裴矩也劝杨元庆辞去散官,他认为圣上这样封官,对杨元庆并没有好处,反而给他树敌太多,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他,使他很多事做不成,一旦他稍微出点差错,就会引发满朝文武的弹劾。

杨元庆也接受裴矩的劝告,求见杨广辞去文散官之职,“臣资历太浅,从未担任过京官,陛下封微臣银青光禄大夫,臣实在是愧不敢当。”

“是真的愧不敢当,还是压力太大?”杨广微微笑道。

杨元庆无奈地笑了笑,“都有一点。”

杨广又沉思了片刻,其实他这样封杨元庆银青光禄大夫,更多是利用杨元庆来试探朝官的反应,他在去年推行了一系列的大规模改革,包括军队、文官、职官、散官、爵位和勋官,这里面变化最大,同时涉及朝官利益最大的就是散官,职官只是名称改变,但实际上职务并没有升降。

而散官却是涉及到每个朝官的切身利益,所以在去年改革时,散官改革引起的争议最大,时隔近一年,这种争议声渐渐消失,杨广就想知道,究竟是百官接受了他的改革,还是百官们都已经漠然?

所以这次杨广便用杨元庆来做一个试探,封他为从三品的银青光禄大夫,结果引起了满朝文武的强烈反弹,这就说明,百官们已经接受了他去年的改革,已把他的改革作为了新的规则。

这个结果让杨广很满意,其实就算杨元庆自己不提出来,杨广也会找机会把他这个银青光禄大夫之职降一降,别人都不好降,惟独杨元庆好降,哪有儿子的职位比父亲还高的道理?就像当年杨素和杨玄感同为柱国,引来满朝非议,杨玄感只得请求自降一等,有先例在前,杨广找得到借口。

杨广点了点头,“你父亲只是正议大夫,而你却为银青光禄大夫确实不妥,既然你自己提出来,朕就降你两级,改封你为从四品通议大夫,但这个通议大夫也至少要熬十五年以上的资历,估计还是会有很多人不满,但朕决定不改了,这次平息京城混乱,揭发齐王养私军的阴谋,你立下大功,朕会另外封你。”

“臣谢陛下之恩!”

杨广背着手走到地图前,望着土地辽阔的西域,他登基这几年,北部稳定住了突厥,东面打击了契丹和琉球,南面征服林邑,现在他的目光就投向了西部,现在国力强盛,财力雄厚,军队士气高昂,开拓西域的时机到了。

杨广回头看了一眼杨元庆,微微笑道:“在大利城一战,你其实立下了两大功劳,一大功劳是击溃薛延陀军,守住大利城,扬我大隋国威,而另一大功劳就是你联系到契苾,并使契苾可汗入京接受我大隋册封,成为我大隋藩属,正是契苾的归顺,使朕下定决心开拓西域。”

杨元庆大概已经明白了,杨广是想让自己出使西域,但这也是他所期盼,大丈夫能为国家开疆辟土,名垂青史,更重要是,只有出去,他才有机会掌握军权。

他立刻躬身道:“臣愿为陛下分忧!”

杨广笑了起来,“很好,你果然不负朕之所望。”

他立刻令道:“把朕的地图搬上来!”

立刻有十几名宦官从隔壁将一幅巨大木刻地图抬了过来,这是裴矩去年赴西域后,由百余名工匠按照裴矩绘的西域地理图耗时半年才雕刻而成,长两丈,宽一丈。

宦官们又取来一架巨大的木架,将木雕地图挂上木架,所有人都退了下去。

杨广对这架地图已经无比熟悉,他用木杆指着地图道:“西域其实是由三大势力组成,西北是西突厥,中间是特勒诸部,而东面则是吐谷浑,在这三大势力中,特勒诸部因为契苾的缘故愿意依附我大隋,以摆脱西突厥的统治,去年裴矩已经奉旨出使西域,已经联络了铁勒各部,但问题是吐谷浑却阻碍了大隋和西域联系。

吐谷浑不仅占据了西域大片领土,还暗中和西突厥结盟,朕已经得到了启民可汗送来的消息,西突厥处罗可汗和吐谷浑伏允可汗在去年十月结盟,他们约定联合对付大隋,在战胜大隋后,西域铁勒各部归西突厥所有,而河西走廊则归吐谷浑所有。”

说到这,杨广忍不住冷笑一声,他又将木杆指到了青海西面的一座城池,这里是吐谷浑的都城伏俟城,又道:“所以朕决定在明年御驾亲征吐谷浑,彻底灭了吐谷浑,将大隋的疆域再向西延伸万里。”

说到这里,杨广又笑着问杨元庆道:“你能想到自己的任务是什么吗?”

杨元庆沉思片刻道:“臣以为是截断西突厥对吐谷浑的支援之路。”

杨广抚掌大笑,“不愧是朕的爱将,果然目光深远,很有战略头脑。”

杨广又指着敦煌以北的一片地域道:“西域一共有四十四国,绝大部分都是臣服于契苾,但有一个关键之国却臣服于西突厥,就是这里!”

杨广用木杆重重点了点,“这个小国叫做伊吾国(今天新疆哈密),它正好位于西突厥和吐谷浑之间,它臣服于西突厥,去年西突厥和吐谷浑的结盟,就在伊吾国进行,所以朕要进攻吐谷浑,就必须要先攻下伊吾国,断绝西突厥和吐谷浑联系,去年启民可汗已经答应,和大隋联合进攻伊吾国,朕要让伊吾国成为大隋的第一百八十六个郡,伊吾郡,元庆,这个任务,朕交给你了。”

杨元庆肃然施礼,“臣愿为陛下效劳!”

“好!朕加封你为左骁卫将军兼玉门道行军总管,与启民可汗联合攻打伊吾国,十天后出发!”

......

【今晚没有了,明天上午一章,延迟到十点钟出发,老高现在就开始写,最后一天,望大家投月票支持!】

第109章 兵临宫下第2章 宇文义子第73章 银钱危机第98章 两线危机第6章 借兵突厥第18章 隋胡大战(下)第4章 天下大变第122章 被迫求和第22章 井陉遇警第16章 何罪之有?第16章 伴君如虎第33章 金精赌彩第18章 少童何人?第16章 解囊救窘第23章 杀机暗伏第7章 羽翼已成第75章 谋主之策第37章 南郡出事第24章 李渊之忧第49章 萧家试探第9章 生死之斗第11章 反间之计(下)第27章 夺取河阳第15章 少女遇窘第3章 意外相遇第23章 杀机暗伏第31章 意外挟迫第9章 底线突破第55章 江陵变天第25章 关键人物第41章 杨家之请第7章 幽州之忧第24章 辽东反击第27章 李渊抉择第17章 雄信之灾第15章 安抚江都第10章 粮船不到第3章 透露底线第19章 心理之战第19章 夜攻河内第28章 二次谈判第23章 唐廷决策第25章 血战大利(下)第24章 草原天鹅第20章 声先夺势第3章 盂兰灯会第35章 真相揭开第80章 隋唐大战(十)第25章 意外收获第14章 龙凤美玉第76章 魏郑和谈第23章 唐廷决策第33章 收买人心第6章 出乎意料第29章 情理之中第1章 返回太原第52章 最后一名隋军第35章 狡雄世充第2章 计取飞狐第108章 两线反击第91章 隋唐大战(二十一)第53章 四子巧郎第22章 银甲小将第41章 弟高一筹第13章 走私线索第7章 初遇敌情第91章 隋唐大战(二十一)第42章 长安科举第1章 狡雄寻窟第24章 汾阳宫监第1章 戍堡闻警第32章 围魏救赵第36章 楚王亲书第53章 暗通消息第4章 威逼利诱第150章 独孤之悟第44章 江陵萧氏第2章 先攻内部第5章 略助风势第5章 突厥野心第58章 宫乱之根第16章 红影惊现第48章 两路奇兵第1章 灞桥秋色第107章 紧急应对第91章 隋唐大战(二十一)第25章 意外收获第41章 屈突中计第24章 略施小计第37章 三方对质第31章 果断杀伐第40章 兄弟暗斗第13章 突厥消息第35章 孤家寡人第123章 独木难支第22章 收获不菲第15章 打进楔子第13章 世充评榜第25章 狭路相逢第69章 一触即发
第109章 兵临宫下第2章 宇文义子第73章 银钱危机第98章 两线危机第6章 借兵突厥第18章 隋胡大战(下)第4章 天下大变第122章 被迫求和第22章 井陉遇警第16章 何罪之有?第16章 伴君如虎第33章 金精赌彩第18章 少童何人?第16章 解囊救窘第23章 杀机暗伏第7章 羽翼已成第75章 谋主之策第37章 南郡出事第24章 李渊之忧第49章 萧家试探第9章 生死之斗第11章 反间之计(下)第27章 夺取河阳第15章 少女遇窘第3章 意外相遇第23章 杀机暗伏第31章 意外挟迫第9章 底线突破第55章 江陵变天第25章 关键人物第41章 杨家之请第7章 幽州之忧第24章 辽东反击第27章 李渊抉择第17章 雄信之灾第15章 安抚江都第10章 粮船不到第3章 透露底线第19章 心理之战第19章 夜攻河内第28章 二次谈判第23章 唐廷决策第25章 血战大利(下)第24章 草原天鹅第20章 声先夺势第3章 盂兰灯会第35章 真相揭开第80章 隋唐大战(十)第25章 意外收获第14章 龙凤美玉第76章 魏郑和谈第23章 唐廷决策第33章 收买人心第6章 出乎意料第29章 情理之中第1章 返回太原第52章 最后一名隋军第35章 狡雄世充第2章 计取飞狐第108章 两线反击第91章 隋唐大战(二十一)第53章 四子巧郎第22章 银甲小将第41章 弟高一筹第13章 走私线索第7章 初遇敌情第91章 隋唐大战(二十一)第42章 长安科举第1章 狡雄寻窟第24章 汾阳宫监第1章 戍堡闻警第32章 围魏救赵第36章 楚王亲书第53章 暗通消息第4章 威逼利诱第150章 独孤之悟第44章 江陵萧氏第2章 先攻内部第5章 略助风势第5章 突厥野心第58章 宫乱之根第16章 红影惊现第48章 两路奇兵第1章 灞桥秋色第107章 紧急应对第91章 隋唐大战(二十一)第25章 意外收获第41章 屈突中计第24章 略施小计第37章 三方对质第31章 果断杀伐第40章 兄弟暗斗第13章 突厥消息第35章 孤家寡人第123章 独木难支第22章 收获不菲第15章 打进楔子第13章 世充评榜第25章 狭路相逢第69章 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