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大明平均战力

第86章 大明平均战力

林清材也是叹息,族兄也知道这次举荐为吏,是被孙典史拿来当了枪使。

但是孙典史已经举荐了族兄,如果不去的话家族这些年的香火就白供了。

熊岳对陈朝源说道:“陈兄对县衙内的事情这么清楚,莫非也有家人在县衙为吏?”

陈朝源叹息一声说道:“我那表兄在县衙内有些关系,和那孙典史也是相熟的,不瞒诸位,去年我都想要通通路子,去县衙谋个差事了。”

陈朝源的表兄是有秀才功名的讼师,肯定和把持刑房的孙典史认识。

陈朝源连秀才都不是,说去县衙谋个差事,那自然是去县衙为吏了。

熊岳和林清材一惊,连忙说道:“陈兄万万不可,一旦沦为吏途,那就永为下僚了啊!”

胥吏在明清的地位很低,明初科举都不允许吏员子弟参加考试。

不过中后期对于吏员子弟的科举限制放松,但是一旦从役当了吏员,那就不能参加科举了。

不过陈朝源都已经这么大了,多年科举连秀才都考不上,有想法去当吏员也是正常的。

大明朝的吏员虽然没有俸禄,但是搜刮手段多种多样,很多吏员都肥的流油,不少普通百姓削尖了脑袋都想要进县衙为吏。

陈朝源是那种没什么主见的老实人,这些年读书进学,花了家里不少钱,虽然靠着跟着表兄写状纸也能维持生活,但是如今孩子日渐大了,再这么读下去也不是办法。

苏泽叹息一声,陈朝源这种性格怕是去了县衙,也斗不过县衙那些虎豹豺狼一样的胥吏。 шшш _ттκan _c o

不过自家人自家事,苏泽也没有多说什么,他倒是对林清材那个族兄很感兴趣。

“林兄,明日我想要宴请你家族兄,县衙有些事情我想打听一下。”

林清材立刻说道:“那我放了学就去约!”

“那就还去那邀月楼。”

林清材惊讶的看了一眼苏泽,不过看到苏泽气度,他连冰糖都拿来送人,估计家境不差。

只不过林清材想不通为什么总和自己一样穿粗布儒衫。

就在四人闲聊的时候,海瑞还是穿着那身有补丁的儒衫走过来。

四人连忙向海瑞行礼,海瑞答礼之后带着四人来到了学堂,开始了下午的讲课。

【学堂听讲,“科举”技能经验+10,Lv3,215/300】

【学堂听讲,“科举”技能经验+10,Lv3,225/300】

爽啊!

两个时辰涨了20点科举经验,比起在家肝技能,上课涨经验的速度快多了。

等授课完毕,海瑞对着四人说道:

“今日南平县里不太平,你们来回的时候多加小心。”

苏泽连忙问道:“是倭寇要来了吗?”

海瑞点点头说道:“是啊,海道衙门发下了公文,倭首鹿大王又要掠边,特别是苏泽你可要千万小心。”

鹿大王的威名,整个福建府都是知道的,众人都打了一个颤,接着看向住在海边的苏泽。

陈朝源住在县里,林清材家族也在县外不远,熊岳家在武夷山下,距离大海还很远。

只有住在海边军卫的苏泽是最危险的。

海瑞又补了一句说道:“实在不行我给伱留间房,这段时间你就别回长宁卫了。”

苏泽对海瑞拱手,接着说道:“多谢老师,不过长宁卫是我宗族故乡,若是这鹿大王来犯,我更是要留在长宁卫和亲族弟兄一起奋战才是。”

苏泽这么说,众人反倒是敬佩他的血性,海瑞也不再劝,只能再叮嘱他注意安全。

听说倭寇又要侵边,众人的心情低落了不少,上一次鹿大王可是在福州城外耀武扬威了一把的,这一次又不知道多少百姓要遭殃了。

海瑞愤愤不平的说道:“多是这些海道官员,沿海军司,尸位素餐,这才让东南海域不靖,百姓生灵涂炭!”

海瑞说起时局,自然是痛心疾首的样子。

海瑞是官,抨击同僚自然没事,但是陈朝源他们三人不行,只是低着头不说话。

苏泽却觉得,这大明朝倭寇的问题,不仅仅是官员的问题。

朝廷缺乏长期的海防海贸政策,经常朝令夕改,主政官员的态度往往南辕北辙。

而最根子上,大明朝抵制海贸的原因,还是朱元璋的那一套“驭民之术”。

按照朱元璋那一套等级复杂种类繁多的职业体系,每个人生下来你的职责就固定了。

灶户负责做盐,军户负责当兵,农户就负责种田,匠户就做匠人。

每个人都做自己的事情,都是朱家的农奴,朱家子孙只需要接受万民供养就可以了。

只是家业太大了,事情太多,除了前几代皇帝还能玩的过来,后来的子孙实在管不过来了。

这时候只能提拔一些文官和太监,作为家奴来管家。

这一套体系最重要的,自然就是“各司其职”,明朝严格的户籍制度,也是为了防止人口流动,将所有人禁锢在土地上。

这也是为什么明明澎湖这么大的地区,明代却始终没有开发的原因。

要开发,就要迁移百姓,而澎湖孤悬海外,管理起来就不方便。

万一澎湖割据造反了,那还不如直接就不开发,也禁止沿海百姓登岛,只设立一个巡检司负责巡防,隔绝沿海百姓偷渡就行了。

这种情况下,世代军户又有多少动力为了大明朝送死?

所以长宁卫这样的军卫是异类中的异类,延平卫这样的卫所才是大明朝的常态。

打赢了,你老朱家也没奖励,打输了还要掉脑袋,那还不如不打。

只要不打,那就没有损失!

鹿大王都炮轰福州城了,福州城呈报给朝廷依然是“今年无事”,哪里管鹿大王劫掠了多少乡村,反正只要朝廷赋税能收足了,上面哪里管你是不是有倭乱。

苏泽倒是也不会觉得海瑞看不到问题本质,如今海瑞只是一个刚入官场,做不入品的县学教谕的官场新人。

在他看来沿海的问题,自然就是当官的尸位素餐。

人总是在成长的,现在的海瑞和日后写下《治安疏》的海瑞肯定不是同样的想法。

但是他忧国忧民的心是不变的,这才是海瑞是海瑞的原因。

等到海瑞走后,陈朝源对着苏泽说道:“苏兄,我家还有空房一间,若是你不嫌弃,可以在南平城内暂住下来。”

苏泽知道陈朝源的好意,他说道:“多谢陈兄了,我还是要回长宁卫的。”

众人见他坚决,也不好继续再劝。

海瑞给四人提供了餐食,虽然也只是米饭咸菜,但是四人也都吃的津津有味的。

吃完了之后,回到校舍中,陈朝源又说道:“上次鹿大王侵略东南,差点攻下了漳州建阳,还曾经有一个小队打到了南平县城下,当时那位于指挥使不敢登城作战,还是县衙民庄李虎带人出城,这才驱赶了这支倭寇小队。”

苏泽问道:“这个小队有多少人?”

“五十人吧。”

苏泽更是无语了,延平卫五千人的卫所,竟然被五十人的倭寇堵在城里打?

这也太魔幻了!

不过苏泽想一想,似乎这还不够魔幻。

如果历史发展不出岔子,明年,也就是嘉靖三十四年,一伙倭寇从浙江绍兴登陆,洗劫浙、皖、苏三省,攻掠杭、严、徽、宁、太平等州县二十余处,直逼留都南京城下,横行80余日,杀死杀伤官兵四五千人。

明史中的记载是:“突犯会稽县,流劫杭州,突徽州歙县,至绩溪、旌德,屠掠过泾县,趋南陵,至芜湖。烧南岸,趋太平府,犯江宁镇,直趋南京。”

江宁镇之战,明军指挥朱襄、蒋升率众迎拒,“不能御,襄战死,升被创坠马,官兵死者三百余人。”

那造成了三省震动,甚至打到了大明朝二京之一的南京城下的倭寇,到底有多少人呢?

答案是五十三人。

这么一算,延平卫的战斗力也是大明平均水平。

苏泽又问道:“咱们南平县城城墙上不是有大将军炮吗?”

陈朝源又说道:“苏兄你说是城门上的那尊?那尊都已经是成化年铸的炮了,风吹日晒的早就不能用了,再说如今延平卫中,还能不能找到能操这门炮的人都不好说。”

好吧,苏泽只觉得自己问了一个愚蠢的问题。

大明朝的问题,不仅仅是军队战斗力的问题,更是整个体系的问题,甚至连军事科技都出现了倒退。

苏泽又问道:“延平卫好歹也有五千正卒,还需要民壮出战吗?”

陈朝源颇为不屑的说道:“延平卫?延平卫到底有多少正卒,谁能说清楚啊,怕是连于指挥使都不清楚,自己手底下有多少兵。”

“我记得五年前清军御史来南平的时候,城里城外的乞丐罗汉脚,都被拉进了军中充人头。”

苏泽这才想起来,大明特色的吃空饷。

大明朝的补给是按照兵额算的,在世代卫所军制的基础上,出现了世代把持军职的军官家族。

大部分军官家族都是尸位素餐的典范,比如这位于指挥使一家。

而各层各级的军官,也都在这种体系下腐化,领空饷就是大明朝军队问题之一。

一种是克扣发到士兵手上的军粮军饷,这种属于基本操作,基本上大明朝的军官都会做。

还有直接虚构一个士兵的身份,然后让自己的家人来领军饷。

还有将扣了士兵的军饷,然后将士兵当做家奴来用的,这种算是普通魔幻操作。

还有将卫所的屯田私自卖给别人,摇身一变成为地主的。

还有直接走私军械的,将盔甲武器都卖掉赚钱的。

开假盐引的,设卡逼捐的,军队从商的,大明朝的军队堪称百“花”齐放。

这么一说,也难怪听说朝廷要派御史来清军,延平卫上下如此惶恐的原因,原来是因为心虚啊。

聊完了倭寇的话题,气氛有些沉闷。

林清材说道:“这么说还是熊兄老家安定,倭寇也不会打到武夷山下啊。”

陈朝源也点点头。

熊岳却叹气说道:“别说了,如今朝廷的茶贡是越来越重了,我家所在的乡中已经有小半人都逃亡到山中,当起了流民,比之沿海还要更乱一些。”

众人一惊,没想到武夷山那边也不安定。

苏泽问道:“这茶贡如此之重吗?”

熊岳点头说道:“听说开国之处废团贡散,虽然也贡,但那时候只需要贡到南京,贡茶数量也没现在这么大,算是过了几年好日子,我家祖上也是那时候在武夷山开茶园的。”

“如今贡数越来越大,还需要服役押送到京师,我家那茶园每年光是完成茶贡任务就要忙碌一年,还需要专门付钱请人代役送到京师,再这么下去真的要支撑不住了。”

在明代之前,中原流行的都是团茶。

那时候使用的都是蒸茶的方法制茶,蒸出来的茶苦涩味道重,需要加入各种香料和复杂的制作流程,才能祛除掉茶叶中的苦涩味道。

香料这东西本身就是奢侈品,团茶的价格更是昂贵,制作成本极高,所以茶叶也成为高端奢侈品。

而那时候泡茶的方法也是煮茶法,需要各种茶具和茶杯,上层不仅仅追求喝茶,还发展出了一套点茶品茶的仪式,属于顶层文化人才能玩得起的东西。

而炒茶在南宋也已经出现了,但是那时候都只是普通百姓喝,在上层并不流行。

朱元璋取得天下之后,他不喜欢香味浓郁制作复杂的散茶,就下令将各地茶园进贡的团茶改为散茶,而随着炒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出现了糅青、炒青的工艺流程,减少了炒茶的苦涩味道。

皇室喝散茶,勋贵和大臣自然也跟着潮流,从明代开始散茶开始进入上层社会,也开始在全国流行起来。

宋代的茶具一般都是黑色,因为团茶煮出来需要“茶汤浓郁”,才和深色茶具相搭配。

而明清茶具多是白瓷,就是因为炒茶泡出来要茶色清亮,而白瓷才能显出这份清亮之色来。

没想到这大明朝处处都不好过,苏泽也忍不住爆出一口气粗口:

“这狗日的世道!”

(本章完)

第608章 疯狂的股票第560章 播州问题第600章 三三制第354章 留在京师的钉子第632章 富者恒富,弱者恒贫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144章 编写蒙学教材的打算第679章 雨将军第346章 一顿操作猛如虎第117章 办报打擂台第493章 烫手山芋第323章 胡宗宪献策郑国渠第275章 医生会武术第530章 父母之爱儿,则为之计深远第021章 开蒙7月12日 早上这章中午十一点发第302章 重商主义第456章 乏味的时代,激荡的世纪第467章 骑兵再上历史舞台第459章 云南沐家那档子破事第544章 有线电报第632章 富者恒富,弱者恒贫第187章 愚智对答第452章 两个世界第268章 文学技能Lv10第456章 乏味的时代,激荡的世纪第375章 左顺门阙庭第073章 于二公子第591章 千年变局第395章 父与子,夫与妻第413章 新务救不了大明朝第644章 藩属国条约第516章 时代帷幕拉开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会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会第131章第193章 将铸新钱第675章 宣传战第275章 医生会武术第387章 仅有一名兽医的医院第583章 九州讨伐第028章 初阵第634章 争陕西第135章 兵法升级,三紫!第379章 上皇回銮第458章 豺狼当道,安问狐狸第069章 县令第023章 芦田第460章 离天堂太远,距中原太近第375章 左顺门阙庭第78章 铳炮第338章 嘉靖四十二年的第一场会第391章 《十日谈》和肺鼠疫第040章 蓝色被动(晚上还有)第199章 登榜送贴第671章 新农牧模式第266章 文笔如刀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524章 连根拔起第063章 月港船会第437章 当世文宗的威力第678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512章 蜀中和汉中第92章 杀狐(本卷完,6500字大章求订阅)第176章 青云之策(求月票!)第342章 汝最类父第593章 女王的决断第027章 鸳鸯阵第647章 宫廷开支第103章 束水冲沙第632章 富者恒富,弱者恒贫第282章 使用国策改稻为桑第233章 门庭若市第467章 骑兵再上历史舞台第629章 法律变革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238章 合龙门(加更)第402章 于二公子的风险投资(二)第649章 放虎归山第308章 诬陷造反时,最好真的要反第058章 练兵之要第498章 巴巴罗萨行动第167章 酒中精,花精粹第229章 税收契约论第600章 三三制第501章 苏泽的预测第165章 金色书法技能第636章 西安战云第009章 寒菜粥第128章 海上来船第458章 豺狼当道,安问狐狸第248章 新学派,紫色被动第566章 睢阳第163章 吃绝户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516章 时代帷幕拉开第027章 鸳鸯阵第464章 驾崩
第608章 疯狂的股票第560章 播州问题第600章 三三制第354章 留在京师的钉子第632章 富者恒富,弱者恒贫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144章 编写蒙学教材的打算第679章 雨将军第346章 一顿操作猛如虎第117章 办报打擂台第493章 烫手山芋第323章 胡宗宪献策郑国渠第275章 医生会武术第530章 父母之爱儿,则为之计深远第021章 开蒙7月12日 早上这章中午十一点发第302章 重商主义第456章 乏味的时代,激荡的世纪第467章 骑兵再上历史舞台第459章 云南沐家那档子破事第544章 有线电报第632章 富者恒富,弱者恒贫第187章 愚智对答第452章 两个世界第268章 文学技能Lv10第456章 乏味的时代,激荡的世纪第375章 左顺门阙庭第073章 于二公子第591章 千年变局第395章 父与子,夫与妻第413章 新务救不了大明朝第644章 藩属国条约第516章 时代帷幕拉开第89章 合理,太合理了!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会第378章 “父皇英明”第541章 行人司夫人会第131章第193章 将铸新钱第675章 宣传战第275章 医生会武术第387章 仅有一名兽医的医院第583章 九州讨伐第028章 初阵第634章 争陕西第135章 兵法升级,三紫!第379章 上皇回銮第458章 豺狼当道,安问狐狸第069章 县令第023章 芦田第460章 离天堂太远,距中原太近第375章 左顺门阙庭第78章 铳炮第338章 嘉靖四十二年的第一场会第391章 《十日谈》和肺鼠疫第040章 蓝色被动(晚上还有)第199章 登榜送贴第671章 新农牧模式第266章 文笔如刀第414章 常山之蛇第524章 连根拔起第063章 月港船会第437章 当世文宗的威力第678章 宜将剩勇追穷寇第512章 蜀中和汉中第92章 杀狐(本卷完,6500字大章求订阅)第176章 青云之策(求月票!)第342章 汝最类父第593章 女王的决断第027章 鸳鸯阵第647章 宫廷开支第103章 束水冲沙第632章 富者恒富,弱者恒贫第282章 使用国策改稻为桑第233章 门庭若市第467章 骑兵再上历史舞台第629章 法律变革第109章 活字印刷第238章 合龙门(加更)第402章 于二公子的风险投资(二)第649章 放虎归山第308章 诬陷造反时,最好真的要反第058章 练兵之要第498章 巴巴罗萨行动第167章 酒中精,花精粹第229章 税收契约论第600章 三三制第501章 苏泽的预测第165章 金色书法技能第636章 西安战云第009章 寒菜粥第128章 海上来船第458章 豺狼当道,安问狐狸第248章 新学派,紫色被动第566章 睢阳第163章 吃绝户第565章 解散都察院第516章 时代帷幕拉开第027章 鸳鸯阵第464章 驾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