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改革初议(一)

肃顺在河南、山东等地一路大开大合,赢得灾民们的一片叫好声,也赢了个“肃青天”好评,不觉人也得意起来。只是到了两淮地区的时候,有个非常特殊的情况被肃顺漏掉了,要是咸丰当里在场的话,一定会当场跳起来大叫:“就是他们这些人了。”

被肃顺漏掉的情况就是在两淮地区的灾民,民心明显要比其他们要好上许多,虽然这里受灾比其他地方要严重一些,灾民也没有多少闹事的,他们大多都在临时官府搭起来的屋棚里供上了一些说不清是什么的名字的神位,每天都在上香祈祷。

偶尔会有一些穿着道服的人在灾民区里进进出出,给灾民讲些什么,不时让灾民们对他们顶礼谟拜。这事情况对于肃顺来说不过是些小事情。这些灾民将希望寄托给神灵,对于救灾来说也是一定的好事。于是肃顺便只是匆匆了解了一下就漏过了。而这次的输忽却正是后来捻军突起的原由之一。

紫禁城内,在送走肃顺之后咸丰回到了平时呆得最多的御书房内。整个大清对于他来说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

御书房中,咸丰苦恼地在屋里一圈又一圈地打着转。令他苦恼的原因正是钱的问题。国库里没有多少银两了,这些银两还要等着将来围剿太平军做军费的,到时候围剿捻军也要钱的。内帑里的钱也不多了被自己一下拿出了一百万两银子出去振灾了,估计再过个十天半个月这皇宫里头差不多也要乱套了。

不行,赶快想个办法弄钱,首先就是解决这皇宫里的问题。咸丰停住了脚步,一想到当初图先说皇宫里每天的用度都将近万两银子,咸丰就觉得这些当皇帝的都是些败家子一个人,最多也是一大家子人每天都要用一万两银子,这些钱都干麻了。像电视里的那些皇帝一样每天吃一百道菜?一百道菜他一个人能吃完吗,估计大部分都浪费了。腐败啊腐败啊,真的腐败!咸丰不由心里这样想道。

“图先,你给朕说说看,这皇宫之中每天所需的发费都用在什么地方了。”咸丰突然对侍立在身后的图先道。言语之间颇有些严厉。

“启禀万岁,皇宫每日有有度除了万岁的御膳以及各们娘娘,贵人们的御膳外,还有每天所点之灯火,各宫女奴才们的伙食。各大宫殿的维护,打扫等等,还有。。。”图先正还要将下面的继续说下去,突见咸丰摆手示意他不用再说了,于是便住口侍立在旁。

“宫中宫女太监总共有多少人。你清楚吗?”咸丰道。

“回万岁爷,共总差不多有一两万之多。”图先回道。

“一两万?”咸丰大惊。好嘛光宫女太监就这么,这些下人每月总得发月钱吧,就算每个人一个月的月钱只有一两银子,那也是好几万两银子。还有这紫禁城这么大,光建筑就成百上千的,每天都要点灯,这蜡烛钱每天也不是个小数目了,更别提那些维护打扫时的费用了。还有皇帝,皇后,后妃们每天吃的都是山珍海味,一顿下来没有个几千两银子也搞不定吧,还有那些宫女太监们也要吃饭,就算他们吃得再差也比外头的那些百姓们吃得好吧。

这钱就这样流水似的花出去了。不行得截员,坚决要截员。这么多人其中大部分平时根本就没有事做,无所事事的在宫里头动处乱逛。与其让他在这皇宫之中浪费光阴,还不如放他们放他回家来得好些。宫女打小进入皇宫,又不能回家,也不能嫁人,这皇宫里就皇帝一个人能娶老婆,就算皇帝再荒淫也不能把宫女们都娶回去当老婆吧。

宫女之中想到家的人所是大有人在。嗯,裁掉一大部分的下人,再将各宫的后妃迁到一起,那用来侍候的宫女太监就要少很多了。一个后妃就住一个那么大的宫殿太浪费了。空闲下来的宫殿可以不用点灯了,每天再派几个人去打扫一下,每年维护一下,不用天天都去维护了。每天都维护,有多少要维护的?就这么决定了!

咸丰下定决心,对图先道:“你去传朕的旨意,从日起朕和后宫各位女主子的御膳每日只要四菜一汤即可。”图一听,不由一惊忙要上前劝咸丰,咸丰不理摆摆手继续说道,“如今国事艰难朕怎可再每日如此捕张浪费,你不用再劝,照办就是。再有宫中凡年岁在二十五岁以上的宫女,由宫里发放些路费让他们回家吧,凡有要出去的奴才们也准备其回家。”

“奴才遵旨!”图先讪讪的答道。

咸丰皇帝嗯了一声,又问道:“后宫中现有几位女主子。”

“回万岁爷的话。”图先起先已经被咸丰的话吓到了,遣散二十五岁以上的宫女太监,那得有多少人被遣散回家?此时又听咸丰皇帝问起后妃的人数来,图先真怕咸丰一时心血来潮连妃嫔都会遣散了,这皇位万岁爷可是什么都做得出来的。图先不禁用衣袖擦了擦了汗才继续回答咸丰,“宫中现在包括皇后娘娘在内共有五位女主子,还有几位答应、常在,还有一些官女子。”

官女子?官女子是什么职位?也是皇帝的老婆吗?咸丰郁闷不已,自己既然无缘无故多了五个正式的老婆,还有几个答应、常在这样的准老婆。问题不仅仅是这个,那些官女子是什么,他根就不明白。其实所谓的官女子不过就是陪皇帝睡过觉的宫女,在宫里的地位根宫女差不多。

咸先问的是自己有几个妃子,可是图先怕咸丰皇帝继裁剪了宫女之后连一些陪侍过咸丰的宫女也要裁掉,所以才全部都说出来。在图先看来,那些侍过寝的官女子怎么说也算是皇帝的女人了,这要是遣散回家成何体统,皇家礼法何在啊。

咸丰不知道所以郁闷这么多女人可不好安排。心里不由感叹做皇帝要这么多女人做什么,就算你再强状也不能对付得了这么多女人啊,怪不得那不那些当皇帝的都死得早,估计一大半是因为女人太多的原因。

虽然不好安排也不能不安排啊,这些女人再多也住不了那么大的一座紫禁城吧,于是也不多想了,便对图先道:“你去传旨给皇后,就说朕意将各宫中妃嫔迁到集中迁到几个宫中,这样也便于在大家相处,也便与敢理。”

“啊!”本来见咸丰没有裁剪这些官女子的意思,图先正自庆幸呢,陡然又听咸帝说要将妃嫔全集中迁到几个宫中,不由低声惊呼了一声道:“万岁爷,此事万万不妥。这迁到一起一来失了礼法,二来与皇家面上也过不去啊。而且如此安排,大臣们必不会同意的,还望皇上三思。”图先恭敬地劝道。

“不防,朕自有主张你去传旨就是了。”解决了宫里的事情,咸丰心情也变得轻松了不少,对于图先的话也不在意,伸伸手叫他去传旨去了。

图先满头狐疑去传圣旨去了。咸丰却没有闲着了。清朝末年,一些农民起义大部分都是因为当时土地兼并严,造成了许多农民没有地而生活艰难,有的甚至于背景离乡。农民对政府越来越不满才被像洪秀全这样有野心的人利用。

中国人历来对土地有着割舍不开的情怀,可以说土地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衣食那么简单。如今的大清正是千穿百孔的时候,咸丰觉得首要任务便对现行的土地制度进行改革。而土地改革在现在的个年代也是最难推得的改革。

因为现在大多数的土地都集在一些地主乡绅手中,要想进行土地改革必然会触动这些人的利益,而恰恰是这些人支撑着封建王朝的统治,所以说土地改革必然牵一发而动其全身。

想到土改进行中必然会遇到的难处,咸丰也是痛苦难当,一时也想不出好的办法来。他之所想借用太平天国运动,无疑就是为了在战乱之后必定会有许多无主之地留下来,这些无主之地,到时政府将其收为国有,再将这些土分给那些没有土地的百姓,再以法令的形式规定这些拿到国有土的百姓不得随意将土地进行买卖。

有了这个基础,再从这些地方向周边地区扩展开来,以政的名义将土地从地主乡绅手中买过来,平分给百姓。这样下去,便可以有效的制止土地的兼并了。只是这一过程肯是很漫长的,咸丰不知道还有没有这么多时间留给自己来慢慢做这件事情,而这其中最让咸丰懊恼的也是咸丰最心痛的地方就是——钱。又是钱怎么到哪都得要钱啊。咸丰长叹不已。

咸丰没有办法,虽然自己刚开始想的方法用时比较长,但也是最稳妥的方法。到时候只要自己奖励工商,鼓动那些地主乡绅们去开办工厂,等他们获得比他们在那些土地上剥削几年都不一定能获得的利益的时候,他们自然不会再两眼死盯着土地不放了。

咸丰在书房里转了一圈,回到了书桌前,撑着脑袋,手里还把个毛笔不停地在手里转着圈儿。没有钱还是小事,没钱可以想办去赚,现在最重要的事是没有一个得力的大臣帮着自己想办法,而咸丰自己不过是一个从小印刷工穿越来的人,就算自己来自几年后,也不是什么事都能做的。人才啊!人才啊!咸丰不由仰天长叹。

突然他好想到了什么似的,从坐位弹跳了起来,嘴里也哈哈大笑起来,自言自语道:“怎么把他忘了呢,哈哈,虽然电视剧不一定都是真的,但能在历史上留下如此多事迹的人一定不是无能之人吧!”被咸丰想到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曾为清朝道光皇帝老师的祁隽藻。

祁隽藻,近代诗人书法家。字叔颖。咸丰皇帝能记起来关与祁隽藻的东西也就这几个字。不过从看资料上看,咸丰怎么也不觉得这个人能担当起自己的改革大任吧。唉不管了,现在人才缺乏,不能担当土改大任说不定能担当教育改革大任也说不定。先召看跟他谈谈,看看他到底肚子有多少墨水吧。咸丰无耐的笑笑。

不一时,图先便传旨回来了,一边走还一边不可思意的摇头。这万岁爷也不知道怎么了,这样大的事情,就这么轻意的做了决定,也不同百官们商量一下。他本想借着向皇后传旨意的时候说动皇后来劝劝这个万岁爷,谁知道皇后接了咸丰的圣旨之后居然什么也没有说就去吩咐众妃嫔了。在图先想来,皇后是一后宫之主,有她来劝说皇上肯定有用,可是现在连皇后都没意见了,这可怎么办。

图先摇着头,进了御书房复旨。正好咸丰皇帝想找祁隽藻来谈话,便叫图先去传现为户部尚书的祁隽藻来。图先只得又匆匆地往户部去了。不一时图先回来回说人已经在御书房外等候召见了。咸丰说了一声“传”便听外面一声鸭公嗓子细长的呼道:“传户部尚书祁隽藻普见!”

不多时门口处便快走进来一个口年,清瘦的官员。咸丰一看就知道他便是那天在朝堂上与翁同胥放对的人,祁隽藻。

“臣祁隽藻叩见吾皇万岁,万。。。”

“好了平身吧。”咸丰没等祁隽藻三呼万岁说完呢,就不耐烦的挥挥手示意他起身。咸丰这些天最烦的就是这个,每个人跑进来都得等三呼万岁,听得他耳朵都起了茧子了。要是这样就能真的活到一万岁,那现在秦始皇都还活在人间吧。

祁隽藻是山西人,出生于书香门第六之家。他是道光时的帝师,也是咸丰的帝师,按照原业的历史发展下去,他应该是同治皇帝的帝师。祁隽藻少年时候有聪明异常,他的你亲常在别人面前夸耀他“莫谓松柏小,已具栋梁才”。可见祁隽藻还是有大才能的。

祁隽藻在道光时曾任过兵部尚书,担当过军机大臣等职务,而且现在他也是军机大臣,只是他与肃顺向来怎么和得来,所以那天咸丰没有见到祁隽藻。不然早就被他找来商谈改革事宜了。祁隽藻急急得从户部被图先召来,也不知道有什么事发生,又见咸丰皇帝如此不耐烦,不尽心下疑惑,但口里还称谢不已。

“祁爱卿坐吧,朕召你来是有些话与你商量。”咸丰笑着道。

“谢主隆恩!”祁隽藻向咸丰鞠了一躬,才将半边屁股坐到旁边的奇子上,听咸丰有事找自己商量才拱手道,“皇上有何示下,微臣定当谨遵皇上教诲。”他本是咸丰的帝师,又是才高八斗的大学士,军机大臣,户部尚书,对咸丰叫他坐着回话的事也不以为奇。

咸丰本来那天看见肃顺坐在椅子上就是用的半边屁股已经很奇怪了,现在看到祁隽藻也是如此,不禁心里好笑,这古人坐着都只用半边屁股吗?也不知道谁教的。他不知道在封建等级森严的古代,官员见到上级时都是站着的,即使坐着也是只敢坐半边以表示恭敬,何况现在对面的是皇帝呢。“祁爱卿不必如此,朕今日找你来也不过是谈谈大清如今的形式,再看看你有什么看法。”咸丰呵呵道。

“这个,臣一时却不知从何说起。”祁隽藻犹豫着道。

咸丰看了看,哪里不知道他心里担心是什么。如今大清天下千穿百孔,谁敢在咸丰面前胡说八道,怕不是疯了。

“祁爱卿不必担心,朕恕你无罪就是。”咸丰淡淡地道。

祁隽藻见咸丰如此说,忙从坐位上起身,拱手道:“既如此,微臣就斗胆一言了。”他本是个忠直的大臣,平时最看得的就是那些阿谀奉承的小人,只是咸丰突然召他来问及这些,一时不知道咸丰心里到底是知道想的。

“如今朝庭官吏腐败,地方百姓柯捐杂税沉重,”说着祁隽藻偷偷看了一眼咸丰,见咸丰并没有什么变化才又道,“土地都被地主毫强占据了,百姓流离失所,贫苦不堪,实非我大清之福啊。何况南方又有长毛发贼叛乱,百姓更加痛苦不堪。”

咸丰听了点了点头,看来这个祁隽藻还是有点见识的,不禁笑了笑道:“那依爱卿之言,朕当如何处之。”

“减免钱粮,让百姓休养生息;丈量土地,将土地分与那些无地可耕的百姓;惩办贪官污吏,肃清吏制。”祁隽藻见咸丰问他,不由站直的身体,高声道。看来他在心中早已想了很久了,只是之前的咸丰一直对朝政不太关心才等到今日吧。

咸丰笑着摇了摇头,祁隽藻虽然说的有道理,但却还是不了解现在清朝的危机。如果是像他说的那样施行下去的话一定会造成更大隐患。先不说现在国库现在已经见底,就算能减免钱粮又能减得了多少,这不是看在那些地方官员能认真施行这一决策的份上;惩办贪官污吏?

现在大清的官员有几个不贪,要惩办又从哪里开始,惩办之后,那些空缺由谁来补充,又怎么能保证补充上去的官员不会再贪污呢?丈量土地,分给没有地的百姓,好却是好,可是先安定国内的民心,使百姓思安。但是这样一来肯定会引起地方阶层的强烈反对。

祁隽藻见咸丰皇帝对自己说的摇头,不由疑道:“皇上认为微臣说的不对吗?”

“爱卿所言甚是,只是不够祥细,而且太过激进了,朕以为这三条要一步一步来,而且要先从土地开始着手。朕这里也正思索这些,你来听听朕想可行不可行。”说着,咸丰便将自己所想的向祁隽藻一一道来。祁隽藻起先听了,不由眉头直皱,之后也怕怕开始点头。

“爱卿以为如何?”咸丰说完看着祁隽藻道。

“皇上圣明,如依皇上如言再好不过了,只是却苦了江南的百姓。”祁隽藻脸上有些悲痛,但咸丰皇帝说的却是个根除隐患的方法,他心里不由又有几分欣喜。咸丰皇帝可以说是他的学生,如今这个学生终于开始思民疾苦了,总算对得起先帝道光爷对自己看重之情了。

咸丰脸上也是一脸的悲壮,痛声道:“朕何常不知,只是唯有此法才可一劳永利。朕心中所忧者并非发贼而西方诸夷也。”

“吾皇圣明,烈强觊觎我中华之心路人皆知,皇上有此心实是我大清之福。”祁隽藻激动的拜倒道。当年林则徐禁烟,他也上了条阵表示支持。与众多有识之士一样,祁隽澡也认为中国之患不在内而在外也。如今咸丰既然也早已知道,叫他心里在如何不激动呢。

“既然爱卿也认为朕之法可行,便将我说与你之法,再回去细细拟个条阵程上来。只是此事先不可为他人知道,你要切记。”咸丰语重心长的道,土改太重要,这是安定国内的第一步,要是在时机没到的时候就被人知道了,必然会有人出言反对。

“微臣遵旨!”祁隽藻叩了个头道。咸丰见如此,心中又一块石头落了地,心里轻松了不少,抬抬手道:“爱卿即刻去办吧。”祁隽藻又叩了个头才慢慢退出了御书房。

第211章 奇怪的商人(四)第二o一章 四国和谈七第248章 凝香公主第171章 日出东方第154章 决战天津(二)第192章 又见倭奴(下)第300章 九州平定(一)第322章 海狼行动(下)第29章 中德北京条约(一)第345章 去患(上)第二o二章 四国和谈八第117章 捡到俩儿宝(上)第三o六章 九州平定七第21章 鲁班的传人第356章 战争动态第145章 血战台湾(五)第227章 缘孽纠缠(中)第248章 凝香公主第54章 始料难及第一四o章 三国联军第86章 一战天津(中)第185章 雪中大计(下)第159章 决战天津(七)第286章 名臣的归宿(上)第72章 两难全(下)第二o二章 四国和谈八第66章 御架亲征(二)第377章 争霸海洋(中)第三七o章 复国者下第13章 长沙之战(一)第353章 饮马东京(三)第44章 一战成名(三)第65章 御架亲征(一)第217章 整肃黑帮(一)第345章 去患(上)第21章 鲁班的传人第152章 不是阴谋是阳谋第二九o章 最后的决战上第166章 关门打狗(二)第147章 血战台湾(七)第一六o章 决战天津八第183章 傲雪阳冬第289章 进疆第328章 龙旗招展第47章 天军北伐第221章 整肃黑帮(五)第166章 关门打狗(二)第79章 利益才是王道(下)第2章 魂回大清第164章 决战天津(十二)第一○八章 英雄末路七第177章 血染冰城(六)第131章 虎门硝烟(上)第184章 雪中大计(上)第254章 英法干涉(下)第138章 东海炮声(中)第三o七章 九州平定八第271章 踏平鹿儿岛(中)第124章 巡防直隶第285章 叛乱(下)第50章 李鸿章第313章 导火线第277章 萨摩藩的覆灭(下)第三o九章 九州平定十第166章 关门打狗(二)第98章 斩草当除根第331章 皇储访欧(上)第125章 钓鱼剿匪(上)第255章 联姻计划第223章 整肃黑帮(七)第50章 李鸿章第二o一章 四国和谈七第14章 长沙之战(二)第二o三章 四国和谈九第142章 血战台湾(二)第297章 硕果累累(上)第238章 相煎何太急(下)第346章 去患(下)第116章 一五计划(下)第142章 血战台湾(二)第48章 北伐军覆灭(一)第80章 归来的乔治第247章 承德春狩(四)第299章 思凡的喇嘛第295章 侵略者的下场(下)第244章 承德春狩(一)第193章 送倭送到西第65章 御架亲征(一)第297章 硕果累累(上)第187章 中德合资(上)第261章 血腥肃贪(下)第95章 京华浮云(四)第三八o章 决战海上中第124章 巡防直隶储位之争四第51章 名臣觉醒第127章 卫廉归来第二八o章 十年一剑第241章 美梦难成(二)第271章 踏平鹿儿岛(中)
第211章 奇怪的商人(四)第二o一章 四国和谈七第248章 凝香公主第171章 日出东方第154章 决战天津(二)第192章 又见倭奴(下)第300章 九州平定(一)第322章 海狼行动(下)第29章 中德北京条约(一)第345章 去患(上)第二o二章 四国和谈八第117章 捡到俩儿宝(上)第三o六章 九州平定七第21章 鲁班的传人第356章 战争动态第145章 血战台湾(五)第227章 缘孽纠缠(中)第248章 凝香公主第54章 始料难及第一四o章 三国联军第86章 一战天津(中)第185章 雪中大计(下)第159章 决战天津(七)第286章 名臣的归宿(上)第72章 两难全(下)第二o二章 四国和谈八第66章 御架亲征(二)第377章 争霸海洋(中)第三七o章 复国者下第13章 长沙之战(一)第353章 饮马东京(三)第44章 一战成名(三)第65章 御架亲征(一)第217章 整肃黑帮(一)第345章 去患(上)第21章 鲁班的传人第152章 不是阴谋是阳谋第二九o章 最后的决战上第166章 关门打狗(二)第147章 血战台湾(七)第一六o章 决战天津八第183章 傲雪阳冬第289章 进疆第328章 龙旗招展第47章 天军北伐第221章 整肃黑帮(五)第166章 关门打狗(二)第79章 利益才是王道(下)第2章 魂回大清第164章 决战天津(十二)第一○八章 英雄末路七第177章 血染冰城(六)第131章 虎门硝烟(上)第184章 雪中大计(上)第254章 英法干涉(下)第138章 东海炮声(中)第三o七章 九州平定八第271章 踏平鹿儿岛(中)第124章 巡防直隶第285章 叛乱(下)第50章 李鸿章第313章 导火线第277章 萨摩藩的覆灭(下)第三o九章 九州平定十第166章 关门打狗(二)第98章 斩草当除根第331章 皇储访欧(上)第125章 钓鱼剿匪(上)第255章 联姻计划第223章 整肃黑帮(七)第50章 李鸿章第二o一章 四国和谈七第14章 长沙之战(二)第二o三章 四国和谈九第142章 血战台湾(二)第297章 硕果累累(上)第238章 相煎何太急(下)第346章 去患(下)第116章 一五计划(下)第142章 血战台湾(二)第48章 北伐军覆灭(一)第80章 归来的乔治第247章 承德春狩(四)第299章 思凡的喇嘛第295章 侵略者的下场(下)第244章 承德春狩(一)第193章 送倭送到西第65章 御架亲征(一)第297章 硕果累累(上)第187章 中德合资(上)第261章 血腥肃贪(下)第95章 京华浮云(四)第三八o章 决战海上中第124章 巡防直隶储位之争四第51章 名臣觉醒第127章 卫廉归来第二八o章 十年一剑第241章 美梦难成(二)第271章 踏平鹿儿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