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船,倭奴

第259章 船,倭奴

长宁卫的福船上,苏泽抓着船舵,福船破开海浪,乘风而行。

林默珺则站在苏泽身边,仅仅是近海航行,苏泽的【航海】技能没有加成,也只有Lv5的样子,所以他的操作还是有些生疏。

但是在近海航行也足够用了,林默珺确定苏泽能够驾驶福船之后,就不再看着苏泽操舵了。

对于苏泽种种逆天的学习能力,林默珺已经见怪不怪了,也许这个世界上真的天才吧,就连种田苏泽都是仅次于林七叔的,区区驾驶船只,苏泽能学会也是正常的。

这一次航行的目标依然是东奥岛,作为长宁卫最重要的海外基地,苏泽要去东奥岛上看看。

林默珺说起来这些日子东奥岛上的变化。

“现在东奥岛已经是琉球使团停靠的中转站了,琉球船只经常会登上东奥岛休息,再前往福州港。”

“不会走漏风声吧?”

“不会的,外海的岛屿这么多,能掌握航海图的只有闽人三十六家的首领,普通船员只知道停靠了一座岛屿而已,根本不知道是哪座岛屿。”

林默珺又说道:“我们要运往福州的货物,也都要在东奥岛装船的。”

苏泽点点头又问道:“朝廷不是一年一贡吗?怎么听这个意思琉球商船经常前往福州?”

林默珺笑着说道:“这位陶公公也是个聪明人,虽然是一年一贡,但是允许琉球船只多次进港福州,只是等到一年时间到了再将所有的贡物送往京师。”

“只不过琉球的商人不得私自交易,只能和市舶司交易。”

“和市舶司交易利润如何?”

林默珺说道:“被压价的厉害,回赐的丝绢也是加价厉害,但是大明货物实在是太紧俏了,还是有的赚的。”

苏泽也算是明白了大明朝恐怖的商品竞争力了。

在这个时代,真的是全世界都想要和大明做生意。

靠近的倭国、朝鲜、琉球不说了,南洋诸国也都恨不得能天天朝贡。

葡萄牙人更是想了多少办法要和大明朝通商,甚至伪造成朝贡国过来主动做生意。

这也没办法,丝绸、瓷器、茶叶等产品,全世界能生产的也只有大明了,这三项产品的利润之高,也是沿海地区倭寇屡禁不止的原因。

另外一件事情也能说明大明朝恐怖的贸易能力,就在隆庆开关之后,倭寇石见银矿每年所产的七成银子都流入了中国,通过海上贸易让大明朝迅速从一个贫银国变成了一个以银子为基本货币的银本位国家。

甚至可以说在鸦片贸易之前,用坚船利炮打开清朝市场的列强,也发现了和中国贸易总是买的多卖出去的少,和清朝贸易反而是亏本的事情。

这就是大明朝恐怖的贸易能力,通过披上琉球朝贡的皮,实际上进行海外贸易的福州市舶司开张之后,曾经冷清无比的琉球本岛,立刻成为了东亚的贸易中心。

林默珺说起了长宁卫目前的产业:

“我们出口海外的主要产品是红茶、柑橘和乌梅。”

“卖给福州的主要产品是棉布、药品、香料和染料。”

出口海外的商品最主要的自然是红茶了,不仅仅是西洋人,现在南洋诸国也爱上了红茶,这种在海上运输不变质的茶叶,以浓香回甘的口感征服了很多原本不喝茶的人。

今年的存茶早就已经卖光了,明年茶叶的订单都已经有人预付钱了。

在有了订单之后,武夷山的茶园也迅速的转型,以往只有苏泽的茶园和熊家的茶园制作红茶,现在整个武夷山上已经有七八家茶园表示愿意明年也制作红茶,然后再委托苏泽代销。

苏泽并不吝啬于红茶制作的技术,茶叶这种产品的性质,就注定了茶叶的利润不可能苏泽一个人吞下。

打理茶园需要人手,而一个新茶庄需要几年才能出茶,而品质好的茶园更是掌握在世代为茶农的家族手里。

这也是当年蔡家要处心积虑夺取熊家茶园的原因,一座稳定出产的茶园很少有人会卖的,而建造一座新茶园的时间成本又太高,而且武夷山上适合种茶的地方也早就被人占了。

苏泽当然不想要和蔡家一样却抢夺别人的茶叶,所以他只能不断的推广合作红茶制作的技术,将更多的茶园拉入他的产业联盟中。

只要将渠道,也就是售卖的路子掌握在自己手里,那红茶买卖肯定是赚钱的。

不过这也是暂时的,大员岛也有大量适合建造茶园的地方,后世这里也是乌龙茶的重要产区,只要开发了大员岛,就可以掌握全部茶叶贸易了。

茶叶赚钱,柑橘和乌梅也成了拳头产品,苏泽还是有些意外的。

听了林默珺的解释,苏泽也就不意外了。

在郑和下西洋的时候,中国船长就已经发现用柑橘和乌梅可以预防败血症了。

在东亚地区所有经验丰富的船长们,都会在出海的时候采购柑橘和乌梅,来补充海上航行时候缺乏的维生素,避免败血症的发生。

福建本身就产柑橘和乌梅,长宁卫不过是收购了这些农产品卖去琉球罢了。

除了茶叶之外,苏泽更关心棉布茶叶。

他问道:“我们长宁卫的棉布卖的怎么样?”

苏泽也知道现在长宁卫的产业大,他刚刚回到长宁卫就看到好几个大的织布坊,在林显扬嫂子陆氏的带领下,长宁卫已经成为附近最大的棉纺织基地。

光靠着背山村的棉花供应已经远远不够了,好在福建种植棉花的地方不少,在苏泽中举之后长宁卫就派出人去谈合作,和周围好几个产棉花的村子达成了长期的合作协议。

林默珺说道:“陆氏嫂嫂说,如果用长宁卫棉布的名头不好卖,让我们将棉布拉到福州,套上松江棉的名头,果然好卖多了。”

苏泽不由的感慨,这陆氏果然有才能,松江棉布闻名天下,也只有打起松江棉布的旗号,福州府的大户们才愿意购买。

“棉花原料呢?”

林默珺说道:“还是不够,不过按照你上次的说法,海上抓的那些倭寇让他们跳海实在是太浪费了,如今都安置在东奥岛上开荒棉田呢。”

苏泽想起来上次通信的时候他确实提过这件事,没想到林默珺的行动力这么高。

东奥岛距离长宁卫也就两三天的路程,很快苏泽就看到了东奥岛上的标志性建筑物天文台了。

这一次来东奥岛,已经和苏泽上一次来的时候大变了样子。

鹿大王修建的码头已经修复完毕,甚至还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了泊位。

在潟湖最外侧的岛礁上,还按照西方的样式修建了一座灯塔,在林默珺之前的信中提过这座灯塔,实在阿方索船长的建议下修建的。

此时已经接近傍晚,灯塔上亮起灯光,火焰的光芒在镜子的反射下,引导了福船的航向。

引航船只从港口驶出,林默珺也让人举起火把打上旗语,引航船上也亮起灯光,引导福船缓缓进港。

苏泽登上了码头,此时早些年的茅草屋子已经被升级改造成了木头屋子,而林默珺将鹿大王的天守阁改造成了百户府的样子,改成了她在岛上暂住的地方。

跟着林默珺进了她在东奥岛上的百户府,苏泽莫名的有些心虚,不过看到林默珺都是落落大方的样子,他这才放下心来。

次日,林默珺带着苏泽开始巡视东奥岛。

“宗远叔被陶公公留在了福州市舶司,最近福州正在抓紧建造前往上海的船只,现在船坞是宗远叔的弟子林显禄在管理。”

从登陆岛上第一天开始,林宗远就按照长宁卫的干船坞标准,在东奥岛上也建造了一座干船坞。

苏泽见到了林显禄,他记得以前在林显宗主持船坞的时候,他就是一个不爱说话的年轻人。

但是谈起了造船,林显禄就有些滔滔不绝。

“苏先生。”

“你和显扬兄弟同辈吧?叫我阿泽兄弟就行了。”

“阿泽,阿泽兄弟,师傅去了福州,现在船坞主要是两个工作,一个是修复航行归来的船只。”

苏泽点点头,船只航行都是有损耗的,之所以船务和沿海港口对航海国家这么重要,就是因为船只需要定期维护。

“另外一项工作就是按照阿泽兄弟的图纸,建造快船。”

林显禄带着苏泽来到了船坞深处,苏泽看到了一艘飞剪船样式的中型船。

说是中型船,这是按照苏泽的标准,这是一艘三百料的船,其实吃水量和苏泽乘坐的福船都差不多了,换算成吨位大概是一百吨左右。

“这是按照当年袭击东奥岛的‘飞翔的荷兰人’号比例仿造的。”

“师傅算过了,长途行驶的时候,飞剪船的外板是承力最大的,因此这艘船的外板都是拆的沉船和受损船只的甲板,全都是用的上等木材!”

说到了船之后,林显禄不再沉默寡言,反而有些滔滔不绝起来。

“不过还是有两个问题。”

苏泽也知道飞剪船可没那么容易建造,等待林显禄说出遇到的问题。

“第一是船帆,想要能在海上高速平稳的航行,必须要大帆,而且帆的强度必须要够,需要一次织成而不是拼接而成。”

苏泽点点头,在穿越之前他也没觉得造船是什么难事,甚至觉得只要自己随便说说,就能立刻造出近代的快船。

可实际上接触了造船行业之后,苏泽才知道这是妥妥的高科技产业。

木料处理和船只建造不用说了,就连船帆这东西,也是当今世界最高科技的行业之一。

而现在这个时代最好的船帆产地,竟然是印度地区。

是的,如今印度棉布将欧洲的棉布打的节节败退,甚至法国等一些传统的棉纺织国家都出台了限制禁令,不允许印度棉花进口。

林显禄充满信心的说道:“不过这个问题应该不大,陆氏嫂嫂已经在研究如何织造更大的帆布了。”

陆氏在纺织上真的很有天赋,当年苏泽制造纺织机后,陆氏就能维修纺织机。

听到这个消息苏泽自然非常高兴,他的织布技能等级很低,如今他手上事情众多,而且一个大男人再肝纺织技能也太奇怪了。

“第二个问题还是桅杆,需要结实耐用的上等木材制作的桅杆,才能承受得住风力,师傅说在福州府想想办法,最好能从南洋进口一些上等木料来。”

苏泽拍了拍林显禄的肩膀,鼓励他继续加油。

飞剪船的运货能力不强,但是航行速度极快,使用风帆动力就能达到15节。

后期一些设计优良的飞剪船,航速能够达到20节。

这是什么概念,一战期间的战列舰航速一般也就是15节。

如果能乘坐飞剪船,从东奥岛到上海的航行时间可以缩短到五天,那等年后去了江南之后,苏泽也可以乘坐飞剪船快速往返福建和江南。

参观完了船坞,苏泽又随着林默珺去了岛屿中央的棉花庄园。

“其实在岛上种植棉花并不好,一旦遇到风暴就要立刻覆盖上篷布,海上气候多变经常需要抢收。”

现在已经是十一月了,棉花田自然已经收割了,不过依然能看到一些倭寇发型的人正在开垦翻土。

“这些只有少部分是真倭,大部分都是剃了倭寇发型的大明人,不过只要是从倭的就是倭寇,和他们是哪族人没关系。”

林默珺冷冷的说道,苏泽只看到几个曲蹄人监工手持皮鞭,正在督促这些倭寇俘虏干活。

“只要能干满五年,就可以在岛上授田,不过按照他们这幅样子,估计很少人能活过五年。”

苏泽看着林默珺,只看她语气冷酷,不过想到她是能带头和倭寇厮杀的人,慈不掌兵,林默珺是个合格的指挥官。

在棉花田干活的竟然不是黑叔叔而是倭寇,苏泽产生了一种奇妙的错乱感。

他点头说道:“以后开发了大员岛,那边的气候更暖和一些,可以在岛上开种植园。”

“小心!”

林默珺一把抱着苏泽滚到路边。

就在这个时候,一群海鸟飞过,只看到如同白色雨点一样的鸟屎落下,那些地里干活的倭人都被淋了一头。

意识到两人的距离,林默珺立刻从苏泽身上翻下来。

苏泽也尴尬的岔开话题问道:“这些海鸟是哪里来的?”

“这些是海鸭,都聚集在附近的一座岛上,我们叫做海鸭岛。”

“海鸭岛?我们去看看!”

(本章完)

第151章 数学,机械和航海第216章 方若兰的舅父第566章 睢阳第104章 射击技能突破第120章 抢购一空!第058章 练兵之要第684章 苏泽之问(大结局中)(马上更新下第343章 骄兵和悍将第035章 谨慎第275章 医生会武术第300章 成立农会第680章 电报和铁路带来的改变第659章 碾碎第209章 收获满满第375章 左顺门阙庭第386章 父慈子孝第280章 振武营兵变第311章 从“贼”第121章 肝的方向第417章 睿智的作战计划第006章 黃金時代第482章 缺官第517章 不行就投了吧第344章 有恒产者有恒心第441章 大人说的对!第185章 去月港第142章 采生折割第003章 占卜第479章 惯性和溢出第031章 大明特色:阳奉阴违第347章 攻克大沽!(求月票)第533章 活该第381章 苏大都督的倒模第651章 新火枪第208章 疯狂的龙涎香第069章 县令第107章 凉茶,传奇戏第673章 定草原第622章 果然草台第176章 青云之策(求月票!)第531章 歌舞团第495章 阳谋第298章 【造船】技能第401章 于二公子的天使投资(一)(5k5,求第409章 广筑城?第428章 民族主义的觉醒第528章 铁路大计划第064章 二探鬼市第550章 授权第580章 信心比白银重要第416章 政第98章 大明文坛(求月票啊!)第366章 新务运动第361章 留下的伏笔第227章 收税要靠兵第666章 弃辽第249章 回老家结婚,罢市第253章 筹办婚礼第065章 购糖(周末三江,加更,晚上还有)第305章 礼乐征伐自何处?第549章 拆迁问题第94章 节妇苦,织布事第202章 新钱发行第583章 九州讨伐第050章 账房技能第122章 鞋带定理,买文第568章 炮兵理论第506章 发展不平衡矛盾第202章 新钱发行第328章 九边,救俞第229章 税收契约论第216章 方若兰的舅父第632章 富者恒富,弱者恒贫第022章 亩产第656章 分工体系第608章 疯狂的股票第145章 佳人偷菜?第531章 歌舞团第560章 播州问题第576章 李成梁的抉择第389章 武昌易帜第209章 收获满满第274章 送技能的陆二第600章 三三制第442章 官办与私营第578章 恶性通胀第568章 炮兵理论第049章 县衙第533章 活该第230章 上海缉私总团第113章 金色被动,六经注我第467章 骑兵再上历史舞台第263章 解决方法(三更,求票)第382章 船运和保险第199章 登榜送贴第464章 驾崩第010章 赶海第423章 凝聚“共识”第442章 官办与私营第361章 留下的伏笔
第151章 数学,机械和航海第216章 方若兰的舅父第566章 睢阳第104章 射击技能突破第120章 抢购一空!第058章 练兵之要第684章 苏泽之问(大结局中)(马上更新下第343章 骄兵和悍将第035章 谨慎第275章 医生会武术第300章 成立农会第680章 电报和铁路带来的改变第659章 碾碎第209章 收获满满第375章 左顺门阙庭第386章 父慈子孝第280章 振武营兵变第311章 从“贼”第121章 肝的方向第417章 睿智的作战计划第006章 黃金時代第482章 缺官第517章 不行就投了吧第344章 有恒产者有恒心第441章 大人说的对!第185章 去月港第142章 采生折割第003章 占卜第479章 惯性和溢出第031章 大明特色:阳奉阴违第347章 攻克大沽!(求月票)第533章 活该第381章 苏大都督的倒模第651章 新火枪第208章 疯狂的龙涎香第069章 县令第107章 凉茶,传奇戏第673章 定草原第622章 果然草台第176章 青云之策(求月票!)第531章 歌舞团第495章 阳谋第298章 【造船】技能第401章 于二公子的天使投资(一)(5k5,求第409章 广筑城?第428章 民族主义的觉醒第528章 铁路大计划第064章 二探鬼市第550章 授权第580章 信心比白银重要第416章 政第98章 大明文坛(求月票啊!)第366章 新务运动第361章 留下的伏笔第227章 收税要靠兵第666章 弃辽第249章 回老家结婚,罢市第253章 筹办婚礼第065章 购糖(周末三江,加更,晚上还有)第305章 礼乐征伐自何处?第549章 拆迁问题第94章 节妇苦,织布事第202章 新钱发行第583章 九州讨伐第050章 账房技能第122章 鞋带定理,买文第568章 炮兵理论第506章 发展不平衡矛盾第202章 新钱发行第328章 九边,救俞第229章 税收契约论第216章 方若兰的舅父第632章 富者恒富,弱者恒贫第022章 亩产第656章 分工体系第608章 疯狂的股票第145章 佳人偷菜?第531章 歌舞团第560章 播州问题第576章 李成梁的抉择第389章 武昌易帜第209章 收获满满第274章 送技能的陆二第600章 三三制第442章 官办与私营第578章 恶性通胀第568章 炮兵理论第049章 县衙第533章 活该第230章 上海缉私总团第113章 金色被动,六经注我第467章 骑兵再上历史舞台第263章 解决方法(三更,求票)第382章 船运和保险第199章 登榜送贴第464章 驾崩第010章 赶海第423章 凝聚“共识”第442章 官办与私营第361章 留下的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