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蝇头小利

长渊县是弘农郡最东北的一个县,紧靠洛阳所在的河南郡,长渊县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正好位于弘农到洛阳的咽喉部位,在唐军进攻洛阳时,长渊县便被唐军安排成最大的粮草后勤重地。

李世民极为重视粮草后勤的安全,命史大奈率一万军队驻守长渊县,唐军的物资大营位于长渊县城东三里外,是一座壁垒式营盘,占地数百亩,而一万军队,一半驻扎在县城内,一半在大营里。

长渊县是一座中县,人口三千余户,县令姓蒋,洛阳人,县丞叫张弘邦,弘农郡本地人,他便是杨家介绍给徐世绩的内应。

张弘邦年约四十岁,从小家境贫寒,但他聪明好学,二十五年前被杨家看中,便让他进杨学读书,刻意培养他。

有杨家为后台,张弘邦便一步步走上仕途,先后任功曹、县令,大业元年被杨素推荐为弘农郡长史,后又出任司农寺少卿。

大业九年,受杨玄感造反牵连,被贬为长渊县丞,王世充登基后,请他去洛阳出任司农寺卿,他却托病不去。

上午,张弘邦正在县衙内处理公务,这几天洛阳战事紧张,他也格外忙碌,这时一名衙役进来禀报,“县丞,公子来了!”

张弘邦有一子一女,女儿已经出嫁,儿子张安现在杨学读书,是他掌上明珠,听说儿子来了,他呵呵笑道:“让他进来!”

片刻儿子张安带着一名随从走进父亲官房,张安上前行一礼,“父亲安好!”

张弘邦捋须点点头问道:“怎么有空来为父这里?”

“回禀父亲,是家主让孩儿前来。”

居然是杨氏家主主让儿子前来,张弘邦微微一怔,他看一眼随从,见他身材高大。体格健壮,两臂孔武有力,不像是乡人,便问儿子,“此人是?”

张安上前给父亲附耳说了几句,张弘邦这才恍然,原来是隋军来了,他起身向里屋走去。“你们跟我来吧!”

里屋内。随从上前施礼一礼,“在下是徐将军帐下亲兵,奉徐将军之命,给张县丞送一封信。”

说完,随从取出信呈给了张弘邦,张弘邦知道徐世绩。是杨元庆帐下最年轻的将军,只比儿子大两三岁,年轻有为。他率大军前来长渊县,自然是为了唐军的粮草物资。

他拆开信看了一遍,沉吟一下问:“不知徐将军现在何处?”

“我们军队现在二十余里外的忘忧岗。”

二十几里的路程并不算远。张弘邦便道:“这样吧!我去见一见你们徐将军。”

。。。。。。。

几人一路疾奔,大半个时辰后,张弘邦便赶到了隋军的临时行营,徐世绩亲自迎出大帐,他知道张弘邦也曾是朝廷高官。故对他十分客气。

两人走进大帐坐下,徐世绩命左右上茶,这才歉然道:“没想到还要烦劳使君亲自前来,世绩惭愧啊!”

张弘邦见徐世绩虽然年轻,但举止从容,言语睿智,颇有儒将之风,他心中暗暗欣赏,便捋须笑道:“徐将军不必客气,现在是非常时期,当一切以大局为重,张某人是隋臣,自然心向隋朝,我会竭力帮助隋军,不知我能为将军做什么?”

徐世绩知道他心里有数,也不客气,开门见山道:“我们是为唐军的后勤粮草重地而来。”

张弘邦眉头微皱,低头沉吟不语,徐世绩见他面有难色,便笑道:“如果张县丞为难,我绝不勉强。”

张弘邦叹了口气道:“实不相瞒,唐军粮草重地守卫森严,很难混进去,我至今只进过一次,还要被搜身,如果是想进营烧粮,我确实很难帮助。”

徐世绩摇了摇头,“张使君误会了,我并非是要烧粮,我来的目的是要造势,逼李世民主力西撤,当然,如果能给敌军造成一点损失,那是最好不过。”

徐世绩心里也清楚,李世民留一万重兵镇守后勤大营,他们很难攻破敌营,可如果只是制造危局,虚张声势便可,也不需要张弘邦的帮助。

关键是他想给敌军造成损失,这次长渊县不能白跑一趟,至少要赚点蝇头小利,这就需要张弘邦全力协助。

张弘邦这才明白徐世绩的意思,他笑了笑道:“那不知我能提供什么样的协助。”

徐世绩胸有成竹,不慌不忙说:“我想先请使君说一说唐军的具体情况。”

。。。。。。

入夜,夜色笼罩着大地,天空飘着几片暗灰色浮云,一轮弯月在浮云中穿行,使大地变得时明时暗,但唐军后勤大营前却灯火通明,数百支火把将营门前照如白昼。

数百名唐军守卫在营门附近来回巡哨,没有一点懈怠,另有几支数百余人的巡逻队,在大营外两里范围内巡视,不准任何人靠近。

在大营南面约五里外有一条延绵十几的山岗,叫做回龙岗,岗上林木茂盛,森林密布,此刻,两万隋军进入了山岗树林内,士兵们三三两两,靠在树上安静地休息。

山岗前沿,徐世绩站在一棵大树下,注视着远处的唐军大营,唐营规模庞大,和长渊县城相仿,四周是高一丈的板墙壁垒,每隔三十步便有一座岗哨,戒备十分森严。

站在高处,可以清晰地看见大营内一座座巨大的营帐,那里面便储藏着唐军的二十万石粮食和几十万担草料,还有无数的帐篷军械。

徐世绩微微叹了口气,从战术上,他当然是很想毁掉这座唐军后营,可战略上这座大营又必须保留,这样才能牵住李世民大军来弘农郡,如果没有了这座后勤大营,李世民主力必然转道去颍川郡。

这时,山脚下跑来一个黑影,很快奔上山岗,两名士兵将黑影带了上来,这是张弘邦一名心腹家人,特地赶来送信,他带着张弘邦的信物。

“我家老爷让我转告将军,唐军主将史大奈现就在县城内,我家老爷问,具体动手时间。”

徐世绩看了看月色,便道:“请转告张使君,亥时左右发动!”

“我明白了,这就回去转告老爷!”

家人行一礼,转身走了,徐世绩望着他的背影走远,毅然下令道:“传令全军准备作战!”

。。。。。。。

由于营盘内储存物资过多,住不下一万士兵,唐军便分兵两路,一半五千人驻扎在大营内,另一半五千人则驻扎在县城里,唐军主将史大奈在大营和县城都有宿处,但他大部分时间都住在县城内。

史大奈是西突厥贵族,全名叫阿史那大奈,大业五年,西突厥处罗可汗被射匮可汗击败,处罗可汗便带余部入隋朝避难,史大奈也跟随着一同前来,手下有三千部族军队。

李渊在太原起兵,史大奈便投靠了唐军,他的部族也成为唐军中的一支突厥人部队。

史大奈颇得李世民信任,这次更是命他为后勤主将,掌管一万大军,史大奈也不敢大意,守卫大营尽心尽职。

晚上,史大奈一个人坐在房中饮酒,喝酒是他最大的爱好,如果不是战时,他一顿可以喝五六斤,但现在他不敢多喝,偶然喝上几杯。

这也是他不愿意住在大营内的原因,大营内严禁饮酒,住在县城内稍微自由一点。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亲兵的禀报,“将军,张县丞有急事求见!”

“嗯!让他进来。”

片刻县丞张弘邦匆匆走进,躬身施礼道:“史将军,下官有重要事情禀报。”

“有什么事?”

“将军,我今天有家人刚从老家过来,他说在县城西面发现一支隋军骑兵。”

“隋军?”

史大奈顿时吃了一惊,急忙问道:“在什么地方,有多少隋军?”

“在县城西北方向二十里外,大约有两三千人。”

史大奈已经无心喝酒,心中变得紧张起来,隋军居然出现长渊县,这显然就是冲着他们而来,不过人不多,这让他的心稍稍放下,他沉吟一下问:“大约是什么时候发现隋军?”

“家人是刚刚抵达,发现隋军之时,应该是在傍晚。”

史大奈心里焦急起来,如果是这样,隋军应该已经到了,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奔跑声,有士兵惊惶禀报:“启禀将军,有大约三千隋军急攻大营,在大营西北角,隋军使用火箭,十分危急。”

史大奈腾地站起身,厉声喝道:“军队立刻集中,与我出城援救大营!”

张弘邦点头不语,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冷笑。

。。。。。。。

城门开始,史大奈一马当先,率领五千唐军向五里外的大营疾奔而去,对方只有三千骑兵,和张县丞的情报吻合,这显然隋军是来偷袭大营。

这其实是一种心理暗示,张弘邦先告诉他有两三千人,然后大营又发现有三千人隋军来攻打,在这种双重暗示下,很容易就让人认为隋军只有三千人,从而使史大奈失去了警惕。

黑夜中,五千唐军一路疾奔,道路十分熟悉,五里路的距离,他们一刻钟便可以赶到。

行军三里后,前面是一条宽数丈的小河,河上有一座木桥,在远处,已经隐约可以看见大营黑黝黝的板墙。

队伍放慢速度,开始陆续过桥,队伍过桥不到一半,就在这时,只听一声梆子响,对面数十步外忽然万箭齐发,箭如暴风骤雨,射向正在渡河的唐军。()

第133章 危险之物第73章 隋唐大战(三)第28章 初遇建德第56章 双相辞呈第26章 少郎何人第4章 假手于贺第29章 丰都事件第30章 丹阳来客第6章 战前会议第26章 咬金争功第32章 狼水伏击第21章 北原谋生第41章 意外情况第24章 会宁战起第6章 玄感起事第14章 死地后生第18章 玄感野望第19章 赎买条件第60章 赵郡太守第19章 蠢蠢欲动第78章 攻而不克第55章 两万诱饵第14章 府门遭遇第13章 城中暗流第43章 郢州祭母第51章 八百壮士第1章 营州之变第26章 讨要说法第42章 不臣之心第17章 隋胡大战(上)第36章 连夜撤军第10章 裴矩辞相第42章 捉虎不易第8章 太原募兵第15章 黑夜突破第6章 北地天鹅第18章 血腥镇压第9章 敌后战线第20章 公主夜宴(上)第4章 以小欺老第10章 除夕意外第133章 危险之物第17章 京城游侠第5章 略助风势第27章 监察御史第106章 雪夜踏关第152章 密见独孤第27章 回府风波第87章 隋唐大战(十七)第36章 返回太原第12章 帝王心思第22章 井陉遇警第30章 祸福相倚第28章 连环布套第7章 杨府贵客第6章 玄感起事第122章 被迫求和第78章 攻而不克第14章 三个女人第22章 帝王心术(下)第27章 元家之欲第46章 棋输一着第4章 利益之诱第32章 狼水伏击第25章 初有收获第31章 意外挟迫第16章 以毒攻毒第72章 隋唐大战(二)第106章 雪夜踏关第10章 迁都角力第27章 李思杨虑第3章 小妹何名第19章 去功赎罪第12章 平乱夺权第27章 回府风波第22章 心理毒箭第90章 大战悄至第40章 先礼后兵第17章 收网之时第16章 解囊救窘第12章 大事化小?第13章 扬帆出海第36章 形势严峻第19章 严厉警告第59章 兄弟反目第27章 京城家信第19章 蠢蠢欲动第1章 漳南小村第27章 晋阳疑云第23章 奸佞之计第35章 亡国之恨第22章 独孤暗线第154章 夫人郑氏第21章 匪夷所思第26章 少女悯秋第59章 兄弟分权第26章 考场意外第33章 洛阳兵变第30章 西路隋军第11章 兴风作浪
第133章 危险之物第73章 隋唐大战(三)第28章 初遇建德第56章 双相辞呈第26章 少郎何人第4章 假手于贺第29章 丰都事件第30章 丹阳来客第6章 战前会议第26章 咬金争功第32章 狼水伏击第21章 北原谋生第41章 意外情况第24章 会宁战起第6章 玄感起事第14章 死地后生第18章 玄感野望第19章 赎买条件第60章 赵郡太守第19章 蠢蠢欲动第78章 攻而不克第55章 两万诱饵第14章 府门遭遇第13章 城中暗流第43章 郢州祭母第51章 八百壮士第1章 营州之变第26章 讨要说法第42章 不臣之心第17章 隋胡大战(上)第36章 连夜撤军第10章 裴矩辞相第42章 捉虎不易第8章 太原募兵第15章 黑夜突破第6章 北地天鹅第18章 血腥镇压第9章 敌后战线第20章 公主夜宴(上)第4章 以小欺老第10章 除夕意外第133章 危险之物第17章 京城游侠第5章 略助风势第27章 监察御史第106章 雪夜踏关第152章 密见独孤第27章 回府风波第87章 隋唐大战(十七)第36章 返回太原第12章 帝王心思第22章 井陉遇警第30章 祸福相倚第28章 连环布套第7章 杨府贵客第6章 玄感起事第122章 被迫求和第78章 攻而不克第14章 三个女人第22章 帝王心术(下)第27章 元家之欲第46章 棋输一着第4章 利益之诱第32章 狼水伏击第25章 初有收获第31章 意外挟迫第16章 以毒攻毒第72章 隋唐大战(二)第106章 雪夜踏关第10章 迁都角力第27章 李思杨虑第3章 小妹何名第19章 去功赎罪第12章 平乱夺权第27章 回府风波第22章 心理毒箭第90章 大战悄至第40章 先礼后兵第17章 收网之时第16章 解囊救窘第12章 大事化小?第13章 扬帆出海第36章 形势严峻第19章 严厉警告第59章 兄弟反目第27章 京城家信第19章 蠢蠢欲动第1章 漳南小村第27章 晋阳疑云第23章 奸佞之计第35章 亡国之恨第22章 独孤暗线第154章 夫人郑氏第21章 匪夷所思第26章 少女悯秋第59章 兄弟分权第26章 考场意外第33章 洛阳兵变第30章 西路隋军第11章 兴风作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