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鼎瓷成

在朝堂上风云变幻之时,兰河等州顺利交接。

李隆基依然还是很低调的,尽管他心中野心更大。

但这时,他又在李旦面前建议,说道:“父皇,我听说田单复齐后,迎齐襄王,任为相国。有一次经淄水,见一老人渡河因冷发抖,无法前进,于是脱下自己的裘衣披之。齐襄王对此心怀疑忌,自言自语道,田单广施善行,笼络人心,难道想谋夺我的国家吗?不早图,恐后之。说罢环顾,左右无人,唯山崖下有一贯珠人。他大声问道,你听到我的话吗?贯珠人答道,大王,为什么不因利导势,变为己善。你只要下令说,我忧虑百姓挨饿,所以田单收容养活他们。我忧虑百姓受寒,所以田单脱下裘衣给老人穿。田单广施恩德,大王嘉奖他,他的善行也变成了大王的善行了。齐襄王听了说喏。于是赏赐田单牛与酒,彰显他的德政,并在朝堂上向田单致谢,繁华市井广为宣传,下令寻找饥寒的百姓,收养他们。事后襄王派人到民间打听,听到百姓皆说道,田单爱护百姓,原来全部是我们襄王的恩德啊。”

李隆基突然冒出来这一句,李旦不明所以。

李隆基再次说道:“父皇,儿臣听说王画将兰河等八州尽数交还朝廷。虽然在当初协议之内,但他也能算是遵守承诺,一片丹心。可是儿臣却听到现在朝廷无动于衷,这让儿臣很担心。此人失去西北之地,如猛虎拨牙,悍隼去翼,不退,亦可以为朝中增加一能臣也。去,皆大欢喜。父皇何不给予重赏。一是抚慰王画,二是做出样子,给天下百姓,非不是王画交出西北之地,乃朝廷恩宠,使他感化。第三王画在西北极得民心,抚慰王画,也让血营将士与西北近百万的百姓相看,让他们感到满意,为朝廷重新治理这片地区打下基础。古人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虽然西北交了出来,王画的影响依然存在,现在朝廷只要一道虚衔,就可以将这片地区真正拿下,何乐而不为?”

李隆基的话很有道理。

别以为现在朝廷收下了西北绝大部分的地区,可如果王画反水,一举大旗,二十三州百姓至少会有十五州百姓遥相呼应。

这一点,李旦确实疏忽了。

不过李旦狐疑地看着自己这个儿子,他心里怀疑,难道这个三儿子与王画有什么勾结?

可就是这样,也不应当求自己下旨,何不在事情成了之后,给王画宠遇?况且自己都封了王画灵夏王,王画依然不授,难道还能给王画什么?

于是很小心地问道:“那么朕应当给予他什么奖励?”

李隆基说道:“无他,依然给他当初的爵位。受之朝廷之幸事也,无非多一异姓之王。不受,朝廷数次下诏拒之,他鼎器制好之后,也无法在朝堂立足。一去海外,无论百姓或者将士,只好听从朝廷调谴,一害断去。”

www★тт kan★¢ ○

于是朝廷在正月末再次下旨,加封王画灵夏王同中书门下三品。

诏书到了灵州,王画莫明其妙,当然他还是不授,可不明白,明知道自己不授,朝廷要下达这份诏书。

过了数天后,王画才明白事情来龙去脉。

他肯定没有与李隆基有什么勾结。

可李隆基这一步棋下得很妙。

自从李隆基为了自保,先后出卖姚崇大宋与刘幽求,壮士断腕,但他的力量变得很薄弱。这也是许多大臣投靠太平公主原因。

自己是没有与李隆基有什么,可是李隆基只要借助这个势就行了。让外人看起来,自己一定承诺过李隆基什么,只要自己加入,形势急转直下,投靠他的人立即变多起来。

甚至在他谋变时,只要打出自己的旗号,立即有许多死士认为胜算在即,勇跃参与。

他苦笑了一下,这两个人争权夺利,已经到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马上又热闹了。

但他并没有对此关注,因为百姓转移走了,他心中剩下最后的牵挂也解决了。因此,现在能全神贯注投入鼎器的制作,以及新瓷器的研烧。

正月末,又出了一炉瓷,现在王画烧这件瓷器几乎成了笑话。

王画让炉工小心翼翼地打开窑门,李持盈抱着孩子在后面笑咪咪地看着。

实际上王画烧什么瓷器,她看过多少遍了,精美固然精美,可在她想法中,也没有烧成的希望。

王画回过头,对李持盈说道:“你笑什么?”

“我没有啊,二郎,你一定会成功的。”李持盈举了举小拳头,口是心非地说道。

王画心中也没有把握,鼎器眼看就要成功,留给他的时间不多。如果在九州之鼎成功之后,他也离开了灵州,到了大洋洲后,没有那么多工匠协助,也没有了那么多材料供他挥霍,更没有成功的希望。

他心中默默说了一句,也许难度太高了。

实际上这一炉瓷再次烧败的话,他已经不打算烧这件瓷器,而换成别的薄胎瓷。研究了很长时间,只要不烧内胎画薄胎瓷,他还是很有把握的。

炉工小心翼翼地将瓷器搬了出来,忽然传来一声欢呼声。

这是两个瓷瓶。但与别的薄胎瓷不同,它内外皆有图案。

外面是字加图案,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瓷瓶上下方皆有一些纹饰。如果仅止如此,也早烧成功了。奥秘在瓶内,瓶内还有一幅图画,是根据陶渊明这幅文章作的画,一个山谷,有流水青山,田园村舍,还有许多百姓在耕作,脸上带着快乐的笑容。为了使烧成功后,能看得更清楚一点,刀刻的时候有些深。

本来瓷胎极薄,因为刀刻,所以一烧就结裂了。

而且成本更是高昂,不可能刻好后,上釉,再团瓶。为了其亮丽的色彩,王画用了粉彩,因此必须先用高温烧毛胎,再一点一滴地用精巧的工具,伸进瓶内上釉料,再反复低温上釉。

虽然是撇口瓶,可是在成型的瓶内上釉,是何等的难事?毕竟是隔着一层瓷胎,虽然很薄,但不是真的薄如纸,透明照人,对视线还是有影响的。而且瓶子也不大,只能一人操作,极其耗费工时。

为了成功,每次烧结许多瓷胎,分多人勾釉。然后再慢慢烧,慢慢勾釉,结果用了无数工时,耗费了许多原料,前后烧坏了多达近两百伯瓷瓶。这算没有算成本,如果算成本,有可能这两件瓷瓶达到数万缗钱。况且更不计王画自己亲自动手的费用。

听到了欢呼声,王画与李持盈一起挤了过去。

看到工人手里小心翼翼地举着两个瓷瓶,瓷瓶高约三十几公分,不算很高,然而晶莹剔透,在阳光的照耀下,里面的图案与外面的字迹几乎合在一起。

王画立即将它们接过来,不要一激动掉在地上就麻烦了,他拿出来一个铺满锦绒的盒子,将一个瓶子放进去,另一个瓶子放在桌台上,往里面倾注水。然后轻轻地转动起来,这一转奇迹出现了。

借着明媚的光线,整个桃花源图就象在流动一样,里面青山碧水在动,百姓在动。因为瓷胎薄,加上透明度好,就象它不是瓷瓶上的画,而是一个个很淡你版的真山真水真人,在桌台上流动。

一个工人老泪纵横,喃喃道:“这才是真正的天下第一瓷啊。”

以后不好说,但现在它的工艺,它的美观,它的成本,确实是前所未有的天下第一瓷。

王画说道:“派人送其中一件,到长安。”

这不是一件奢侈的工艺品,因为在雕刻时,瓶颈上还有一行大字:何时天下皆桃源乎?

一句问话,八个字,立即将它的价值升华。

但有一句话,王画没有说。为什么送到长安

,朱仝在灵州时,王画说过,什么时候这对瓷瓶能够团圆,什么时候就是天下大治的时候。

且不说它有多少象征意义,但这两件瓷瓶的意外制成,为鼎器制作带来了一个好兆头。

这时候沐孜李找到了王画。

现在王画手中只剩下三州之地。

这是为了自保才这样做的,别看现在李旦父子与太平公主对自己万般拉拢。如果自己手中真一点力量也没有了,再试试看,他们还有没有这个好态度。

不过鼎器一成,这三州还是要交接的。因此也试着对朝廷任命的官员放权。再加上沐孜李,还有留下的几十名人员帮助,王画认为不会出什么问题。

但沐孜李递过来一些卷宗,她也不想分王画的心,然而解决不了,看到王画烧出来了瓷器,心事又少了一件,不得己,还是找王画求助。

王画看了一下,是几桩未悬的案子,第一件是一个杀夫案。

灵州城西几十里路刘敬约他的好朋友周四到灵州城做生意,周四老婆不同意,夫妻俩吵了很多天。到了约好的那一天,周四不顾老婆意见,一大早就起身离开家,到约好的船上等刘敬。这是周四娘子的原来供词。

但刘敬的供词不是这样的,他也来到船上,却没有等到周四,他等得有些心急,可因为这件事,周四娘子对他很反感,于是让船夫赵佝子却替他喊周四过来。赵佝子来到周四家中,喊了几声周四娘子。周四娘子将门打开,赵佝子找周四。周四娘子很奇怪地说道,周四一大早就离开家,到他船上了。刘敬一听不对劲,于是与赵佝子到处找周四,找了三天也没有找到。

刘敬害怕周四出事,于是到灵州城状告周四娘子,说是她害死了丈夫。在刑讯之下,周四娘子也承认是她害死的,于是衙役询问她将周四的尸体埋藏在何处。可无论再用刑,周四娘子说的地方都不对。

因此,沐孜李看到这个案件时,认为周四娘子很有可能是冤枉了。但那天周四起得很早,也没有人看到,不知道在哪里出的事,因此不知案情从何入手。

第二件案子就发生在灵州城内,李崇与朱察到米泰店中投宿。但在第二天,米泰被店中伙计发现在家中被人害死了,立即报官。衙役过来将全店封锁,客人关押,开始搜查,结果在朱察佩带的横刀上看到血迹。

于是将朱察与李崇关押。朱察不承认,说不知道这把横刀上的血迹从何而来的,因为它搜刀鞘里,自己也没有将它拿出来看,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染上血迹。于是刑讯拷供,最后朱察没有承认,李崇却承认是他们谋财害命的。然而供词也多有不对的地方。因此沐孜李也怀疑这是一件冤案。

其他的案件也与此类似,有人命案,有财产偷窍案,零零总总的,都是沐孜李感觉判决不对,于是将它提了出来,自己又没有能力解决,于是找到王画。

王画看完了,心中有数。

只好抽出几天时间,将这些事务整理。首先命人将赵佝、刘敬与周四娘子带过来,命令赵佝子跪下,从实将如何谋害周四的经过招来。

这一下子峰回路转,让人感到惊诧,赵佝子不承认。

王画说了一句:“叩门就叫四娘子,预知他家无丈夫。”

就是一句话,赵佝子脸上发白,其他人恍然大悟,还没有用刑,就招供了。原来是周四因为心情郁闷,做事不小心,将随身带的钱财露了白,使赵佝子动了贪恋,在背后用绳子套住周四的颈子,一下子将他活活勒死,然后绑上石头,沉入河中。

衙役根据他所说的地点,派人打捞,一会儿果然将周四的尸体打捞上来。

众人皆服。

王画也没有得色,这些只是小人物犯下的案子,与滑州汴州两件大案根本不能相提并论。

又审米泰被杀案,将店中当时的客人与店里面的人全部喊来,一一询问。最后将一个起早打扫卫生的老婢留了下来,但只让她坐在后屋喝茶,王画却在处理其他公务。沐孜李不明所以。

到了晚上了,王画才将这个老婢放了出来,却对一个衙役说道,让他换了普通的衣服,跟在这个老婢后面,看有谁询问这个老婢,而且询问时神情有不正常的地方。到第二天再次将老婢喊到后屋,让她喝茶,连请了三天,结果让衙役看到一个中年男子,一连三天都询问过这个老婢。王画让衙役再跟踪这个中年男子,然后得知他叫奉进,而且与米泰老婆有染的消息。立即派人将米泰老婆与奉进传来,用刑拷打,最后才知道,原来是奉进与米泰老婆有染了好几年时间,但米泰其貌不扬,在米姓中却十分有地位,两人无奈。

那一天看到李崇与朱察二人,朱察佩带横刀与其他人不同,他纯是为了装饰,从进来到吃饭,到安顿,几乎都没有拨过横刀。于是想了一条主意,让米泰老婆回去娘家,洗衣脱嫌疑,将朱察看二人的房间钥匙交给奉进。奉进趁早朱察他们离开房屋后,将朱察的横刀拿了出来,杀死了米泰,然后将横刀插入刀鞘,放回朱察的房间。

还有其他的几件案子,也让王画迅速查清楚。这让所有衙役与官员心悦诚服。

但王画心中却有了一些忧色。

这些案子,虽然有人命案,可不是惊天动地的大案,全国皆有,就看当职的官员脑袋够不够聪明。

可是这段时间三州发生的各种案件数量太密集了。

不是马上交给了朝廷了,民心就散了。与民心无关,就是朝廷其他各州县,也没有这么密集的案情发生。

造成这原因主要还是交接的问题。

王画留下的人手很少了,忙不过来,也有意放权,因此不是所有事务都一一过问的,但朝廷也有官员,可他们害怕王画,却不敢接手。所以有些刁民看到这个情况,认为有机可趁,所以才造成这段时间案情密集的。

他处理完这些案子后,心里说道:是要到放手的时候。

二月来临,太平公主写了一封信给他,说了一些浓情蜜意,然后很委婉地询问王画,与李隆基有什么关系?

李隆基再三替王画说好话,让她担心起来。

王画正好回了一封信,开头直接说,我与他与你什么也没有,你们如何争斗与我无半点关系。但我要问你一句。现在如果你要富,各地进献谄媚的财物,从岭南到江浙再到河北剑南,各个道路上充塞着送到你府上的礼物。你当初说宗楚客的府邸修得豪华奢侈,如今你府邸比他的府邸还要奢侈十倍。

说权势,天下间除了太上皇外,连皇帝都没有你的权利大,宰相六部尚书大多出自你的门下,可以说这个天下,你只手遮天。

说名声,现在唐朝上到八十岁的老翁,下到三岁婴儿,有谁不知道你太平公主的名字?

但我不明白了,你究竟要做什么?难道现在你还不满足吗?就是你百般声讨厌恶的韦庶人,也不及现在的你吧?

难道你真想做皇帝?

太平公主是不想做皇帝的,甚至她连杀害李隆基的心思,到现在都没有动过,但过份留恋权位。所以越来越过份。

王画又写到,想做皇帝,恕我帮不上忙,不想做皇帝,请听我说一句,收敛吧,不然你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写完后,封上蜡,让太平公主的人带走。

不过王画也很快要进京了。

到了三月初六,王画象征式的将最后一块镶龙图案金箔打在长幅丝缂上,九州之鼎终于完工!

无数的鞭炮燃放起来,可是听到这个消息,灵州城中的百姓却黯然流泪。

因为他们都知道,鼎成之日,便是王画离开之时。

第15章 约战天下第46章 寒冷的心第83章 真正的混血第10章 沐孜李的野心第84章 囡囡第31章 立誓第32章 谋反第82章 被老草啃的那头嫩牛(上)第46章 风云之战第125章 答案第103章 那一夜,菊花满洛阳(五)第48章 贵品第71章 赐妓第70章 沉默的羔羊第60章 佳丽(一)第61章 佳丽(二)第154章 香消殒第19章 鹏第17章 约战天下第33章 风云之战第61章 几人不动心第1章 第二个学生第17章 真正的敌人第94章 布施第68章 安排第67章 决战慈恩寺第4章 出手第26章 发威(二)第13章 墨第92章 那一箭第21章 要官第86章 决战白马寺(十五)第148章 鼎瓷成第7章 大圣王第12章 朱先生第53章 假设第67章 圣颜第70章 青丝符第22章 血甲第49章 笼中人第27章 三马第2章 借地(上)第103章 拉拢第78章 决战白马寺(七)第30章 不速贵客(下)第24章 诅咒的故事第52章 误会第64章 高兴第71章 捞月亮的蓝子第56章 基础第79章 决战白马寺(八)第47章 馊主意第137章 玩味天下第49章 驯第42章 太子第1章 纱衣(上)第39章 太子第27章 风雨来临前第51章 要出大事第34章 天意第50章 改良第8章 祖师爷第50章 漫天要价第94章 大家彼此第61章 凤求凰(下)第120章 女王振(续)第19章 狗咬狗(中)第19章 二礼第67章 两头猪第58章 第一个锦囊第55章 炮声隆隆第20章 换硬的第6章 囧与雷(二)第23章 三叠第43章 酸(上)第81章 决战白马寺(十)第148章 鼎瓷成第39章 忽悠第9章 大势第46章 大锤,好大的锤第6章 艰难的选择第2章 马崽坡第63章 师徒第58章 善士周永第78章 美女来袭(上)第107章 八方来贺第37章 风云之战第28章 红雾第102章 谈判第26章 立营第17章 真正的敌人第82章 被老草啃的那头嫩牛(上)第64章 拨城(中)第76章 决战白马寺(五)第105章 瘦弱的身体第119章 女王振第108章 半文钱第15章 猫与鼠(下)第133章 字画第152章 赤箭粉
第15章 约战天下第46章 寒冷的心第83章 真正的混血第10章 沐孜李的野心第84章 囡囡第31章 立誓第32章 谋反第82章 被老草啃的那头嫩牛(上)第46章 风云之战第125章 答案第103章 那一夜,菊花满洛阳(五)第48章 贵品第71章 赐妓第70章 沉默的羔羊第60章 佳丽(一)第61章 佳丽(二)第154章 香消殒第19章 鹏第17章 约战天下第33章 风云之战第61章 几人不动心第1章 第二个学生第17章 真正的敌人第94章 布施第68章 安排第67章 决战慈恩寺第4章 出手第26章 发威(二)第13章 墨第92章 那一箭第21章 要官第86章 决战白马寺(十五)第148章 鼎瓷成第7章 大圣王第12章 朱先生第53章 假设第67章 圣颜第70章 青丝符第22章 血甲第49章 笼中人第27章 三马第2章 借地(上)第103章 拉拢第78章 决战白马寺(七)第30章 不速贵客(下)第24章 诅咒的故事第52章 误会第64章 高兴第71章 捞月亮的蓝子第56章 基础第79章 决战白马寺(八)第47章 馊主意第137章 玩味天下第49章 驯第42章 太子第1章 纱衣(上)第39章 太子第27章 风雨来临前第51章 要出大事第34章 天意第50章 改良第8章 祖师爷第50章 漫天要价第94章 大家彼此第61章 凤求凰(下)第120章 女王振(续)第19章 狗咬狗(中)第19章 二礼第67章 两头猪第58章 第一个锦囊第55章 炮声隆隆第20章 换硬的第6章 囧与雷(二)第23章 三叠第43章 酸(上)第81章 决战白马寺(十)第148章 鼎瓷成第39章 忽悠第9章 大势第46章 大锤,好大的锤第6章 艰难的选择第2章 马崽坡第63章 师徒第58章 善士周永第78章 美女来袭(上)第107章 八方来贺第37章 风云之战第28章 红雾第102章 谈判第26章 立营第17章 真正的敌人第82章 被老草啃的那头嫩牛(上)第64章 拨城(中)第76章 决战白马寺(五)第105章 瘦弱的身体第119章 女王振第108章 半文钱第15章 猫与鼠(下)第133章 字画第152章 赤箭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