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 建设与火炮

至于越南人是不是拿着这1628式步枪去仿制,那就不关庐山号的事情了。又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技术,早晚庐山号是要将这快枪拿去大买卖特卖的而且等澳洲能自产钢铁后可能会卖的很便宜,能早卖一点就多赚一点——对于已经能能够仿制的产品,没有人会去花大价钱购买的。

现在庐山号卖这1628式步枪,只能以技术取胜,等到这1628式步枪大家都能仿制的时候,就把它卖到白菜价,以质优价廉取胜——根据倾销的惯例,这对当地工业的打击是沉重的。

买到大量粮食的庐山号为了将这些粮食运上船又花了些大力气,这越南的粮食便宜是因为根本吃不完,每年都有大量的陈年稻米过期变质,甚至有稻米烂在地里无人收割的情况发生。

和当地官商相约以后建设一个更大入海够远的码头后,庐山号南下奔赴目的地——艾尔半岛斯潘塞湾。当然到了那里后,大家不会给这个土著横行的地方叫什么怀阿拉了,正式的名字还在讨论中,反正这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反而不着急。

至于澳洲共和国的旗帜反而在讨论中诞生了,那就是镰刀斧头红旗——本来这镰刀斧头红旗在六十年代也是禁忌话题的,可现在没人管了不是,不妨碍以年轻人为主的庐山号众人恶搞一下。

澳洲共和国不但觉得将这镰刀斧头旗当做国旗,还准备当做国徽印在以后发行的钱币上面——十七世纪孙先生的爷爷还没出世呢。何必印他。而且在六十年代网络上也有一片质疑孙先生能力的水军出现,可以说除了革命热情和建立黄埔军校之外,很多事被批得一无是处。

庐山号船上制造武器的人员一直没有停工,这1628步枪以后将是澳洲共和国的拳头产品之一,现在通过不断的摸索尝试,1628式步枪的枪体零件和枪管已经是合金钢的范畴了,这代表着使用时间更长,能承受的膛压更大。不过每次都是坩埚出钢,这每次之间的质量也有差别,不过没关系。质量最好的留给手下部队用,次一些的卖出去换钱。

几个化学好的老师和学生忙着用船上的设备制造子弹,有机器的情况下,要解决的只有两个问题,第一是底火的雷酸汞和发射药。发射药可以用实验室制取的火棉替代,可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实验室那点硫酸硝酸总会用完的,而现代战争武器的一个特点就是弹药投放量大。雷酸汞倒没什么,因为制取难度相对不大。底火的用量相对发射药也不大,实验室制取一些足够用很长时间。

但这也是暂时的。为了能用上更好的底火以及更好的发射药,三酸两碱一定要发展起来。大家想的很好,可是等到了艾尔半岛和斯潘塞湾后,这里的荒凉以及土著的愚昧,让大家更加想念现代社会了。

1628年,6月9日。庐山号最先登上澳大利亚海岸的是军事小组一部,对于肆无弹忌的用飞去来器攻击大铁船的土著用共和国之铁拳给予狠狠的教训。庐山号的穿越众也不知道这里是不是原来怀阿拉的原址,不过这里有一条河,不管是淡水取用还是以后建设水力发电站都是很好的。

至于以前生活在附近的土著。那就只有真心的说对不起了谁让你们是最弱的呢——北美洲这个时代几千万乃至上亿的印第安人还是有的,相对澳洲这个时代的土著只有不到一百万,而且智商要比美洲土著低得多。

将附近不友好的土著们清理掉之后,规划组,建设组,地质组,农业组。卫生组相继坐救生艇登岸。船上的移民也随着一组组人员带着工具和粮食登岸,第一件事情就是开始伐木建设一个入海的大码头用来给庐山号卸货——总是用救生艇的话,用完船上的柴油贮备大家就要用救生艇划桨运量了这种效率是现代人无法忍受的,还好澳洲盛产高大的桉树。建设木质码头的原料方面到不缺乏。

除了码头,盖房这事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中。国人盖房讲究个就地取材,这澳洲盛产桉树,那就用桉树盖房了,木质房屋垒一个砖炉冬天烧壁炉屋里还是很暖和的——不过最早盖得不是任何房屋而是公共厕所,现代人的卫生观点总是放在第一位的。

因为不知道这个时代有什么邪恶的病菌,总之安全第一。只要防范的好,其实人可以不得任何传染病的,庐山号的药物早晚要过期变质,几年内现代化的医药产业不可能一些列的建设出来。虽然从广州等地购买了不少中药以及中成药作为一些病症的特效药,可大家心里对没有抗生素的年代还是有些恐惧的,翻翻史书就知道了,抗生素大规模出现以前这个社会死亡率之高——虽然说科学的护理能解决很多问题,但毕竟不是全部。

一颗颗参天巨树被伐倒,去除枝叶后被人力运送到海岸边建设房屋和码头。劳动的移民们偶尔看着庐山号堆积在甲板上那小山一样的粮食心里就踏实了——这么多粮食起码吃个几个月吧。

对于庐山号来说,这点人口粮食才哪到哪,附近要是不起个百万人口的首都,那真是对不起自己这一趟穿越了。

明朝招募来的军户被张铁军等人拉上岸进行军事训练了,军户总算是军人,操练列队这些基本的课题还是懂得。原本的计划是让明朝人朝鲜人日本人混编在一起进行军事训练的,可是张铁军的军事小组不愿意这么做,语言障碍这一关就过不了。

说是语言障碍,金三多的恶意的想到。恐怕更多的是心理障碍吧才将这群日本浪人都交给自己训练吧。毕竟二十几年前一场惊天动地的大战,虽然是国家打赢了并且吞并了十一区,不过还是有很多国人对十一区没什么好的脸色。当然为了国家的强盛,倒也没人认为十一区不是国家领土的。

最后庐山号开会决定,让有军事基础的移民接受军事训练——至于袁世凯练兵那套需要找老实本分的农民已经在后世被证明是错误的。抗战期间,很多中央军主力的士兵都是积年的老兵油子,他们在战场上能够很好的打击敌人保护自己——只要上级军官把他们当做兄弟看,他们的油滑将是对敌人的油滑。这庐山号上的人不少人父辈就是这样的老兵油子,他们给孩子讲的很多战斗故事中,都是中央军士兵好整以暇的在战壕或工事中用中正式对鬼子开枪进行射杀比赛。

因为语音的关系。最后那些被挑出来的日本武士被交给金三多训练——反正他们训练出来也是要装备1628式燧发火枪的。

这群流浪武士大约二百多人,将这些日本武士召集起来,金三多用粉笔在地上画了一个镰刀斧头后问道:“看诸位的行至气度与农人不同,想必是武士出身吧。”

这群武士的临时首脑弥兵卫说道:“败军之将,早已没了主家。原本是应该切腹的,可是我们不是谱代家臣还没有那个资格。就在各地流浪,以期再寻明主。”

金三多指了一下地上的镰刀斧头:“我知道你们从小学习兵法,让你们去做工或种田是辱没了你们,现在给你们一个机会愿意对这个旗帜效忠。并且抛头颅洒热血世世代代至死不渝嘛?”

弥兵卫问道:“请问,为这个家徽效忠有赏赐和封地吗?”

“这万里澳洲都是我们的土地。虽然现在还荒凉一些,可是几千亩的土地并不算什么。只要满三年或立下战功,就能得到一块肥沃的土地。每月领饷五元——大约相当于银子二两半,以后月饷每年涨一元立功另有升赏,家人和本人粮米全包。”

就这么简单的条件,弥兵卫和身后百多个流浪武士眼睛都红了,哗啦啦一片人单膝跪在地上:“请让我们为这个旗帜效忠吧。”

“要西。”金三多说道:“火枪都会用吧。”

“铁炮?会用的。”从战国织田信长时代开始,火枪已经进入大规模使用的状态,近畿附近以及九州都是最早大规模使用火枪的。

“火枪。注意我的口型。以后你们要对这个旗帜效忠,要在火枪上面下苦功夫。还有语言,汉语是必须要精通的,我知道你们中很多人会汉字,可是会汉字还不够,还要会说。这个我会慢慢教的。”

日本的片假文本身是一种超级简化字一样的存在,很多无法描绘的新事物也简单。直接用汉字替代,很多读音都一样,不过想要改学汉语还是要下一番功夫的——至少不会比广东人学普通话容易。

“看好了,这枪的子弹呢。是从后面用定量纸壳弹装入的。然后,合上,闭锁。这个是关键,不然会伤到自己的。瞄准,射击。”

弥兵卫看了一发纸壳弹的构造,说道:“早入。”

“日本也有了吗?”

弥兵卫点头说道:“早年九州的立花家发明了早入法,就是在枪管中先填装一发弹药,等第一发打完后,立刻装入纸壳弹射击。这样前两发射击并不需要清理枪膛,这前两发的射速是极快的。”

“明白原理就好,这段时间你们的任务就是学习熟练的开枪射击以及汉语。因为这澳洲1628式步枪射速极快,我们现在进攻的时候不是采用三叠阵而是用散兵阵线,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火炮的杀伤。”至于操列训练金三多想到没想过,可能那些明朝军户还需要操练列队以及整理内务等手段来强化士兵的纪律和服从性,可这批日本武士都是打老了仗的职业军人,熟悉了新武器以后直接拉上战场都没问题——明朝的军户很难从明朝移民中分辨出来,而这些武士个个在日本移民中鹤立鸡群一样的站着。一眼就能让人看出这就是职业军人和农民的区别。

很多庐山号的穿越众对于金三多留一手的训练也觉得非常好,历史上日本徒弟学得太快。总不能做师傅的都教了以后饿死师傅。

随着训练的继续,简易木质码头也建成了,不过没有更多的人下船——移民已经都下去了,现在要送上去的就是牲畜物资等大件。简易码头上人来人往如同工蚁一般穿梭往来,将一批批物资运到已经规划好并且建成了几十间大房的镇子上——这几十间简易房一样的存在是为了给以后的移民用的,每次来的移民都要在这里渡过一段时间的净化期,等到确认无人高热高烧等传染病的征兆后才能真的进入城市。

物资还没有全部送下去,建设组已经在嚷嚷着需要更多地移民。这次随同庐山号一起来到这里的移民数量高达八千多人,除小部分是单身外,其他人都是全家一起来的。这其中能被建设组拿来做壮劳力的只有二千多人,这里面还有五百人被军事组分走了——包括金三多训练的这二百多个武士。

一千多壮劳力看似不少,可是每天要伐木运输就分出了数百人,建好码头后从码头上运输物资又用掉不少人力资源,现在建设组的建设进度明显不足就是因为劳动力不够,靠生的还不知道要哪年才能凑齐,也只能喊着继续加大移民力度了。

事实上只要庐山号再次出海,建设组就能多出几百个劳力。可是随着地质组的人已经勘探出这附近储藏的富铁矿来,建设组自然更急了。农业组倒是可以用老幼妇孺进行一些简单的农垦种植活动——六月份的艾尔半岛种什么不行啊,还要四五个月天气才转冷呢。大部分作物的生长周期也就一百多天。

庐山号在卸完货后,再次出海前往明朝沿海省份进行移民,同时拿上了各组需要的货物清单。这些货物五花八门,从种子牲畜到中成药中草药粮食乃至金属都有。很多都是到了这里后才想起的。庐山号的船上穿越众少了大半,不过多了二百多个正牌武士负责保卫这里的安全——这一次不少武士也想着接家人一起来,按他们想来自家已经是澳洲大名的谱代家臣了,家人怎么能不留在澳洲做人质呢。

因为港口只是粗粗建成,很多相关设备都没有,军工组的人员还是留在船上造枪造炮。没错。根据军工组的人员说火炮这种东西其实技术比步枪更简单的,尤其是搞出了合金钢的配方后,能够承受的膛压大大增强,也就不需要铁炮铜炮那么厚的管壁了。军工组在此基础上研究出了外销型的火炮——110毫米前装滑膛炮,为承受更高的膛压,这种火炮在视觉上也是呈现前细后粗型并且经过了完善的退火处理——反正现在庐山号上面有充沛的电力资源,可着劲造吧。

110毫米前装滑膛炮是采用铁芯铁磨具铸造。在降温的过程中使用了中心降温法——就是让本应该最后冷却的炮内壁先冷却,然后外壁向内壁会产生一个向内抓紧的力量,这样铸造出的火炮能承受更大的膛压,而且内伤和气孔少。金三多在这门火炮成功试射后。去摸了摸炮内壁,光滑如镜,不愧是现代工业内圆磨床磨出来的。

和明朝的红夷大炮动辄几千斤不同的是,这澳洲产的110毫米二十五倍径前装滑膛炮炮身重量只有120公斤在红夷大炮中属于小字辈了,但是都用黑火药能和那些几千斤的红夷大炮打的一样远——最大射程约10里,五公里左右,不过这是最大装药以及四十五度角的时候,战斗的时候打这么远已经没意义了而且这个距离打出去的炮弹也没有准头,所以战斗中两三公里甚至两三里的距离才是红夷大炮最能发挥威力的时候。

有了这合金钢铸造的大炮后,庐山号跑商的时候能拿出手的拳头产品又多了一样——肯据历史记载明朝政府对于好的火炮是从来不吝惜花钱的,这门炮少说要卖个两三千两银子吧,这可是上好的钢材铸造出来的。

作为现代人当然对这火炮的威力和设计不屑一顾——没有炮镜不说,连角度都不能轻松地随意调整——红夷大炮的设计中主要是通过装药的多少来调整射程的——可是明朝人能拿去当宝贝就是了,卖货不就是要这么做吗。

它的好处显而易见,在和最沉重的红夷大炮拥有相同的射程后,他的重量比最轻便的红夷大炮还要轻了一半以上——哪怕装上炮车120公斤的重量不论是畜力拖拽还是人力推动都很轻松。

“多多的造。不但要造这大钢炮,小钢炮也要造一些。”这就是金三多和商业决策组的意见。造炮越多,给庐山号穿越众带来的经验也就越多——澳洲以后也需要舰炮和岸防炮以及陆战火炮的,至于近期造出的炮,不论良莠自然做为高端商品卖给明朝。

这等红夷大炮级别的火炮其实是用来攻城的,可是明朝总是倒置——或者说明朝一直处于被攻击的状态,用这种红夷大炮守城事倍功半,不论是守城还是野战反而不如轻便的小炮效果好。

军工组研究了一下明朝的火炮史料后,又去开发一种口径六十毫米十五倍径的霰弹炮了——在军工组看来,虎尊炮什么的只有几十米的有效杀伤距离实在是太可笑了——110毫米前装滑膛炮打散子炮弹的距离能将这个数字加大十倍,不过这毕竟不是专业的散弹炮,覆盖范围有限。虽然现在军工组还没能力造高爆开花弹——这个需要高性能的弹簧钢,可是能让散子打出一两百米还能破甲的火炮还是能做到的——弓箭可射不了这么远。

第242章 伏击第1章 战长城第72章 汉斯人买舰第134章 杀虎关第166章 密议第227章 转手生意第74章 戏班入手第32章 后妈也是妈第88章 小人物第232章 好大一单第35章 恩怨情仇第159章 无题第104章 袍哥人家第9章 夜袭第55章 敷衍第113章 哗变第209章 改革试点第28章 送钱来了第186章 铁和血第290章 传教难第54章 赴宴第95章 大海战第20章 这就是生活第104章 袍哥人家第258章 拜山第212章 冬天到了第283章 绝不还价第32章 后妈也是妈第103章 川军团第119章 开封会议第218章 目标和后手第34章 话事权第88章 小人物第24章 无耻言论第227章 转手生意第219章 列车上的败俗男女第213章 跳死百万第165章 请免农税第138章 银申侠的信第32章 后妈也是妈第130章 中奖第81章 惊闻第108章 好日子第142章 身后第294章 破沈阳第44章 忠义无双第208章 通缉王启年第23章 增产第192章 黑夜叉降临第146章 天助我也第21章 风满楼第284章 无刀取第295章 初到贵境第220章 五五二十五第277章 建设与火炮第219章 列车上的败俗男女第257章 过节与扩军第289章 新澳洲第139章 这就是军阀第259章 提前到来的扫荡第154章 两盘菜第173章 沙子计划第247章 收复辽宁第180章 光复集宁第97章 胜利归来第25章 外交困境第287章 两广建军第8章 分别第160章 那是命第241章 战五渣第112章 包饺子第190章 无题第181章 一百级了第243章 大丰收第236章 弃守一线第208章 通缉王启年第269章 万吨级教学船第105章 第一师团的余辉第128章 刮刮乐第282章 继续跑商第45章 冲锋第263章 局势巨变第16章 卖舰养舰论第280章 小海战第111章 燃烧吧,鬼子第261章 一万卢布第3章 打飞机第146章 天助我也第38章 沸腾的外滩第55章 敷衍第269章 万吨级教学船第177章 履带运兵装甲车第180章 光复集宁第271章 金丹大成风火天劫第292章 四省援陕第276章 生意第75章 动脉建设第137章 土匪圆第285章 养寇
第242章 伏击第1章 战长城第72章 汉斯人买舰第134章 杀虎关第166章 密议第227章 转手生意第74章 戏班入手第32章 后妈也是妈第88章 小人物第232章 好大一单第35章 恩怨情仇第159章 无题第104章 袍哥人家第9章 夜袭第55章 敷衍第113章 哗变第209章 改革试点第28章 送钱来了第186章 铁和血第290章 传教难第54章 赴宴第95章 大海战第20章 这就是生活第104章 袍哥人家第258章 拜山第212章 冬天到了第283章 绝不还价第32章 后妈也是妈第103章 川军团第119章 开封会议第218章 目标和后手第34章 话事权第88章 小人物第24章 无耻言论第227章 转手生意第219章 列车上的败俗男女第213章 跳死百万第165章 请免农税第138章 银申侠的信第32章 后妈也是妈第130章 中奖第81章 惊闻第108章 好日子第142章 身后第294章 破沈阳第44章 忠义无双第208章 通缉王启年第23章 增产第192章 黑夜叉降临第146章 天助我也第21章 风满楼第284章 无刀取第295章 初到贵境第220章 五五二十五第277章 建设与火炮第219章 列车上的败俗男女第257章 过节与扩军第289章 新澳洲第139章 这就是军阀第259章 提前到来的扫荡第154章 两盘菜第173章 沙子计划第247章 收复辽宁第180章 光复集宁第97章 胜利归来第25章 外交困境第287章 两广建军第8章 分别第160章 那是命第241章 战五渣第112章 包饺子第190章 无题第181章 一百级了第243章 大丰收第236章 弃守一线第208章 通缉王启年第269章 万吨级教学船第105章 第一师团的余辉第128章 刮刮乐第282章 继续跑商第45章 冲锋第263章 局势巨变第16章 卖舰养舰论第280章 小海战第111章 燃烧吧,鬼子第261章 一万卢布第3章 打飞机第146章 天助我也第38章 沸腾的外滩第55章 敷衍第269章 万吨级教学船第177章 履带运兵装甲车第180章 光复集宁第271章 金丹大成风火天劫第292章 四省援陕第276章 生意第75章 动脉建设第137章 土匪圆第285章 养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