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只要钱到位

朋友们过来祝贺夫妻俩乔迁之喜,这个周末,华侨公寓的家里热闹了大半天的时间,最后大家尽兴而归。

又一个周一,林朝阳正上班,被传达室的谢师傅叫了过去,说有他的电话。

他还以为是哪个编辑想跟他约稿,没想到打电话的居然是谢靳。

之前两人在全国优秀短篇奖授奖仪式上见过面,当时只是寒暄了几句。

谢靳打电话来是想跟林朝阳约個时间见个面,林朝阳欣然应允,把见面地点约在了华侨公寓的家里。

他白天要工作,进城又比较耗费时间,所以只能把见面时间安排在了晚上。

最近陶玉书又开始忙着《天下第一楼》的排练,所以晚上回来的比较晚。

谢靳是坐着一辆吉普212来的,他来的时候林朝阳正在准备炸酱面。

“谢导,一起吃点?”

林朝阳的语气熟稔,仿佛招待老朋友一般,谢靳笑了笑:“好啊,正好晚上没吃饭。”

一人一碗面条,秃噜着几分钟便吃完了。

吃完了饭,林朝阳给谢靳泡了杯茶,“招待不周。”

“本来是想请你吃顿饭的,反倒是蹭了一顿饭。”

“下次有机会您再请回来。”林朝阳笑呵呵的说道。

两人闲聊着,林朝阳才知道了最近这段时间谢靳正在筹备他的第12部电影《天云山传奇》。

谢靳是沪影厂的导演,自五十年代执导电影以来在国内外收获了众多电影奖项。

在第五代导演横空出世之前,他可以说是中国电影的一面旗帜。

聊了好一会儿,谢靳说明了他今天的来意。

“你得奖的那篇《牧马人》,我想把它拍成电影。”

林朝阳对谢靳的话并不感到意外,他的来自于原本的时空里《灵与肉》,这部后来才被谢靳改编成了电影《牧马人》,并在上映之后广受欢迎。

“成啊!能改编成电影也是好事,剧本这方面需要我参与吗?”

林朝阳如此痛快的表态让谢靳有些意外,他问道:“你能写剧本?”

“还凑合。如果您不用我写剧本,我就收个版权使用费,如果让我来写剧本,那就再加个剧本的稿费。”

林朝阳明确的表态让谢靳莞尔,他从事电影行业这么多年,见过的作家多了,但像林朝阳这样直接把钱挂在嘴边的,却一个都没有。

“你想写剧本吧?”

按照现在制片厂和文化部规定的惯例,一般的长故事片剧本稿费起步就是1000块钱。

但要是改编剧本,原著作者不参与改编的话,就是作者和编剧分润稿费,作者一般只能拿两到三成,稿费的七八成都是编剧的。

“能多赚点钱,我肯定愿意写啊!而且我还是原著作者,有这个优势。”林朝阳直言不讳道。

林朝阳是如今国内文坛的当红青年作家,但隔行如隔山,谢靳也不敢把剧本冒然交给他。

“你手边有写好的剧本吗?”

林朝阳心知谢靳这是想看看他写剧本的水平,他摇了摇头,“没有。”

“不过我前段时间给燕师大的学生们写了个话剧,他们最近正在筹备复排,明天我领你去看看?”

谢靳听说是给学生写的话剧剧本,内心有些迟疑,不过想到既然是复排,证明应该还是有些水平的。

“也好。”

当天晚上,陶玉书回家之后林朝阳把谢靳要去燕师大看她们排练的事跟她说了。

她们这一代人可以说是看着谢靳的电影长大的,《女篮五号》《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青春》……

这样一位大导演要去看他们这些学生排的话剧,这如何能不让陶玉书激动呢?

第二天一早来到学校,她又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同学们,大家自然又是一阵欢欣鼓舞。

到了傍晚,一辆吉普212驶入燕师大校园。

林朝阳领着谢靳来到礼堂观看《天下第一楼》的彩排,台上的演员们几乎拿出了吃奶的力气。

尤其是饰演卢孟实的李路杨,去年年末《天下第一楼》在燕京文化界名声大噪,他们这些学生演员出了大风头,甚至有总政话剧团的人来考察他们,想把他们中的优秀者吸收进话剧团。

李路杨当时凭借着对卢孟实这个角色的精彩演绎,获得了总政话剧团考察人员的一致认可,但可惜的是他年龄太大,超过了总政话剧团的招收标准,遗憾错失了那次机会。

现在,竟然又有谢靳这样的大导演来观看他们的话剧,李路杨那颗本来已经死了的心又活了过来。

当不成话剧演员,当个电影演员也行啊!

可惜让他失望的是,谢靳看完了他们的排练成果,对于舞台表演和剧本赞不绝口,但对于演员们的表现却提都没提。

“这种水平的本子,不拿到人艺去演可惜了!”

今天的排练因为有谢靳在,几乎保持了演出的水准和强度,看完之后谢靳不吝掌声,然后带着惊叹的语气对林朝阳说道。

“剧本人艺确实相中了,去年就筹备要排,说是今年上半年会公演。”林朝阳说道。

谢靳点了点头,《天下第一楼》剧本的优秀是不言而喻的,人艺能相中一点都不奇怪。

他又看了看林朝阳,《天下第一楼》的优秀远超他的预期,这让谢靳有一种对林朝阳刮目相看的感觉。

和剧本,看起来是很相近的文体,但在创作上却有着截然不同的技巧和表达目标。

林朝阳写得好已经是公认的了,但剧本也能写的如此出彩,着实是令人感到意外和惊喜。

“剧本的事就交给伱了!”谢靳说道。

林朝阳轻笑道:“谢导,稿费的事还没谈。”

谢靳笑着摇了摇头,“文化部和我们制片厂都是有规定的,你跟我谈也没用。”

“那具体多少钱呢?”

“1500块钱。”

林朝阳心中一喜,但面上不动声色,“一千五啊,有点少。”

谢靳瞥了他一眼,“你写个中篇发表也就几百块钱的稿费,剧本才多少字?”

“耗费的心力不一样啊!”

“那你什么意思?”

“我听说人家燕影厂一部剧本都两千块钱。”

林朝阳的话不是假话,不过他都是听陶玉成平时侃大山时说的,保不保真就不知道了。

谢靳犹豫着没说话,林朝阳又说道:“您是名导,我这影响力也不差,拍成电影以后肯定受欢迎……”

谢靳也算是听明白他的意思了,就是想要两千块钱。

稿费的多寡有规章制度在,但谢靳是电影导演,其实是有很大决策权的。

他沉吟着说道:“给你两千块钱,一个月之内能出剧本吗?”

“能啊!太能了!”林朝阳痛快道。

只要钱到位,玻璃全干碎!

别说是一个月出剧本,一周出剧本也没问题。

谢靳诧异的看了他一眼,憋了好一会儿,才说出一句:“你小子可真不像个文人!”

“您这话说的。写作赚钱嘛,我是付出劳动的,劳动人民那是最光荣的!”

林朝阳的语气轻松诙谐,丝毫没有抹不开面子的感觉,透着一股洒脱大气。

谢靳哈哈笑道:“好。一个月出剧本,两千块钱稿费就是你的。”

“就这么定了!”

揽下了《牧马人》电影剧本的差事,林朝阳又忙碌了起来。

开年这段时间因为房子的原因,他一直没有怎么静下心来写作。

一部电影剧本两千块钱稿费,跟他写一部长篇的稿费差不多,这顿时让他充满了动力。

得知了这个消息,陶玉墨比姐姐陶玉书还要高兴。

“姐夫,你给谢靳导演写剧本,那以后是不是还得去剧组啊?”

她关注的自然不是稿费点多寡,而是能不能见到电影明星。

建国以来,中国的电影行业蓬勃发展,低廉的票价和各种免费放映活动让观看电影成了中国老百姓们最具性价比的娱乐活动。

特别是近几年以来,嗡嗡嗡结束后国内文艺界迎来了百花齐放的状态,每年的观影人数都在极速攀升。

《大众电影》每期都可以轻飘飘卖个几百万份,八十年代号称文学盛世,可文学杂志的最高销量也从来没破过两百万册,而《大众电影》最辉煌时的记录是单期销量九百万份。

在大众对于电影如此痴迷的时代,电影演员的号召力自然是巨大的。

“我是写剧本,又不是去拍戏,哪里看得着明星?”

林朝阳的话让陶玉墨倍感失望,“那没意思。”

“你姐夫要写作,没事别打扰他。”

陶玉书把妹妹撵走,跟着林朝阳进了书房,说道:“朝阳,有件事我想跟你商量商量。”

“什么事?”

“最近收了好几笔稿费,我手里的钱已经有四千多块了,你想再给林福贵一笔钱吗?”

眼下马上要到五月了,过去的几个月时间里,林朝阳除了给《当代》的那部,并没有作品产出,但并不妨碍他收稿费。

这段时间他收到了好几笔稿费。

一是《小鞋子》20%的印数稿酬80块;

二是全国优秀短篇奖的奖金180块;

三是作品因为获奖而被《人民文学》转载、和被人文社出版的稿费,转载的稿费并不高,只有千字3块。

不过出版稿费还算可观,本届获奖结集出版,人文社统一给的千字8块的稿费。

两部作品的稿费加在一起足有495块。

还有一笔数目最大的,就是给《当代》的那部长篇,二十万字的作品让林朝阳收获了2000块钱稿费。

林林总总加在一起,林朝阳最近一共收获了稿费2755块。

加上之前陶玉书手里剩的钱,和最近这两个月两人的工资、补贴和陶玉书偶尔评论发表的稿费,夫妻俩手里的钱已经有4260块之多。

陶玉书算完账,轻松的对林朝阳说道:“再给林福贵一笔钱,我们手里还能剩七百多块,也足够用了。”

“提前给他?没必要吧。”

陶玉书点了点头,“行,那就等到日子在给他,反正放银行也能吃利息。”

以陶玉书的性格,手里有钱肯定会第一时间存银行吃利息,现在哪怕是存活期也有三个点的利息。

夫妻俩商量了一下,钱还是先存银行,等到时间再付给林福贵。

第47章 笔来第115章 怎么就走上写小说的歪路了呢?第100章 钱越多,越不够花第34章 百闻不如一见第107章 越想越难受第47章 笔来第187章 赚钱娶媳妇第166章 棉花胡同第30章 《牧马人》发表第148章 《中国文学》第179章 现成的许灵均第52章 自产自销一条龙第98章 为了一个崇高的理想第75章 脾气还怪好嘞第46章 1978年的最后一天第188章 会英文很了不起吗?第65章 是他写的第191章 百年难得一遇的奇才第74章 作品不等于人品第34章 百闻不如一见第83章 一份稿子,收两回钱第56章 傻大个才崴脚第95章 大师也这么爱钱吗第58章 培养一位国际主义战士第139章 只要钱到位第30章 《牧马人》发表第118章 座谈会争锋第180章 露了一把脸第162章 你一个编剧,懂什么剧本第72章 你要成批评家啊第135章 《人民日报》专稿报道第136章 夸张的销量第168章 最完美的结局第160章 我是造了什么孽第9章 百无一用大舅哥第112章 只要你高兴第139章 只要钱到位第30章 《牧马人》发表第146章 章光年的大饼第51章 我的岳父是教授第49章 好风凭借力第135章 《人民日报》专稿报道第136章 夸张的销量第47章 笔来第47章 笔来第125章 光荣的任务第158章 哪个好编剧不让导演改剧本啊第45章 你这就属于作弊了第23章 《未名湖》顾问第94章 陶敬法找了个好女婿第127章 回京后的好消息第144章 到底是怎么回事第180章 露了一把脸第64章 被全世界孤立第129章 好好好,你们就这么玩吧第79章 这对CP,老娘嗑定了第146章 章光年的大饼第85章 《十月》差点意思第145章 稿费收到手软第38章 座谈会都是捧臭脚第17章 站队要认清形势第104章 已得《茶馆》七分神韵第174章 伟大的亚伦·布什内尔第165章 给你个任务第170章 阿毛的邀请第163章 转行当编剧?第159章 我还有更棒的第128章 笨是笨了点,倒还有救第72章 你要成批评家啊第112章 只要你高兴第12章 好福气啊第2章 回家看你妈去第144章 到底是怎么回事第75章 脾气还怪好嘞第171章 外国读者第158章 哪个好编剧不让导演改剧本啊第12章 好福气啊第59章 少说也得是个中篇吧第96章 部队需要你这样的人才第50章 老头儿,你棋品一般啊!第151章 受打击的卷王第18章 《燕京文艺》第139章 只要钱到位第192章 《阿尔的太阳》第43章 遍地是朋友第45章 你这就属于作弊了第112章 只要你高兴第16章 七七级中文系第109章 此生,何其有幸第135章 《人民日报》专稿报道第62章 《十月》怎么了第178章 不够帅第149章 文学讲习所第115章 怎么就走上写小说的歪路了呢?第28章 有盼头第109章 此生,何其有幸第114章 玩的可真脏啊第38章 座谈会都是捧臭脚第145章 稿费收到手软
第47章 笔来第115章 怎么就走上写小说的歪路了呢?第100章 钱越多,越不够花第34章 百闻不如一见第107章 越想越难受第47章 笔来第187章 赚钱娶媳妇第166章 棉花胡同第30章 《牧马人》发表第148章 《中国文学》第179章 现成的许灵均第52章 自产自销一条龙第98章 为了一个崇高的理想第75章 脾气还怪好嘞第46章 1978年的最后一天第188章 会英文很了不起吗?第65章 是他写的第191章 百年难得一遇的奇才第74章 作品不等于人品第34章 百闻不如一见第83章 一份稿子,收两回钱第56章 傻大个才崴脚第95章 大师也这么爱钱吗第58章 培养一位国际主义战士第139章 只要钱到位第30章 《牧马人》发表第118章 座谈会争锋第180章 露了一把脸第162章 你一个编剧,懂什么剧本第72章 你要成批评家啊第135章 《人民日报》专稿报道第136章 夸张的销量第168章 最完美的结局第160章 我是造了什么孽第9章 百无一用大舅哥第112章 只要你高兴第139章 只要钱到位第30章 《牧马人》发表第146章 章光年的大饼第51章 我的岳父是教授第49章 好风凭借力第135章 《人民日报》专稿报道第136章 夸张的销量第47章 笔来第47章 笔来第125章 光荣的任务第158章 哪个好编剧不让导演改剧本啊第45章 你这就属于作弊了第23章 《未名湖》顾问第94章 陶敬法找了个好女婿第127章 回京后的好消息第144章 到底是怎么回事第180章 露了一把脸第64章 被全世界孤立第129章 好好好,你们就这么玩吧第79章 这对CP,老娘嗑定了第146章 章光年的大饼第85章 《十月》差点意思第145章 稿费收到手软第38章 座谈会都是捧臭脚第17章 站队要认清形势第104章 已得《茶馆》七分神韵第174章 伟大的亚伦·布什内尔第165章 给你个任务第170章 阿毛的邀请第163章 转行当编剧?第159章 我还有更棒的第128章 笨是笨了点,倒还有救第72章 你要成批评家啊第112章 只要你高兴第12章 好福气啊第2章 回家看你妈去第144章 到底是怎么回事第75章 脾气还怪好嘞第171章 外国读者第158章 哪个好编剧不让导演改剧本啊第12章 好福气啊第59章 少说也得是个中篇吧第96章 部队需要你这样的人才第50章 老头儿,你棋品一般啊!第151章 受打击的卷王第18章 《燕京文艺》第139章 只要钱到位第192章 《阿尔的太阳》第43章 遍地是朋友第45章 你这就属于作弊了第112章 只要你高兴第16章 七七级中文系第109章 此生,何其有幸第135章 《人民日报》专稿报道第62章 《十月》怎么了第178章 不够帅第149章 文学讲习所第115章 怎么就走上写小说的歪路了呢?第28章 有盼头第109章 此生,何其有幸第114章 玩的可真脏啊第38章 座谈会都是捧臭脚第145章 稿费收到手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