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现象级作品

七月中旬,《文艺报》出刊。

一篇题为《:中国式意识流文学开创者》的评论文章引起了文学界和文学爱好者们的注意。

作为评论家,文章作者阎刚在国内文学评论界颇具份量。

上个月他读完《赖子的夏天》有些感触,又与妻子柳荫交流了一番,最后写下了这篇《:中国式意识流文学开创者》,文章也很顺利的登上了《文艺报》。

他在文章里用大量的篇幅阐述了林朝阳在《赖子的夏天》中对意识流文学这个舶来的文学流派进行的大胆创新,字里行间难掩对于林朝阳和这部作品的欣赏。

“《赖子的夏天》的叙事角度在主人公赖子和小军的视角之间切换,作者对于意识流文学的叙事结构进行了一次大胆的挑战,并没有遵循传统的、跳跃式的意识流文学叙述规律。

而是以对称式的叙事结构将两位主人公的思绪、情感、记忆乃至潜意识的流变过程呈现了出来。

这种呈现方式并非是现实主义的线性叙事,也并非是意识流文学跳跃的、碎片化的叙事,而是一种螺旋式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叙事方式。

既对称、又交融,使得文本内部的空间、时间、人物关系呈现出复杂而丰富的交织状态,极大的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和阅读体验。

这样的叙事方式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也是意识流文学创作迄今为止的一次重要突破,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先锋实验。

wωω ✿ttka n ✿¢ ○

……

在中,赖子和小军的内心世界与外部环境形成了微妙而深刻的互动关系。

作者通过对主人公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心理变化、情感波动以及价值观念的塑造,反映了中国社会转型期成年群体和青少年群体的普遍心理特征。

同时,笔者认为《赖子的夏天》也并不仅仅是一部单纯模仿西方意识流文学的作品,而是一部立足于中国社会文化语境,对这一文学形式进行了富有本土特色的创新性探索的优秀作品。

《赖子的夏天》中融入了大量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文化符号和意象,比如路途中所遇到的传统节日、民俗风情、家庭教育观念等,这些元素与主人公的内心世界相融合。

既丰富了文本的文化内涵,也赋予了作品鲜明的中国色彩。

这种对中国语境的精准把握和独特表达,使得《赖子的夏天》在借鉴西方意识流手法的同时,成功实现了本土化的创新转化,为中国式意识流文学的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

这部作品不仅展示了作者对个体心灵世界的敏锐洞察力,更以其开创性的叙事风格,引领读者步入一個充满哲思、情感涌动且极具时代特色的内心世界,彰显出中国式意识流文学的独特魅力与创新价值。

在中国当代文学的浩瀚星空中,《赖子的夏天》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与深刻的思想内涵,为中国式意识流文学的发展树立了一座丰碑。”

阎刚所写的这篇《:中国式意识流文学开创者》煌煌近万字,从多个角度论述了《赖子的夏天》这部的文学性和独创性,观点清晰,见解独到,短短数天时间便在国内文学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文章最后,更是将《赖子的夏天》评价为“中国式意识流文学的丰碑之作”,足以看出他对于这部的欣赏与推崇。

《赖子的夏天》发表在《当代》今年第二期上,至今已经近三个月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第二期《当代》卖出了超过38万份,对比今年第一期的销量几乎是百分之二百的增幅。

作为第二期的头条作品,《赖子的夏天》自然是功不可没,这样的销量涨幅也充分体现出了读者们对于这部的喜爱。

数以十万计的读者沉溺于林朝阳所编织的充满迷幻色彩的童话世界之中,难以自拔,为赖子和小军的故事而心潮澎湃,感动落泪。

在读者群体当中收获了极佳的口碑,同时在评论界也是好评如潮。

跟读者更加注重故事性不同,评论界对于这部的关注焦点是在于开创性的创作手法和风格。

那些研究当代文学的评论家和学者对于意识流文学的了解是要远超过一般文学爱好者和民众的。

作为西方现代文学的重要流派,意识流文学的兴起为世界文坛贡献了一批杰出的作家和作品。

大家很清楚,跟国外相比意识流文学在国内的发展无疑是极其孱弱的,可也正是因着这份孱弱,才让林朝阳的《赖子的夏天》更显难能可贵。

在国内大多数作家还以意识流文学为稀奇,许多人甚至压根连听都没听说过的时候,林朝阳已经可以利用成熟的创作技法完成一部质量出众的长篇意识流。

对于许多对意识流文学有一定研究的评论家和学者来说,他们普遍认为《赖子的夏天》达到了国外许多意识流长篇的水准。

在阎刚之前,文学界对于《赖子的夏天》这部的赞美声其实已经有很多了,但大多数评论家和学者的思维还是停留在对于西方意识流文学的风格延伸上。

许多评论文章中虽然也提到了《赖子的夏天》当中的本土元素,但都没有引起评论界足够的重视,多是一笔带过。

阎刚的文章好像洪钟大吕一般,一下子打开了国内众多文学评论家和学者的思维。

许多人看完文章之后,越想越觉得是那么回事。

诚如文章中所说的那样,《赖子的夏天》以大量中国本土文化符合和意向丰富了的内容,可以说是开创了中国式意识流文学之先河。

这些人进而又想到林朝阳的创作过程,《赖子的夏天》的创作要考验的不仅是看林朝阳是否完全吃透了西方意识流文学的内核。

更重要的是他在创作过程中能否将它们加以化用,既保持意识流文学原有的独特风格,又能够兼顾融合中国文化的元素。

事实证明,林朝阳确实做到了,他创作出了一部兼具东西方文化特性和风格的意识流文学杰作。

当那些评论家和学者被阎刚的文章启发意识到这件事之后,他们仿佛一下子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思维再也不受束缚。

短短半个月之内,《十月》《燕京文艺》《河北文艺》《文学评论》《文艺百家》等多份文学杂志和文学评论杂志相继发表了关于《赖子的夏天》的评论文章。

文章作者多是评论界的知名评论家,又或者是大学内的知名学者。

无独有偶,这些文章的关键词都聚焦在“中国式意识流文学”这个由阎刚首创的名词上。

发表在《文艺百家》上的《论:中国式意识流文学的起源》一文中写道:对个体精神世界的深度挖掘与真实再现,充分展现了意识流文学的魅力所在,使《赖子的夏天》成为中国式意识流文学的一部典范之作。

《河北文艺》发表的《地域特色与时代烙印背后的》是这样说的:

《赖子的夏天》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将意识流文学和本土文化进行了有机结合,这种结合是巧妙的,它构建了一个既具有鲜明地域色彩又充满个体心灵感悟的文本环境。

不仅是中国式意识流文学的优秀代表作,更是对中国社会历史变迁与个体心灵世界的深度探索与生动诠释。

《十月》上刊载的《重构意识流文学》一文中是如此阐述的:

《赖子的夏天》忠实遵循了意识流文学的基本原则,但并未止步于对传统技法的模仿与复现,而是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与拓展。

作品将地域特色与时代背景深度嵌入在结构和叙事中,拓宽了意识流文学的表现维度,也成功打破了意识流文学存在的封闭性与个体主义倾向。

将其与广阔的社会现实、深厚的文化土壤紧密相连,赋予了作品更为丰富多元的文化内涵。

作者以独特的创新精神和深厚的艺术功力成功成功重构了意识流文学的创作形态,使其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下焕发新生,实现了艺术形式与社会内容的高度统一,为今后中国意识流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典范。

……

本来最近这段时间因为胡总自费购买《高山下的花环》单行本送给前线战士的新闻就让林朝阳在文学界大出风头。

现在各大文学杂志、文学评论杂志突然之间连篇累牍的评论,立刻又在文学界引发了一股解读《赖子的夏天》的潮流。

让林朝阳再一次在文坛大放异彩,算上开春全国优秀短篇奖那一波舆论影响,这已经是今年的第二次了。

跟上一次相比,这次造成的影响更大、更广泛。

林朝阳不仅以《赖子的夏天》给国内读者普及了意识流文学这个时髦的概念,更是开创了中国式意识流文学的独特风格,受到了评论界的大力推崇。

一时之间,作家们、评论家们、学者们皆以解读《赖子的夏天》为荣,这股风潮不断传播,也在读者群体当中引起了剧烈的反响。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发表《赖子的夏天》的《当代》第二期经过近三个月的热卖销量本来已经趋于稳定。

没成想借着这股东风,《当代》编辑部竟然又接到了新华书店和各地邮局催促加印的电话。

文学界的热议与赞美、读者的追捧与喜爱汇聚成一股不可阻挡的洪流,让《赖子的夏天》成为1980年的夏天里中国文坛最具影响力的现象级作品。

第93章 《高山下的花环》发表第40章 只有我知道,你是块金子第31章 成了第144章 到底是怎么回事第71章 结尾不够深刻第69章 好长时间没撒鸡汤了第164章 学术界的共识第59章 少说也得是个中篇吧第158章 哪个好编剧不让导演改剧本啊第115章 怎么就走上写小说的歪路了呢?第140章 花开时节动京城第21章 我表现的还不够咸鱼吗?第114章 玩的可真脏啊第17章 站队要认清形势第181章 大家都是大学生,摆什么老资格?第176章 注定成为经典第32章 阿祖想收手了第104章 已得《茶馆》七分神韵第99章 自己的媳妇自己宠第88章 老天有眼啊第40章 只有我知道,你是块金子第96章 部队需要你这样的人才第7章 巨大的倒退第2章 回家看你妈去第141章 《赖子的夏天》第130章 要两块给五块,你啥意思啊第85章 《十月》差点意思第78章 天下之大,何止东西第48章 发现了点什么第125章 光荣的任务第184章 爱之深,责之切第6章 这个男人,有点东西第115章 怎么就走上写小说的歪路了呢?第77章 《伤痕文学的必然兴起与衰落》第172章 毒舌保罗第177章 让人眼热第179章 现成的许灵均第142章 无出其右者第138章 根本不敢想(月票加更)第169章 《梵高之死》第172章 毒舌保罗第19章 比《伤痕》好第23章 《未名湖》顾问第99章 自己的媳妇自己宠第107章 越想越难受第145章 稿费收到手软第121章 打工人最大的动力第10章 这床吃唢呐长大的吧第100章 钱越多,越不够花第52章 自产自销一条龙第185章 有什么了不起的?哼!第105章 涨稿费第5章 祖坟着了第87章 人文社的香饽饽第70章 美国愤青第96章 部队需要你这样的人才第48章 发现了点什么第160章 我是造了什么孽第175章 超越时代的才华第172章 毒舌保罗第31章 成了第21章 我表现的还不够咸鱼吗?第72章 你要成批评家啊第151章 受打击的卷王第38章 座谈会都是捧臭脚第26章 把稿子带走第66章 媳妇,戏过了第69章 好长时间没撒鸡汤了第66章 媳妇,戏过了第131章 全军阅读第93章 《高山下的花环》发表第77章 《伤痕文学的必然兴起与衰落》第144章 到底是怎么回事第60章 等爷以后有钱的第25章 鸽子精第17章 站队要认清形势第150章 大家风范第128章 笨是笨了点,倒还有救第139章 只要钱到位第82章 我才多长时间没来第4章 朕何德何能第189章 输给一个日本人,恶心第72章 你要成批评家啊第149章 文学讲习所第119章 华侨公寓第164章 学术界的共识第185章 有什么了不起的?哼!第33章 中国出了个许灵均第38章 座谈会都是捧臭脚第178章 不够帅第32章 阿祖想收手了第16章 七七级中文系第177章 让人眼热第86章 长寿的秘诀第105章 涨稿费第93章 《高山下的花环》发表第26章 把稿子带走第121章 打工人最大的动力第173章 新书发售
第93章 《高山下的花环》发表第40章 只有我知道,你是块金子第31章 成了第144章 到底是怎么回事第71章 结尾不够深刻第69章 好长时间没撒鸡汤了第164章 学术界的共识第59章 少说也得是个中篇吧第158章 哪个好编剧不让导演改剧本啊第115章 怎么就走上写小说的歪路了呢?第140章 花开时节动京城第21章 我表现的还不够咸鱼吗?第114章 玩的可真脏啊第17章 站队要认清形势第181章 大家都是大学生,摆什么老资格?第176章 注定成为经典第32章 阿祖想收手了第104章 已得《茶馆》七分神韵第99章 自己的媳妇自己宠第88章 老天有眼啊第40章 只有我知道,你是块金子第96章 部队需要你这样的人才第7章 巨大的倒退第2章 回家看你妈去第141章 《赖子的夏天》第130章 要两块给五块,你啥意思啊第85章 《十月》差点意思第78章 天下之大,何止东西第48章 发现了点什么第125章 光荣的任务第184章 爱之深,责之切第6章 这个男人,有点东西第115章 怎么就走上写小说的歪路了呢?第77章 《伤痕文学的必然兴起与衰落》第172章 毒舌保罗第177章 让人眼热第179章 现成的许灵均第142章 无出其右者第138章 根本不敢想(月票加更)第169章 《梵高之死》第172章 毒舌保罗第19章 比《伤痕》好第23章 《未名湖》顾问第99章 自己的媳妇自己宠第107章 越想越难受第145章 稿费收到手软第121章 打工人最大的动力第10章 这床吃唢呐长大的吧第100章 钱越多,越不够花第52章 自产自销一条龙第185章 有什么了不起的?哼!第105章 涨稿费第5章 祖坟着了第87章 人文社的香饽饽第70章 美国愤青第96章 部队需要你这样的人才第48章 发现了点什么第160章 我是造了什么孽第175章 超越时代的才华第172章 毒舌保罗第31章 成了第21章 我表现的还不够咸鱼吗?第72章 你要成批评家啊第151章 受打击的卷王第38章 座谈会都是捧臭脚第26章 把稿子带走第66章 媳妇,戏过了第69章 好长时间没撒鸡汤了第66章 媳妇,戏过了第131章 全军阅读第93章 《高山下的花环》发表第77章 《伤痕文学的必然兴起与衰落》第144章 到底是怎么回事第60章 等爷以后有钱的第25章 鸽子精第17章 站队要认清形势第150章 大家风范第128章 笨是笨了点,倒还有救第139章 只要钱到位第82章 我才多长时间没来第4章 朕何德何能第189章 输给一个日本人,恶心第72章 你要成批评家啊第149章 文学讲习所第119章 华侨公寓第164章 学术界的共识第185章 有什么了不起的?哼!第33章 中国出了个许灵均第38章 座谈会都是捧臭脚第178章 不够帅第32章 阿祖想收手了第16章 七七级中文系第177章 让人眼热第86章 长寿的秘诀第105章 涨稿费第93章 《高山下的花环》发表第26章 把稿子带走第121章 打工人最大的动力第173章 新书发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