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一份稿子,收两回钱

章德宁来之后的第三天,陶玉书收到了她那篇评论被收录出版的稿费,仍旧是千字6块的标准,一共18块钱。

写一份稿子,赚两遍钱,没有比这更快乐的事了。

这天晚上陶玉书学完了习,又在整理家里的小金库。

今年以来,家里的收入除了林朝阳的工资和她的助学补助,基本就是两个人的稿费。

其中《新华月报》转载《牧马人》得了51块稿费,她的评论发了两遍,又是36块钱,最大头的还是《小鞋子》的发表,一下子给家里带来了408块钱的收入。

夫妻俩这半年光是兼职收入就有495块,四舍五入就是500块钱。

再加上今年工资和补助的结余,以及去年存的钱,两人手里的钱竟然达到了惊人的1464块6毛钱。

这还没算上林朝阳交给《十月》的那篇《伤痕文学的必然兴起与衰落》,那个的稿费单还没收到,包括林朝阳马上要写的的稿费,她也没算在里面。

林朝阳听着陶玉书算账,都顾不得写了,惊讶的问道:“咱俩现在有这么多钱了?”

陶玉书脸上满是笑容,但还是理智的说道:“应该是964块6毛钱,有500块是妈给的,以后得还给他们老两口。”

“那也不少了,能买房子了吧?”林朝阳突然问道。

“买房子?”

陶玉书愣了一下,这个年代大家都没有买房的概念,要么是住单位宿舍,要么等单位分房子,除非是实在没办法了,才会想到去租個房子。

“对啊!有钱了,买个房子。现在买房子……”

林朝阳想说一句“白菜价”,不过想想现在的人均收入,其实也算不上白菜价。

咱不能当狗房东,买房都是为了抗通胀。

对,抗通胀!

“不好买吧?”

陶家一家9口人挤在50平米的房子里,对比现阶段大多数人的条件来说已经很好了,可人就是不知足,没有的时候盼着有,有了又盼着要好。

而且陶玉书觉得家里人口多,确实是吵了点。别的倒没什么,可林朝阳搞创作,非常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

林朝阳摸着下巴想了想,他来燕京半年多了,就没听说过身边有谁家要买卖房子的,房地产这个词如今还没被发明出来呢。

“确实不好买。”林朝阳也有点头疼。

“慢慢碰机会吧,也许以后有机会呢?”陶玉书安抚他说道。

“嗯。”

夫妻俩说完,陶玉书转头去背英语单词,过了一会儿,她有些气闷的说道:“这英语单词可真难背!”

陶玉书在学校是个优等生,哪门专业课都不差,唯独英语总是学不好。

用她的话说,那单词就跟长了脚一样,她刚背完,一转眼,没影儿了。

林朝阳每每调侃她是根儿太正、苗太红,以至于学不进去洋鬼子的话。

看个《追捕》,她想到的是日本的战后重建;看个《天鹅湖》,她想到的是《红色娘子军》。

活该你英语不好!

不过,自己的媳妇自己疼,林朝阳最近一直在考虑给陶玉书鼓捣一个录音机,最好是能便携式的,这样她可以带到学校去,走到哪学到哪。

他记得那玩意这两年已经有了,但国内很少能看到。

林朝阳第一个想到的是找小老外阿毛帮忙,可最近根本看不到他,也不知道这小老外跑哪儿去了,所以现在他只是有这么个想法。

又过了几天,眼看着快到七月份了,陶家内的气氛变得紧张了起来。

教育部今年早早的就下了文件,今年的高考定在了7月7日到7月9日。

家里有陶玉墨这么个高三生,到了这个阶段大家自然变得小心了起来,生怕打扰了陶玉墨的学习。

男孩三岁以后狗都嫌,陶家的两个小孩子恰好到了这个年龄,他们俩只要在家,就没有安静的时候,最近两人没少挨揍。

这天傍晚,陶母和嫂子赵丽在做饭,为了不让两个小的打扰陶玉墨学习,大舅哥陶玉成和林朝阳带着他们俩到外面放风。

陶希文七岁,陶希武四岁,到了能自己玩的年龄,林朝阳二人只需要隔着不远看着两人就可以了。

两人聚在一起吞云吐雾,陶玉成突然问林朝阳:“准备什么时候跟玉书要一个?”

“玉书还在念书,哪有时间啊!”

“你这话说的,现在念书,以后还得上班呢。时间嘛,挤一挤总会有的。”

大舅哥的话透着一股通达的劲儿,不过如果被陶玉书听见了,大概会说他一句站着说话不腰疼。

“客观条件不允许,过两年再说吧。”林朝阳说道。

这天上午,林朝阳跑到中文系蹭课,蹭的是林更的《楚辞研究》。

老先生上课精神饱满,腰板挺直,始终昂着头,身上穿的是很少见的中式绸衫,整洁中透着几分飘逸,林朝阳可以想见老同志穿着这身衣服走在燕大校园里得多招风。

林更讲课喜欢问问题,讲着讲着课突然就来一句:“屈原开创楚辞,为何一开始就是巅峰?为何几无后来者?屈原为何就几乎等于全部楚辞?”

一个三连问,77级、78级中文系快二百号人傻乎乎的瞪着大眼睛,一个问题都答不上来。

大家连课都没听全呢,哪里能回答这么有难度的问题。

但实际上,林更并不是想让大家回答问题,只是为了勾起大家的好奇心,认真听课。

他几个问题问完,大家果然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讲到动情处,老同志情不自禁的高声吟诵,声音中充满着悲凉,将大家的情绪都带入到情境之中,然后便讲起了悲秋文学的先声,讲秋风、木叶如何成为后代诗歌中反复出现的诗意意象。

在场众人无不被他的情绪和讲课内容所打动,感受到了那来自数千年前文学的独特魅力。

下课的时候,陈健功嘟囔道:“真应该让那些写现代诗的都过来听听先生的课!”

林朝阳对他的话是赞同的,现代诗看起来谁都能写,但要写出诗意、写出美来,却要比写律诗、绝句还要难。

因为它不讲声律、也不讲对仗,这些要求其实不仅是束缚,同时也在一定之规内让创作变得有规律可言。

林更讲楚辞,最让人敬佩的地方就在于,他能讲出楚辞的美,而这种美尚未经过格律诗严苛的雕琢,其实跟现代诗的创作有异曲同工之妙。

真要是把楚辞的意蕴琢磨透,写现代诗又会难到哪里去。

下午,周燕如来找林朝阳说了单行本的事。

跟《燕京文艺》要给《牧马人》出评论集不同,林朝阳对给《小鞋子》出单行本的事充满了热情。

原因无它:给钱!

评论集收录的都是别人的评论文章,跟他这个原作者没有半毛钱关系。但单行本不一样,先发表、后出版,一鱼两吃,收两遍稿费,他能不高兴?能不积极吗?

认识半年多了,周燕如已经习惯了林朝阳这个见钱眼开的样子。

不过这件事眼下还只是个想法,需要获得人文社那边的认可,周燕如得到了林朝阳的支持后让林朝阳等她的消息,林朝阳忙不迭的点头答应。

等呗,给钱就行。

六月末,林朝阳总算是完成了答应杜峰的那部,骑着陶玉书的自行车把稿子送到了石景山脚下的军区大院,接下来的事就是等待了。

当然了,也不光是等待,他手头还有一部要写,就是答应《收获》李小琳的那部。

这回他还是开着王庆来的马甲写的,所以只能每天白天在图书馆忙里偷闲写一些,进度始终快不起来,至今创作未过半。

过了两天,杜峰跑到了陶家来。见着林朝阳就激动的拉住了他。

“姐夫,你那主人公是不是拿我当原型的?”

林朝阳一头雾水,“什么意思?”

“你的主人公啊,那个公子哥!”

“啊!”林朝阳明白了过来。

他有心想告诉小舅子不是,人家原著就那么写的。

况且,他要是说杜峰是里那个公子哥的原型,那不等于把他爸、他妈都给装里了吗?

“这个……文艺创作嘛,都是来源于生活的,这个人物是杂糅了很多人的经历创作出来的。”

“这样啊?”

杜峰闻言脸上闪过一丝失望,不过很快又高兴了起来。

不管怎么说,那个公子哥跟他的经历还是有那么一点相似的,别人还没有呢!

“姐夫,我看了,写的真是太好了,我爸看的眼睛都红了!”

“你小子,观察到够仔细的啊!”

“嗐,我这不是关心嘛!”

林朝阳问道:“大概什么时候能审完?”

杜峰摇了摇头,“不知道,我只知道军区这边儿没什么问题,还得往上面报。”

够麻烦的!

不过也可以理解,毕竟是这么敏感的题材。

“你放心吧,有消息了我肯定第一个告诉伱。”

林朝阳想着给陶玉书买录音机的事,询问杜峰有没有路子,他听完林朝阳的要求一脸茫然。

砖头那么大的录音机?他可都没见过。

见杜峰这个小军二代也不知道,林朝阳内心有些失望,看来是自己奢望了。

“好长时间没来了,晚上留家里吃饭。”

“那肯定的。”

吃饭的时候陶玉成拉开杜峰的衣服扫了扫,“空着手来的?”

杜峰无奈道:“大哥……”

“逗你的!”陶玉成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

玩笑了两句,杜峰又问起陶玉墨高考的事。

最近临近高考,陶玉墨心理压力很大,家里人基本不在她面前提高考的事。

杜峰哪壶不开提哪壶,两人没说两句就拌起了嘴。

第116章 三幕剧很了不起吗?第152章 苦差事第15章 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奋斗逼第60章 等爷以后有钱的第43章 遍地是朋友第40章 只有我知道,你是块金子第60章 等爷以后有钱的第138章 根本不敢想(月票加更)第175章 超越时代的才华第107章 越想越难受第174章 伟大的亚伦·布什内尔第131章 全军阅读第136章 夸张的销量第97章 我相信你!第118章 座谈会争锋第43章 遍地是朋友第90章 正常人的反应第173章 新书发售第150章 大家风范第112章 只要你高兴第1章 法外狂徒陶女士第4章 朕何德何能第128章 笨是笨了点,倒还有救第90章 正常人的反应第185章 有什么了不起的?哼!第142章 无出其右者第74章 作品不等于人品第174章 伟大的亚伦·布什内尔第163章 转行当编剧?第33章 中国出了个许灵均第77章 《伤痕文学的必然兴起与衰落》第70章 美国愤青第132章 又成反思文学了第80章 1979年文坛扛鼎之作第164章 学术界的共识第50章 老头儿,你棋品一般啊!第32章 阿祖想收手了第47章 笔来第160章 我是造了什么孽第85章 《十月》差点意思第145章 稿费收到手软第28章 有盼头第72章 你要成批评家啊第106章 这不巧了吗第41章 想着换张床吧第30章 《牧马人》发表第188章 会英文很了不起吗?第146章 章光年的大饼第9章 百无一用大舅哥第181章 大家都是大学生,摆什么老资格?第138章 根本不敢想(月票加更)第52章 自产自销一条龙第7章 巨大的倒退第160章 我是造了什么孽第148章 《中国文学》第58章 培养一位国际主义战士第52章 自产自销一条龙第87章 人文社的香饽饽第107章 越想越难受第17章 站队要认清形势第148章 《中国文学》第148章 《中国文学》第24章 平平无奇林朝阳第129章 好好好,你们就这么玩吧第60章 等爷以后有钱的第67章 让他见识见识社会的险恶第9章 百无一用大舅哥第15章 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奋斗逼第152章 苦差事第154章 狗皮膏药第70章 美国愤青第112章 只要你高兴第90章 正常人的反应第141章 《赖子的夏天》第85章 《十月》差点意思第120章 坦白从宽第66章 媳妇,戏过了第103章 好一个许灵均!第165章 给你个任务第194章 请了个活祖宗第9章 百无一用大舅哥第68章 小事犯迷糊,大事不糊涂第124章 《父母爱情》第156章 新作品的灵感第108章 竟然写的这么好第73章 你有这种感觉吗第6章 这个男人,有点东西第8章 毛脚女婿上门第154章 狗皮膏药第163章 转行当编剧?第139章 只要钱到位第146章 章光年的大饼第112章 只要你高兴第188章 会英文很了不起吗?第38章 座谈会都是捧臭脚第131章 全军阅读第65章 是他写的第170章 阿毛的邀请第113章 你们的矜持呢?第178章 不够帅
第116章 三幕剧很了不起吗?第152章 苦差事第15章 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奋斗逼第60章 等爷以后有钱的第43章 遍地是朋友第40章 只有我知道,你是块金子第60章 等爷以后有钱的第138章 根本不敢想(月票加更)第175章 超越时代的才华第107章 越想越难受第174章 伟大的亚伦·布什内尔第131章 全军阅读第136章 夸张的销量第97章 我相信你!第118章 座谈会争锋第43章 遍地是朋友第90章 正常人的反应第173章 新书发售第150章 大家风范第112章 只要你高兴第1章 法外狂徒陶女士第4章 朕何德何能第128章 笨是笨了点,倒还有救第90章 正常人的反应第185章 有什么了不起的?哼!第142章 无出其右者第74章 作品不等于人品第174章 伟大的亚伦·布什内尔第163章 转行当编剧?第33章 中国出了个许灵均第77章 《伤痕文学的必然兴起与衰落》第70章 美国愤青第132章 又成反思文学了第80章 1979年文坛扛鼎之作第164章 学术界的共识第50章 老头儿,你棋品一般啊!第32章 阿祖想收手了第47章 笔来第160章 我是造了什么孽第85章 《十月》差点意思第145章 稿费收到手软第28章 有盼头第72章 你要成批评家啊第106章 这不巧了吗第41章 想着换张床吧第30章 《牧马人》发表第188章 会英文很了不起吗?第146章 章光年的大饼第9章 百无一用大舅哥第181章 大家都是大学生,摆什么老资格?第138章 根本不敢想(月票加更)第52章 自产自销一条龙第7章 巨大的倒退第160章 我是造了什么孽第148章 《中国文学》第58章 培养一位国际主义战士第52章 自产自销一条龙第87章 人文社的香饽饽第107章 越想越难受第17章 站队要认清形势第148章 《中国文学》第148章 《中国文学》第24章 平平无奇林朝阳第129章 好好好,你们就这么玩吧第60章 等爷以后有钱的第67章 让他见识见识社会的险恶第9章 百无一用大舅哥第15章 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奋斗逼第152章 苦差事第154章 狗皮膏药第70章 美国愤青第112章 只要你高兴第90章 正常人的反应第141章 《赖子的夏天》第85章 《十月》差点意思第120章 坦白从宽第66章 媳妇,戏过了第103章 好一个许灵均!第165章 给你个任务第194章 请了个活祖宗第9章 百无一用大舅哥第68章 小事犯迷糊,大事不糊涂第124章 《父母爱情》第156章 新作品的灵感第108章 竟然写的这么好第73章 你有这种感觉吗第6章 这个男人,有点东西第8章 毛脚女婿上门第154章 狗皮膏药第163章 转行当编剧?第139章 只要钱到位第146章 章光年的大饼第112章 只要你高兴第188章 会英文很了不起吗?第38章 座谈会都是捧臭脚第131章 全军阅读第65章 是他写的第170章 阿毛的邀请第113章 你们的矜持呢?第178章 不够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