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打仗亲兄弟

但萧至忠只有一人,韦家有四人,好在韦安石还有点讲良心,始终不开口。可还是有三韦把门,韦嗣立说道:“韦家事小,国家事大。萧相公,不是他一点点投靠朝廷。我只是担心这是与虎谋皮,饮鸠止渴。”

张说这一回有了萧至忠帮腔,底子稍微硬了一点,大声说道:“陛下,三韦相公说得谬矣。饮鸩止渴还是饮梅止渴,未必可知。但臣知道,还有得饮。如果让某些人再操纵下去,臣看连鸩都没有得饮了。”

韦温怒道:“张侍郎,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我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你还不明白。在这个大殿上燕参军血迹未干,请问他愿意想死,这才说出那番话的?这是为了国家,为了陛下,才冒死犯谏。宗晋卿命飞骑将击杀燕参军,经过陛下允许的吗?是谁给宗晋卿的胆量与权利的?为什么飞骑不经圣旨,居然让宗晋卿调动了?你们口口声声说别人谋反,说别人叛逆,我问你们,现在陛下还是陛下吗?你们有没有将陛下当作皇上?是谁想谋反了?”

张说说完,伏在李显脚下号淘大哭。

虽然有六分伪装,打悲情牌,也有四分真情。

但这个问题就大条了。

殿中有许多大臣脸上色变,萧至忠眼中露出赞赏,心里想到,孺子可教也。

不说李显下达圣旨,但血营四百万石粮食依然无法调动。这中间扯皮的事很多。就是现在再下旨改正都不行,又说不定会出现什么妖蛾子。直接说宗晋卿击杀燕钦融的事,这可是当着李显的面发生的,想狡辨都无法狡辨。

“陛下,臣弹刻张说,他明为调和,实际与反贼王画是一伙的。现在又挑拨皇上与皇后的关系,请下旨将他处斩。”韦温说道。

“休得胡说!”韦安石大声怒斥。他心里骂道,你这个蠢货,皇上现在本来对皇后就不快了。如果以前,还有利用这一招对付张说,现在不管用了。而且张说是一个堂堂的礼部侍郎,那也是朝中的高级官员,说杀就杀的?就是谋反,也要证据。就是有了证据,如果不太明显,也顶多是一个流放贬职之罪,击杀?你真以为你是皇上了?

张说听了一抹眼泪,站了起来说道:“四韦相公,我知道现在皇上被你们驾空,有本事你就来杀啊?为了陛下,为了国家,我何惜一条生命?我再问你,我只说了宗晋卿,说了一些大臣,说过皇后没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而且还居然当着皇上的面,就来击杀一个侍郎。你们到底将皇上当作了什么?就是二张在世,也没有你们猖獗吧?”

“你这个悖逆的侍郎!”韦温晕了。

但这样吵下去,肯定是没有一个结果的。而张说的义无反顾,终于激起了张仁愿的血性。

可就是这样,他也不想加入这场争斗当中,而是很巧妙地说道:“臣别的不知道,只善长军事,能不能听臣一言?”

“张卿,请说,”李显开了口,可是在座的都听到他咬了咬牙,不知是恨张说,还是恨诸韦掌政。

“臣以为现在问题重点是朝廷已经调集了三十万军队,有近十万军队陆续地开赴到各州县。这三十万军队能不能起效果。不求有功,只要能守住各州县不失,那么没有必要与血营妥协。如果三十万军队都守不住各州县,甚至有可能连京兆也保不住,那么为了国家,我们还是拉拢为妙。”

专家就是专家,这一句话大家都不吭声了。如果三十万军队再推上去,都没有用的话。整个大唐有多少军队?况且幽州也要派大军驻防,默啜可不是一个好东西。剑南各州也要防备吐蕃。还有各个重要的州府防止那个菊花绽放。如果再算上岭南。只要三十万军队顶不住,那不是对付血营的问题了,有可能唐朝都能瓦解。

“那么张卿认为有多少把握?”

“这一支血营将领中,我知道一些人,比如萧嵩、张孝嵩,还有其他一些人,十分优秀。似乎现在又成长了一分。就是士兵原来的士兵也只是四五千人,早就面目皆非。臣也不大了解,更不能勉强猜测。不过有一个人可以征求他的意见。”

“是谁?”

“宗侍郎,他与王画交过手,对血营有很深的印象。从他嘴中得到的答案,才更为可靠。”

“不行,宗楚客是血营手下败将,有什么权利说出答案?”韦温急切地回答道。原来以为宗楚客是一个人物,结果狗屁不是嘛。而且血营为什么送他那么多钱,这中间总让他感到有些猫腻。

张仁愿看到韦温的样子,尽管心里面明知道多事不妙,可忍不住说道:“韦少保,你读过《春秋》没有?”

“那又有何关系?”

韦安石已经低下了头,韦温今天丢尽了韦家的脸面。

“那么你知不知道崤之战?知不知道被晋国俘虏的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其中孟明视两次败于晋军之手,可最后结果呢?宗楚客这才一败,古今中外,胜负乃兵家常事,不要说王画未败,血营成立之初,每每残胜,这一次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居然让默啜逃脱,与失败也无异。这个道理你不懂?况且宗侍郎与你们关系密切。仅仅因为一败,现在就对他诽谤不止,我是一个外人,听到你这句话都感到心寒。而且当初推荐他前去领兵的,好象韦少保,你是最出力的一个人。难道你是六月天,说变脸就变脸?”

韦温嘴张了张,不能说话了。

张说忍不住抹了一下泪花,笑了起来。

可是笑完了后,他猛然想起一件事,大声说道:“不可,王画说了二十天为限,现在又过了一天,只剩下十一天,如果再等到宗楚客回来,大家推扯,时间来不及了。”

张仁愿心想,我这是招谁惹谁了?本来是一个好好的主意,如果让宗楚客来说,他大败于血营之手,对血营畏之如虎,侥幸生还,现在会怎么说?难道说行,那为什么你败得这么惨。况且现在他命也保住了,既然王画也有和的打算,他会顾国家的利益?最后十有八九会提出和,并且夸张血营的力量。可是韦温反对,那在情理当中,为什么你张说也反对。

我还成了两头不是人了。

但张说也有道理,从洛阳到长安整两千里路,用快马三天就可以到达。甚至都要不了三天,换马换驿卒,速度更快。这一次血营调动兵力,也就是这种方式送到洛阳的。

马能换,可人不能换,自己能日夜不停骑在马上奔跑?等宗楚客回来,然后再拖拉一下,最少七八天过去了。还剩下三四天,自己长翅膀也飞不到灵州。

然而李显忽然强硬起来,他说道:“就依张卿之言,立即派人将宗楚客用快马押来。”

没有用喊,没有用请,可见李显对宗楚客的厌恶,整二十万人呐,换作谁都心疼。还好,血营将大部保留下来,不过现在似乎也不大妙了,大部是保留下来的,属于各州发放下去,成了他的力量了。还有一部分成了他谈判的本钱了。能不对宗楚客生气吗?

说完了,一拂衣袖说道:“散。”

大臣离开,李显也离开了,又去找唐休璟。

也不能说他没有找到人,对付血营牵涉到许多军事,老唐能文能武,与王画没有多少来往,与韦氏、李旦也没有什么来往。现在李显渐渐醒悟过来,对自己最忠心的还是死去的老魏与现在的老唐。

还有两个人也能商量商量,张仁愿,可李显还是有些担心他与王画扯不清。另一个就是萧至忠,不过李显心中有一些顾忌。第一个就是萧至忠与韦氏成了亲戚,虽然朝堂上刚正不阿,可也有点不大放心。还有一个原因,为什么萧至忠到现在不倒台呢?这一想更让他有些顾忌了。现在王画罗列了那么一大堆名臣,却没有将萧至忠放在榜上,更证实了他心中的想法。

实际上萧至忠很冤枉的,当初结亲,是韦氏相求,主要还是李显也求过,萧至忠没有办法才同意下来的。

王画这件事更冤枉,王画没有将他列入名臣主要是他相助太平公主,你一个大男人,好好帮什么公主,难道从武则天不够,再添韦氏,然后再来太平公主?还嫌天下不够乱的?当然这也是萧至忠一个污点,不过总体来说,他对唐朝的贡献比韦安石只高不低的。

但因为这个污点,不但王画没有将他放在心上,以后也注定了他悲惨的命运。

来到老唐家中。

实际上老唐看到李显前来,心中也麻麻的,不是感动,是担心。心想俺一个老头子,都退休了,你总是往我家里跑,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

没有办法,只好相迎。

李显将事情一说,老唐想了一会儿说道:“张仁愿说得也对,这件事是和是战,关系到朝廷以后的走向。还是等宗楚客回来,了解更多的情况再做定论。虽然王画给了张说二十天,但也不急在这一两天,大不了先让八百里加急将消息送过去,让他休战。”

“这么说这一次血营是真战了?”

“肯定是真战。如果是谋反,更要真战。就是不是谋反,如张说所说,他全心全意对付吐蕃人,也不想朝廷以后继续拖后腿。所以逼迫某些人一下,这才能与某些人达到和议,以后没有后顾之忧。”

李显听了又是羞愧又是闷燥。

老唐没有将话挑明,但不是说血营逼迫朝廷,也不是说血营与朝廷达成和议,而是说某些人。这样说,十分耐人寻味。

他踱了几步又问道:“那一种可能性大。”

老唐虽然不想伸这个头,可是他也不能抹了良心,况且这个头也不是他伸的,是张说伸的,张仁愿与萧至忠附从过,因此立即答道:“后者。但朝廷继续动兵,那就是前者。”

李显听了不语,这个结论与张说的心无反意,势逼其反性质差不多。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说道:“这里有一张名单,是王画与张说谈话时,无意中评议了一下朝中名臣的,唐卿,你看看。”

老唐接过了名单,人很多,达到三十个人。虽然因为是王画无心评议,说得不多,可也大约说了他们的长处,只要根据他们的长处任命官职,就能搭起来一套清明高效的领导班子。

而且这三十个人有的老唐注意了,有的还真没有注意,现在看着这份名单,仔细想来,确实是那么一回事。

不过这只能想一想,不能这么做,如果这么做,等于一下子将韦氏基业催毁了。那么逼得韦氏狗急跳墙,有可能李显连明天早上都活不了。

所以他将名单住桌子上一放说道:“陛下,老臣有一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

“请说。”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陛下,羽林军可在你掌握之中?”

别看羽林军上了战场,有可能很糟,但他们拱卫着京畿要地,特别是皇城的安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是唐朝最重要的军队。

老唐只一句话,就将李显问蔫了。

“陛下,就是调动大臣,切不可操之过急。但调肯定是调动的。实际上说到底,根子还在陛下啊。”

“怎么在我身上?”

“如果陛下奋发图强,国家富强,政通人和,就是王画敢与朝廷作对,请问又有几个百姓愿意附从于他?”

“可他用的大多数是胡兵。”

“就是胡兵又如何?如果陛下振作,官员乐为陛下所用,将士乐为陛下战死,就象太宗一样,试问王画敢与朝廷作对否?再说太宗横扫突厥、吐谷浑与吐蕃,用过多少胡兵胡将?李靖三千铁骑,纵横大漠,其中又有几个胡兵?”

从本质上来说,北方游牧民族所居之地,天气寒冷,条件艰苦,造成民风剽悍,加上自幼在马背上长大的,骑术精湛,又以肉食为主餐,体格也比普通汉人强壮。因此,平均身体素质还是高于汉人。但这也不是绝对,主要还是看领兵的将领,国力,士气。陈庆之用的是最柔弱的江南兵,只是七千人,在几十万胡军指东打西,都将这些胡人打寒了心。朱元璋也是以和州兵为主,驱逐了元蒙。

所以老唐的话说得合情合理,李显同样不能反驳。

过了一会儿他又说道:“朕大不了同意将公主下嫁给他,这样行不行?”

“陛下啊,王画等了迎娶公主,一等多少年了?但等来的是什么结果?那时候他是一个人,能等得起。现在他后面是大洋洲三百多万人,八州一百多万人,几十万将士,他敢为公主一个人,不考虑这些百姓与将士。如果要和也就是和,要战也就是战,就是将公主下嫁,也于事无补。就是为了公主的幸福下嫁,也不能在这时候下嫁,图让天下人笑话。”

“是啊,听唐卿一席话,使朕茅塞顿开。”

老唐嘴角抽动了一下,心想,不是我一席话多高明,是你不够聪明。不过话说回来,如果皇上聪明,何至于沦落到现在的地步?

当然,李显也不是一无是处,总体来说,他是一个老好人,因此,许多大臣痛恨他不作为,放权给韦氏胡作非为,对他本人来说,想恨还是恨不起来的。

“那朕怎么办?”

老唐说道:“上阵亲兄弟,打仗父子兵。”

我也只有说这么多了,如果我说你用那一个大臣,做什么官职,事情传出去,自己死得要多快就有多快。这个担子自己担不起,只有让李旦去担一担吧。

“你是说相王?”李显脸上一阵犹豫不决。

“陛下,去吧,现在到了什么时候了?不管怎么说,他身上流着的是李家的血脉。”

说完了,将眼睛一闭。

李显只好再次来到相王府,然而中门打开,下人却禀报说相王不在。再问,不知道。

李显先是愣了一下,然后看了这几个下人的眼神,忽然再想到老唐说话半吐半露的样子,忽然会意过来了,原来自己现在整成了一个瘟神了。

老四这是不想替自己挑这个担子,因此主动避过自己,逃脱嫌疑啊。

但怎么办呢?

李显站在相王府里,想不出来一个好主意,于是立即拿来纸笔写了一行字:相王不欲见朕,奈何?

不好意思传口谕了,而且对身边的太监李显都开始不大放心。想到自己是瘟神,老唐对自己忠心耿耿,也不想将老唐往火坑里推。

写好封了起来让太监送到老唐府上。

一会儿老唐回了一封信。

李显找打开一看,叫了声:“妙。”

于是立即派人回皇宫拿一样东西来,什么东西?李渊、李世民、李治的画像,然后交给李旦府上的下人说道:“朕知道你们晓得皇弟在什么地方,立即将这个东西送给他。”

你不看我面子,看不看祖宗的面子?

看着李旦下人离开,李显得意地用牙签剔着牙,心想,好歹老天还留了一条生路给自己,让老唐活在世上。

他高兴了,李旦躲藏在后面,看着这几幅画像,活活气死,不由地怒骂:“你个老三,将国家弄成这个样子,现在拿几位先皇的画像来压我。为什么让我替你擦屁股?早干嘛去了?”

骂归骂,可这回怎么办?

第8章 鼎第8章 初遇第50章 高处不胜寒第44章 嫁妆第1章 大难至第19章 约战天下第68章 躲猫猫第108章 八方来贺(下)第9章 囧与雷(五)第72章 分(上)第19章 狗咬狗(中)第57章 人流第1章 出大事了第155章 雷雨前第32章 谋反第129章 入第一百二七十章 杀机第11章 囧与雷(七)第153章 送刀来第27章 风云之战第12章 公道话第79章 别惹我第80章 出嫁第117章 放第21章 天津桥外一张纸(四)第50章 漫天要价第76章 青岗岭之战第96章 蝙蝠、乌龟与红豆第75章 适得其反第45章 烟消第95章 打东要西第93章 九年前的秘密(下)第7章 大圣王第94章 布施第37章 战神,仅差一步第149章 一百问第43章 太子第25章 根本第75章 我叫沐孜李是良第26章 与狼共舞第17章 真正的敌人第6章 小麻烦第29章 不速贵客(中)第81章 温柔乡第92章 那一箭第6章 未婚妻第69章 回击第47章 真爱(上)第48章 眺望第47章 馊主意第15章 约战天下第84章 被老草啃的那头嫩牛(下)第69章 盛宴第41章 乌龙第51章 伪君子第73章 分(中)第47章 真爱(上)第70章 沉默的羔羊第53章 老计新辉第9章 曹操到第69章 坑第5章 孤臣第98章 白骆驼第41章 掌家第67章 死心第66章 大势的开始第36章 笑柄第113章 弑(上)第51章 牛叉的师祖第40章 学生第24章 跪第60章 红心第60章 第二击第31章 刀光第9章 器王第49章 砸场子第109章 伐韦第33章 阴冷的黑衣第54章 状元(中)第23章 被诅咒的地方第78章 美女来袭(上)第141章 鼎第103章 那一夜,菊花满洛阳(五)第76章 青岗岭之战第60章 第二击第152章 赤箭粉第87章 人心散了第6章 小麻烦第21章 要官第50章 高处不胜寒第102章 那一夜,菊花满洛阳(四)第58章 很近了第81章 世界的尽头(上)第46章 风云之战第107章 八方来贺第36章 玉玺(上)第62章 劝第21章 血甲第87章 余波(下)第59章 人心叵测
第8章 鼎第8章 初遇第50章 高处不胜寒第44章 嫁妆第1章 大难至第19章 约战天下第68章 躲猫猫第108章 八方来贺(下)第9章 囧与雷(五)第72章 分(上)第19章 狗咬狗(中)第57章 人流第1章 出大事了第155章 雷雨前第32章 谋反第129章 入第一百二七十章 杀机第11章 囧与雷(七)第153章 送刀来第27章 风云之战第12章 公道话第79章 别惹我第80章 出嫁第117章 放第21章 天津桥外一张纸(四)第50章 漫天要价第76章 青岗岭之战第96章 蝙蝠、乌龟与红豆第75章 适得其反第45章 烟消第95章 打东要西第93章 九年前的秘密(下)第7章 大圣王第94章 布施第37章 战神,仅差一步第149章 一百问第43章 太子第25章 根本第75章 我叫沐孜李是良第26章 与狼共舞第17章 真正的敌人第6章 小麻烦第29章 不速贵客(中)第81章 温柔乡第92章 那一箭第6章 未婚妻第69章 回击第47章 真爱(上)第48章 眺望第47章 馊主意第15章 约战天下第84章 被老草啃的那头嫩牛(下)第69章 盛宴第41章 乌龙第51章 伪君子第73章 分(中)第47章 真爱(上)第70章 沉默的羔羊第53章 老计新辉第9章 曹操到第69章 坑第5章 孤臣第98章 白骆驼第41章 掌家第67章 死心第66章 大势的开始第36章 笑柄第113章 弑(上)第51章 牛叉的师祖第40章 学生第24章 跪第60章 红心第60章 第二击第31章 刀光第9章 器王第49章 砸场子第109章 伐韦第33章 阴冷的黑衣第54章 状元(中)第23章 被诅咒的地方第78章 美女来袭(上)第141章 鼎第103章 那一夜,菊花满洛阳(五)第76章 青岗岭之战第60章 第二击第152章 赤箭粉第87章 人心散了第6章 小麻烦第21章 要官第50章 高处不胜寒第102章 那一夜,菊花满洛阳(四)第58章 很近了第81章 世界的尽头(上)第46章 风云之战第107章 八方来贺第36章 玉玺(上)第62章 劝第21章 血甲第87章 余波(下)第59章 人心叵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