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父母爱情》

林朝阳思忖着回答道:“故事还是有点温暖,不过风格有点不太一样,更加偏向意识流文学。”

李拓闻言立刻来了精神,“意识流?我还没看过有几个国内的作家写意识流呢,写得好的就更少了。”

意识流文学虽然传入中国很早,但是因为这么多年国内文坛一直提倡古典主义、革命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风气,所以压根就没什么发展。

这几年文坛的风气逐渐开放,人们的思想也开始解放,文学界有不少人对于意识流开始感兴趣,但始终是没有出现什么有影响力的代表性作品。

甚至对于文学界的绝大多数人来说,意识流文学仍然是个很新颖和洋气的名词。

“我记得袁可嘉在1964年的《文学研究集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好像叫《美英“意识流”评述》,说现代意识流是资产阶级开始没落之后表现种种腐朽思想的作品,过于反动颓废,反社会、反理性、反现实主义。”

李拓提到了十几年前的论文,祝伟和陶玉成听都没听说过,林朝阳却接过了话题。

“他那篇文章我看过,很多地方写的很好。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伍尔夫的《到灯塔去》、福克纳的《喧嚣和狂乱》……他对于这些意识流作品的分析很具体、深入。

但有些地方还是太刻意了,把意识形态的东西强加到文学创作上。不过也算难得了,那大概是国内这么多年来唯一一篇认真评介意识流文学的文章。”

李拓见林朝阳对于论文内容烂熟于心,心中对他的评价不禁又高了两分。

在这个文学界绝大多数人还没有关注到意识流文学的时候,林朝阳不仅认真研读了这方面的著作、论文,还亲身实践创作了一部这样的,这样的开拓和进取精神让他十分欣赏。

祝伟听着两人的对话,心中不禁生出一股高山仰止的感觉来。

李拓和林朝阳探讨的这些内容,他别说看了,有些连听都没听说过。

他唯一知道的就是福克纳,还是托了《外国文艺》的福。

“朝阳,上個月《外国文艺》上还发表了几篇福克纳的短篇。”祝伟说道。

林朝阳点了点头,“对,我也注意到了。”

《外国文艺》是由沪上译文出版社出版的双月刊,主要译介当代外国文学艺术作品和理论,介绍有代表性的流派,反映新的外国文学思潮和动态,也包括介绍一些获得国际重大奖项的文学作品,算是这个年代国内为数不多可以让文学爱好者接触当代外国文学的渠道。

79年12月的第六期上,《外国文艺》开始系统性的介绍意识流文学这个概念,并且发表了意识流文学代表性作家福克纳的几篇短篇,看样子接下来还会介绍其他意识流作家的作品。

“我看到了明年,‘意识流文学’这个名词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林朝阳笑着说道。

李拓语气诙谐道:“到时候大家都写意识流,你说不定还能混个‘教主’呢。”

林朝阳轻松的说道:“‘教主’就不当了,别把我批成ngss就行了。”

他所谓的“批”不是“pd”,而是“pp”。

现在国内文学界革命浪漫主义的风头被压了下去,但主流风气还是现实主义,意识流文学的风格还是与主流格格不入。

“你是打算要在意识流文学这个方向深耕吗?”祝伟问林朝阳。

他摇了摇头,“那倒没有。这次纯粹是因为我把里的季节设定在了夏天,我想要那种带点迷幻色彩的感觉,就像你在夏天抬头看太阳,会有那种一瞬间耀目的眩晕感。”

林朝阳一说,李拓和祝伟立刻就明白了他所想表达的那种氛围和感觉。

林朝阳能如此清晰准确、一语中的的阐明他想要向读者展示的东西,对内容和情绪的把控必然是极为精准的。

两人内心不由得对林朝阳的这部作品产生了强烈的期待。

一番畅聊,到了晚上八点,林朝阳和陶玉成离开了李拓家。

回家路上,陶玉成内心突然有些感慨。

自家这个妹夫平时不显山、不露水,可偶露峥嵘,总是能让人叹为观止。

陶玉成好歹也算是个文青,但今天林朝阳和李拓聊的那些话题,有许多他只是知道个皮毛,想参与都不知道该从哪聊起。

林朝阳却能够侃侃而谈,与李拓聊的有来有往,甚至是让人李拓心生敬佩,这让陶玉成不得不再次刷新了对于妹夫的认知。

看来朝阳写的这么好真不是偶然的,而是通过实打实的学习和积累才有了这番见识。

又过了两天,林朝阳在上班的时候发现同事杜蓉在看《收获》。

一月份的《收获》最近刚刚发行上市,作为国内文学界最具影响力的刊物之一,《收获》一直是众多文学爱好者的必看读物。

“朝阳,这期《收获》你看了没?”中午吃完饭后,杜蓉问林朝阳。

“没呢,怎么了?”

杜蓉说道:“没什么。我就是看到了一部,跟你的《牧马人》和《小鞋子》的风格很像。”

林朝阳心里有些意外,没想到杜蓉的感觉这么敏锐。

没等林朝阳说话,杜蓉把杂志翻给林朝阳看,“你看,就是这一部,《父母爱情》。”

《父母爱情》正是林朝阳之前寄给李小琳的那部,这部参考的是后世的同名电视剧。

实际上,电视剧本身也是改编自,但改编的并非是一部完整的,而是一部由军旅作家刘晶所写的中短篇集。

电视剧的情节实际上是杂糅、融合了集当中的七个故事,而林朝阳则是将这几个故事精炼到了一部篇幅十二万字的中篇当中。

《父母爱情》电视剧在播出当年便获得了白玉兰奖、飞天奖和建党100周年全国优秀电视剧奖等诸多荣誉,在豆瓣评分更是高达9.4分。

众所周知,豆瓣对于国产文学和影视作品向来苛刻,超38万人打出的9.4分的高分足以说明这个故事的优秀。

林朝阳版本的《父母爱情》仍旧是以海军军官江德福与富家小姐安杰五十年的感情为线索,讲述两人在特殊年代共同克服了出身的差异、文化程度的悬殊、生活环境的恶劣以及特殊时期的生存困境,抚养着五个孩子共同走过风风雨雨的故事。

不过在时间跨度上有所调整,《父母爱情》的时间线变成了从建国前夕开始,最后停在了一九七八年老人家宣布改革开放这个时间节点上。

“这部啊,伱觉得怎么样?”林朝阳问道。

杜蓉犹豫了一下,“我说了你可别生气。”

“我有什么好生气的。”林朝阳笑道。

“我觉得这部比你的《牧马人》和《小鞋子》写的好。”

杜蓉说完这句话,有些不好意思的看着林朝阳。

他调侃道:“你说都说了,还怕得罪人啊?”

“不是怕得罪人,这不是顾及你的感受嘛。”

“那你就不应该说。”

杜蓉见他神色轻松,并未放在心上,笑着说道:“我就知道你不会生气。”

“那你说说,这部比我的好在哪里?”

杜蓉认真思考起来,过了好一会儿才说道:“我先说你们这几部作品的相同点吧,相同点就是故事都以平实、朴素和温暖见长。至于《父母爱情》的优点嘛,我也不知道我想的对不对,你听听看。”

“我觉得首先就是在故事情节上,因为篇幅的原因,《父母爱情》里面的时间跨度长达三十年。

故事不仅是展现了江德福与安杰几十年的婚姻历程和相濡以沫,更把个体命运与社会变迁紧密的交织在了一起,展现了从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历史风貌。

在故事的深度和广度上,比《牧马人》和《小鞋子》更具可看性。

再一个是故事当中矛盾冲突的设计,相比于《牧马人》和《小鞋子》平和舒缓的节奏,《父母爱情》中的矛盾冲突更加激烈。

因为它里面不仅涉及到了个体和家庭,还有社会这三个层面。

出身差异、观念冲突、家庭琐碎、代际沟通……每一个问题单拿出来都可以大作文章。

可这个作者竟然把这么多问题都融合到了一部中篇里,不可谓不奢侈。

但这样做的好处也很明显,就是里面的矛盾冲突张力十足,引人入胜。

最后一点我认为《父母爱情》做的好的地方就是在结构上,因为是大时间跨度的叙事方式,你能够很明显的看出里面各个阶段故事情节的独立成章。

但这种结构同时又保证了主线的连贯性,情节脉络清晰,情绪层层递进,到最后结尾也充满了力量感。”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杜蓉到最后有些不自信的摸了摸头发,说道:“我也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反正都是我的感受。”

林朝阳点头道:“说的不错,句句都在点儿上,我看你去写篇评论都够了。”

听着他的肯定,杜蓉脸上露出几分自信,“你可别唬我了。”

“我说真的,你不光是看得细,总结的也很到位。”

杜蓉忍不住咧开了嘴,笑容灿烂。

《父母爱情》才发表了几天,杜蓉算是这部最早一批读者,听了她对的评价,林朝阳心里安稳了很多。

杜蓉是大学生,又在图书馆工作,阅读量远超普通读者,她能对《父母爱情》作出如此高的评价,证明了这部的质量。

又过了两天,眼看着快到小年了,陶玉书已经把回东北要带的年货都准备好了。

回东北是去年就定下了的事,考虑到林朝阳一年多没有回老家,陶玉书之前和陶父商量这个年就在东北过了。

陶父陶母和林朝阳夫妻俩去东北,而陶玉成一家和陶玉墨留在燕京。

陶玉墨从小到大还没去过东北,本来是吵着要去的,可惜被陶玉书给否决了。

多一个人,就得多花五十块火车票钱。

今年除夕是2月15日,燕大2月末就开学,大家商量后决定腊月二十五出发,正月初三出来。

来回一共九天时间,去掉将近四天在路上,正好可以在东北过个年。

现在火车票都是提前三天才能买,还得是在预售点才行,直接到火车站买票只能买到当日和次日的。

算着日子,这天早上林朝阳正打算去西直门的预售点买票,出门却碰上了杜峰。

“这大冷天的你怎么跑过来了?”林朝阳问道。

“还是房子的事呗。”

“什么情况?”

“我看林福贵有点着急了,那天他跟建军儿一起找我玩,提了一嘴说有人要买他房子。”

建军是杜峰和林福贵共同的朋友,也是因为他,杜峰才知道林福贵要卖房子。

林朝阳听着杜峰的话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真要有人买林福贵的房子,他也不会专门跑到杜峰面前提一嘴。

“那约他出来见个面聊聊吧。”

“成,我安排。”

约好了跟林福贵聊聊房子的事,杜峰见林朝阳要出门,问道:“这是要干嘛去?”

“买火车票,过两天回东北。”

“你跟我家姐俩一起回去?”

“还有你姑和姑父。”

“你现在去可不好买票,肯定买不着卧铺票。”

“我先去看看,不行再想办法。”林朝阳说道。

杜峰拦住他,说道:“得了,这事交给我吧。”

隔了一天,杜峰冻的耳朵通红出现在朗润湖公寓,不仅把卧铺票给林朝阳他们买到了,连换乘的事都帮林朝阳他们安排好了。

侄子杜峰帮忙解决了回东北的火车票,让陶母感觉脸上有光。

“姐夫,我看你们后天就走了,房子的事不行就挪到年后吧。”杜峰建议道。

“行。”

赶上过年,谁也不能这个时候卖房子。

一切准备就绪,腊月二十五这天,林朝阳和陶玉书夫妻俩并陶父陶母提着大包小裹前往火车站。

第160章 我是造了什么孽第166章 棉花胡同第181章 大家都是大学生,摆什么老资格?第50章 老头儿,你棋品一般啊!第2章 回家看你妈去第104章 已得《茶馆》七分神韵第194章 请了个活祖宗第70章 美国愤青第146章 章光年的大饼第111章 学生们不干了第124章 《父母爱情》第51章 我的岳父是教授第135章 《人民日报》专稿报道第15章 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奋斗逼第107章 越想越难受第96章 部队需要你这样的人才第21章 我表现的还不够咸鱼吗?第175章 超越时代的才华第65章 是他写的第132章 又成反思文学了第117章 我还治不了你?第112章 只要你高兴第159章 我还有更棒的第87章 人文社的香饽饽第169章 《梵高之死》第193章 谁是无辜的人民?第52章 自产自销一条龙第92章 学习使人快乐第7章 巨大的倒退第13章 穷酸的纣王第166章 棉花胡同第105章 涨稿费第92章 学习使人快乐第94章 陶敬法找了个好女婿第135章 《人民日报》专稿报道第83章 一份稿子,收两回钱第56章 傻大个才崴脚第52章 自产自销一条龙第51章 我的岳父是教授第157章 《燕京文学》第76章 《小鞋子》的反响第127章 回京后的好消息第13章 穷酸的纣王第50章 老头儿,你棋品一般啊!第24章 平平无奇林朝阳第8章 毛脚女婿上门第100章 钱越多,越不够花第98章 为了一个崇高的理想第70章 美国愤青第53章 比《简·爱》还上头第13章 穷酸的纣王第103章 好一个许灵均!第148章 《中国文学》第125章 光荣的任务第113章 你们的矜持呢?第134章 小林要去文讲所吗?第50章 老头儿,你棋品一般啊!第190章 想学我教你啊第196章 往来无白丁第57章 法外狂徒继任者第115章 怎么就走上写小说的歪路了呢?第125章 光荣的任务第3章 朝阳,跟我去燕京吧第62章 《十月》怎么了第1章 法外狂徒陶女士第165章 给你个任务第38章 座谈会都是捧臭脚第127章 回京后的好消息第167章 魔幻的现实第75章 脾气还怪好嘞第171章 外国读者第63章 借书处出了个大作家第159章 我还有更棒的第178章 不够帅第84章 捡洋落第156章 新作品的灵感第95章 大师也这么爱钱吗第197章 外宾服务部第116章 三幕剧很了不起吗?第49章 好风凭借力第209章 你一个写小说的,懂什么诗歌?第131章 全军阅读第104章 已得《茶馆》七分神韵第58章 培养一位国际主义战士第92章 学习使人快乐第41章 想着换张床吧第15章 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奋斗逼第143章 换个卷法第198章 望父成龙第125章 光荣的任务第37章 轻松拿捏第171章 外国读者第62章 《十月》怎么了第43章 遍地是朋友第161章 我改了他两场戏第91章 这不是我的词儿吗第149章 文学讲习所第12章 好福气啊第170章 阿毛的邀请
第160章 我是造了什么孽第166章 棉花胡同第181章 大家都是大学生,摆什么老资格?第50章 老头儿,你棋品一般啊!第2章 回家看你妈去第104章 已得《茶馆》七分神韵第194章 请了个活祖宗第70章 美国愤青第146章 章光年的大饼第111章 学生们不干了第124章 《父母爱情》第51章 我的岳父是教授第135章 《人民日报》专稿报道第15章 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奋斗逼第107章 越想越难受第96章 部队需要你这样的人才第21章 我表现的还不够咸鱼吗?第175章 超越时代的才华第65章 是他写的第132章 又成反思文学了第117章 我还治不了你?第112章 只要你高兴第159章 我还有更棒的第87章 人文社的香饽饽第169章 《梵高之死》第193章 谁是无辜的人民?第52章 自产自销一条龙第92章 学习使人快乐第7章 巨大的倒退第13章 穷酸的纣王第166章 棉花胡同第105章 涨稿费第92章 学习使人快乐第94章 陶敬法找了个好女婿第135章 《人民日报》专稿报道第83章 一份稿子,收两回钱第56章 傻大个才崴脚第52章 自产自销一条龙第51章 我的岳父是教授第157章 《燕京文学》第76章 《小鞋子》的反响第127章 回京后的好消息第13章 穷酸的纣王第50章 老头儿,你棋品一般啊!第24章 平平无奇林朝阳第8章 毛脚女婿上门第100章 钱越多,越不够花第98章 为了一个崇高的理想第70章 美国愤青第53章 比《简·爱》还上头第13章 穷酸的纣王第103章 好一个许灵均!第148章 《中国文学》第125章 光荣的任务第113章 你们的矜持呢?第134章 小林要去文讲所吗?第50章 老头儿,你棋品一般啊!第190章 想学我教你啊第196章 往来无白丁第57章 法外狂徒继任者第115章 怎么就走上写小说的歪路了呢?第125章 光荣的任务第3章 朝阳,跟我去燕京吧第62章 《十月》怎么了第1章 法外狂徒陶女士第165章 给你个任务第38章 座谈会都是捧臭脚第127章 回京后的好消息第167章 魔幻的现实第75章 脾气还怪好嘞第171章 外国读者第63章 借书处出了个大作家第159章 我还有更棒的第178章 不够帅第84章 捡洋落第156章 新作品的灵感第95章 大师也这么爱钱吗第197章 外宾服务部第116章 三幕剧很了不起吗?第49章 好风凭借力第209章 你一个写小说的,懂什么诗歌?第131章 全军阅读第104章 已得《茶馆》七分神韵第58章 培养一位国际主义战士第92章 学习使人快乐第41章 想着换张床吧第15章 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奋斗逼第143章 换个卷法第198章 望父成龙第125章 光荣的任务第37章 轻松拿捏第171章 外国读者第62章 《十月》怎么了第43章 遍地是朋友第161章 我改了他两场戏第91章 这不是我的词儿吗第149章 文学讲习所第12章 好福气啊第170章 阿毛的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