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货币政策

bookmark

李思业最后还是从赵菡的铜镜上找到了解决钱的办法,铜器为居家用品,几乎家家都有,从前金国也曾经强令百姓献铜器,以获取铜源。这确实是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但说说容易,做却很难,又有谁愿意把铜器白白拿出来呢?李思业想了很久,也想不出一个好的解决办法,最后只得长叹一口气,看来只能用最原始、最直接的办法来解决了。

三天后,山东路总管府发布献铜令。

“山东路所有州县每户必须献出三斤铜,有多交者可以给予一定奖励,如减租、免劳役、土地优选权等等,有隐匿不交者杖五十。”

百姓交上来的铜出乎李思业的意料,本以为能收到一百万斤就不错了,但到最后竟收到了三百万斤,按铸钱一贯用四斤来算,可造七十五万贯,去掉损耗,七十万贯到手是不成问题了,不过李思业心中却有了新的想法。

听说收到三百万斤铜,张信之几乎笑了一夜,脑海里精确地盘算着各种开支,仿佛那三百万斤铜就是他在路上拾的一样。虽说李思业用的手段稍微毒辣了一点,名义上是献,说白了就是抢,不符合儒家的仁恕思想,但百姓交铜的场面却很踊跃、感人,这倒让张信之微微有些吃惊。不过张信之并不是愚腐之人,孰重孰轻,他分得很清楚。

这天,李思业将一些军政要员召集起来商议铸钱之事。

不等李思业开口,张信之立刻抢过话头道:“钱监已经将模子送来,即刻就可以开始铸钱,不过我先声明一下,我至少要二十万贯,各位的俸料、司笔费都需要开支,还有黄河北岸的加固、北清河的治理、农田水利的修缮,这二十万贯当然是远远不够,不过我知道军费开支也是当务之急,所以我也只要这些。二十万!大将军看如何?”

李思业微微一笑道:“才要二十万,信之也太心急了一点,本来我是打算给你一百万贯的,刚才说的话不算,信之可重新讲来。”

“什么,一百万贯,大将军,你这是唱的哪门子戏?一共才七十万贯,难道你想一文钱扳成两半用?”

“说对了,这就是我把各位叫来的意思,我明着告诉大家吧!我想自己印交子,这三百万斤铜就作为印交子的储备金。”

一句话,将大厅里激起一片嗡嗡之声,李思业扫了一眼大家,这印交子的念头是他从莱州回来的路上生出来的,山东市面上的货币太混乱,且不说让百姓用得太吃力,更重要的是对经济发展有严重的伤害,比如买同样的东西,需二贯宋国的会子或三贯金国的交子,但两国对铜钱的官价都是一比一兑换,这里面就存在着极大的投机性,只要有门路搞到铜钱,转眼就会成为亿万富翁,当然最后为之买单的还是普通百姓。所以李思业决定就从货币上着手,以铜或粮食做储备,发行交子,至少先在山东一境内把货币稳定下来,然后再谋发展。

“我们印交子,朝廷会同意吗?”

李思业瞥了一眼,见说话的是赵邦永,自从他投降后,李思业发现其人不仅在打仗上有些智谋,处理军务上也不错,便把他派给柴焕做了副手,负责军工的生产。李思业并没有把军工划给地方,而是由振威军直接控制,他按唐制设了行军司马一职,专门负责后勤、军械、兵务等事务,职位等同副卫,由柴焕总负责。

赵邦永的疑问也就成了大家的疑问,尤其一些文官更是担心。

“怎么不行!”

李思齐站了起来,他是完全赞同自印纸钞,山东货币的混乱,确实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便说道:

“朝廷已经同意各州可自行铸钱,再说我们和朝廷签的靖安协议上说,钞、钱的发行遵从例制,什么是例制,那就是有先例便可行,以前的庆原路和凤翔路不都自己印过交子吗?那我们山东路当然也可以印。”

李思业摆了摆手道:“朝廷那边我自然会去解释,现在我想和大家商议的是,印制多少钱,用什么模子、还有市面上的其他货币怎么来让其退出山东,这才是要紧的事。”

众人见李思业认真,都陷入了沉思。半晌,张信之才开口说道:“既然我们自己发行交子,那就不能和朝廷的一样,模子就做副新的,这倒不成问题。至于让其他货币退出山东,我想百姓的心里都有杆称,只要有信誉,大家自然会选择我们的交子,每年兑旧发新,兑换可按铜钱、纸钞一比一来换算,每贯再加十文的工墨费,且新交子不能和其他纸钞兑换。但这此发行多少交子,我确实拿不定主意,还是请大将军来决定。

李思业又看了看众人,见大家都表现出赞成的神色,便点点头说道:“既然让我来定,我就先定以一比五的比例发行新交,也就是用三百万斤铜的储备,发行三百五十万贯交子。”

他突然看见张信之想开口,马上一摆手止住了他。

“我知道信之是担心铜储备太少,影响新交子的信用,这个请放心,我心中自然有数,这里不妨给大家透露一个消息,铜矿新矿苗已经有眉目了。”

众人闻言,精神一振,皆向柴涣望去。柴涣却摇摇手说道:“此事不要问我,是由思业亲自抓的,我也不清楚。”

李思业哈哈一笑:“此事就先恕我卖个关子,事情完全有着落后,我再向全体山东军民大张旗鼓宣布此事,让他们都知道,我李思业手上有铜,绝不是滥发纸钞夺他们的财富。”

事情既定下来,众人都各自散会,发行新交的事便由张信之自去筹划,李思业却给冷千铎递了个眼色命他暂留一下。

冷千铎会意,出去转了一圈,又折了回来。

“千铎的伤可全好了吗?”

“好了很多,只是还不能骑马,需要乘轿子往来,玄武卫的训练我都交给王恩柱去做,他做的很好。”

“那就好!要注意休息,我听说鸽子对收敛伤口有奇效,不妨多炖点补补”

“让思业劳心了!不知思业让我单独留下来可有要事?”

李思业点点头说道:“确实有事找你。印交子之事,我担心完颜守绪那边嘴上答应,但暗中会阻挠破坏,比如印伪钞、散谣言等等,表面上我们臣服于他,但实际上大家心里都有数,他必然会千方百计阻止我们的强大。此事需要做两手准备,新交的发行渠道、兑换手续等等信之自然会去解决。我找千铎来是想商量组建特务营人选的事,这也是防止敌人破坏的必要手段。”

“不是有齐鲁营吗?”

“齐鲁营是对外的,我说的是在我们山东地界上特务组织,尤其是地方上的官员都是金国派的,虽经我们筛选过,但也不能保证完全听我们的话,所以也要监视。我想以千铎的眼光必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

“你那王四宝不就是一个合适的人吗?外憨内奸,好奇心又重,什么事能瞒过他。”

李思业也忍俊不住,掌住笑说道:“本来我还在想思齐怎么荐这么个猪头猪脑的人给我当亲兵队长,可现在让我换掉他,我倒有点舍不得了。”

“让王四宝跟你,其实是我们大伙的主意,你以前心境太悲,所以便想找一个风趣的人跟你,可这次你从宋国回来后,成熟了很多,还是给你换回秦小乙吧!”

秦小乙的最大特点就是嘴不牢,李思业的种种桃色事件都能从他嘴里流出去,所以冷千铎他们几个一商量,觉得还是应该在李思业身边安一个探子,省得李思业哪天兴致起了,再带一个什么蒙古公主回来。

李思业哪里知道属下的鬼心思,不过他确实舍不得王四宝,便摇摇头说道:“亲兵队长还是四宝,我不换的。不说此事了,还是再谈谈特务营一事,本来小乙的忠诚还可以,但他胆量不够,心也不够狠,这个人选,我要他忠诚、胆大心细、心狠手毒,又能带兵,甚至还要带点匪气。”

“既然思业这么说,那这个人不就呼之欲出了吗?我想思业必已经有了定计,不如我们各写手上,看我们的想法是同还是不同。”

李思业一笑:“这不是诸葛亮和周瑜吗?也好!且试一试。”

两人各自写了,张开手掌一看,皆大笑起来,两人的手上写的果然都是同一个名字:萧进忠。

第13章 科举发榜(下)第3章 篝火夜话第10章 事业初成第12章 宋国密使第32章 身份暴露第1章 吞噬金国(一)第17章 杀鸡儆猴(下)第29章 大宋庙堂(二)第14章 巧夺益都第16章 饮马江南(三)第21章 货殖之利(中)第15章 山东格局第20章 货殖之利(上)第19章 王府夜宴(二)第13章 手足情断第16章 江山如棋(四)第6章 分道扬镳第2章 徐州会战(二)第24章 织布工场(中)第15章 山东格局第29章 新船下水(下)第15章 山东格局第13章 再见旧人第7章 被逼酿酒第33章 剿灭海匪(下)第22章 江山如棋(十)第21章 王府夜宴(四)第13章 仙师捉鬼第24章 想做买卖第12章 毒杀大汗第35章 金都之旅(九)第9章 爱恨情仇第7章 科举考试(二)第3章 徐州会战(三)第3章 风起云涌(三)第18章 发行报纸(上)第22章 渤海战略(五)第10章 威逼利诱第8章 艰难创业第15章 百年大计(上)第12章 思业娶亲第6章 分道扬镳第26章 蒙古商人(上)第8章 风起云涌(八)第24章 想做买卖第9章 风起云涌(九)第13章 手足情断第12章 毒杀大汗第8章 货币政策第2章 奴隶生涯第31章 琉求试航(下)第15章 饮马江南(二)第15章 江山如棋(三)第31章 琉求试航(下)第10章 威逼利诱第33章 剿灭海匪(下)第10章 蒲家撤资第17章 饮马江南(四)第13章 擦枪走火(二)第12章 科举发榜(上)第23章 渤海战略(六)第8章 吞噬金国(八)第10章 关中毒刺(二)第5章 吞噬金国(五)第3章 徐州会战(三)第6章 德州易手第3章 徐州会战(三)第12章 擦枪走火(一)第24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1章 徐州会战(一)第10章 关中毒刺(二)第22章 王府夜宴(五)第18章 江山如棋(六)第18章 渤海战略(一)第10章 议和(一)第6章 风起云涌(六)第7章 吞噬金国(七)第10章 事业初成第25章 织布工场(下)第15章 重返临安第3章 篝火夜话第2章 视察新港(下)第23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1章 视察新港(上)第7章 钱重于山第17章 难念的经第22章 货殖之利(下)第5章 吞噬金国(五)第16章 饮马江南(三)第12章 血战密州(下)第31章 金都之旅(四)第12章 科举发榜(上)第13章 江山如棋(一)第7章 被逼酿酒第24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23章 渤海战略(六)第34章 皇宫国宴(下)第1章 徐州会战(一)第30章 琉求试航(上)第6章 科举考试(一)
第13章 科举发榜(下)第3章 篝火夜话第10章 事业初成第12章 宋国密使第32章 身份暴露第1章 吞噬金国(一)第17章 杀鸡儆猴(下)第29章 大宋庙堂(二)第14章 巧夺益都第16章 饮马江南(三)第21章 货殖之利(中)第15章 山东格局第20章 货殖之利(上)第19章 王府夜宴(二)第13章 手足情断第16章 江山如棋(四)第6章 分道扬镳第2章 徐州会战(二)第24章 织布工场(中)第15章 山东格局第29章 新船下水(下)第15章 山东格局第13章 再见旧人第7章 被逼酿酒第33章 剿灭海匪(下)第22章 江山如棋(十)第21章 王府夜宴(四)第13章 仙师捉鬼第24章 想做买卖第12章 毒杀大汗第35章 金都之旅(九)第9章 爱恨情仇第7章 科举考试(二)第3章 徐州会战(三)第3章 风起云涌(三)第18章 发行报纸(上)第22章 渤海战略(五)第10章 威逼利诱第8章 艰难创业第15章 百年大计(上)第12章 思业娶亲第6章 分道扬镳第26章 蒙古商人(上)第8章 风起云涌(八)第24章 想做买卖第9章 风起云涌(九)第13章 手足情断第12章 毒杀大汗第8章 货币政策第2章 奴隶生涯第31章 琉求试航(下)第15章 饮马江南(二)第15章 江山如棋(三)第31章 琉求试航(下)第10章 威逼利诱第33章 剿灭海匪(下)第10章 蒲家撤资第17章 饮马江南(四)第13章 擦枪走火(二)第12章 科举发榜(上)第23章 渤海战略(六)第8章 吞噬金国(八)第10章 关中毒刺(二)第5章 吞噬金国(五)第3章 徐州会战(三)第6章 德州易手第3章 徐州会战(三)第12章 擦枪走火(一)第24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1章 徐州会战(一)第10章 关中毒刺(二)第22章 王府夜宴(五)第18章 江山如棋(六)第18章 渤海战略(一)第10章 议和(一)第6章 风起云涌(六)第7章 吞噬金国(七)第10章 事业初成第25章 织布工场(下)第15章 重返临安第3章 篝火夜话第2章 视察新港(下)第23章 江山如棋(十一)第1章 视察新港(上)第7章 钱重于山第17章 难念的经第22章 货殖之利(下)第5章 吞噬金国(五)第16章 饮马江南(三)第12章 血战密州(下)第31章 金都之旅(四)第12章 科举发榜(上)第13章 江山如棋(一)第7章 被逼酿酒第24章 江山如棋(十二)第23章 渤海战略(六)第34章 皇宫国宴(下)第1章 徐州会战(一)第30章 琉求试航(上)第6章 科举考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