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统一思想

元日,又称元旦、元正或正旦,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天,寓意万象更新。

同光四年(919)正月初一,皇太子邵承节一大早就来到了横街之南东北角,等待司宾引领。

今日是个晴天,但依然比较寒冷。

横街内外,布满了宫廷仪仗、侍卫。他们昂首挺胸,目不斜视,威武整肃。

太子也是老武夫了,以他的眼光来看,这批侍卫的模样还是十分不错的,尤其是其中年岁在四旬以上的,多为禁军老卒出身,杀气腾腾,让人莫敢直视。

以小见大,可窥王师全貌矣。

被侍卫隔开的横街南道东端,则聚集着一批三品以上紫袍文官,以中书侍郎赵光逢、萧蘧、理蕃使杨爚、副使种觐仙为首。

又因赵光逢加中书令衔,故居前半步,隐为南北衙诸相之首。

志得意满吗?有点。但更多的是战战兢兢。

陈诚已经致仕,赵光逢只会更加小心翼翼,勉力操持局面,在朝官与圣人之间,求得一个平衡——没有这份本事,也轮不到他来掌管中书省。

三品以上文官的对面、横街南道西端,则是开国勋贵及三品以上武官。

这些人里面,又以朱叔宗、李唐宾二人为首。

朱叔宗是太子岳父,人脉又广,地位崇高。

但李唐宾是不可能落在他身后的,于是二人并排站立,无分大小。

当然,朱叔宗并不介意。

他的硬伤是没有战功,光凭这一点,李唐宾就有资格站在他前面。甚至于,就连卫国公卢怀忠都可以站在他身前,但人家谦虚,坚持与蓟国公葛从周、凉国公臧都保站在一起——陈国公符存审不在京,没有参加。

这几位既是勋贵又是职事官,故居前。

非职事官或官位比较低的勋贵,就站在稍后一些了。

巴国公高伦与陇西郡公陈诚站在一起,微微有些不安,甚至有点毕恭毕敬了。

没办法,他俩差了两辈,陈公又是陛下相识于微末的老人,他根本不敢造次。

再远一些,还有朱袍、绿袍、青袍文武官员、诸州朝集使、在京宗室、藩邦使者等各自不同身份的人聚集的地方。

王建瞅着斜对面泰封国的使者康瑄诘,稍稍有点尴尬。

他已经被任命为姑墨州长史,过完正月就要赴任,协助镇将戍守地方。也就是说,他现在的身份是大夏正五品官员,泰封的一切早就烟消云散,与他再无瓜葛。

对此,他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

奋斗了半辈子的事业,说没就没了,换你怎么想?

不过家人对长安、洛阳的生活十分满意。尤其是圣人赐下的宅子,地段很好,周围都是达官贵人,交际起来十分方便,一家子都很开心。

妻子柳氏曾经直截了当地对他说:“高丽王的日子都没大国朱袍官员舒服,这次是来对了。”

王建只能苦笑。

妇人懂个屁!一点点奢靡生活就收买了,又怎能知晓这些东西来得快,去得也快?

富贵荣华,全在圣人一念之间。

斜对面的康瑄诘也看到了王建,躬身行了一礼。

王建以目示意,又微微摇头。

康瑄诘曾是他的部将,对他的用兵能力十分钦佩,私下里以兄事之。但——唉,一切木已成舟,又徒唤奈何?前程往事,就让它随风而逝吧。今后的富贵,还得从西域战场上打拼获取。

完颜休穿着一身崭新的官袍,站在一众羁縻州的刺史、都督或佐官之中,笑容满面。

最近六七年,他已经三次参加正旦大朝会了。

每一次参加,都能让他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原来,大夏所统治的天下,如此辽阔、这般富饶。

原来,国朝所征服的地方,直及天涯海角,让人心驰神往。

原来,圣人的威名已经遍传天下,万国百族,纷纷拜倒并为之效力。

这才是真正的无上皇帝。

小小女真,与之一比,不啻萤火之于日月,差得太远了。

完颜休的对面,则是来自没庐氏的使者。

他大睁着眼睛,看着面前隆重到无以复加的场面,内心之中的震撼难以描述。

他下意识就与逻些宫中典藏所记载的吐蕃过往进行比较。

吐蕃国势极盛之时,地域辽阔,治下之民接近千万。

但千万与千万之间也是有差别的。

他们统治的那一千万人,其创造财富的能力,无法与中原相比。

他们统治的那一千万人,不甚严密,松松垮垮,很多地方并未实行“茹—东岱”制,仍是传统的部族头人羁縻统治的模式,控制力有限。

他们现在统治的,早就没一千万人了,而且四分五裂,无论是人口、知识还是财富,都在缓慢下降之中。

没庐氏起家的象雄之地,与富饶的中原一比,更像是鸟不拉屎的蛮荒地带。

想到此处,他无奈地低下了头。

金乌渐渐升起,给大地带来了一丝暖意。

整条横街之上,这个天下最有权势的一群人,肃穆沉静,默默等待。

能让他们如此恭敬等待的人不多,唯建文神武无上皇帝一人而已。

******

礼乐奏响,宣政殿外,宫官们已经等候多时。

邵树德与皇后分别之后,盛装坐上了乘舆,在侍卫、宫人的引领下,来到了含元殿升御座。

从几年前开始,皇后已不再接受群臣朝贺。正旦这一天,她单独接受太子、太子妃以及内外命妇的朝贺。

抵达含元殿后,天光已经大亮,太子、太子妃二人联袂入内。

“免礼,起身吧。”邵树德虚抬双手,看着太子,说道:“过了新年,朕又老了一岁。朕的志向,太子也知晓,并一直践行。如此甚好,这个天下,咱们邵家父子接力,一定要让它有个不一样的光景。”

“二月之后,你代朕巡视南京,让天下人见识下朕的继承人。”

“好了,你们夫妇二人去拜见皇后吧。”

说完之后,邵树德让太子、太子妃前往宣政殿,朝拜皇后,自己则静静坐在龙椅上,等候群臣一拨拨入内朝贺。

不知不觉,回京已经两年多了。

两年间,他展开了一系列的内部改革。期间的过程,只能说稍有波澜,整体全在他的掌控之中。

他能完成的,当然都会尽力完成。完不成的,会定下框架,让继承人沿着他的道路,继续完成。

这就是他最后阶段的使命。

随着礼乐再次奏响,礼朝使率各部通赞官、通事舍人入内就位,接着便是一批批臣子入内朝贺。

贺词都是各自事先准备好的,无非就是恭祝圣人龙体康健、皇夏欣欣向荣之类,有那夸张的,甚至还会提及本州本府内的祥瑞事件,以增祝词之色。

邵树德偶尔回几句话,大部分时候只颔首示意,除非遇到他看重的臣子,比如——

“冯卿在灵州数年,诸般功绩,朕都看在眼里。过完正月,你就要去淮南赴任了,好好做,勿致朕失望。”轮到灵州刺史冯道那一批入觐时,邵树德多说了几句。

去岁弘文馆大会,讨论《致治》三篇,冯道算是第一批上疏的,坚决站在他这一边,表忠心表得非常快。

邵树德很高兴,于是提拔冯道为淮南道转运使,今年二月赴任。

当然,他并不仅仅因为谁表忠心就重用,事实上他更看重能力。

冯道担任灵州刺史数年,在西征之中组织、转输后勤物资,立下了不少功劳。而在治政期间,他也对灵州八县因地制宜,诸般手段齐下,让地方经济蒸蒸日上。

此人虽然是个儒生,但对新朝雅政有很深的理解,能力不弱。

最关键的,他又不是那种又臭又硬的儒生,相反身段很柔软,上头让干啥,他就干啥,有点技术官僚那味了。

这样一个人,即便是儒生,也可以重用。所以,在冯道熟悉关北的经济生态之后,邵树德再提拔他为淮南道转运使,让他到海贸发达地区转一圈,熟悉下新朝雅政的另一个组成部分。

如果表现仍然不错,后面就可以主政一方,甚至入政事堂了。

“臣拜谢陛下隆恩。”冯道深深拜伏在地,大声道。

三十八岁这个年纪,只有唐末那种混乱的时代,才有可能当上高官。新朝建立之后,慢慢就要讲资历了,越往后,当上高官所需的时间就越长。

他算是赶上了圣人的青睐,减少了许多苦熬的时间。

冯道退下之后,又是一批批人入内。

直到又一个人入内参拜时,邵树德才又出言勉励。

“和卿,你是朕的女婿,朕特召你入京,也是寄予厚望了。”他看着阶下的河南府登封令、驸马和凝,和颜悦色地说道:“听闻在榆社、登封之时,你清理冤狱,百姓为之称道。从今往后,还得再接再厉,勿要令朕失望。”

“臣遵旨。”和凝叩谢。

他少年得志,很早就中了进士,出任河东榆社县尉,后被招为驸马,升任畿县令,仕途让无数人眼红不已。

当然,他很清楚,当了驸马后,这辈子不可能入政事堂了,撑死了在六部九寺中当个主官,就这还得看运气,阻力很大的。

圣人说他善于“清理冤狱”,这不是无的放矢,事实上也是他的爱好之一。

而且圣人也不会说废话,看他老人家的意思,很明显要让他往大理寺的方向发展。再联想到三年后明法科按道分取之事,几乎就是板上钉钉了。

很明显,圣人是想让他这个皇亲国戚来当天家爪牙,为明法科官员撑腰。

其实——这样也不错吧?既然做出了选择,这辈子的上限已经注定,那就老老实实,按照圣人定下的道路,一步一步往前走。

至少,这是条能看清前路的坦途,稳稳当当。

当然,圣人也不会现在就提拔他。出任登封县令才一年多,时机不对。况且圣人估计还想继续考察他一番,如果出了什么大纰漏,这条路就会给别人了,即便再不舍。

和凝很清楚这点。

再次拜谢之后,他与一同觐见的官员退下。

整个过程一直持续到下午,待所有入京官员都朝觐完毕之后,方才开始廊下赐宴环节。

大小官员们如释重负,浑身轻松,互相间开始了交谈。

今日这场朝会,圣人话不多,但指向性非常明确,那就是所有人统一思想,不要再想这想那的,拧成一股绳,深入执行新朝雅政。

转变得快、做得好的人,会飞黄腾达,傲视同侪。

转变得慢、跟不上的人,会慢慢淘汰,最终边缘化。

(本章完)

第四十二章 北巡准备第三十九章 危中有机第九章 荒芜第三十八章 平静第二十一章 防御体系第八十五章 事实与三围第三十一章 说清楚第六章 夏、皋第八章 招抚第二十八章 难念的经第六十二章 淮南行之三第948章 压力第976章 北上第七十八章 观察者第1186章 考试第三十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1199章 给他们点希望第十九章 朔州第991章 艰难的决定第六十四章 八方风雨第1324章 葬礼与政治第四十八章 调动(为盟主鬼魅森林i加更)第五十章 书稿第四十五章 坚持第六十一章 轻视第五十七章 南下第1307章 辞行(为盟主葡萄枝上的蚂蟥加更)第十二章 旧地重游第1314章 收服第1160章 风一般的男子第五十二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1247章 阴郁谈一谈李克用亲儿子的问题第六十四章 码头第1194章 机会难得先秦至唐代乐人简述第四章 糖与木材第二十五章 离开第二十二章 第二件成就第三十六章 雷第三十五章 你来我往第985章 桑干镇第三十九章 城给你第六十三章 扬子宫第三十四章 淝水却思安石在,泾阳遥望子仪行(三)第九十五章 安排与巩固第七十一章 集结第五十三章 三战之地第五十五章 快快快!第五十六章 但前行第四十三章 战争机器第八十三章 分割谈谈骑马行军的问题第十九章 富平(给盟友布布久久爹加更第一章)第二章 太子与调整第二十三章 气运杀手第1305章 游戏与赏第1259章 鬼主意第二十七章 李克用第八章 国子监(给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十四章 转移第1228章 二环第988章 筹划第五章 收拾整顿(一)第1169章 工程与裁军第三十八章 新工作第五十三章 在晋阳签到的日子(四)第三十五章 跑马第二十六章 死结第958章 担惊受怕第八十三章 追忆第982章 纳质否?第1209章 皆吾赤子第1216章 抚宁第二十一章 战略转变第三十五章 “贼众”第十八章 代理人第七十三章 扶沟第二十章 “核心科技成果”第三十四章 实相无相第1027章 心思第三十三章 南原与旧人第四章 使团第1296章 默契第1281章 皇庄第四十章 密旨第五十七章 入夏州(第二卷结束)第1228章 二环第九章 荒芜第五十八章 能给什么?第五十六章 兄弟为王前驱第十二章 破袭第943章 不死心第二十六章 泽、河第八十三章 经济联系第十七章 破骑第十九章 腾笼换鸟第三十三章 合作先秦至唐代乐人简述第974章 鸡来了
第四十二章 北巡准备第三十九章 危中有机第九章 荒芜第三十八章 平静第二十一章 防御体系第八十五章 事实与三围第三十一章 说清楚第六章 夏、皋第八章 招抚第二十八章 难念的经第六十二章 淮南行之三第948章 压力第976章 北上第七十八章 观察者第1186章 考试第三十章 暴风雨前的宁静第1199章 给他们点希望第十九章 朔州第991章 艰难的决定第六十四章 八方风雨第1324章 葬礼与政治第四十八章 调动(为盟主鬼魅森林i加更)第五十章 书稿第四十五章 坚持第六十一章 轻视第五十七章 南下第1307章 辞行(为盟主葡萄枝上的蚂蟥加更)第十二章 旧地重游第1314章 收服第1160章 风一般的男子第五十二章 一不做二不休第1247章 阴郁谈一谈李克用亲儿子的问题第六十四章 码头第1194章 机会难得先秦至唐代乐人简述第四章 糖与木材第二十五章 离开第二十二章 第二件成就第三十六章 雷第三十五章 你来我往第985章 桑干镇第三十九章 城给你第六十三章 扬子宫第三十四章 淝水却思安石在,泾阳遥望子仪行(三)第九十五章 安排与巩固第七十一章 集结第五十三章 三战之地第五十五章 快快快!第五十六章 但前行第四十三章 战争机器第八十三章 分割谈谈骑马行军的问题第十九章 富平(给盟友布布久久爹加更第一章)第二章 太子与调整第二十三章 气运杀手第1305章 游戏与赏第1259章 鬼主意第二十七章 李克用第八章 国子监(给盟主公子青衫加更)第十四章 转移第1228章 二环第988章 筹划第五章 收拾整顿(一)第1169章 工程与裁军第三十八章 新工作第五十三章 在晋阳签到的日子(四)第三十五章 跑马第二十六章 死结第958章 担惊受怕第八十三章 追忆第982章 纳质否?第1209章 皆吾赤子第1216章 抚宁第二十一章 战略转变第三十五章 “贼众”第十八章 代理人第七十三章 扶沟第二十章 “核心科技成果”第三十四章 实相无相第1027章 心思第三十三章 南原与旧人第四章 使团第1296章 默契第1281章 皇庄第四十章 密旨第五十七章 入夏州(第二卷结束)第1228章 二环第九章 荒芜第五十八章 能给什么?第五十六章 兄弟为王前驱第十二章 破袭第943章 不死心第二十六章 泽、河第八十三章 经济联系第十七章 破骑第十九章 腾笼换鸟第三十三章 合作先秦至唐代乐人简述第974章 鸡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