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马崽坡

说起来,安禄山与血营有着很大的渊源。

这要从契丹人说起来,武则天时代,除了吐蕃人论钦陵带来的耻辱外,还有契丹人,先是曹仁师、张玄遇、麻仁节硖石谷一战,大败。然后是王孝杰又在硖石谷,但在谷东一战,这一战更惨,十七万人尽墨,王孝杰自己亦坠崖死。最后请了默啜,才将孙万荣击溃的。但却了一头狼,却请来了一头虎。

到了孙佺,冷陉一战,两万八千大军回来没有几个。差一点连乌可利与李楷固都被他们自己族人击杀。

这回到了薛讷,以前他一直很小心的,可听到了东北鞨、奚等部落想归顺唐朝,无奈唐朝不建营州,只好投奔突厥。只要唐朝重建营州,则相率归附。想建营州,必须击败契丹。于是薛讷贪了功,主动请求。七月薛讷出兵,手下大将杜宾客认为时属炎暑,不是出兵的时候,不听。行至滦水山峡,以前王画还照抄了契丹人这次战例,然而薛讷同样疏忽了。于是中伏,八万大军死之八九。薛高与数十骑突围得免,被契丹人嘲笑为薛婆。

又到了赵含章,与契丹战于白山,大败,幸好平卢乌承玼带兵从右杀出,大破契丹大军,才挽回一点脸面。

第二年薛嵩的老子薛楚‘玉’命郭知运的儿子,大将郭英杰率军一万,与契丹战于都山。郭英杰战死,契丹人出其脑袋,余六千人依然不降,于是一万人尽墨。

李隆基十分恼火,又请来当初血营著名将领张守珪。张守珪到任后,整顿军政,‘激’励将士,伺机主动出击契丹。契丹王屈利与可突干见战场上取胜无望,害怕了,使出诈降计。但这点计谋怎么瞒过张守珪?于是将计就计,将屈利与可突干斩杀。到了这时候,唐朝也契丹人的局势才真正转守为攻,占据上风。

故事就是从这里发生的,安禄山为张守珪左骁卫将军,持勇轻进,为虏所败,按律当斩。但在临刑前他大声呼道:“大夫不‘欲’灭奚、契丹邪,奈何杀禄山”

张守珪本来就怜爱其骁勇,听到这个喊声,没有了杀意,于是送到京城。张九龄进谏说按律当斩,况且观其人必有反相。李隆基不听,释回原处。让张守珪命为捉生将。但这个人很有本事,每数骑出,必定会捉回来数十名契丹人。

有史书说他冒功,这是刻意贬低的,如果真是冒功,张守珪岂能不觉?

因为这一斩一放,张守珪就对此人注意了,于是更加喜爱,收为养子,传其兵法。这使安禄山如虎添翼,真正开始了质的变化。

安禄山还有一个好友,叫史窣干,背负官债逃亡,被奚人斥候捉住,想要杀死他。史窣干大言道:“我是唐朝的和亲使,你杀死我,将会祸及你们国家。”

斥候也不知是真是假,唐朝是与他们有过联姻,李隆基曾经将永乐公主、燕郡公主、东华公主、宜芳公主、固安公主、静乐公主、东光公主下嫁给契丹与奚族人,但唐朝下嫁的公主大多数让这些蛮人斩杀。这成了唐朝和亲史上最大的羞侮之事。

可时与势不对,那时候唐朝来犯一次灭一次,现在形势颠倒过来,是唐朝见他们一次就灭一次。所以将史窣干带到牙帐。见到了奚王,不能不承认这个史窣干很有胆‘色’,他见到奚王后长揖不拜。奚王十分恼怒,不过害怕唐朝,不敢杀,于是待之以宾客之礼,派出数百人到唐朝“迎娶”公主。这能回去吗?

史窣干眼睛一转,计上心来,又说道:“王派出的人很多,可都是低下的人,没有资格面见我们大唐天子。我听说你们奚族有良将叫琐高的,为什么不让他入朝?”

奚王就是再聪明,也没有想到一个唐人,敢拿下嫁公主来骗人,想想也是,就同意下来。

但不能真让他们入朝,史窣干在他们还没有到达军城时,派了人对军城军使裴休子说:“奚族良将率‘精’锐而来,名为入朝,实为袭击军城,宜早做准备。”

裴休子也没想到其他,听信了史窣干的话,于是将琐高等人迎进使馆,重兵击杀。琐高生擒活捉,送到幽州。

张守珪听后大笑起来,这个小史子有意思,一个若大的奚王都让他玩得滴溜溜转,不以为意,反以为功,奏为果毅,后来见到李隆基,李隆基与之语,十分高兴,赐名为史思明。

于是在张守珪帐下,这两个最大的叛骨子,稳步成长起来。

长安还是一片繁华。

特别是李隆基得到杨贵妃后,从此君王不早朝,加上现在他不思进取,更懒得处理政事。前面李林甫一死,后面又将政事‘交’给了杨国忠。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杨贵妃有三个姐姐,适崔氏者封韩国夫人,适裴氏者封虢国夫人,适柳氏者封秦国夫人。堂兄杨銛为殿中少监,杨锜为驸马都尉,娶太华公主。杨氏五家,并赐宅于京师。“势倾天下”,“四方赂遗,辐凑其‘门’。”杨国忠当宰相不到两年,中外饷遗,积缣为三千万匹(双丝织成的上等细绢)。

杨家满‘门’红到什么地步?

杨家五队,每队各‘色’一衣,如若合一,粲若云锦。五家做房子,竞相豪丽,只要看到有人房子比他们家好的,立即拆掉重新建造。其中虢国夫人看重了韦嗣立的宅子,立即让韦嗣立的家人搬走,只偿还了旮旯里十亩地皮偿还韦家的损失。韦嗣立的家人敢怒不敢言,只好忍气吞声。

杨氏五宅夜游,与李隆基的爱‘女’广平公主奴仆争于四市‘门’,杨家奴用鞭子将公主‘抽’于马下,驸马程昌裔下马去扶公主。又遭到杨家奴用鞭子狠‘抽’。广平公主气坏了,如果是杨国忠用鞭子‘抽’还有话说,几个奴仆竟敢用鞭子‘抽’自己,‘抽’驸马。于是跑到李隆基面前哭诉。李隆基下诏将杨家动鞭子的奴才处死,然后责备驸马都尉程昌裔没有管教好下人,免其官职。

到底是谁没有管教好下人哉?广平公主一听也傻了眼。

文官腐败,赏贻无度,朝廷用费更是无度。武将呢?均田制破坏,府兵授田不足,又要缴纳沉重的税务,又要服漫长的兵役。于是逃匿山林。朝廷只好募兵。但唐朝庞大的折冲府编制李隆基也没有改革,也就是说各个军官还在,还在发薪水。边将为了拉拢将士,‘逼’迫朝廷封官赏职,连哥舒翰、封常清、高仙芝都脱不了俗。这无疑增加了行政费用。

同时晚年李隆基穷兵黜武,又要庞大的军队来支持。本来唐朝一年边关费用只有两百万贯,到了天宝末,到了一千四五百万贯。仅河东幽州剑南三道的粮食所需就达到了两百万石。

这些钱往哪里摊,只有从穷苦老百姓头上出。

开元时天下路不拾遗,到了天宝末,朝廷昏暗,再加上关中等地连年水旱,道路时有饿死人的情况。但是杨国忠等人家中一盘菜能‘花’费中人之家十家财产(难道天天吃龙‘肉’?)。

李隆基也看到不对,这老天一会儿半年不下雨,一下雨又是半年不停,于是问杨国忠。杨国忠就拿出一些长势良好的禾苗给李隆基看,说:“虽然雨多,但没有损害庄稼。”扶风太守房琯奏水灾严重,杨国忠就派御史去调查,不是查水灾,是查房琯屁股后面有没有脏东西,准备整房琯。于是天下大臣再没有人敢言灾情。李隆基看着大雨连绵不停,问高力士,高力士说道:“自从陛下将大权委于宰相,赏罚不当,以致上天‘阴’阳失调,我怎么敢说?”

高力士不但在这事上进了一谏,对李隆基放权给边关武将,也进了谏,但李隆基就是不听。

知道了,可是回去往杨‘玉’环白白嫩嫩的肚皮上一躺,什么都不想了。

朱仝还在,老得一嘴牙掉了一半,跑到王画面前说道:“二郎啊,果如你所说啊。”

王画只是笑笑不语。

安禄山回到范阳,又请求用蕃人三十二将代替汉人将领,扫清最后一道妨碍。李隆基居然同意,韦见素忧心仲仲。劝是没有办法劝了,只好出了一个主意,让李隆基下旨,命安禄山为平章事,召他入朝,任命贾循为范阳节度使,吕知诲为平卢节度使,杨光为河东节度使。出将入相,是每一个官员的梦想,如果安禄山不反,自然十分高兴。又可以将安禄山的势力拨除。如果是想谋反,这道诏书肯定不授。

李隆基一听也有道理,但写好了制书,却留中不发,让宦官辅琳用赐珍果借口查看。辅琳得到安禄山重贿,回来自然说好话。韦见素这番心血又白费了。

但是不是如此呢?

安禄山回到范阳后,每当朝廷有使者来,总是装病不出,布好兵力后,才出来接见。这是害怕朝廷借下旨的机会,来个擒贼先擒王,将他斩杀。

随后李隆基又下旨让安禄山儿子安庆宗迎娶荣义郡主,让安禄山进京参加婚礼。安禄山称病未来。到了七月,安禄山上表献给朝廷马三千匹,但每匹马配马夫二人,并派蕃将二十二人护送。河南尹达奚珣产生怀疑,上奏说:“请告谕安禄山,到冬天来献车观,由朝廷供给马夫,不用烦劳他手下将士。”

不说马夫,直接说将士。如果这六千多人全部是‘精’兵猛将,一下子借献马为借口,闯入京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当年王画也献过马,比安禄山数量多,次数也多,随行也不过几百人就照料了。甚至有时候直接‘交’给秦州官员护送,连护送的民役都省下来。

李隆基才有所省悟,于是派宦官冯神威告谕安禄山,又说,朕刚为你在华清宫造了一座温汤池,十月在哪里等候你。

安禄山一听不快活,坐在‘床’上也不伏拜,只说皇上可好,又说,不献马也行,我十月一定去京师。然后命人将冯神威安置在馆阁,不再接见。过了很多天,才让冯神威回朝。

冯神威吓得要死,见到了李隆基大声哭道:“我差一点儿见不到陛下了。”

但这样一来,安禄山正式谋反,不过他没有说谋反,而是打着清君侧,诛杀杨国忠的名义。尽发所部所有‘精’兵,以及同罗、奚、契丹、室韦等部悍卒,凡十五万人,号称二十万。最气人的是王画留下来的火炮,除了数败于契丹,失去了四十多‘门’,让契丹化为‘精’铁外,其余大部让李隆基全部赐予安禄山。

十一月,范阳起兵。河北道本来就是安禄山管辖范围,望风瓦解,守城官员或投降,或逃跑,或者被部下生擒献功,几乎无一人反抗。十二月,叛军就到滑州灵昌渡河,连下陈留郡开封,荥阳。当时天下承平已久,特别是中原百姓,累世不识兵革,在安禄山进攻荥阳时,守在城头的士兵,闻鼓角声,自坠如雨。听到战鼓与号角声,因为害怕,自己从城头上象下雨一样掉下去。荥阳如何守城?

李隆基证实安禄山谋反,斩杀安庆宗,赐荣义郡主自尽。让郭子仪代替安思顺为朔方节度使。其实安思顺与安禄山并没有血缘关系,安禄山本名叫阿荦山,母亲是突厥人,一个装神‘弄’鬼的‘女’巫,父亲是康国人。后来又将丈夫一脚踢了,改嫁了一个安国人,于是冒姓安。后来突骑施败散,与继父哥哥的儿子安思顺逃到幽州。有那么一点关系,但不深。

哥舒翰因此还耻笑安禄山为咋种。但安思顺却是很纯种,与安禄山一样,安思顺对哥舒翰也十分不满,不过他并没有反意,名将郭子仪与李光弼皆出自他手下。不然后果更糟。

正好封常清入朝,于是让封常清飞驰洛阳募兵。封常清有些托大,在他心中想法是安禄山是拍马求荣,加上李隆基眼睛瞎了,又因为杨‘玉’环一边说好话,才上位的。但自己是什么时候成名的?

他旬日之间就募得六万兵力,乃断洛阳所有石桥,进军虎牢关防御。但这些士兵临时募集而来,没有经过训练,又因为几年前武器库失火,损失了三十七万件武器,中原武器一直不足。还有封常清托大,于是虎牢关一战,唐军大败。到洛阳一战,唐军又败。洛阳失守。

这时候唐朝又让高仙芝将飞骑万骑等军队集合起来,凑成了五万人,两人汇合,合计了一下。这一回封常清不敢托大了,于是退守潼关利用天险自保。

这是一个很正确的策略。潼关天险,易守难攻。安禄山可没有热气球,滑翔机占据天空优势。就是有,在密集防备之下,也成了活箭靶子。

而在河北大后方,颜杲卿举兵,河北十七郡皆响应,从者二十万。当然这二十万说起来吓人,论真实战斗力不如安禄山手下两万‘精’兵。另外其堂弟颜真卿也合众数万人。这弟兄俩人,差一点就将安禄山大后方拿下来。

这时候只要唐朝守住潼关,郭子仪与李光弼‘抽’调河西、朔方、陇右等军队,出井陉关,与河北义军联成一片,夺下河北。就能将敌人军心瓦解。而且唐朝国家疆域辽阔,有着巨大的财力人力,这个机器开动起来,就是耗也将叛军耗死了。守住潼关,确保长安太平无事,时间拖得越长对唐朝越有利。而且封常清怕李隆基不明白,三次派快马上表陈述利害关系。

可是李隆基呢?认为他们丧师失地,将他们处以死刑。数万士兵皆喊“冤”喊声震破云霄。

杀死了这两个赫赫有名的大将,朝廷又‘逼’哥舒翰出战。

英雄所见略同,封常清想到的,哥舒翰也早想到了。虽然这时候潼关集结了二十万军队。可有什么用?当时血营才八九万正规士兵,但击败了多少敌人。不说二十万,就是二百万,这些散兵游勇,也不是安禄山大军的对手。

一边守卫潼关,一边派人写信给大洋洲,向王画哭诉求救。

实际上血营将士这些年与王画一直有联系。但王画写信告诉他们,不要再联系自己了,不然会耽搁他们的前程。

哥舒翰守卫潼关足足半年,如果没有这半年时间,唐朝结果会更坏。这为唐朝赢得了很多准备筹集的时间。实际上因为哥舒翰将安禄山大军拖住,形势一片大好,郭子仪与李光弼与史思明战于嘉山,击毙四万多叛军。河北更多州县都杀了叛军守将归顺朝廷。范阳的归路同时也被切断。家在范阳的将士全部在心中动摇。

安禄山大惧,召来属将高尚与严庄责骂,你们都劝我反叛,现在军队阻于潼关,数月不能攻破,北归的路也被断了,官军大集,我们所占据的只有汴州郑州,如何取胜?最后安禄山无奈,已经打算放弃洛阳,返回范阳。

就在这时候,李隆基听信杨国忠的谗言,多次派人‘逼’迫哥舒翰出战。哥舒翰在没有等到王画回信,朝廷紧‘逼’之下,抚‘胸’痛哭出战。

作为一个名将,甚至比高仙芝与封常清更有军事韬略,怎能不知道出战的结果。

灵宝会战,唐军大败,哥舒翰只带着八千人逃回潼关。看到安禄山势大,蕃将火拨归仁等人将哥舒翰劫持投降了安禄山。一代名将,曾经血营头号勇将,吐蕃人心中的白骆驼杀神,竟落得这样屈辱的下场。

朝廷没有接到战报,知道凶多吉少,于是在杨国忠的鼓动下,李隆基出逃四川。

杨国忠一边准备逃跑,一边还沾沾自喜地说道:“这些年来,我一直说安禄山要反,可是皇上不相信,这不是我的错。”

升殿,百官上朝的不足十分之一二,李隆基为了隐人耳目,说要亲自征讨安禄山,当然也没有人相信。他又任命尹魏方和崔光远留守长安,边令诚掌管宫殿钥匙。天黑以后,让陈玄礼集合禁军六军,重赏金钱财帛。天刚发亮,玄宗只与杨贵妃姊妹、皇子、皇妃、公主、皇孙、杨国忠、韦见素、魏方进、陈玄礼及亲信宦官、宫人从延秋‘门’出发,在宫外的皇妃、公主及皇孙都弃而不顾,只管自己逃难。玄宗路过左藏库,杨国忠请求放火焚烧,并说:“不要把这些钱财留给叛贼,”

李隆基心中凄凄戚戚地说:“叛军来了没有钱财,一定向百姓征收,不如留给他们,减轻百姓的苦难。”

这说明他心中还有一份良心。

李隆基秘密走了,百官还继续上朝,但看不到人在哪里。这一下‘乱’了套,王公贵族、平民百姓,争相逃命。一些山野小民,却乘机进入皇宫与王公贵族府中,盗抢钱财。有的还骑驴跑到大殿里面,抢过后又放火焚烧左藏大盈库。边令诚杀了十几个人,将局势稳定下来。于是与崔光远二人投降安禄山。

李隆基一行经过便桥,杨国忠为了断绝敌人的追路,派人放火烧桥,李隆基又说道:“官吏与百姓都在避难求生,为何断绝他们的生路呢?”

派高力士带人扑灭大火。

到了咸阳,让宦官王洛卿先行做好迎接准备。谁知道王洛卿与咸阳官员闻风而逃,丢下李隆基不管不问了。中午了,李隆基还没有吃饭,杨国忠只好自己‘花’钱买了胡饼给李隆基解决温饱。百姓闻听此事,争献粗饭。李隆基按价付了钱,百姓皆落泪。

对李隆基大家感情十分复杂。说他坏吧,就是到了晚年后,他也没有象秦始皇与杨广那样暴虐百姓,甚至时不时给百姓来个免税。说他不坏吧,硬是不管国家,将政事‘交’给李林甫与杨国忠之手,生生将一个大好河山败成这个样子。

但又不明白了,王画在大洋洲做得比他还干脆,为什么疆域开拓到前所未有的境界?百姓短短几十年内增涨到了四千一百多万人口?

大家很‘迷’茫。

一个叫郭从谨的老人跪在李隆基面前进言说:“安禄山包藏祸心已久,有许多人向陛下进言,可是陛下却将他们杀死。所以先代帝王务求忠直之士以广视听,我记得宋璟做宰相时,敢于犯颜直谏,所以那时天下平安无事。现在我一个老百姓都料到今天局面,但陛下呢?”李隆基只是称错。

车辚辚,马啸啸,车驾继续向前。一路上许多跟随李隆基出逃的官吏都逃跑了,晚上在驿站,人们互相枕藉而睡,也不管身份贵贱。

到了马崽坡,随从将士因为缺少食物,心中愤怒。陈玄礼认为天下大‘乱’是杨国忠一手造成的。至少没有杨国忠的进谗,哥舒翰不会被‘逼’兵出潼关。于让宦官李辅国向太子李亨转告。李亨犹豫不决。正好吐蕃使节二十余人拦住了杨国忠的马,向他投诉没有吃的。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杨国忠与胡人谋反。”

这一下点着了火‘药’桶。立即有许多士兵拿出弓箭,‘射’向杨国忠。杨国忠一见不妙,拨马就逃。逃到马崽坡西‘门’内,被士兵追上来活活肢解,将他头颅挂在矛上‘插’于西‘门’示众。然后又‘乱’兵杀了他儿子户部‘侍’郎杨暄与韩国夫人、秦国夫人。御史大夫魏方进说了一句:“你们胆大妄为,竟敢害死宰相。”士兵又把他杀了。

韦见素听到外面大哗,跑出来看,被‘乱’兵用鞭子打得头破血流。韦见素就是韦凑的儿子,虽然在朝中迫于杨国忠的威焰,不敢发言。但为人不算太坏,在地方上多有吏治。有人认出来,急忙说道:“不要伤了韦相公。”

这才侥幸保了一条‘性’命。

士兵又包围绕了驿站,李隆基于是询问是什么事。左右‘侍’从说是杨国忠反。李隆基知道杨国忠是不可能反的,这是士兵泄愤,只好走出驿‘门’,慰劳军士,命他们撤走。但士兵不同意。

于是李隆基又让高力士问话。这时陈玄礼回答道:“杨国忠谋反被诛,但杨贵妃不应再‘侍’奉陛下。愿陛下能割爱,处死杨贵妃。”

这才是‘乱’兵的目标,为什么李隆基不处理政事,就是让杨‘玉’环‘迷’‘惑’住了。

李隆基进入驿站,拄着拐仗侧首默立良久。几日之间,他苍老了十岁。

过了好一会儿,大臣韦谔才上前说道:“现在众怒难犯,形势危急,安危就在片刻之间。希望陛下早作决断。”

说完了跪下叩头,血流满面。

李隆基说道:“杨贵妃在戒备森严的深宫中,不与外人结‘交’,怎知道杨国忠谋反呢?”

高力士说了一句公道话:“杨贵妃确实无罪,但将士杀了杨国忠。贵妃却在陛下左右‘侍’奉,他们不能安心。希望陛下好好考虑一下,将士安宁,陛下就会安全。”

李隆基不说话,呆站着,直到外面喧哗声越来越大,他才无力地下旨,让高力士将杨贵妃引入佛堂,用绳子绞杀。

可是听到杨‘玉’环凄楚的喊叫声,李隆基泪如雨下。

就在此时,外面一千多人,从西边骑着马,疾驰而来,领头的一个士兵与中原士兵装束很不相同,但相貌却是中原人的相貌。他一边骑马飞奔,一边大喊:“刀下留人。”

不知道啊,也不知道是用毒‘药’,还是绳子,还是用刀,反正喊刀下留人。

王画回来了

第3章 逼亲第65章 决战慈恩寺第44章 冠军候第77章 午后放晴第31章 开府第75章 适得其反第95章 打东要西第38章 进攻第10章 囧与雷(六)第96章 蝙蝠、乌龟与红豆第56章 基础第49章 驯第93章 爱美人更爱江山第32章 没第123章 人心啊第18章 很囧人很雷人的真相第20章 约战天下第44章 风波第86章 决战白马寺(十五)第81章 决战白马寺(十)第102章 那一夜,菊花满洛阳(四)第74章 决战白马寺(三)第40章 学生第139章 随第116章 无间道第29章 秦汉砖瓦第63章 师徒第68章 躲猫猫第37章 风云之战第52章 盟友第74章 进来、出去第48章 眺望第45章 宗楚客的价格第49章 笼中人第96章 暗流第28章 发威(四)第71章 赐妓第29章 风云之战第7章 囧与雷(三)第15章 血甲第18章 讲故事第75章 适得其反第59章 送客第93章 爱美人更爱江山第87章 人心散了第81章 再坑一次第8章 初遇第21章 大神(上)第13章 代面第67章 死心第85章 决战白马寺(十四)第103章 那一夜,菊花满洛阳(五)第17章 约战天下第82章 世界的尽头(下)第4章 学生第43章 学艺第2章 马崽坡第54章 驯马第151章 托非人第49章 担心第34章 塞北大捷第28章 风云之战第42章 神仙?第71章 借将第42章 太子第74章 进来、出去第63章 浮尸第47章 真爱(上)第29章 满园春色第56章 基础第66章 钓鱼第32章 惆怅第27章 夜探第79章 美女来袭(下)第3章 逼亲第70章 日上柳梢决战之时第64章 拨城(中)第33章 风云之战第27章 发威(三)第95章 打东要西第87章 余波(下)第50章 逆天而行第13章 代面第18章 天津桥上一张纸(一)第25章 发威(一)第33章 二夺大非川第20章 换硬的第143章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第94章 早朝龙虎斗第71章 赐妓第13章 猫与鼠(上)第1章 第二个学生第88章 凡尘第82章 被老草啃的那头嫩牛(上)第17章 约战天下第55章 无心逐云第54章 难缠第1章 围城第34章 上天与天上(上)第15章 猫与鼠(下)
第3章 逼亲第65章 决战慈恩寺第44章 冠军候第77章 午后放晴第31章 开府第75章 适得其反第95章 打东要西第38章 进攻第10章 囧与雷(六)第96章 蝙蝠、乌龟与红豆第56章 基础第49章 驯第93章 爱美人更爱江山第32章 没第123章 人心啊第18章 很囧人很雷人的真相第20章 约战天下第44章 风波第86章 决战白马寺(十五)第81章 决战白马寺(十)第102章 那一夜,菊花满洛阳(四)第74章 决战白马寺(三)第40章 学生第139章 随第116章 无间道第29章 秦汉砖瓦第63章 师徒第68章 躲猫猫第37章 风云之战第52章 盟友第74章 进来、出去第48章 眺望第45章 宗楚客的价格第49章 笼中人第96章 暗流第28章 发威(四)第71章 赐妓第29章 风云之战第7章 囧与雷(三)第15章 血甲第18章 讲故事第75章 适得其反第59章 送客第93章 爱美人更爱江山第87章 人心散了第81章 再坑一次第8章 初遇第21章 大神(上)第13章 代面第67章 死心第85章 决战白马寺(十四)第103章 那一夜,菊花满洛阳(五)第17章 约战天下第82章 世界的尽头(下)第4章 学生第43章 学艺第2章 马崽坡第54章 驯马第151章 托非人第49章 担心第34章 塞北大捷第28章 风云之战第42章 神仙?第71章 借将第42章 太子第74章 进来、出去第63章 浮尸第47章 真爱(上)第29章 满园春色第56章 基础第66章 钓鱼第32章 惆怅第27章 夜探第79章 美女来袭(下)第3章 逼亲第70章 日上柳梢决战之时第64章 拨城(中)第33章 风云之战第27章 发威(三)第95章 打东要西第87章 余波(下)第50章 逆天而行第13章 代面第18章 天津桥上一张纸(一)第25章 发威(一)第33章 二夺大非川第20章 换硬的第143章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第94章 早朝龙虎斗第71章 赐妓第13章 猫与鼠(上)第1章 第二个学生第88章 凡尘第82章 被老草啃的那头嫩牛(上)第17章 约战天下第55章 无心逐云第54章 难缠第1章 围城第34章 上天与天上(上)第15章 猫与鼠(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