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此生,何其有幸

相比他的失落,章耀中是完全沉浸在看到好剧的体验中。

章耀中兴致勃勃的问道:“诶,健功,你不觉得吗?朝阳这剧人艺味儿很浓啊,像《茶馆》。”

陈健功的眼神放在舞台上,有些出神,没回答他的话。

他明白章耀中所说的“像《茶馆》”指的是什么,既不是指剧情、也不是指人物,而是指那种感觉,那种厚重的历史感、那种经典的味道、那种让人忍不住沉迷其中的醇香。

回想刚刚那一幕剧情,其实学生们的表现十分生涩,远不如职业演员在台上的挥洒自如、惟妙惟肖,可陈健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太沉迷的缘故了,他好像完全忽略了这些问题,全副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剧中世界。

这,难道就是好剧的魅力吗?

“开始了,开始了!”

章耀中没有等到他的回答,见舞台上的幕布再次拉开,不再与他说话,把目光投向了舞台上。

舞台上,福聚德三间门脸儿的地皮上起了一座高楼,楼下敞堂还是当初的样子,不过舞台左侧多了一道楼梯。

上到二楼是十余间雅间,窗棂雕花,有的还没来得及上漆,露着白木茬。刚上新油的门柱、上灰色缝的砖墙、四白落地的厅堂,挂在正中的金字老匾,气派非常。

剧中已经过了三年,老掌柜临终相托,卢孟实最终还是接手了福聚德的烂摊子,用三年的时间将福聚德经营的风生水起。

可一派花团锦簇之下,福聚德仍旧是危机四伏。

大师傅罗大头自恃劳苦功高,不服管教,卢孟实有心制衡,找来手艺出众的李小辫,却被罗大头频频使坏;

遗老遗少克五时不时就要到店里占便宜,与罗大头等人结下了恩怨;

为了修建新楼,卢孟实兵行险招借了印子钱,店内资金紧张,拖欠了供货商们的货款;

唐家两位少爷没了老掌柜的管束,越发张狂了,帮不上忙就算了,还胡乱插手店内生意……

好在卢孟实精明练达,每每总能化险为夷。

卢孟实掌权十一年,福聚德正值春秋鼎盛,雕梁画栋的大楼金碧辉煌,食客盈门,进出的俱是达官显贵、商贾名流,此时的福聚德已是赫赫扬扬,名动京师。

可泥瓦匠手艺再好,也糊不住要倒的房子。

当年他的父亲便是给东家当掌柜,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只因为账上短了些银钱,东家便要以大秤称人,让店里的每个人都过秤,哪怕他父亲是掌柜的也不例外。

大秤称人,与畜牲何异?

他父亲因着一股火撒手人寰,从那以后卢孟实就发誓,他虽出身五子行,但绝不能别人瞧低了。

当年老掌柜临终相托,他才接了福聚德的掌柜。

如今卢孟实功高盖主,唐家两位少爷自以为福聚德是唐家的产业,见他分红愈多,听信谗言,对卢孟实横加指责,颐指气使。

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犬烹,大抵便是如此。

正当卢孟实心灰意冷之际,与福聚德结下梁子的克五带着侦缉队诬陷罗大头是烟贩子,私藏烟土。

侦缉队欲借福聚德大秤称量罗大头是否有私藏,恍惚之间,卢孟实仿佛看见了当年父亲受辱的情景。

“放下!罗大头是烤炉的厨子,不是烟贩子。我愿意作证,福聚德愿保。”

舞台上,饰演卢孟实的李路杨大声呼喊。

连演了一个半小时,他的体力已经透支,因为情绪太过投入,台词都喊劈了,声音嘶哑,却意外的契合了卢孟实这个人物此时此刻的心境。

台下的观众们更是因为这一句话而动容不已,眼含热泪。

“谁能保你?”台上的侦缉队长斜眼看着卢孟实。

是啊,如今卢孟实与东家发生龃龉,能不能当这個掌柜的还两说呢,实在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福聚德的伙计们望着唐家兄弟,可他们兄弟二人此时如同鹌鹑,一言不发。

“谁是掌柜的?”侦缉队长又问。

唐家兄弟更不敢说话了,沾上侦缉队大牢,不死也得掉层皮,他们连忙把手指向了卢孟实。

“掌柜的,跟我们去侦缉队聊聊吧?”

罗大头大叫着:“福聚德已经把我辞了,没别人的事!”

卢孟实却对罗大头说道:“大罗,我不辞你了。”

他转头又对侦缉队长说:“放了他,我跟你们走。”

“那走吧!”

卢孟实无惧无畏,解下腰上玉佩送给了相好的玉雏儿,抖了抖长袍,正欲舍身而去。

罗大头扑跪在地,“掌柜的,我……”

卢孟实只留下一句话:“大罗,好好烤你的鸭子,正经做人!”

“掌柜的,我对不起你!”患难见真情,罗大头悔不当初的磕头赔罪。

卢孟实跟着侦缉队走了,唐家兄弟本以为去了心头大患,却不知,卢孟实以多年心血维持的福聚德崩塌在即。

跑堂揽客的常贵死了,大厨罗大头失魂落魄,负责后勤的玉雏儿收拾好了行李,撩高儿修鼎新看透了唐家兄弟的凉薄本性,心生退意。

一人去,大厦倾。

只因卢孟实便是福聚德的那根擎天白玉柱,架海紫金梁。

曲终人散,看破一切的撩高儿修鼎新望着福聚德门口的那副对联。

“好一座危楼,谁是主人谁是客;只三间老屋,时宜明月时宜风……嘿嘿,差个横批,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唐家兄弟感到不对,正欲说话。

幕后尾声响起,又是开头广和楼的京戏声。

锣鼓声起,戏该收场了。

大幕徐徐落下,舞台上只剩下那副对联。

演出结束,上千人的礼堂内鸦雀无声,观众们似乎还沉浸在刚刚经历的戏剧世界中,尚未从剧情的震撼中完全抽离。

黑蒙蒙的光线里,陈健功的眼睛亮的吓人。坐在他旁边的章耀中满脸惆怅,眼中还闪着泪光。

“真好!”章耀中低声说了一句,他率先清醒,看了看周围,“怎么没人鼓……”

话音未落,礼堂内响起掌声,顷刻之间便由零星的拍手声汇聚成雷鸣般的共鸣,经久不息。

每一个观众脸上的表情都充满了喜悦、激动和感动,有些人甚至眼中闪烁着泪光,也许是被剧中感人至深的情节触动,也许是为演员们的精彩演绎而打动。

热烈如潮的掌声持续了超过两分钟时间,章耀中心中默数,期间还有许多压抑不住内心激动和喜悦的大学生用呐喊来表达他们对于《天下第一楼》这部话剧的喜爱。

每当掌声回落,这群人就以最饱满、真挚的声音呼喊着,让掌声再次如潮汐一般涌上来。

掌声与呐喊声持续了整整五分钟时间,巨大的分贝充斥在礼堂当中,这是燕师大礼堂自落成以来所经历的最荣耀的时刻。

而刚刚退到后台的演员们,在礼堂内陷入沉寂的那一刻,心中是忐忑的,几十秒的时间变得无比的漫长。

直到掌声响起,真挚热烈,山呼海啸一般的冲向舞台、冲进幕后,他们终于知道

《天下第一楼》成功了!

他们被观众的掌声和欢呼声包围着,徜徉在巨大的幸福之中,脸上洋溢着无法掩饰的兴奋与满足。

大家三五成群,互相拥抱祝贺,分享成功的喜悦。这一刻,他们忘了男女之别,也忘了师生辈分。

所有人沉浸在喜悦之中,外面的掌声与呐喊声不仅是他们对辛苦排练的回报,也是对他们表演和工作的认可。

一部成功的话剧,离不开台前幕后所有人的努力。

这群初次接触话剧的学生们,做梦也没有想到,他们的话剧初体验竟如此成功。

所有人都明白,这部话剧的成功除了大家的付出,更大的功劳是在剧本身上。

李路杨站在后台出神的仰望着舞台,幕布还没有拉开,他只那样出神的望着,谁也不知道他在望着什么。

过了好一会儿,他突然喊了一声:“该谢幕了!”

还沉浸在成功喜悦中的众人恍然,外面观众的欢呼鼓掌了几分钟了,他们幕还没谢呢,真是高兴傻了!

舞台上的幕布再次拉开,燕师大这群业余话剧演员们依次走上舞台,他们学着在人艺看到的那样,以剧中人物的形象一个个走到舞台中央,向观众们致意。

每出现一个人,台下的掌声便热烈一分。

看着台上的演员们,台下的欢呼声比之前更加狂热。

也不知是谁带的头,所有人站立起身,双手高举过头顶鼓掌,以此来表达他们内心对这场演出的无限推崇和喜爱。

因为此刻在台上发着光的是与他们在同一间教室上课的同学,是与他们一起在图书馆埋头苦读的好友,是和他们共同走过独木桥的同辈人。

这一刻,台下的观众们从未如此为自己身为燕师大学子而骄傲自豪过。

所有参与《天下第一楼》的学生演员涌上舞台,同样面带着自豪的笑容,台下的掌声和欢呼声是对他们最好的肯定,让他们深感欣慰和骄傲。

学生们把黄会琳簇拥到舞台上,作为把《天下第一楼》从剧本落实到现实的功臣,她受到了学生们热烈拥戴。

黄会琳登上台后满脸喜悦,与学生们欢聚在一起,又不断的朝台下鞠着躬。

高兴过后,台下的众人只看到她朝台下指了指,好像说了一句话。

台上穿着马褂长袍的“卢孟实”李路杨三两步蹦到了舞台下面,来到坐在最前排的林朝阳身前,竟单膝跪地,拱手相请。

刚刚结束演出的李路杨满脸是汗,眼神灼热的望着林朝阳,充满了朝圣者的虔诚。

他在用这一跪,来表达内心对于林朝阳最深沉的崇拜。

李路杨突然的举动让礼堂内出现了一片骚动,学生们不明白他为何作出这样的举动,纷纷起身探望。

只见一个高大的年轻人双手扶着李路杨,想把他拽起来,可年轻人似乎没想到李路杨跪的太实诚,这一拽竟然没拽起他来,反倒是被李路杨拉了一把,离开坐席。

被迫站起身,林朝阳看了一眼身旁原本坐在他身旁的陶玉书,这个时候舞台上又下来了吴颖芳和李真喻等人,几乎是将夫妻俩架着上了舞台。

两人来到舞台上,与黄会琳站在一起。

李路杨又跑回到舞台上,大声呼喊起来。

“这位就是我们《天下第一楼》的编剧林朝阳同志,他还有个名字伱们也应该知道——许灵均!”

李路杨的声音回荡在礼堂的上空,仿佛一声号令,掌声再次排山倒海一般的袭来。

刚刚过去的一个半小时,台下的观众们欣赏到了一出精彩绝伦的话剧,演员们的水平拍马也难及人艺的演员,但大家却收获了堪比观看人艺演出的精神享受,这一切的功劳都要归功于林朝阳那惊才绝艳的剧本。

早在半个月之前,燕师大校园里便流传着关于《天下第一楼》的传言,说中文系弄到了一部堪比《茶馆》的剧本。

许多人闻此言论,连内情都懒得打听便嗤之以鼻。

堪比《茶馆》?

吹牛也得讲点逻辑,中国话剧诞生大半个世纪,《茶馆》只有一部。

哪怕是老舍先生在世,也不敢说自己能再写出一部《茶馆》。

一群学生看着一部好点的剧本,吹的都没边儿了。

除了那些了解内情的人,燕师大校园内的绝大多数学生都没把这件事当真。

如今,《天下第一楼》成功首演,那些当初对传言嗤之以鼻的人看过话剧之后彻底懵了。

《天下第一楼》表现出了一出杰出话剧所应该有的所有元素,剧中人物形象饱满、矛盾冲突自然强烈,情感纠葛引人入胜。

通过讲述“福聚德”的兴衰历程,深刻的揭示了社会、历史变迁对个体命运的影响,更对封建家族制度、商业伦理、人性弱点等进行了犀利的批判与深刻的洞察。

以小见大的展现了时代背景下个体命运的浮沉,剧本所表现出的对于历史、社会和人性的深度思考,令人心悦诚服,叹为观止。

有些心思敏锐的人,望着台上那群热烈如火的年轻人,心中冥冥中生出一股明悟来。

今晚,他们似乎见证了经典的诞生。

此生,何其有幸!

第178章 不够帅第194章 请了个活祖宗第140章 花开时节动京城第87章 人文社的香饽饽第144章 到底是怎么回事第91章 这不是我的词儿吗第187章 赚钱娶媳妇第149章 文学讲习所第188章 会英文很了不起吗?第105章 涨稿费第78章 天下之大,何止东西第87章 人文社的香饽饽第3章 朝阳,跟我去燕京吧第4章 朕何德何能第102章 友人许灵均第30章 《牧马人》发表第59章 少说也得是个中篇吧第137章 这钱花的值第204章 男人就得靠内在第86章 长寿的秘诀第66章 媳妇,戏过了第28章 有盼头第20章 偷吃姐妹花第41章 想着换张床吧第164章 学术界的共识第182章 你可读点书吧!第42章 内参电影真值钱第27章 天赋在闪光第32章 阿祖想收手了第73章 你有这种感觉吗第8章 毛脚女婿上门第22章 短、平、快的项目第131章 全军阅读第134章 小林要去文讲所吗?第96章 部队需要你这样的人才第84章 捡洋落第95章 大师也这么爱钱吗第61章 老子要白嫖你们第202章 人间至味此斋寻第181章 大家都是大学生,摆什么老资格?第54章 《收获》来信第72章 你要成批评家啊第32章 阿祖想收手了第124章 《父母爱情》第163章 转行当编剧?第164章 学术界的共识第202章 人间至味此斋寻第189章 输给一个日本人,恶心第92章 学习使人快乐第117章 我还治不了你?第147章 现象级作品第63章 借书处出了个大作家第14章 为了家庭的和睦第59章 少说也得是个中篇吧第22章 短、平、快的项目第123章 大家说话可真好听第7章 巨大的倒退第30章 《牧马人》发表第171章 外国读者第110章 这剧本适合你们人艺第7章 巨大的倒退第80章 1979年文坛扛鼎之作第105章 涨稿费第52章 自产自销一条龙第136章 夸张的销量第160章 我是造了什么孽第148章 《中国文学》第194章 请了个活祖宗第156章 新作品的灵感第45章 你这就属于作弊了第199章 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第186章 谁让我儿子争气呢!第105章 涨稿费第197章 外宾服务部第28章 有盼头第151章 受打击的卷王第187章 赚钱娶媳妇第168章 最完美的结局第107章 越想越难受第134章 小林要去文讲所吗?第76章 《小鞋子》的反响第86章 长寿的秘诀第26章 把稿子带走第31章 成了第126章 我去装装逼第174章 伟大的亚伦·布什内尔第16章 七七级中文系第205章 稿费给结一下第116章 三幕剧很了不起吗?第177章 让人眼热第146章 章光年的大饼第39章 我可真不是个人第10章 这床吃唢呐长大的吧第183章 自己淋过雨,别人也休想撑伞第69章 好长时间没撒鸡汤了第59章 少说也得是个中篇吧第7章 巨大的倒退第76章 《小鞋子》的反响第163章 转行当编剧?第81章 老师们的阅读理解
第178章 不够帅第194章 请了个活祖宗第140章 花开时节动京城第87章 人文社的香饽饽第144章 到底是怎么回事第91章 这不是我的词儿吗第187章 赚钱娶媳妇第149章 文学讲习所第188章 会英文很了不起吗?第105章 涨稿费第78章 天下之大,何止东西第87章 人文社的香饽饽第3章 朝阳,跟我去燕京吧第4章 朕何德何能第102章 友人许灵均第30章 《牧马人》发表第59章 少说也得是个中篇吧第137章 这钱花的值第204章 男人就得靠内在第86章 长寿的秘诀第66章 媳妇,戏过了第28章 有盼头第20章 偷吃姐妹花第41章 想着换张床吧第164章 学术界的共识第182章 你可读点书吧!第42章 内参电影真值钱第27章 天赋在闪光第32章 阿祖想收手了第73章 你有这种感觉吗第8章 毛脚女婿上门第22章 短、平、快的项目第131章 全军阅读第134章 小林要去文讲所吗?第96章 部队需要你这样的人才第84章 捡洋落第95章 大师也这么爱钱吗第61章 老子要白嫖你们第202章 人间至味此斋寻第181章 大家都是大学生,摆什么老资格?第54章 《收获》来信第72章 你要成批评家啊第32章 阿祖想收手了第124章 《父母爱情》第163章 转行当编剧?第164章 学术界的共识第202章 人间至味此斋寻第189章 输给一个日本人,恶心第92章 学习使人快乐第117章 我还治不了你?第147章 现象级作品第63章 借书处出了个大作家第14章 为了家庭的和睦第59章 少说也得是个中篇吧第22章 短、平、快的项目第123章 大家说话可真好听第7章 巨大的倒退第30章 《牧马人》发表第171章 外国读者第110章 这剧本适合你们人艺第7章 巨大的倒退第80章 1979年文坛扛鼎之作第105章 涨稿费第52章 自产自销一条龙第136章 夸张的销量第160章 我是造了什么孽第148章 《中国文学》第194章 请了个活祖宗第156章 新作品的灵感第45章 你这就属于作弊了第199章 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第186章 谁让我儿子争气呢!第105章 涨稿费第197章 外宾服务部第28章 有盼头第151章 受打击的卷王第187章 赚钱娶媳妇第168章 最完美的结局第107章 越想越难受第134章 小林要去文讲所吗?第76章 《小鞋子》的反响第86章 长寿的秘诀第26章 把稿子带走第31章 成了第126章 我去装装逼第174章 伟大的亚伦·布什内尔第16章 七七级中文系第205章 稿费给结一下第116章 三幕剧很了不起吗?第177章 让人眼热第146章 章光年的大饼第39章 我可真不是个人第10章 这床吃唢呐长大的吧第183章 自己淋过雨,别人也休想撑伞第69章 好长时间没撒鸡汤了第59章 少说也得是个中篇吧第7章 巨大的倒退第76章 《小鞋子》的反响第163章 转行当编剧?第81章 老师们的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