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赤箭粉

此时,崔湜心里一点不动心,也是不可能的。

李隆基现在的情况很糟糕,有人用逆水行舟来形容困难,都不能来形容眼前李隆基的困难。如果形容,李隆基这条小船不但是逆水行舟,而且还是在三峡里逆流而上,并且想找一个纤夫来拉,都没有找到。

因此,他在心中将李隆基的筹码盘算了一下,又将太平公主的筹码盘算了一下,最后有了主张。

心中打着小算盘,可是脸上却越发郑重起来,就是王画在此,也会以为他是在思考对付窦怀贞的方法。

过了好一会儿答道:“陛下,太上皇年龄不算太高,大权在握,窦怀贞等人沆瀣一气,后面,后面还有……陛下,还是慎重为妙。”

这句话回答得中规中矩,可远不是李隆基想要的。

但是崔湜立即伏下来说道:“如果陛下召唤,臣万死不辞。”

这只是一句过场话,李隆基眼中失望之色并没有消失。

他说了一句:“你去吧。”

虽然崔湜用了万死不辞来表示忠心,李隆基一眼就看到他首鼠两端。也不怕他通风报信,他第一说的也只是窦怀贞,没有说太平公主,第二也只是说了想扶立朝纲,不是说动手杀人。况且他与太平公主对立,现在已经到了公开化,没有必要连这个也遮掩。

当然,崔湜立即通知太平公主,他也没有办法,崔湜现在是一个堂堂的宰相,就是他真正掌握了大权,如果没有充足的理由,也不能说杀就杀的。

崔湜走了出来,他也惊出一身冷汗,虽然李隆基明智,不会对自己怎么样。可如果李隆基发浑了,自己未必能走出他的宫殿。

他回到家中,他弟弟崔涤走了出来。

在他临离开家中的时候,听到李隆基召唤,他这个弟弟崔涤就对他说过:“主上有所问,勿要隐瞒。”

与崔湜一样,这个崔涤长得很秀气,同样作了一手好诗,不过与崔湜不同,崔涤平时很喜欢开玩笑。但说这一句时,语气很郑重。

毕竟是弟兄俩。

崔湜一回来,崔涤立即问道:“主上与你交谈了什么?”

没有称陛下,事实现在李隆基还是没有资格让人真正称为陛下。

崔湜将事情前后一说,崔湜一听大惊失色,说道:“哥哥啊,你这一回做得大错特错。月亮亏了很久了,必须到了满的时候。冬天延续了三四个月了,也到了春天来临的时候。自从太后执政,残杀了无数宗室大臣武将,巩固了自己的地位。就是这样,到了晚年后,她自己也开始收敛起来。然而事情没有多长时间,又是韦庶人临政,无数忠臣被迫离开朝堂。连巩县王画都被逼出洛阳,逃到西北。前年一役,定下乾坤。可是好景不长,太平公主再次在上皇的纵容下,欲壑难填。现在朝廷又复当初神龙之初的乱象。经过了这么多事后,天下正义之士,会让这种情况再次发生下去?虽然主上现在力量很小,可是势在何方?只要顺着这个势,就象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不必需要多大的力气,不知不觉,就能将这大地万物迅速复苏起来。哥哥啊,你要三思。”

崔涤隐约地感到太平公主这一次不能成功,可是这个天下大势,他也很难说清楚。

因此只好说出这番有些玄乎,缺少说服力的话。

崔湜却是不听。

看着兄长离开,崔涤十分失望。

但这一点,也说明了现在争斗进入了白热化,连兄弟俩人都开始站在不同的一方。

崔涤这一番劝说,没有将崔湜劝好,反而起了反作用。

自己虽然投靠了太平公主的一方,这一次李隆基伸出这么大的橄榄枝,居然没有接受。因此,更不希望有什么意外发生。如果真是象弟弟所说,什么物极必反,阴气开始消散,阳气开始张扬,太平公主失败了怎么办?

其他人也许能逃过去,自己明明拒绝了李隆基,会有什么样的下场?

因此,立即将这件事通知了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得到这一消息,大吃一惊。

李旦想法是好的,给了李隆基以名,却无权,没有权对李旦的地位就没有威胁。但这个权总要放出去,放给那一个人呢?于是放给了太平公主,她只是一个女人,虽然有了权利,可是皇帝位置已经让给了李隆基,没有这个名。

别要小看这个名,真的很重要。

王画为什么在李重俊欲壑难填时,立即改变策略,也就是这个原因。

没有了名,除非太平公主造反,第一个太平公主让他相信,第二个自己父子还在人世,太平公主没有这个胆量。

所以现在太平公主心中担心,但也没有好办法。于是将几个亲信召集过来,也包括这次因为通风报信,立下大功的崔湜。

还有新兴王李晋,与李隆基是一个宗室,他的祖上是李渊的党兄弟,与李思训以及后来的李林甫是一脉相传,这个叙下来有些远了。可是李氏宗室因为武则天大肆屠杀,嫡系的宗室也不多了。加上他很有才干,身为雍州长史,多有作为,所以才将他立为新兴王。

知右羽林将军李慈,左金吾将军李钦,宰相岑羲、窦怀贞,太子太保薛稷等人。

济济一堂,不但有数位宰相,还有羽林军中的重要将领,以及各个担任重职的官员。

看着这些人,崔湜再将弟弟的话立即忘记在脑后。这才是真正的力量,那象李隆基,商议重要事务时,只有一些小官员,还有一些太监与奴才。他们能成什么大事?

太平公主将崔湜的送来的消息立即说了一遍,然后看着众人。

这些人身居要职,一个个城府很深,听了后不语。

шшш⊙ttκǎ n⊙¢○

太平公主于是看着崔湜,实行上她在心中对此人十分不喜。

这个人因为先附从武三思得到第一次升迁的机会,然后投身上官婉儿的怀中,为此而特地写了一首诗送给上官婉儿。

不分君恩断,新妆视镜中。容华尚春日,娇爱已秋风。

枕席临窗晓,帷屏向月空。年年菊花树,荣落在深宫。

这首卖身诗写得十分动人,以图替上官婉儿说公道话,博得她的宠幸。应当来说,他得到目的了。

后来上官婉儿真看中了此人。

应当此人如果抛去他的品行不谈,他的一副臭皮囊比王画绝对不差。而且出身鼎鼎大名的博陵崔家,与弟弟崔掖、崔涤皆是长相秀美之极,文才更是过人。得势后,崔湜常在家中开夜宴,自夸自家门第好比晋朝王谢。

没有想到王画横中插了一足。因为考虑到了王画的感受,上官小婉主动远离此人。于是他又开始向太平公主抛媚眼。但没有想到王画再次又插了一脚。痛定思痛之下,无路可投了,于是只好拍李裹儿的马屁。

这一步妙着,却在后来,救了他一命。

后来诸韦被诛,太平公主感到李隆基的强势,于是再次想起了此人。这时候如王画所想,她已经为权利迷花了眼睛,忘记了当初王画对这个崔湜的态度。

但王画的潜移默化还继续存在,因此太平公主实际上对此人并不抱有好感。却没有想到因为李隆基在拉拢,这样一来,反而使崔湜变得重要起来。

因此,在心中有些厌恶,可是她嘴角温和地一笑,说道:“崔相公,麻烦你将陛下那天与你交谈的情形再说一遍。”

在提起陛下两字时,太平公主咬了咬牙齿。

现在背叛了李隆基,只剩下太平公主这条道路,崔湜脸上堆起了媚色说道:“听从公主吩咐。”

于是将李隆基与他的交谈再次绘声绘色地说了起来,连李隆基向他下拜的情形,都夸张地描述了一遍。最后才说道:“公主殿下,臣进献一言。依臣之见,主上对公主十分不满,明是对付窦相公,实际上他是想对付公主殿下。而且这个时日为期不远。臣斗胆请公主立即早做准备,防止万一发生。”

李慈听完后,也开始拍马屁,说道:“公主殿下,崔相公言之有理,人无伤虎意,虎有伤人心。”

“那么以你们之见,孤该如何应对?”

两个人不说话了。

李隆基想杀死太平公主,是有名份去做的,毕竟是皇帝。只要李隆基有这个能力。可是太平公主倒有这个能力却杀死李隆基,就是羽林军,她同样也掌握了大半,可是她却没有这个名份。如果她胆敢起事,李隆基无可奈何,但李旦还活在人世,只要他站在城楼上象李显那样喊一句,有可能出现象李重俊那样,军队临阵倒戈。

因此,太平公主一直以来,是劝李旦,将李隆基废去,却不敢动兵。

到现在为止,太平公主真正还没有产生过想杀害李隆基的想法。当然了,如果李隆基成功在太平公主挑唆下,被李旦废去,那么李隆基就有危险了。之所以现在剑拔弩张,也是李隆基先动杀心的。而且他所托非人,找的崔湜商议,否则太平公主也不会知道。

正因为崔湜的告密,以及为了得到太平公主的宠爱,进一步挑唆夸张,使得局面越来越紧张。

太平公主看到大家不语,于是拍了拍手,从帘后走出来一个穿着粗布衣服的中年宫女。

大家不认识,只有崔湜十分眼熟。

太平公主说道:“此人是服侍陛下的宫女元氏。”

“公主英明,”李慈伏下说道。

这个李慈写得一手好字,按王画的话来说,如果排行,他能排进整个唐朝现在书法大家中的前一百位,九州之鼎上的书法就有他一篇。然而品行比崔湜更差,更是一个阿谀奉承之辈。

用朱仝的话来说,为九州之鼎撰写书画诗文,至少有三分之一,按照品行,不能选于其中。

王画都说了一句公道话:“非是如此。如果说是君子,贫践不移,富贵不yin,威武不屈,有几个人能做到。为了富贵,主人喜忠言,臣子自然进忠言以求进,如裴矩事于隋媚事于唐直一样。如果主上喜妄,则臣子多半以妄求进。不要说各个皇帝的不同,就是一个皇帝在有作为时,喜忠臣,则臣忠。如果皇帝骄满时,喜媚,则臣媚。如夫差,先重用伍子胥,成霸春秋。到了末年昏暗起来,则重用伯嚭,杀死伍子胥,亦是此理。”

说到底,还是皇帝的对错。

找比干岳飞这样的忠臣,不要说整个天下,就是纵观历史,又有几个大臣能做到他这种地步?首先王画就不会做这样的忠臣。

但李慈虽然在拍马屁,可是太平公主不知不觉地将李隆基身边服侍的宫女都收买下来,可怜到现在李隆基居然蒙在谷里,这份手段,抛去对错不提,不得不让人敬佩。

这个宫女伏在地上施礼。

太平公主和颜悦色地将她扶起来说道:“何用如此大礼,且坐下说话。”

将她亲自扶在自己身边坐了下来。

但这个元氏只是小心翼翼地坐了椅子的一个小小的偏角。

太平公主又说道:“元氏,陛下现在身体可好?”

“陛下身体尚好,只是这段时间头痛,每日进献赤箭粉,用此止痛。”元氏小声地答道。

赤箭粉就是天麻粉,因为其茎颜色赤红如箭杆,所以又名为赤箭。李隆基这个皇帝做得烦燥,头痛也在情理之中。但李隆基每日清晨调服一盅赤箭粉,不仅仅是用来止头痛的。

在过去,天麻一直被当作了治风之神药,可也是一味补药。沈括曾经说过,草药上品,除五芝之外,赤箭当为第一,此神仙调理养生之上品。

因此,李隆基喜欢在早晨服用一盅赤箭粉后,再上朝议事。一作止头痛,二作调养身体的。

元氏说起此事,她自己不知,可是大家听了眼睛一亮。以至接下来元氏继续说起她所知道的李隆基生活习惯,都有人没有完全听进去。

李慈等到她说完后,问道:“你在宫里做何事务?”

“奴婢只是打扫洗衣抹,职位低下。”说到这里,她瞅了瞅自己的衣服。

如是地位高贵,都不会穿这身粗布衣服。

但不要小视了这些小人物,往往小人物一个举动,却能使这些大人物功成名遂,或者功败垂成。

太平公主立即吩咐人拿出来一百两黄金,几个金锭子,也没有多少,一只手就拿了起来。对太平公主本人来说,这点钱也不算是什么钱,然而对这个宫女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她再次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伏下身体,头不停地在地上叩碰着,嘴里说道:“谢谢公主的赏赐。”

太平公主又将她拉了起来。实际上对这些地位低下的人,她从内心深处更加厌恶。不过现在却需要他们,因此态度十分和蔼可亲。然后又问道:“替陛下调制赤箭粉的宫人是何人?”

元氏再笨,也听出了话音,她脸色变得苍白起来,可是已经上了这条船,以她一个小小的宫女,是无法下去的。只好答道:“这是一个漂亮的宫女,叫袁蓉蓉,平时深得陛下喜欢。”

“袁蓉蓉?”太平公主想了一会儿,终于想了起来这个少女。

这个小姑娘进宫时岁数很小,进了尚医局做了一个药童。但因为聪明伶俐,被皇宫里的一个老御医看中,收为徒弟,也学了一个半坛醋的医药知识。后来渐渐长大起来,出落得十分漂亮。

当时诸韦刚刚平定,名份还没有定下来。李隆基无意中进了尚医局,看到这个小姑娘在替一名太监把脉,于是心中喜欢,将她讨要过来。因此,太平公主对这件事还有一些记忆。

她又低声说道:“袁蓉蓉啊。”

这个小宫女不是元氏,很好收买。她是李隆基身边最贴身的宫女之一,说不定与李隆基还有一些暧昧的关系。

因此为难地说了一句:“不好收买啊。”

这时候,大家对太平公主心中的想法,一个个十分清楚了。因为名份限制,不能用武,只好用计。在饮食中,是无法下毒的,自从韦氏毒死了李显,现在皇宫中对饮食格外注意。

那么只好在赤箭粉上打主意,只要在李隆基服用的赤箭粉中下毒,李隆基一死,太平公主头号大敌立去。以后无论李旦扶立那一个皇子为皇太子,都不是太平公主的对手。这个朝堂也真正为太平公主所掌握。

岑羲问道:“殿下,可知道这个袁蓉蓉是什么人?”

太平公主将袁蓉蓉的情况一说,大家一起皱起了眉头。她不是元氏,作为李隆基身边的贴身宫女,如果接近,会立即引起李隆基的疑心。

但是岑羲看着那个元氏,因为听到这个机谋,元氏吓得全身憟憟发抖。

岑羲大声道:“元氏,你可知道我是什么人?”

“奴婢认识,你是岑相公。”

“那么他是什么样?”岑羲指着窦怀贞问道。

“他是窦相公。”

“那么他又是什么人?”岑羲又指着崔湜问道。

“他是崔相公。”

岑羲一连问了十几个人,这些都是现在唐朝最重要的大臣之一,因为元氏虽然地位不是很高,都全部认识。

岑羲才大喝一声:“难道你还不明白吗,为什么我们一起帮助公主殿下,这是公主殿下天命所归。”

“是,是,”元氏颤声答道。天命所归未必,谋反都有点象。可她不敢辨驳。

“那么你愿意帮助公主殿下吗?”

“奴婢愿意。”

“如果你愿意,我愿意拿出两千缗钱给你花销,将这个袁蓉蓉说服。一旦公主大事得成,你会因为这个功绩,立即满门光宗耀祖,你也会有一个大好的前程。”

当然,如果让太平公主得逞,这个宫女立下的功劳肯定不小。不过太平公主会不会为了杀人灭口,将她诛杀,不得可知了。但元氏却想不到这么深远,她颤声说道:“可是袁娘子,奴婢怕难以说服。”

太平公主在岑羲与她对话时一直没有插言,听到这里,将一个贴身的婢女喊了过来,在她耳边低语了几句,这个宫女立即下去,一会儿拿过来一个锦盒。 wωw⊕Tтkā n⊕c o

太平公主打开了锦盒,里面一盒满满的珠宝首饰,元氏看到后,眼中立即升起贪婪的眼光。

太平公主说道:“只要你替我去做好这件事,这些都是你的了。你对那个袁蓉蓉转达孤一句话。无论她如何得陛下宠幸,也不过是一个没有出息研药的婢女。因为她的出身,永远休想有出头之日。只要帮助孤,无论是地位官职金钱,或者找一个好夫婿,她提得不要太过份,孤都可以替她做主。”

“有公主这句话,我想她会答应帮助公主的,”元氏一边说道,一边继续看着那盒珠宝。

“拿去吧。”

元氏立即爬过去,将这个盒子抱在怀疑,紧紧不放。

众人才长松了一口气,有了这个元氏配合,不愁拿不下另一个宫女,这个袁蓉蓉拿下来,大事即定。

随着元氏离开,笼罩在长安上空的那道乌云,也越来越厚重

第63章 入世第32章 谋反第84章 被老草啃的那头嫩牛(下)第16章 约战天下第64章 决战慈恩寺第79章 决战白马寺(八)第10章 丫的第10章 丫的第61章 大江魅影第12章 囧与雷(八)第42章 猎山第96章 暗流第35章 速离第25章 准备第90章 何患无臣第93章 爱美人更爱江山第75章 青岗岭之战第96章 蝙蝠、乌龟与红豆第30章 风云之战第34章 塞北大捷第57章 出炉第83章 真正的混血第75章 我叫沐孜李是良第25章 风眼第38章 进攻第47章 风云之战第54章 难缠第45章 酸(下)第61章 梦想国度第22章 天津桥外一张纸(五)第33章 四凤第24章 跪第105章 尘埃落定第21章 血甲第65章 大势的开始第3章 逼亲第59章 心有灵犀一点通第76章 却月阵(下)第47章 好戏要连台(上)第126章 条件第13章 墨第64章 假死第76章 决战白马寺(五)第26章 发威(二)第50章 改良第14章 猫与鼠(中)第13章 囧与雷(九)第71章 借将第23章 七军四旅一将军第49章 笼中人第37章 用心第47章 馊主意第89章 上官小婉的抗议(下)第6章 小麻烦第61章 凤求凰(下)第47章 真爱(上)第111章 太子第43章 风云之战第28章 红雾第158章 我去也第33章 二夺大非川第3章 吃豆腐第13章 猫与鼠(上)第12章 朱先生第36章 笑柄第79章 美女来袭(下)第37章 玉玺(下)第11章 糖第26章 立营第134章 跪下的皇帝第60章 红心第44章 嫁妆第146章 诚意第77章 决战白马寺(六)第34章 上天与天上(上)第148章 鼎瓷成第20章 狗咬狗(下)第67章 潘金莲第33章 四凤第37章 风云之战第83章 嫩与捉第22章 天津桥外一张纸(五)第154章 香消殒第8章 沐浴美人第158章 我去也第89章 上官小婉的抗议(下)第46章 骑第31章 刀光第97章 上官小婉的报信第7章 我的孩子第22章 颜色第6章 开始第131章 杀韦(中)第34章 郭元振的怒火第62章 最难消受第66章 故人第23章 七军四旅一将军第137章 玩味天下第86章 决战白马寺(十五)第1章 围城
第63章 入世第32章 谋反第84章 被老草啃的那头嫩牛(下)第16章 约战天下第64章 决战慈恩寺第79章 决战白马寺(八)第10章 丫的第10章 丫的第61章 大江魅影第12章 囧与雷(八)第42章 猎山第96章 暗流第35章 速离第25章 准备第90章 何患无臣第93章 爱美人更爱江山第75章 青岗岭之战第96章 蝙蝠、乌龟与红豆第30章 风云之战第34章 塞北大捷第57章 出炉第83章 真正的混血第75章 我叫沐孜李是良第25章 风眼第38章 进攻第47章 风云之战第54章 难缠第45章 酸(下)第61章 梦想国度第22章 天津桥外一张纸(五)第33章 四凤第24章 跪第105章 尘埃落定第21章 血甲第65章 大势的开始第3章 逼亲第59章 心有灵犀一点通第76章 却月阵(下)第47章 好戏要连台(上)第126章 条件第13章 墨第64章 假死第76章 决战白马寺(五)第26章 发威(二)第50章 改良第14章 猫与鼠(中)第13章 囧与雷(九)第71章 借将第23章 七军四旅一将军第49章 笼中人第37章 用心第47章 馊主意第89章 上官小婉的抗议(下)第6章 小麻烦第61章 凤求凰(下)第47章 真爱(上)第111章 太子第43章 风云之战第28章 红雾第158章 我去也第33章 二夺大非川第3章 吃豆腐第13章 猫与鼠(上)第12章 朱先生第36章 笑柄第79章 美女来袭(下)第37章 玉玺(下)第11章 糖第26章 立营第134章 跪下的皇帝第60章 红心第44章 嫁妆第146章 诚意第77章 决战白马寺(六)第34章 上天与天上(上)第148章 鼎瓷成第20章 狗咬狗(下)第67章 潘金莲第33章 四凤第37章 风云之战第83章 嫩与捉第22章 天津桥外一张纸(五)第154章 香消殒第8章 沐浴美人第158章 我去也第89章 上官小婉的抗议(下)第46章 骑第31章 刀光第97章 上官小婉的报信第7章 我的孩子第22章 颜色第6章 开始第131章 杀韦(中)第34章 郭元振的怒火第62章 最难消受第66章 故人第23章 七军四旅一将军第137章 玩味天下第86章 决战白马寺(十五)第1章 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