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父与子,夫与妻

“旅长,我要合离!”李言恭冲进了俞咨皋的军帐中,大声说道。

“丹芸又打你了?”俞咨皋露出笑容打趣道。

“什么打!我堂堂七尺男儿,怎么会被女人打!这泼妇动手,我不还手罢了!”

李言恭气鼓鼓的说道,用手挡住自己脖子上的指甲痕迹。

俞咨皋忍住笑容说道:“去找大都督合离去,你的婚事是大都督亲自批准的,我做不了主。”

李言恭的气顿时泄了说道:“早知道这样,当时就不该去她们瑶寨!”

俞咨皋再次哈哈大笑说道:“你当时向我打婚书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怎么才成婚一个月就要合离了?”

军中的规定,无论是军官是士兵成婚,都要向上级打一份婚书申请。

李言恭这样的参谋,更是要直接向大都督府打申请,得到大都督府的批准才能成婚。

李言恭的婚书,也是随着广西报捷的文书送到南京,是苏泽亲自签字批准的。

东南推行新婚俗,特别是军中更是推广,在婚事从简的背景下,也有李言恭这种瞒着家里成婚的。

俞咨皋亲自在第四旅给他们举行了集体婚礼,当瑶女丹芸穿上汉人嫁衣的时候,李言恭可是收获了很多嫉妒的眼神。

可是好景不长,婚后的李言恭和丹芸是三天一小吵两天一大吵。

在攻下迁江九寨和断藤峡之后,丹芸所在的瑶寨被迁往了柳州附近。

而丹芸则通过了汉学考试,被委任为一座瑶镇的流官。

这座瑶镇是断藤峡上五个瑶寨打散组成的,人口足足有千人,周围还都是汉人村落。

瑶镇要新授田,开荒,处理瑶人和汉人的矛盾,这可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

可让人没想到的是,丹芸展现出惊人的天赋,竟然真的将这座瑶镇给治理好了。

丹芸亲自带领这些下山的瑶人种田,又带领他们和周围的汉人村落交易,大力发展瑶人蜡染蓝染的工艺,从汉人那边购买布匹,然后染出精美的图案再卖出去。

丹芸还组织商队,将附近村落的特产送到城镇中贩卖,又将东南工厂生产的日用品带回来贩卖。

这座瑶镇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多次被广西布政使汪道昆夸赞。

传言丹芸很快就要高升,将被委任为新宁州的知州。

州是一种特设的行政单位,主要设在紧要的战略要地和边境地区。

州的地盘一般比县大,比府要小,但是人口一般都和县差不多,边境地区的州甚至比内陆地区的县还要少。

妻子的事业是越来越顺利,但是李言恭和妻子的矛盾是越来越多。

最主要的自然是生孩子了。

李言恭这次的功劳,让他获得了军校进修的名额,马上就要前往南京武备学堂进修了。

这一次进修结束,李言恭就可以担任营级的主官了。

当年南京国子监军校的三人,熊况已经是第二旅的团长了,在上一次的京师作战中立了功劳,如今随着林良珺进入了江西作战。

高务观则留在了大沽,担任大沽棱堡的后勤官,也挂上了营级的军衔。

李言恭总算是追上了好友的脚步,这一次靠着功劳得到了晋升。

如今东南新军中,旅已经是最大的兵团单位了。

而第一旅和第二旅组建比较早,军官充沛,所以旅下设团。

整个东南新军的团级军官就没有几个。

团下设营,营长已经是中高级的军官了。

夫妻二人即将分别,李言恭昨天夜里搂着妻子想要个孩子,却被丹芸一脚踹下了床。

听完了李言恭说完了打架经过,俞咨皋哈哈大笑起来。

“还笑?旅长,我这次去南京,一定要让山长给你安排个婆娘,让你笑不出来!”

南京武备学堂的山长是苏泽亲自担任,学员们都称呼他为山长而不是大都督。

俞咨皋笑着说道:“现在提倡婚姻自由,就是山长也不能强迫我成婚啊。”

李言恭苦着脸说道:“你也知道我家情况的,我爹本来就不认我了,要是知道我在广西成婚,恐怕要打断我的腿。”

“我是想等阵丹芸有了身孕,这次会南京和家里说成婚的事情。”

“可丹芸却说如今她政务繁忙,没时间要孩子!”

俞咨皋忍不住再次大笑了起来。

“丹芸如今可是汪巡抚麾下爱将,她要是怀孕了,汪巡抚恐怕也要杀到南京找你问罪了!哈哈哈!”

李言恭拍桌子说道:“总不能为了政事,孩子都不生吧!”

俞咨皋憋了笑容说道:“要我说,这事情还是要两人好好商议才行,你没看报纸上说吗?现在都是新婚俗新生活,归主编在报纸上说的很清楚了,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啥?不要孩子还是发展的结果?”

“那你可以要好好看看报纸了,再这么下去,怕是你要比丹芸落后了。”

俞咨皋说道:“归有光主编在报纸上写了三篇文章,就是谈的新婚姻。”

“他说的是苏州府的事情,今年以来,苏州府请求官府判合离的官司增多了不少,而且和以往不同,从前合离基本上都是妇人通奸或者男人休妻,但是现在苏州判院的合离官司中,感情不和占了多数,而且很多都是女方申请的。”

“这是为何?”

“归有光主编说了,明廷的农业社会,男耕女织,男主外女主内,在大明合离困难,又有礼教束缚,合离的女性根本没有活路。”

“可是现在不同了,苏州府工坊发达,有经验的女织工,甚至要比家里的男人赚的还多。”

“以往夫妻不和,吵吵也只能凑合着过,现在既然离了丈夫也能活,那就不凑合着过了。”

“在苏州的读书人,写文抨击说这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但是归主编倒是认为,这是时代发展,让人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力。”

“以后随着出来做事的女性越来越多,合离的人越来越多,家庭也会越来越小。”

李言恭疑惑的问道:“这是为什么?”

“农业时代,一个小家庭很难抵御天灾,而且自给自足的田庄,需要宗族和大家庭来互相交换,互相帮扶。”

“但是如今在苏州城内,需要什么东西都可以用钱买到,小家庭的形式更自由,不需要再维持以前那样的大家族了。”“归有光主编还预言,三纲五常中的父为子纲、夫为妻纲,都会继君为臣纲之后解体。”

李言恭感觉到了时代的风向,但是这种变化也让他措手不及。

也许父母之间的那种夫妻关系即将成为过去式,自己和丹芸这种夫妻关系反而变成常态。

李言恭叹息一声说道:

“我想起了山长曾经说过的话,‘有选择比起没选择,总归是一种进步吧。’”

俞咨皋也点点头,他拍了拍李言恭的肩膀说道:

“若是行军打仗,攻城略地,这事情难不倒我,但是调停夫妻关系,还是饶了我吧。”

“不过夫妻之间,有什么事情说开了就是,实在不行就打报告合离,大都督都说了婚姻自由,也不可能不让你们合离的。”

听到俞咨皋这么说,李言恭反而怂了,他说道:

“旅长你这么说了,生孩子的事情我还是回去再和丹芸商议一下,反正我们还小,我又要去南京,不行就等我从南京回来再说。”

“至于我爹那边,这里回去他见我也罢,不见也罢,反正我爹就我这么一个儿子!他不认我,等以后谁给他烧纸钱!”

俞咨皋笑着拍了拍李言恭的肩膀,但是说起了父亲,俞咨皋也沉默了下来。

感受到了俞咨皋的情绪低落,李言恭立刻说道:

“旅长,我听说俞伯父在塞外大显神威,如今在参谋部内部,五原城被称为当代归义军,只是碍于保密需要,没有在东南宣传。”

俞咨皋说道:“当年父亲不愿意返回东南,单人出塞,就不在意这些虚名。”

“只是如今大都督对我委以重任,不能去塞外尽孝。”

谈起了父亲这个话题,李言恭想起了自己的父亲。

临海侯李廷竹在东南新军攻克南京后,和所有大明勋贵一样,按照人丁保留了田产,也查抄了府邸中的旧产。

不过临淮侯李廷竹是这一代才复爵的,而且他做人还算是清廉,在南京人缘也不错。

清查过后也没有任何害民的举动,只是全家搬到了南京城外的祖庄居住。

像是魏国公这样的勋贵,家里的龌龊事不计其数,魏国公徐鹏举虽然逃到了北方,但是他留在南京府中的子弟都受到了清算。

那些跋扈嚣张,在南京城内残害百姓的魏国公家子弟,还有为虎作伥的管事家丁,全部送交法司惩办。

首恶被处斩,魏国公府剩余有罪人员发配广西,家产全部被查抄。

临淮侯李廷竹,则在昔日佃户和旧部的接济下,日子还能过得去。

俞咨皋虽然父子分别,但是一南一北都在为东南效力,显然通过京师的情报站,俞咨皋也能和父亲俞大猷通信了。

这时候李言恭突然想到了另外一名好友,驻守在大沽的高务观。

比起俞家父子和李家父子,高务观的心情就比较复杂了。

他的父亲高拱,如今正在主持明廷的新务运动,大沽距离京师不过一日路程。

这么近的距离,但是高拱和高务观之间却隔着天堑一样。

李言恭也曾经写信劝说高务观,向大都督府提出调任他处,如今东南建功立业的地方多呢,没有必要留在大沽。

但是高务观却写信拒绝,李言恭这才明白什么叫做子最类父。

高务观虽然待人温和,但是在认定的事情上,和他的父亲高拱一样认死理。

父子二人都在为自己的信念竭尽全力,都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性格。

只可惜各为其主,也不知道这对父子的结局如何。

这么一想,自己的父亲临淮侯被大都督抓了,没能逃回京师而是留在南京,反而算是一个不错的结局?

从俞咨皋的营帐中出来,李言恭返回了家里。

如今已经不是战时了,李言恭马上要去南京进修了,现在已经暂停了职位,所以可以住在军营外。

这座房子是丹芸做官分到了房子,房子并不大,但是也被丹芸布置的不错。

李言恭推门进门,却发现一向忙碌的妻子竟然在家。

丹芸要处理瑶镇的事务,平日里夫妻两人都是聚少离多,这会儿还是工作的时间,她竟然出现在家中。

丹芸抬起眼睛说道:“我是专门回家等你的。”

李言恭心中咯噔了一下,他想起了俞咨皋给他说的苏州府新闻,难道丹芸是专门请假回家和自己合离的?

这会儿李言恭已经不想合离了,但是他还是冷着脸说道:

“等我?”

丹芸低声说道:“我已经向知府大人提了辞呈,等布政使司批了,我就和你一起去南京?”

“什么!”

李言恭惊讶的站起来。

丹芸是瑶人流官中进步最快的官员,广西巡抚汪道昆对她非常器重,直言她将是女官中升迁速度第一人。

妻子竟然放弃远大的前程,要和自己一起去南京?

李言恭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他上去抱住了丹芸说道:

“怎么突然改变心意了?其实我一个人去南京就是了,如今通信发达,我完成学业还会返回广西的。”

丹芸说道:“我怀孕了。”

“什么?什么时候?!”

丹芸用拳头锤了一下李言恭说道:“就是你第一次来瑶寨的那次,医官说已经三个月了。”

“是真的吗?”

“说什么胡话,那次是我的第一次,不是你的还能是谁的?”

“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真的三个月了?你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

“医官说了,每个人的体质不一样,我只是怀孕反应不大而已。”

“那,你能坐船吗?”

“三个月已经没事了,只要途中多歇几站就行了,而且现在航运发达,坐船也不累的。”

“太好了!”

第010章 赶海第069章 县令第217章 朱熹王阳明都错了!第368章 新思想,新学说第068章 再入县城第493章 烫手山芋第402章 于二公子的风险投资(二)第419章 高拱倒台第118章 长宁卫新貌第158章 冤案第226章 抵达南京第77章 三江感言第185章 去月港第660章 大一统的曙光第80章 肝兵法(今日上架求首订)第015章 朝堂一纸风第033章 晒盐第139章 良配第143章 一网打尽!第299章 减租减息第581章 货币和财政政策第202章 新钱发行第058章 练兵之要第254章 大婚(求月票!)第547章 破蜀道第136章 倒霉的矿监第387章 仅有一名兽医的医院第367章 留学生们第451章 僭主第374章 “与民同乐”的鳌山灯会第603章 河南请降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547章 破蜀道第181章 定亲(求月票!)第380章 掷弹骑兵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360章 兵法金色技能第496章 未曾开发的宝库第452章 两个世界第571章 兰州肃王第604章 山东“大捷”第248章 新学派,紫色被动第213章 “一道德”的野心第97章 再破题第346章 一顿操作猛如虎第041章 螳螂和黄雀第030章 鬼市第008章 属性点第183章 南平乡野调查其一第439章 统一市场和国家第264章 扬州盐商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431章 蒸汽机第635章 军功章第385章 安南故土,自古以来第143章 一网打尽!第104章 射击技能突破第072章 巧破第79章 亡于洪武第278章 争在未来第385章 安南故土,自古以来第593章 女王的决断第037章 大明特色:逼良为倭第374章 “与民同乐”的鳌山灯会第191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602章 干嘛嘛不成第419章 高拱倒台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运工第225章 诸夏夷狄论第049章 县衙第469章 浑浊世道,如何来救?第604章 山东“大捷”第580章 信心比白银重要第413章 新务救不了大明朝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运工第142章 采生折割第235章 乡人乡党第405章 李舜臣聚义梁山泊第576章 李成梁的抉择第667章 政治仗第372章 愚民,吾不为也!第241章 朕的钱!第365章 嘉靖退位第601章 从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第147章 双双升级第161章 连环巴掌第371章 有朋自远方来第577章 又在六国下矣第126章 三号天使投资人第643章 自由通航和门户开放第382章 船运和保险第180章 写皇叔的督学第210章 真正的目的地第296章 水清水浊论第325章 高拱献策第623章 教乱第138章 大战奖励,人才难得第454章 战争史的新一页第175章 府试求策,靖海七策第223章 冲天大将军
第010章 赶海第069章 县令第217章 朱熹王阳明都错了!第368章 新思想,新学说第068章 再入县城第493章 烫手山芋第402章 于二公子的风险投资(二)第419章 高拱倒台第118章 长宁卫新貌第158章 冤案第226章 抵达南京第77章 三江感言第185章 去月港第660章 大一统的曙光第80章 肝兵法(今日上架求首订)第015章 朝堂一纸风第033章 晒盐第139章 良配第143章 一网打尽!第299章 减租减息第581章 货币和财政政策第202章 新钱发行第058章 练兵之要第254章 大婚(求月票!)第547章 破蜀道第136章 倒霉的矿监第387章 仅有一名兽医的医院第367章 留学生们第451章 僭主第374章 “与民同乐”的鳌山灯会第603章 河南请降第655章 意料之外第547章 破蜀道第181章 定亲(求月票!)第380章 掷弹骑兵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360章 兵法金色技能第496章 未曾开发的宝库第452章 两个世界第571章 兰州肃王第604章 山东“大捷”第248章 新学派,紫色被动第213章 “一道德”的野心第97章 再破题第346章 一顿操作猛如虎第041章 螳螂和黄雀第030章 鬼市第008章 属性点第183章 南平乡野调查其一第439章 统一市场和国家第264章 扬州盐商第96章 救困方,惠民事第431章 蒸汽机第635章 军功章第385章 安南故土,自古以来第143章 一网打尽!第104章 射击技能突破第072章 巧破第79章 亡于洪武第278章 争在未来第385章 安南故土,自古以来第593章 女王的决断第037章 大明特色:逼良为倭第374章 “与民同乐”的鳌山灯会第191章 功成不必在我第602章 干嘛嘛不成第419章 高拱倒台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运工第225章 诸夏夷狄论第049章 县衙第469章 浑浊世道,如何来救?第604章 山东“大捷”第580章 信心比白银重要第413章 新务救不了大明朝第350章 大明朝廷的搬运工第142章 采生折割第235章 乡人乡党第405章 李舜臣聚义梁山泊第576章 李成梁的抉择第667章 政治仗第372章 愚民,吾不为也!第241章 朕的钱!第365章 嘉靖退位第601章 从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第147章 双双升级第161章 连环巴掌第371章 有朋自远方来第577章 又在六国下矣第126章 三号天使投资人第643章 自由通航和门户开放第382章 船运和保险第180章 写皇叔的督学第210章 真正的目的地第296章 水清水浊论第325章 高拱献策第623章 教乱第138章 大战奖励,人才难得第454章 战争史的新一页第175章 府试求策,靖海七策第223章 冲天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