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小林要去文讲所吗?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快到九点半的时候,授奖仪式即将开始,评委会的几位主任、副主任和文协领导走上了主席台。

这一届评委会主任是茅盾,副主任有三位,分别是周扬、巴金和刘白羽,文协的还有章光年等人。

几人上台后,先是由茅盾先生进行了讲话,老人家现在是文协统领,又是本届评委会主任,由他开场讲话名正言顺。

“我作为评奖委员会主任,工作做得很少。我声明一下,我因为眼睛不好,只看了少量作品,大部分工作是其他同志们做的,我只听过许多汇报。

对于这次评奖,我觉得很好。得奖的27位同志中,有老年的,中年的,而绝大部分是年轻人,是嗡嗡嗡以后开始写作的,是新生力量,是我们文学事业将来的接班人。

他们在文艺上跨上了长征的第一步。我相信,在这些人中间,会产生未来的鲁迅……”

茅盾讲到这里,一旁的章光年插了句话:“也产生未来的茅盾。”

会场内顿时响起一阵哄笑声,本来严肃的气氛因着他的玩笑话变得轻松活跃起来。

鲁郭茅巴老曹,建国这么多年,无论是鲁迅还是茅盾,他们在现当代文学的地位早已确立。

茅盾丝毫不介意他的插话,笑着继续讲完了话,然后又是周扬、章光年等人讲话。

讲话结束后便是授奖时间,台上唱名,底下的作家们依次上台,从茅盾、巴金等几位颁奖嘉宾手中接过获奖奖状和纪念品,然后拍照留念。

评奖虽然分一二三等奖,但授奖的时候却是大家一起上台。

林朝阳跟着获奖作家们一起上了台,站在中间的位置,他的《牧马人》是今年评奖读者得票率和专家呼声最高的作品,所以是由茅盾第一个为他颁奖,然后才由后面的嘉宾为其他人颁奖。

大家都在忙着颁奖,丁灵手里拿着奖状在台上找了两圈,没有找到目标,询问道:“王庆来同志来了没有?”

队伍另一头刚给人颁完奖的章光年立马跑了过来,拉着丁灵走到林朝阳面前,“给他就行。”

丁灵有些发愣,“代领啊?”

章光年哈哈笑道:“代领什么?人家就是作者!”

闻言,丁灵顿时满脸惊讶。

周围人听到章光年的话也齐刷刷的看了过来,他们的眼神先是在丁灵手中的奖状上停留了两秒,上面确确实实写的是获奖作家“王庆来”的名字。

王庆来就是林朝阳?

然后大家的目光又放在了林朝阳手中的那张奖状上。

许灵均、王庆来都是林朝阳?

这是什么情况?

这个突发情况让台上众人都陷入了震惊,主席台下的嘉宾们听不清楚刚才章光年所说的话,只看到众人集体向林朝阳行注目礼,满脸皆是震惊之色,这样怪异的情况立刻引发了大家的关注和讨论声。

台上众人在看热闹,台下嗡嗡声不断,一下子让会场内原本和谐顺利的局面变得乱糟糟的。

全国优秀短篇奖的组织工作都是由《人民文学》编辑部来负责的,章光年见现场有些混乱,便上前弯腰握住了话筒。

“喂喂喂!大家都安静一下,保持一下会场纪律。”

章光年的控场让会场内的秩序暂时恢复,台上的颁奖活动继续。

众人领完了奖便是合照时间,等照完了相,林朝阳却被章光年留在了台上。

“刚才台上发生了点小插曲,大家想必都很好奇。

我在大家说明一下,大家看到朝阳同志拿了两份奖状对不对?

一份是《牧马人》的获奖奖状,一份是《秋菊打官司》的获奖奖状。

是因为这两篇作品都是朝阳同志创作的,‘许灵均’和‘王庆来’都是朝阳同志的笔名。”

章光年的话音刚落,会场内轰然作响,数百名嘉宾无不惊诧当场。

作家有两个笔名不稀奇,可在一次评奖中两個笔名、两篇作品都得奖了,而且还是全国性奖项,这样的事迹太过传奇,任谁听了都会感到震惊。

全国优秀短篇奖可是新中国第一次全国性的文学评奖活动,主办单位是文协、《人民文学》这样的权威机构,评委会有茅盾、巴金等文坛泰斗。

哪怕是获奖群体里,也有茹志娟、邓友枚、王濛、高晓声这样的名家。

寻常人能跻身奖项已然是难能可贵之事,几乎可以肯定日后必定会在中国文坛拥有一席之地。

可谁又能想得到,在如此权威和盛大的奖项里竟然能有人独中两元!

会场内数百道目光聚集在林朝阳身上,让他感到连空气都有些灼热。

“下面就请朝阳同志发表一下感言!”

章光年说着,将话筒交给了林朝阳。

按照去年的惯例,评奖第一名的作家有发言的机会,去年发言的是刘昕武。

《牧马人》是今年评奖的第一名,这个机会自然就落到了林朝阳的身上。

会场内的众人刚刚才被林朝阳一人独得两奖的消息洗礼过,这个时候林朝阳要发言,自然是让众人充满了好奇。

之前去《人民文学》编辑部的时候,林朝阳便被告知了要在授奖仪式上讲话的事,所以是有准备的。

他站在主席台上,看着台下的人头,拿出打工人讲解ppt的状态,台下的人头立刻就变成了一个个蒜头。

“感谢所有读者和评委会对于我个人和作品的肯定。

刚才几位先生回顾了过去多年以来我国文学界所面对的艰难困苦和发展历程,跟几位相比,我还是个小学生,就斗胆站在七十年代的最后一年展望八十年代吧。

我想象中的八十年代,应该是一个充满变革和理想的年代,是一个思想激荡、文化勃发的年代。

在最近几年当中,因为过去的压抑让人民群众对于文学产生了极大的需求和偏好,我想这种潮流在八十年代仍会持续。

这对于我们文学界来说是幸事,但同时也是需要我们慎重对待的。

文学犹如一面镜子,映照的不仅是人民在历史转折中的坚韧与勇气,也映照着我们文学工作者在社会发展中的担当与探索。

我始终坚信,文学最重要的价值是在于镜鉴。批判与赞美、揭露与歌颂,这些都不足以概括文学的价值。

文学的边界应该是广阔无垠的,人民群众的喜爱才是它生根发芽的基础,人民群众也从文学当中汲取力量。

我们文学工作者要有一个决心,那就是文学要给人民以力量!”

林朝阳的发言简短,却字字斟酌,铿锵有力。

他刚讲完话,台下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如果说刚刚茅盾、周扬等人的讲话还带了些官方色彩,那么林朝阳的讲话则充满了个人色彩。

特别是结尾那一句“文学要给人民以力量”,可谓是振聋发聩,让在场不少人听完之后都有些激动。

讲完了话,林朝阳的任务也完成了,他捧着两份奖状和纪念品走下了主席台。

主席台距离坐席不到二十米,全场人的目光都紧随着他的身影。

今天的授奖仪式上,没有人比他更出风头了,哪怕是那些文坛泰斗也不行。

他刚一落座,刘昕武便语气夸张的说道:“朝阳,你瞒我瞒的好苦啊!”

林朝阳笑着与他交流了两句,周围人的目光全都放在了林朝阳的身上。

大家都知道《牧马人》是本届评奖得票率、专家评委的认可度最高,林朝阳这个获奖者本身就已经备受瞩目了。

到了颁奖时,林朝阳两个笔名、两篇作品同时获得荣誉,他俨然已经今天授奖仪式上最闪亮的那颗明星。

颁奖结束,今天的授奖仪式也接近尾声。

散场之时,章光年拉住了林朝阳,将一位戴着眼镜、年近六旬的老同志介绍给了他。

“这位是谢靳导演!”

今天授奖仪式文艺界来了几百号人,有电影导演并不奇怪。

国内的电影行业与文学界一直过从甚密,许多经典电影作品也都是通过改编而来的。

在章光年的介绍下,林朝阳与谢晋寒暄了几句。

因为下午还有座谈会,两人没有多聊,谢晋只说了找个机会要拜访一下。

下午的座谈会,其实更像是一场见面会。

跟上午数百人的大场面不同,下午的座谈会基本是以评委会和获奖作家为主,座谈会的话题主要是围绕着评奖过程以及获奖作品。

在谈到把《牧马人》作为今年评奖首篇作品时,几位评委发表了意见。

“我个人是认为《乔厂长上任记》应该选为首篇,它比《牧马人》有个显著的好处是社会效果和干预生活的能力,有文学创作应该有的战斗力。

不过在群众呼声上,《牧马人》确实要更高。”

《乔厂长上任记》自去年七月发表之后,受到了读者群体和文学界的广泛欢迎和热烈讨论。

更是创造了“改革文学”这一门类,影响力很大,在评委会有拥趸者丝毫不足为奇。

沙汀说道:“每篇作品都有自己的侧重点,比如《内奸》,爱憎分明,因事说事,夹叙夹议,写得略显随意。《乔厂长上任记》以改革为重点,视角宏大,艺术质量也是很好的。《牧马人》的好处嘛,与《乔厂长》很像,但在《乔厂长》的每一项长处上又长了那么一点,列为首篇也是理所应当的。”

当着众多获奖作家的面,许多评委复盘当时评审的情况,丝毫不避讳个人的主观看法,就事论事,让在场的众多作家听的津津有味,哪怕是失落了名次的人也丝毫不觉得有不忿之感。

对于今天获奖的许多年轻作家来说,能跟这些文坛前辈和泰斗近距离交流,本身就是一件很荣幸的事。

林朝阳的《牧马人》是今年评奖读者得票数和专家呼声最高的作品,再加上他一人独得两个奖项的壮举,自然也是大家关注和讨论的焦点。

评委里还有丁灵和冯穆两位给他的作品写过评论,大家对于林朝阳的评价都很高。

巴金还特意把林朝阳叫到身边,笑呵呵的问道:“我是该叫你王庆来同志,还是该叫你许灵均同志?”

林朝阳笑了笑,“您不如叫我朝阳。”

“王庆来就是许灵均,今天这个授奖仪式没有白参加。我回去告诉小琳,她一定会惊讶。”

巴金的笑容里藏着几分促狭,又对林朝阳说道:“早前我读《秋菊打官司》,觉得写的很好,很写实。

之前小琳给我看你那部《父母爱情》,风格转变还是比较大的,倒是与《牧马人》《小鞋子》的风格很相近。不再写农村有些可惜啊!”

巴金的话立刻让林朝阳想到了之前李小琳给他写的信,那是《父母爱情》寄给《收获》之后的事。

当时李小琳来信说《父母爱情》被采用了,但提到了父亲巴金对于这部的观感,他认为林朝阳没有继续走那种反映农村生活的现实主义,有些遗憾。

这个年代写农村生活的作家有很多,比如本届评奖里的高晓声,但像《秋菊打官司》这样的风格却并不多见。

但这个年代写农村社会的作家大多是延续五六十年代的文学传统,脱胎于解放区,具有较强的政治元素。

很多在创作上大同小异,没有什么大的差别,就比如人物设置,都有苦干而无私的农村基层干部、有坚定走集体化道路的积极分子、有在两条道路之间摇摆的落后分子和进行破坏的阶级敌人。

虽然每个作家在情节上的处理各不相同,但在文学界看来多少是陷入了老套和模式化的创作中的。

而《秋菊打官司》这篇与一直以来国内的农村题材不同的是其辛辣的文字风格和强烈的反讽意味,打破了农村题材一直以来的壁垒和风格。

“《秋菊打官司》写的其实不是农村,而是官场。”林朝阳笑着说道。

林朝阳只回答了一句,便让巴金有醍醐灌顶之感,他略一思索便大笑着拍了拍手。

“你这个作者给我提了个醒!没错没错,这么说更准确。”

巴金笑过之后又问道:“你这个风格独树一帜,我看完全可以继续写下去嘛!”

老前辈当面催更,林朝阳也不好意思拒绝,说道:“有机会一定会写的。”

巴金点了点头,又勉励了他一番。

两人正聊着的时候,丁灵问林朝阳,“小林要去文讲所吗?”

第51章 我的岳父是教授第187章 赚钱娶媳妇第121章 打工人最大的动力第58章 培养一位国际主义战士第58章 培养一位国际主义战士第167章 魔幻的现实第184章 爱之深,责之切第143章 换个卷法第48章 发现了点什么第4章 朕何德何能第82章 我才多长时间没来第31章 成了第16章 七七级中文系第79章 这对CP,老娘嗑定了第23章 《未名湖》顾问第189章 输给一个日本人,恶心第49章 好风凭借力第78章 天下之大,何止东西第185章 有什么了不起的?哼!第133章 降维打击第174章 伟大的亚伦·布什内尔第62章 《十月》怎么了第75章 脾气还怪好嘞第6章 这个男人,有点东西第77章 《伤痕文学的必然兴起与衰落》第66章 媳妇,戏过了第114章 玩的可真脏啊第146章 章光年的大饼第29章 写小说这么难吗?第103章 好一个许灵均!第2章 回家看你妈去第173章 新书发售第116章 三幕剧很了不起吗?第83章 一份稿子,收两回钱第44章 《秋菊打官司》第189章 输给一个日本人,恶心第57章 法外狂徒继任者第129章 好好好,你们就这么玩吧第165章 给你个任务第86章 长寿的秘诀第171章 外国读者第27章 天赋在闪光第1章 法外狂徒陶女士第14章 为了家庭的和睦第152章 苦差事第106章 这不巧了吗第155章 厨子里小说写得最棒的第177章 让人眼热第79章 这对CP,老娘嗑定了第119章 华侨公寓第175章 超越时代的才华第68章 小事犯迷糊,大事不糊涂第88章 老天有眼啊第186章 谁让我儿子争气呢!第41章 想着换张床吧第155章 厨子里小说写得最棒的第146章 章光年的大饼第41章 想着换张床吧第156章 新作品的灵感第34章 百闻不如一见第70章 美国愤青第165章 给你个任务第156章 新作品的灵感第41章 想着换张床吧第112章 只要你高兴第191章 百年难得一遇的奇才第180章 露了一把脸第138章 根本不敢想(月票加更)第89章 道统之争第76章 《小鞋子》的反响第58章 培养一位国际主义战士第142章 无出其右者第111章 学生们不干了第52章 自产自销一条龙第151章 受打击的卷王第16章 七七级中文系第88章 老天有眼啊第127章 回京后的好消息第50章 老头儿,你棋品一般啊!第157章 《燕京文学》第210章 送上门的双保(暂缺)第92章 学习使人快乐第34章 百闻不如一见第108章 竟然写的这么好第133章 降维打击第5章 祖坟着了第190章 想学我教你啊第122章 给《当代》怎么样?第92章 学习使人快乐第207章 试了半天你不买第142章 无出其右者第137章 这钱花的值第76章 《小鞋子》的反响第206章 就非得分个派别和山头?第120章 坦白从宽第24章 平平无奇林朝阳第66章 媳妇,戏过了第103章 好一个许灵均!第8章 毛脚女婿上门第120章 坦白从宽
第51章 我的岳父是教授第187章 赚钱娶媳妇第121章 打工人最大的动力第58章 培养一位国际主义战士第58章 培养一位国际主义战士第167章 魔幻的现实第184章 爱之深,责之切第143章 换个卷法第48章 发现了点什么第4章 朕何德何能第82章 我才多长时间没来第31章 成了第16章 七七级中文系第79章 这对CP,老娘嗑定了第23章 《未名湖》顾问第189章 输给一个日本人,恶心第49章 好风凭借力第78章 天下之大,何止东西第185章 有什么了不起的?哼!第133章 降维打击第174章 伟大的亚伦·布什内尔第62章 《十月》怎么了第75章 脾气还怪好嘞第6章 这个男人,有点东西第77章 《伤痕文学的必然兴起与衰落》第66章 媳妇,戏过了第114章 玩的可真脏啊第146章 章光年的大饼第29章 写小说这么难吗?第103章 好一个许灵均!第2章 回家看你妈去第173章 新书发售第116章 三幕剧很了不起吗?第83章 一份稿子,收两回钱第44章 《秋菊打官司》第189章 输给一个日本人,恶心第57章 法外狂徒继任者第129章 好好好,你们就这么玩吧第165章 给你个任务第86章 长寿的秘诀第171章 外国读者第27章 天赋在闪光第1章 法外狂徒陶女士第14章 为了家庭的和睦第152章 苦差事第106章 这不巧了吗第155章 厨子里小说写得最棒的第177章 让人眼热第79章 这对CP,老娘嗑定了第119章 华侨公寓第175章 超越时代的才华第68章 小事犯迷糊,大事不糊涂第88章 老天有眼啊第186章 谁让我儿子争气呢!第41章 想着换张床吧第155章 厨子里小说写得最棒的第146章 章光年的大饼第41章 想着换张床吧第156章 新作品的灵感第34章 百闻不如一见第70章 美国愤青第165章 给你个任务第156章 新作品的灵感第41章 想着换张床吧第112章 只要你高兴第191章 百年难得一遇的奇才第180章 露了一把脸第138章 根本不敢想(月票加更)第89章 道统之争第76章 《小鞋子》的反响第58章 培养一位国际主义战士第142章 无出其右者第111章 学生们不干了第52章 自产自销一条龙第151章 受打击的卷王第16章 七七级中文系第88章 老天有眼啊第127章 回京后的好消息第50章 老头儿,你棋品一般啊!第157章 《燕京文学》第210章 送上门的双保(暂缺)第92章 学习使人快乐第34章 百闻不如一见第108章 竟然写的这么好第133章 降维打击第5章 祖坟着了第190章 想学我教你啊第122章 给《当代》怎么样?第92章 学习使人快乐第207章 试了半天你不买第142章 无出其右者第137章 这钱花的值第76章 《小鞋子》的反响第206章 就非得分个派别和山头?第120章 坦白从宽第24章 平平无奇林朝阳第66章 媳妇,戏过了第103章 好一个许灵均!第8章 毛脚女婿上门第120章 坦白从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