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打工人最大的动力

华侨公寓院里就两栋楼,一栋楼三个单元,每单元两户人家,院里一共就四十八户人家,用后世的容积率来算几乎相当于是别墅区的标准。

林福贵的房子在三楼,进了门,林朝阳便感觉眼前大亮,原来是南向大阳台的客厅落地窗透进来的阳光。

这年代大家的居住条件简陋,而且建筑和居住理念也和后世大相径庭,很少有住宅楼是搞南向大客厅的,更别说是大阳台了,只有那些早年间建的别墅才有这种配置。

林福贵的这套公寓在户型设计上几乎吊打这个时代99%的住宅楼,西侧进门,南向是五米五开间的大客厅,大阳台与客厅同宽,外挑出一米五。

北侧是一体化的厨房餐厅,拐角带了个小阳台。客厅旁两個南向卧室都是十四五平,与之相对的是两个北向卧室,面积要小一点,两个北侧中间夹着两个卫生间。

这样的户型,即便是放在四十年后的中高端住宅里也丝毫不显落伍。

整个屋子通铺木地板,大白落地,装修用这个年代的标准来衡量算是顶尖的,关键是保持的很不错,说拎包就住夸张了一点,但简单收拾一下问题不大。

陶玉书拉着林朝阳到南向的次卧,“这间房用来给你当书房特别好,阳光那么大。”

“十五六平的面积当书房太浪费了,我看北面小的那间就不错。”

“那间哪有这间好啊,以后我们俩可以一起用。”

“那也行。”

“我要打两面大大的书架,中间放一张大书桌,我们俩对着坐。”

陶玉书怀抱着美好的畅想,让林朝阳也忍不住沉浸其中。

夫妻俩在屋子里转了一圈,陶玉书越看越喜欢,尽管此时是冬天,可屋里的阳光却十分充沛。

她来到客厅的阳台前,沐浴在阳光里,眼睛微微的眯起,脸上洋溢着一种说不出的幸福感。

林朝阳察觉到她的情绪,轻声问道:“喜欢吧?”

陶玉书刚想说话,然后反应了过来,给了林朝阳一个眼神,摇了摇头。

当着卖家的面表露出情绪,可是对后面的砍价大大不利的。

猜到了妻子的心思,林朝阳笑了笑,没说话。

等看完了房子,林朝阳试探性的询问道:“福贵,这房子你打算卖多少钱?”

“一万两千块。”

林朝阳摇了摇头,“这个价格对于一般人来说,太贵了。”

“这已经很便宜了,当年我爸买这里的时候可是花了8000美金,相当于两万块。

如果是放在国外,这么多年怎么说也该涨不少了。我现在卖,连本钱都没回来。”林福贵说道。

林朝阳笑着说道:“国外是资本主义,房地产是个行业,有金融属性。但在我们国家,目前还没有房地产的说法,房子就是用来住的,大家也没有买房子观念,更没有增值的概念。”

“以我们写作这个行业为例,五十年代有一批作家当时花了大价钱买四合院。当时他们买的最便宜的房子也是三千多块钱,可那些房子放到现在,也还是这个价。”

“咱们不算通胀,甚至有的人家因为嗡嗡嗡期间,房子被人占了,再收回来,连三千块都没有。”

林福贵知道林朝阳是在砍价,但丝毫不为所动,在他看来,他给的这个价格已经足够便宜了。

“价格不能变,付款方式我可以给你们延长一年,一年期间里你们可以把房款分三次付给我。”

林朝阳又说道:“能拿出这么多钱的,不需要你的分期付款。需要分期付款的,可能也拿不出这么多钱来。”

林福贵不说话,只是摇了摇头,显然不是林朝阳三言两语就能够打动的。

看着他的态度,林朝阳也没有着急,跟陶玉书说了两句,他说道:“那我们回去再商量商量吧。”

林福贵送他们下楼,来到楼下,杜峰玩笑着调侃道:“姐夫,看来你还得多写点、剧本。”

林朝阳无奈的笑了笑。

在楼上的时候,林朝阳夫妻俩讨论书房,林朝阳自己也说他是搞写作的,杜峰又说他写和话剧,林福贵越听越好奇。

“姐夫是作家?”

刚才见面介绍时,杜峰只说了林朝阳和陶玉书是他姐夫、姐姐,并没有介绍姓名,林福贵便直接称了姐夫、姐姐。

“写了几部作品。”林朝阳低调的说道。

“方便知道伱写的书都有哪些吗?我在学校看了不少。”

还没等林朝阳说话,杜峰便带着几分炫耀说道:“我姐夫的你肯定看过。”

听他这么一说,林福贵顿时来了兴趣,听杜峰的语气,他姐夫的名气肯定不小。

“《牧马人》看过没有?”杜峰问道。

林福贵摇了摇头,“没看过。”

杜峰挠了挠头,“《小鞋子》呢?”

林福贵又摇了摇头,杜峰纳闷道:“你不说你看了不少吗?”

林朝阳觉得再这么下去尴尬的只会是自己,说道:“好了,我才写了几部作品,连正经的书都没出过呢,你就别替我吹捧了。”

“《高山下的花环》呢?”杜峰不顾林朝阳的阻拦,不死心的又问了一句。

这回林福贵有了反应,他有些激动的说道:“这个我知道,我看过,讲对越战争的。”

杜峰纠正他道:“我们叫自卫反击战。”

林福贵不在乎称呼的问题,他现在知道,林朝阳确实是有名气的作家。

几个月之前《高山下的花环》火爆全国,连林福贵这个华侨都被同学们推荐看过。

在全世界的华侨当中,马来西亚华侨无疑是与祖国羁绊最深的一群人,归属感和民族认同感也是最强烈的。

林福贵当时看完《高山下的花环》只感觉热血沸腾、慷慨激昂,他怎么也没想到今天卖房子竟然能认识这部的作者。

他突然又问道:“《天下第一楼》也是姐夫你写的,对吧?”

林朝阳点了点头,“是,你也看过?”

提起《天下第一楼》,林福贵的表情更加兴奋。

“当然。上个月《天下第一楼》在我们学校演出,全校的学生为之疯狂,写的太好了!”林福贵惊叹着说道。

“我还记得小时候第一次回国探亲,我爸爸就带我来了一趟燕京,我们还在全聚德吃过一顿烤鸭,那个味道我到现在还记得。”

《天下第一楼》中的福聚德就是现实中的全聚德,林福贵提到年幼时的回忆满脸缅怀之色。

杜峰见他对林朝阳的作品如此喜爱,觉得这是个砍价的好机会。

“哈哈!这可真是缘分不浅,我看这房子真就是为姐夫你们俩准备的。”

“福贵,你看价格上是不是还能再让让?”

林福贵脸上挂着笑容,头却摇的无比坚定,“不能再降了,我的价格已经很公道了。”

杜峰吃了个憋,心里暗骂这小子可真是个难缠角色。

林福贵又说道:“价钱肯定是不能再让了。不过相识一场确实是缘分,付款时间我可以给你们再延长半年。一年半时间,每次四千块钱,怎么样?”

他的话说完,林朝阳不置可否的说道:“我们再回去商量商量吧。”

“好。”林福贵眼中闪过一抹失望之色。

等离开华侨公寓之后,杜峰问道:“姐、姐夫,你们怎么想的?”

林朝阳看了看陶玉书,刚才她在房子里表现出的那种幸福感,让林朝阳心知道他无论如何都应该把这套房子买下来。

“房子是好房子,主要还是钱的问题,我和你姐的积蓄离着房款还有很大的差距。”

杜峰有些遗憾的说道:“这房子确实不错,我看比我爸那房子还好。”

杜峰家住的是军区大院的二层小楼,如果单从面积上来说,是完胜华侨公寓的。

但如果是从户型布局和设计理念上来说,华侨公寓无疑要吊打他们家的二层小楼,既显得洋气,舒适性又很强。

“钱的事,我来想办法吧。”陶玉书说道。

林朝阳看向妻子,心中有了猜测,他等杜峰走后才问道:“你不会是想跟爸妈借钱吧?”

妻子现在还在读书,身边的社会关系也简单,她说她来想办法,唯一的办法就是在父母身上打主意。

“嗯。”陶玉书应了一声。

林朝阳却摇了摇头,“不行。”

“爸妈手里有不少存款,我们可以借来应应急。”

丈夫现在写,收入确实不菲,但现在他们夫妻俩手里的钱距离房款还差七千块钱,要在一年半之内赚到这么多钱,压力还是有些大的。

陶玉书的打算是先跟父母借点,把还款的时间拖长一点,这样一来他们夫妻的压力就小多了。

“没必要。我们现在能凑出五千块钱来,一年半时间,再赚七千块钱也不算难事。”

陶玉书说道:“不能这么想。你是写,又不是抄书。写出多少来也不一定,发不发表也不一定,稿费多少更不一定。”

林朝阳心道,其实比抄书的难度也没大多少。

为了摸鱼,他这一年没少在陶玉书面前磨洋工,以至于让陶玉书产生了他每一部作品都是殚精竭虑、千锤百炼出来的错觉。

他搂住陶玉书的肩膀,“钱的事交给我了,只要房子你喜欢就行。”

陶玉书紧锁眉头,表情严肃,“你可不能为了赚钱,就糟蹋自己的创作天分,创作是一件很严肃的事。”

“放心吧,我知道。”

两人回了家,林朝阳吃完饭就进了屋闷头写起了。

自从写完《天下第一楼》剧本后,林朝阳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怎么动笔了。

之前他从来没想过会在七十年代末花一万多块钱买房子,可今天看着陶玉书在华侨公寓看房子时候的表现,让他心中生出了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现在买房子还差七千块钱,虽然在陶玉书看来这笔钱数目巨大,一时半会是赚不到的,可林朝阳却很有信心。

以前他是磨洋工,现在是时候表演真正的技术了。

一晚上手不停毫、飞文染翰,几乎不需要思考的时间,洋洋洒洒数千字跃然纸上。

临时前林朝阳回看了一遍这一晚上的成果,满意的点了点头,效率还是可以的。

看来不管是现在还是后世,买房子果然还是打工人最大的动力啊!

第31章 成了第7章 巨大的倒退第54章 《收获》来信第110章 这剧本适合你们人艺第101章 你看人的眼光真准第40章 只有我知道,你是块金子第92章 学习使人快乐第183章 自己淋过雨,别人也休想撑伞第169章 《梵高之死》第75章 脾气还怪好嘞第193章 谁是无辜的人民?第116章 三幕剧很了不起吗?第94章 陶敬法找了个好女婿第75章 脾气还怪好嘞第78章 天下之大,何止东西第27章 天赋在闪光第188章 会英文很了不起吗?第65章 是他写的第125章 光荣的任务第5章 祖坟着了第64章 被全世界孤立第63章 借书处出了个大作家第187章 赚钱娶媳妇第41章 想着换张床吧第163章 转行当编剧?第65章 是他写的第185章 有什么了不起的?哼!第159章 我还有更棒的第168章 最完美的结局第90章 正常人的反应第128章 笨是笨了点,倒还有救第22章 短、平、快的项目第68章 小事犯迷糊,大事不糊涂第131章 全军阅读第72章 你要成批评家啊第53章 比《简·爱》还上头第127章 回京后的好消息第129章 好好好,你们就这么玩吧第112章 只要你高兴第146章 章光年的大饼第78章 天下之大,何止东西第138章 根本不敢想(月票加更)第67章 让他见识见识社会的险恶第7章 巨大的倒退第93章 《高山下的花环》发表第133章 降维打击第43章 遍地是朋友第30章 《牧马人》发表第128章 笨是笨了点,倒还有救第39章 我可真不是个人第71章 结尾不够深刻第106章 这不巧了吗第13章 穷酸的纣王第155章 厨子里小说写得最棒的第40章 只有我知道,你是块金子第142章 无出其右者第63章 借书处出了个大作家第12章 好福气啊第118章 座谈会争锋第139章 只要钱到位第105章 涨稿费第98章 为了一个崇高的理想第158章 哪个好编剧不让导演改剧本啊第142章 无出其右者第15章 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奋斗逼第137章 这钱花的值第76章 《小鞋子》的反响第174章 伟大的亚伦·布什内尔第72章 你要成批评家啊第129章 好好好,你们就这么玩吧第190章 想学我教你啊第146章 章光年的大饼第59章 少说也得是个中篇吧第136章 夸张的销量第70章 美国愤青第186章 谁让我儿子争气呢!第100章 钱越多,越不够花第145章 稿费收到手软第63章 借书处出了个大作家第149章 文学讲习所第188章 会英文很了不起吗?第106章 这不巧了吗第34章 百闻不如一见第92章 学习使人快乐第59章 少说也得是个中篇吧第21章 我表现的还不够咸鱼吗?第28章 有盼头第132章 又成反思文学了第82章 我才多长时间没来第190章 想学我教你啊第12章 好福气啊第113章 你们的矜持呢?第48章 发现了点什么第117章 我还治不了你?第179章 现成的许灵均第35章 媳妇说瘦了,那就是瘦了第56章 傻大个才崴脚第43章 遍地是朋友第67章 让他见识见识社会的险恶第5章 祖坟着了
第31章 成了第7章 巨大的倒退第54章 《收获》来信第110章 这剧本适合你们人艺第101章 你看人的眼光真准第40章 只有我知道,你是块金子第92章 学习使人快乐第183章 自己淋过雨,别人也休想撑伞第169章 《梵高之死》第75章 脾气还怪好嘞第193章 谁是无辜的人民?第116章 三幕剧很了不起吗?第94章 陶敬法找了个好女婿第75章 脾气还怪好嘞第78章 天下之大,何止东西第27章 天赋在闪光第188章 会英文很了不起吗?第65章 是他写的第125章 光荣的任务第5章 祖坟着了第64章 被全世界孤立第63章 借书处出了个大作家第187章 赚钱娶媳妇第41章 想着换张床吧第163章 转行当编剧?第65章 是他写的第185章 有什么了不起的?哼!第159章 我还有更棒的第168章 最完美的结局第90章 正常人的反应第128章 笨是笨了点,倒还有救第22章 短、平、快的项目第68章 小事犯迷糊,大事不糊涂第131章 全军阅读第72章 你要成批评家啊第53章 比《简·爱》还上头第127章 回京后的好消息第129章 好好好,你们就这么玩吧第112章 只要你高兴第146章 章光年的大饼第78章 天下之大,何止东西第138章 根本不敢想(月票加更)第67章 让他见识见识社会的险恶第7章 巨大的倒退第93章 《高山下的花环》发表第133章 降维打击第43章 遍地是朋友第30章 《牧马人》发表第128章 笨是笨了点,倒还有救第39章 我可真不是个人第71章 结尾不够深刻第106章 这不巧了吗第13章 穷酸的纣王第155章 厨子里小说写得最棒的第40章 只有我知道,你是块金子第142章 无出其右者第63章 借书处出了个大作家第12章 好福气啊第118章 座谈会争锋第139章 只要钱到位第105章 涨稿费第98章 为了一个崇高的理想第158章 哪个好编剧不让导演改剧本啊第142章 无出其右者第15章 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奋斗逼第137章 这钱花的值第76章 《小鞋子》的反响第174章 伟大的亚伦·布什内尔第72章 你要成批评家啊第129章 好好好,你们就这么玩吧第190章 想学我教你啊第146章 章光年的大饼第59章 少说也得是个中篇吧第136章 夸张的销量第70章 美国愤青第186章 谁让我儿子争气呢!第100章 钱越多,越不够花第145章 稿费收到手软第63章 借书处出了个大作家第149章 文学讲习所第188章 会英文很了不起吗?第106章 这不巧了吗第34章 百闻不如一见第92章 学习使人快乐第59章 少说也得是个中篇吧第21章 我表现的还不够咸鱼吗?第28章 有盼头第132章 又成反思文学了第82章 我才多长时间没来第190章 想学我教你啊第12章 好福气啊第113章 你们的矜持呢?第48章 发现了点什么第117章 我还治不了你?第179章 现成的许灵均第35章 媳妇说瘦了,那就是瘦了第56章 傻大个才崴脚第43章 遍地是朋友第67章 让他见识见识社会的险恶第5章 祖坟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