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名臣觉醒

李鸿章凭他的个人魅力,很快便从扬州富商财团手里募集到一笔可观捐饷。扬州历来是中原富城,地临运河,南北交通的要地。各地盐商云集在此,富人到处可见。天军兵临庐州,扬州士绅大户人心紧张,生怕发贼进城之后的手段。天国喧传的是物物归上主的教义,在南京城就遍搜富户财产土地充公。这让扬州城的富商们担忧不已,李鸿章于此时向富商们痛陈利害,赢得了士绅们的赞赏,纷纷捐资相助。李鸿章手下大将刘铭传于扬州再次募集了两淮子弟五千余人,再次组成淮军,在扬州开始新一轮的练兵。两淮子弟多悍勇,时有生活无以为继的乡民上山落草为匪,尤以大别山区为最。天军攻克庐州,相继将临近的六安,金寨等一并划入版图,当地乡民纷纷往扬州逃难,于是淮军募兵工作进展顺利,这年头,能吃饱饭管他是干什么的呢。

七月中旬,募集了近百万两银子的李鸿章亲自踏上了赶往山西的路途。之所以亲往山西,李鸿章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借道去河南参观刚刚归入肃顺名下的新三师,看看到底新军是怎么组建的。

李鸿章取经的路途是充满振惊的,与安徽接壤的河南比之纷乱的安徽来说简直是天壤之别。河南等地在经过了捻军之乱之后,劝减工作才得以顺利展开,各地都是因为减租息得到好处的农民欢天喜地的笑声,收获之季即将到来,百姓们脸上充满着收获的喜悦。李鸿章很奇怪,那些被减了租息的地主乡绅会这么大方吗。李家本身就地主阶层,家里上百顷的良田,上上下下上百口人都指望着这些地地活呢。这租子减下去了地主们吃什么?

当好奇的李鸿章向农民们问起这些来的时候,往往百姓们都脸带鄙夷的目光看着他说道:“不减能成吗?青天大人可是发下话来了,不减租子就请去衙门里喝茶。听说万岁爷的皇庄都不用交租子了,这些地主佬还能比万岁爷金贵?”人人都认为李鸿章是一个吃人血的坏地主。

自小在世家大族中长大的李鸿章被一束束鄙夷的眼光看得有些来气,但是一时又不好发作,只得再去问那些被减了租子的地主们。地主们好像对减租子很欢迎一样,往往面带笑容地答道:“减了就减了呗,总比被别人造反把老本都抢去了好。再说了,减租子的可以入城办厂,还可以免税。唉,您是不知道,这工厂一开,半年的利润抵得过以往两三年的。现在办厂的人少,谁办谁准发财。老弟您啊,抓紧机会赶紧下手吧,晚了就没您什么事了。守着一亩三分地有啥盼头?”

一路走来,李鸿章不由感叹。咸丰在北京时下的劝减政策,李鸿章也有反对。这样下去李鸿章担心会把士绅阶级给逼到发贼那一边去。可谁知道发贼比皇上来得更狠,不但要充公了你的财产,连人都得抓起来,不是杀掉就是坐牵房。比起这样来,皇上的政策算是优厚的了。怪不得这些地主老财们这么合作。看着百姓欣欣向荣的日子,李鸿章相信,要是自己住在这里,也不愿跟着发贼去造反,谁吃饱了撑得去做那杀头抄家的事啊?

从毫州一路走来,李鸿章越走越心惊,惊是惊喜。皇上的德政得到最好的报答。现在哪家百姓家里不是把咸丰的画像挂在家里供着,希望这个好皇帝能长命百岁,让老百姓多享几年福?

走了十多天,李鸿章终于到达了河南的第一座大城——商丘。商丘在捻军之乱时,受到过战火的创伤,但是由于清军的顽强,捻军最终没有攻进这座历史名城,反而在永城与商丘之间饮恨。在商丘,李鸿章终于看到了新式工厂,轰鸣的机器带着动着生产机左飞速转,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工业用品成堆生产出来。刚刚从农民转变成工人的百姓满脸笑容地在车间劳作着。

自咸丰向德国全面开放中国口岸以来,就不断有从德国不远万里闻风赶来发财的洋人,这些有的带来的新式的技术,有的带来的新式的商品,有的则带来的新式的机器。河南一经平定,在华北寻找商机的德国商人们都纷纷跑到了这里,在北京发了财的中国商人们也纷纷将目光投向了这片相对安全的土地,随之而来的是外来的商人兴办的工厂产生的巨大利益带动了当的商人把目光放开,纷纷投入到新式工厂的兴办之中。加之肃顺对咸丰的命令执行有力,政策施行得当,又被肃顺将河南等地的吏治全面整顿了一番。华北平原上可谓成了一片祥和的乐土。

新式工厂带来的巨大影响力与经济效益让李鸿惊叹不已,优厚的政策对百姓产生的影响也让李鸿章从中看到了平定安微之乱的希望。一路上李鸿章都大叹此行不虚。为了更好的了解这种新形式发展模式,李鸿章决定先不入山西而是先去拜会华北的钦差大臣——肃顺。

“下官李鸿章拜见中堂大人。”经过半月的走访,刚刚进入开封的李鸿章便迫不及待地向钦差行辕递了帖子拜见。

“少荃老弟快快请起,现在已经不兴下跪了,这可是皇上的旨意,咱可不能违背了。”肃顺这段日子过得非常舒坦,河南山东等地动乱已平,劝减工作不用自己督促,下面就已经开始自觉地实行起来了。本来还担心没有商人来河南这些地方办厂呢,毕竟这里刚刚打完仗。新式工厂的巨大的利益,肃顺是知道的,也很眼红,有了新式工厂,以后这河南等地的税收可要比别的地方高出不止一截吧。没想到这些商人比自己的眼光还独到,看准了有新军加入的河南安全,纷纷像闻到血腥味的苍蝇往河南一地跑,现在的河南比之以前繁荣得多了。听说李鸿章来访忙命门子招进来。肃顺对李鸿的了解基本上是从咸丰那听来。对于咸丰给李鸿章很高的评价,他有点半信半疑,当看到李鸿章只是一个三十岁不到的年轻人的时候,肃顺更不明白咸丰为什么会看上这么一个年轻人的。不过既然是皇上看中的人,自己总得给他些面子。李鸿章冲自己下跪求见,肃顺就新自将他扶起来了。

“中堂大人英明不凡,将河南山东两地治理得民生安泰,下官一路走来无不为之叹服。下官这一拜是谢大人的教导啊。”千穿万穿马屁不穿,李鸿章在官场打滚久了,自然明白,加之肃顺这个满人亲贵居然亲自扶自己起来,李鸿章心里早已受宠若惊了。

不想他这一记响亮的马屁却没有拍响,肃顺听了他的话,大笑起来,连连摆手道:“少荃老弟实在谬赞了,这一切都是皇上的英明指导,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只不过按章办事罢了。坐下说,坐下说。少荃老弟在京多年,难道对此一直未闻吗?”

李鸿章在肃顺的热情招待下,将一半屁股恭恭敬敬地放在了椅子上,一听肃顺的话,顿时老脸通红。他自谓满怀报国之志,但是这些年被官场的是是非非,争权夺利的事情磨得圆滑无比。能不说的他就不说,这些年可以说是浑浑噩噩地过来了。咸丰发布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改革的时候,他还真没怎么放在心上。一时无言对,羞愧难当。

“听说老弟奉旨在安徽练兵,怎么有空来本官处?如今皖北危在旦夕,老弟实不应擅离职守才是。”见李鸿章不发话,肃顺也不以为然,将话题转开。

“大人教训得是。只是发贼勇猛难当。下官所练之兵于庐州一役之中几乎尽没。实有愧皇上的厚望。”听到了自己的伤心事,李鸿章不由心又暗了下来。

“那老弟来此所为何事?”庐州一役,肃顺也有所耳闻,当时肃顺气得在堂上大骂琪善丢尽了满人的脸面,居然不战而逃了。他倒没想过这其中还有李鸿章淮军的事。一时点头不已,第一次对李鸿章评价改观了不少。李鸿章能以一部训练不足的地方团练抵抗数倍于己的发贼猛攻,实在是难得。

“说来惭愧,下官本想将庐州团练解散再去向皇上请罪,幸闻僧王所带之新军自参战以来,每战必胜,听说皇上将两万余新军归入大人治下,下官特地来向大人请教的。”听到肃顺问起,李鸿章才省起自己北来的目的于是精神顿起,向肃顺拱了拱手,旋又道,“不过下官一路北来,所见所闻实大开眼界,让下官知道,要想强军必先强民。”

“好,好一句想强军必先强民。”肃顺听了李鸿章的话,顿时拍案而起,大声赞叹,“皇上果然没有看错人,少荃老弟果是能臣。皇上有言,如今大清如鱼肉,列强视之无不想分而食之。要想驱除列强,必要自强。要强国必有强军,而强军之根本便是强民。少荃与皇上所见略同,本官佩服不已!”

“哦,皇上也知李某人乎?”李鸿章听到咸丰都对他赞叹,顿时眼冒精光,感激不已。原本还以为皇上根本不看重自己的一身才华,现在才知道皇上一直都在注视自己。顿时激动地站了起来,不敢相信地看着肃顺。

“哈哈,少荃老弟还不知道吧?皇上曾几次在本官面前称赞老弟才华,谓之为我大清不多数的治世能臣。本官起先还不怎么信,不过今天看来,实在是皇上目光如炬啊。”李鸿章的表神让肃顺大乐。

“皇上厚爱,臣万死难报!”得到证实,李鸿章热泪滢眶,望北而拜。

“少荃请起。既然少荃有心为国尽忠,本官自当相帮。另日我便调拨一营新军归少荃老弟,帮助老弟成立新军。老弟既来河南取经,明日本官便带老弟往武卫军营参观一二,如何?”肃顺哈哈笑着再次将李鸿章扶起。

有新军为淮军搭建骨架,李鸿章实求之不得,顿时对肃顺感激不已。第二日,李鸿章便在肃顺的陪同下参观了新军的训练与演习。新式的练军之法,强大的杀伤性武器,这些都让李鸿章振悍不已。

李鸿章在见识过新军战力之后,迫不及待地想要组建一支有如此战力的军队,参观过新军训练之后,李鸿章便拜辞赶往山西克虏迫兵工厂去了。肃顺答应调拨的一营新军也成了李鸿章的亲卫随他一起去山西购买军火

第27章 武昌陷落第252章 俄军的末日第45章 天机破日(一)第95章 京华浮云(四)第二三o章 南京动乱一上架公告第255章 联姻计划第75章 帼国刺客(上)第73章 天国的隐忧(上)第三四o章 俾斯麦访华下第65章 御架亲征(一)第192章 又见倭奴(下)第177章 血染冰城(六)第二o四章 四国和谈十第二九o章 最后的决战上第349章 日本内战(上)第365章 这不是演习(下)第329章 中国人干了什么?(上)第175章 血染冰城(四)第40章 捻军起义第344章 胶着储位之争四第154章 决战天津(二)第93章 京华浮云(一)第314章 降降火(上)第282章 新的危机(下)第238章 相煎何太急(下)第183章 傲雪阳冬第232章 南京动乱(三)第222章 整肃黑帮(六)第25章 僧格林沁第329章 中国人干了什么?(上)第44章 一战成名(三)第175章 血染冰城(四)第175章 血染冰城(四)第387章 对俄的最后一战第276章 萨摩藩的覆灭(上)第259章 亚历山德公主(下)第141章 血战台湾(一)第219章 整肃黑帮(三)第三一o章 九州平定十一第346章 去患(下)第322章 海狼行动(下)第三三o章 中国人干了什么下第118章 捡到俩儿宝(下)第三七o章 复国者下第75章 帼国刺客(上)第372章 进军印度(中)第273章 打倒再踩(上)第235章 节外又生枝(三)第51章 名臣觉醒第151章 铁血军魂(下)第275章 打倒再踩(下)第359章 突变(上)第一一○章 急义胡雪岩第162章 决战天津(十)第169章 关门打狗(五)第232章 南京动乱(三)第114章 后宫风波又起(下)第366章 宣战第295章 侵略者的下场(下)第321章 海狼行动(上)第254章 英法干涉(下)第17章 慈安与慈禧第359章 突变(上)第195章 四国和谈(一)第一四o章 三国联军第149章 血战台湾(九)第174章 血染冰城(三)第198章 四国和谈(四)第66章 御架亲征(二)第97章 京华浮去(七)第238章 相煎何太急(下)第143章 血战台湾(三)第13章 长沙之战(一)第233章 节外又生枝(一)第84章 绝不让步(下)第344章 胶着第357章 雄鹰起飞第293章 侵略者的下场(上)第122章 第一界内阁会议第247章 承德春狩(四)第一○四章 英雄末路三第二一o章 奇怪的商人三第221章 整肃黑帮(五)第322章 海狼行动(下)第387章 对俄的最后一战第216章 烟雨江南(四)第一○九章 英雄末路八第76章 帼国刺客(下)储位之争一第239章 沙皇的计划第239章 沙皇的计划第69章 御架亲征(五)第134章 沉痛的撤退(下)第344章 胶着第173章 血染冰城(二)第279章 七国峰会(下)第三o三章 九州平寂四第三八o章 决战海上中
第27章 武昌陷落第252章 俄军的末日第45章 天机破日(一)第95章 京华浮云(四)第二三o章 南京动乱一上架公告第255章 联姻计划第75章 帼国刺客(上)第73章 天国的隐忧(上)第三四o章 俾斯麦访华下第65章 御架亲征(一)第192章 又见倭奴(下)第177章 血染冰城(六)第二o四章 四国和谈十第二九o章 最后的决战上第349章 日本内战(上)第365章 这不是演习(下)第329章 中国人干了什么?(上)第175章 血染冰城(四)第40章 捻军起义第344章 胶着储位之争四第154章 决战天津(二)第93章 京华浮云(一)第314章 降降火(上)第282章 新的危机(下)第238章 相煎何太急(下)第183章 傲雪阳冬第232章 南京动乱(三)第222章 整肃黑帮(六)第25章 僧格林沁第329章 中国人干了什么?(上)第44章 一战成名(三)第175章 血染冰城(四)第175章 血染冰城(四)第387章 对俄的最后一战第276章 萨摩藩的覆灭(上)第259章 亚历山德公主(下)第141章 血战台湾(一)第219章 整肃黑帮(三)第三一o章 九州平定十一第346章 去患(下)第322章 海狼行动(下)第三三o章 中国人干了什么下第118章 捡到俩儿宝(下)第三七o章 复国者下第75章 帼国刺客(上)第372章 进军印度(中)第273章 打倒再踩(上)第235章 节外又生枝(三)第51章 名臣觉醒第151章 铁血军魂(下)第275章 打倒再踩(下)第359章 突变(上)第一一○章 急义胡雪岩第162章 决战天津(十)第169章 关门打狗(五)第232章 南京动乱(三)第114章 后宫风波又起(下)第366章 宣战第295章 侵略者的下场(下)第321章 海狼行动(上)第254章 英法干涉(下)第17章 慈安与慈禧第359章 突变(上)第195章 四国和谈(一)第一四o章 三国联军第149章 血战台湾(九)第174章 血染冰城(三)第198章 四国和谈(四)第66章 御架亲征(二)第97章 京华浮去(七)第238章 相煎何太急(下)第143章 血战台湾(三)第13章 长沙之战(一)第233章 节外又生枝(一)第84章 绝不让步(下)第344章 胶着第357章 雄鹰起飞第293章 侵略者的下场(上)第122章 第一界内阁会议第247章 承德春狩(四)第一○四章 英雄末路三第二一o章 奇怪的商人三第221章 整肃黑帮(五)第322章 海狼行动(下)第387章 对俄的最后一战第216章 烟雨江南(四)第一○九章 英雄末路八第76章 帼国刺客(下)储位之争一第239章 沙皇的计划第239章 沙皇的计划第69章 御架亲征(五)第134章 沉痛的撤退(下)第344章 胶着第173章 血染冰城(二)第279章 七国峰会(下)第三o三章 九州平寂四第三八o章 决战海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