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初露野心

“袁大人果然奇思妙想,双管齐下一定能水到渠成。”吴立可换上一副笑容可掬的样子,毫不掩饰“拍马屁”的意思说道。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今临近各地都不景气,又能开办什么项目?而且显然不能是小项目,大项目的话前前后后筹措繁复,兼顾众多风险,一时半会还不能立见成效,如何能吸纳这些难民安置下来?”袁肃再次问道。

“这件事说难办也不难办,说不难办也得看是谁来办。”吴立可绕口令似的说道。

“此话怎讲?”

“袁大人,其实早几年咱们临榆县以及附近的抚宁县、卢龙县都有过大兴实业的打算。从前年年中到今年年初,在下与抚宁知县……哦,是县长,在下与抚宁县陶县长多次会晤,正打算集两县之力办两个大项目,其一是修建洋河水库,其二是共同承建南戴河大码头和附属的砂场。”吴立可说话时的表情渐渐显得一丝不苟起来。

“洋河水库?南戴河码头和砂场?这果然都是大项目,而且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莫非是因为资金原因而最终不得实施吗?”袁肃追问道,诚实地说他对这两个项目很感兴趣。不过他印象中倒是记得洋河水库修建于一九五九年,洋河可是属于内陆较大的河流,对于一九一二年现阶段的工业水平,实在是有一定挑战性。

“资金确实是一方面,不过因为是我们两县合力,勉勉强强还是能凑够第一期预算。原本的计划就是筹一期修一期,五年之内应该可以完工。主要的原因是水库要引进洋人的水车发电机械,我们先后与法国、花旗国进行交涉,哪里知道洋人狼子野心,说要由他们负责承建并经营发电厂才肯出让机械。”吴立可哎声叹息的说道。

“之后呢?”

“袁大人您可不知道,我们两县筹集的第一期资金是二十万,法国人承建要三十万,花旗国人承建要二十九万。这算个什么事呀?分明就是坐地起价!不仅如此,还要把发电厂的经营权让出二十年,二十年呐!洋鬼子就出一个发电的机械,就硬生生的剥削咱们二十年,别说二十九万、三十万,除非他们免费承建,否则换做谁都不会答应的。”吴立可越说越有情绪,语气愈发显得铿锵起来。

“这买卖确实不能做,洋人奇技淫巧自居,就是打算漫天要价来侵害我中国权益。”陈文年表情肃然的附和道。

“那码头和砂场呢?”袁肃不动声色的又问道。

“咱们临近沿海的地方,采集海砂本来就是一项生计,码头亦如是。去年年中时南戴河码头倒是建起来了,可是相隔不远的北戴河多是洋人的教区和侨民居住地,那些洋商为了保证自己港口码头的生意,与所有到山海关港口的船只签订条约,只许去北戴河靠岸,否则一律终止商贸往来。很多外地的货船就是靠跟洋人做生意来谋生,无奈之下只能跟洋人签约。好端端的南戴河码头硬生生的被挤垮了。”吴立可无奈的摇着头,唏嘘不止的说道。

“洋人当真是欺人太甚。”陈文年咬牙切齿的说道。

“南戴河码头到现在还欠几家银行几万元钱,因为资金短缺,开办杀场也成了泡影。”吴立可继续诉苦的说道。

听完吴立可的一番话,袁肃心中渐渐明白了对方之前所说的那句话的意思。

临榆县和抚宁县势单力薄,没办法跟洋人作对,虽然地处交通枢纽所在地,可重要的交通线路都被洋人掌握,因而财政上也是十分窘迫。

洋河水库和南戴河码头可以说是民族自力更生的两个工程,这两个工程也确确实实利国利民,而且就工程的规模来说也绝不算小。像吴立可所预料的那样,修建水库需要五年时间,足以解决一大批就业问题。南戴河码头虽然是与北戴河的洋人有竞争,可只要把码头做起来了,同样能够养活许多人,要知道码头衍生出来的周边产业可是非常之多。

总的来说,这两个项目都是因为洋人的干扰所以才告吹。洋人之所以敢如此放肆,全然是不把临榆县和抚宁县的地方官放在眼里。

而现在,他身为东直隶护军使,又是大总统的侄子,背后还与英国人有一份交情,若是由自己盘下这两个项目来做,必然是能够办成此事的。洋人就算再嚣张,也不至于明目张胆的干涉中国内政。

他甚至可以通过雷诺森的关系,周旋一下子这两个项目与北戴河洋商之间的冲突。

这些都不是问题,而唯一的问题是他还没有伟大到这种程度。

袁肃心里有一个结,那就是山海关并非他的地盘,此番前来是奉命主持赈灾,一旦灾情稳定下来自己早晚还是要返回滦州。他把十几万的资金投资到临榆县,前前后后还要为这件事与洋人周旋,最终得到好处的却不是自己!

表面上来看这属于道德的考量,但实际上这其中还有能力与功利的影响。

一方面没有这种高度硬要做这样的事,只会是打肿脸充胖子;另外一方面是中国很快陷入兵荒马乱的局势,不是你吃他,就是他吃你,现实是不容许存在这份道德心。

不过,在一番沉思之后,袁肃的脑海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

“我明白吴大人的意思了,这件事若是让我来办,我倒是有七八分的把握。我在滦州那边与洋人还有几分交情,约出来大家四四六六说清楚,未必不能成事。然而我手头上也只有这十一万的资金,再者其中还有一部分已经购买了粮食,更何况也不能把所有资金都拿来办项目,要知道难民们现在只盼着有一口饭吃,无论如何还是要做好赈济工作。”

袁肃在说话时故意显出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更兼有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给人的感觉就彷佛是百分之一百可以吃定洋人。

“若袁大人真能重新主持这两个大项目,我临榆县与抚宁县大可再进行一次筹资,必定能助袁大人一臂之力。在下保守的估计,单单洋河水库的工程足以解决一万难民的安置,而南戴河码头和砂场只要形成产业的规模,一样能够保证数千人有饭碗。”吴立可有几分激动的说道,对于他来说这两个项目绝不是政绩也不是缓解灾民问题这么简单。

正如袁肃所说的那样,洋河水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单单水力发电一项就能给两个县城带来巨大的生产力,生产力提高了,税收也就提高了,顺便从中还能谋取不小的红利。更别说水库提供的灌溉、供水、渔业所带来的众多利益。

袁肃嘴角露出了一个意味深远的笑容,语气欣然而轻松的说道:“是吗?你们两县能在多久时间里筹集这么庞大的资金?”

吴立可盘算了一下,继而说道:“若是有袁大人出面,快则半个月,慢则一个月,最最迟也迟不过两个月。关键是官办商营,只要把经营权放出去,这么大的工程,其中的利益谁都清楚,足以引来许多商号的投资。”

袁肃缓缓的点了点头,渐渐换上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不疾不徐的说道:“你说的很有道理,而且我对这两个项目的的确确很感兴趣。重要的是这两个项目不仅利国利民,还能解决眼前难民的困境。这样吧,今晚你找几个行业内的熟人来,我们详细讨论一下。”

吴立可眼睛顿时冒出金光,难掩兴奋的连忙应道:“哎呀呀,袁大人真是我们临榆县的救星呀。好,好,在下一定安排好今晚的会面。”

一旁的陈文年总觉得这件事情大有不对劲,本欲开口说话,不过却被袁肃递来一个眼色,只好欲言又止。

吴立可察觉到袁肃对陈文年使眼色,心头不由自主生出一股疑惑。不过这些事他又不方便明说,只能暂时埋在心里。顿了顿之后,他脸上依旧挂着笑容问道:“那么,袁大人若没有其他吩咐,在下这就告辞先去准备准备?”

袁肃颔首道:“那就先这样。”

吴立可正要转身离去时,袁肃忽然招了招手,又补充的询问道:“哦,对了,我一直有一个私人问题想要请教吴大人。”

吴立可笑呵呵的说道:“请袁大人示下。”

袁肃好整以暇的说道:“你与山海关镇守吴大人同宗,不知道你们二人可否是本家?”

吴立可笑道:“哪里哪里,在下已经在临榆县任上有十五年之久,吴大人是八年前才调任山海关总兵。袁大人听我二人的口音也应该知道不是本家了。”

袁肃深意的笑道:“原来如此,这样也好。那么,我就不送吴大人了。”

起初吴立可并没有把袁肃最后的询问放在心上,只当是闲聊家常话罢了。不过当他走出行营大门时,心头猛然浮起了一丝丝的凉意。

他意思到重点不在袁肃的问话,而是在于临走之前袁肃一句看似不经意的客气话。他分明记得袁肃说了一句“这样也好”,自己与吴承禄不是本家,这又有什么可“好”的地方?

适才整个谈话的过程中,袁肃时不时都会闪现出令人费解的表情和情绪。回想起来这次谈话确实有很多诡异的地方,其一是袁肃为什么这么爽快就答应重新主持两大项目?其二是赈济款的问题,对方却没有请吴承禄来参与商议,好歹山海关镇守使才是本地最高军政长官。

当然,最奇怪的还是袁肃最后那句话,就好像他与吴承禄有什么仇恨似的!

在打道回府的路上,吴立可坐在轿子里一直心神不宁,他对袁肃最后那句话的第一反应,那就是袁肃似乎是要对付吴承禄一般。可是这仅仅是猜测,单凭这些模棱两可的细节,任谁都无法猜出确切的情况。然而不管怎么说,这件事终归在他心里留下了惦记。

与此同时,在吴立可离开之后,陈文年犹豫了一阵,随即还是找到袁肃问道:“大人,难道你真要把这笔筹集上来的款项用来投资洋河水库和南戴河码头?”

袁肃早先就看出陈文年心有芥蒂,他没有急着回答对方的话,反而问道:“公台兄,难道你觉得这两个大工程不算好事吗?”

“既能利国利民,也能解决不少难民的生存问题,这确实是好事。只是……”陈文年没有多想什么,直接的说道。

“只是这里不是我们的地盘,我们花这么多的心思财力,最终是为他人做嫁衣,对吗?”袁肃没等陈文年把话说完,接过话来先一步说道。

“唉,没错,正是如此。袁大人你或许会怪我私心过重,可您也要弄清楚,上面派您来负责赈济已经有说不清道不明的缘由,现在居然还要给当地的县府做好事,若仅仅是一些小工程也就罢了,偏偏还是这么庞大的工程,我们图个什么呀?”陈文年深沉的说道。

“你说的没错,一点都没错。人都是自私的,我也不例外。现在困在关口的难民是需要我们来体恤,我也愿意把这笔钱全部投在赈济上来。但如果能在帮助这些难民的同时,也能帮助我们自己,这岂不是两全其美?”袁肃语气很平静的说道,他的脸色就彷佛在慢慢展开一项计划或者一个阴谋似的。

“大人,你前面的话我明白,后面的话我也明白,但前面和后面放在一起,我却不太明白。”陈文年拧着眉头,一脸疑惑的说道。

“事实上我根本不在乎这十一万的赈灾款怎么用,用来投资也无不可。所有的问题无非就是我们无利可图,既然我们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只要我们能够解决这个问题,一切不都是迎刃而解了吗?”袁肃很冷静的说道。

“大人,你莫不是……”陈文年顿时恍然,叹声说道。

“有机可乘,自然要当机立断!”袁肃的语气露出几分锋芒。

第1章 ,太子一党第89章 ,先入铺垫第89章 ,前线准备第54章 ,重庆变势第51章 ,谋将加盟第96章 ,打探消息第23章 ,顺势而为第100章 ,深夜突袭第31章 ,南方筹谋第53章 ,一战阴影第62章 ,神秘女子第78章 ,矿务公司第69章 ,惊天变故第24章 ,其人之道第33章 ,散播谣言第89章 ,壬子新年第87章 ,着手解决第26章 ,高顺消息第19章 ,最终试探第60章 ,推波山雨第10章 ,转危为安第40章 ,宴席之间第7章 ,初步探讨第58章 ,锦衣回校第52章 ,单见高顺第100章 ,深夜突袭第60章 ,车站枪击第22章 ,谋取出路第49章 ,并不简单第91章 ,募工募役第52章 ,西南事变第82章 ,临危受命第3章 ,酒后亲王第57章 ,军火清单第50章 ,叔父认侄第85章 ,见何其巩第3章 ,酒后亲王第70章 ,扩编军队第11章 ,辽东反攻第5章 ,时势之见第76章 ,各有活动第43章 ,返回滦州第60章 ,北洋新星第47章 ,护国帷幕第66章 ,化工产业第95章 ,宴会酒色第27章 ,迎王怀庆第25章 ,作战计划第117章 ,西南预示第32章 ,长痛短痛第72章 ,新婚春宵第13章 ,以寡敌众第33章 ,不容忽视第71章 ,重新聚力第39章 ,袁氏家宴第66章 ,一营为库第29章 ,洋河水库第57章 ,军火清单第21章 ,军事部署第75章 ,赈灾募捐第93章 ,郑州事变第85章 ,扔白手套第27章 ,验证关系第18章 ,局势变故第47章 ,南下上海第92章 ,宴会过后第21章 ,中央命令第4章 ,劫掠银行第41章 ,瀛台大会第11章 ,起事前夕第78章 ,推举出山第64章 ,杨度试探第31章 ,远在昌黎第87章 ,随营学堂第26章 ,惊动中央第15章 ,讨论武器第118章 ,临别之谈第75章 ,三两天内第35章 ,上海线索第63章 ,北京夜谈第47章 ,南下上海第7章 ,收受利益第93章 ,大胆之举第83章 ,颇有深意第83章 ,陷义帝制第74章 ,两淮之想第87章 ,随营学堂第80章 ,共和成立第75章 ,赈灾募捐第6章 ,日本妥协第46章 ,北洋暗流第19章 ,时势所趋第64章 ,乌云密布第41章 ,当众翻脸第67章 ,国会危机第16章 ,辽东善后第92章 ,强猛攻势第56章 ,奇袭湖南第36章 ,俘周宝林
第1章 ,太子一党第89章 ,先入铺垫第89章 ,前线准备第54章 ,重庆变势第51章 ,谋将加盟第96章 ,打探消息第23章 ,顺势而为第100章 ,深夜突袭第31章 ,南方筹谋第53章 ,一战阴影第62章 ,神秘女子第78章 ,矿务公司第69章 ,惊天变故第24章 ,其人之道第33章 ,散播谣言第89章 ,壬子新年第87章 ,着手解决第26章 ,高顺消息第19章 ,最终试探第60章 ,推波山雨第10章 ,转危为安第40章 ,宴席之间第7章 ,初步探讨第58章 ,锦衣回校第52章 ,单见高顺第100章 ,深夜突袭第60章 ,车站枪击第22章 ,谋取出路第49章 ,并不简单第91章 ,募工募役第52章 ,西南事变第82章 ,临危受命第3章 ,酒后亲王第57章 ,军火清单第50章 ,叔父认侄第85章 ,见何其巩第3章 ,酒后亲王第70章 ,扩编军队第11章 ,辽东反攻第5章 ,时势之见第76章 ,各有活动第43章 ,返回滦州第60章 ,北洋新星第47章 ,护国帷幕第66章 ,化工产业第95章 ,宴会酒色第27章 ,迎王怀庆第25章 ,作战计划第117章 ,西南预示第32章 ,长痛短痛第72章 ,新婚春宵第13章 ,以寡敌众第33章 ,不容忽视第71章 ,重新聚力第39章 ,袁氏家宴第66章 ,一营为库第29章 ,洋河水库第57章 ,军火清单第21章 ,军事部署第75章 ,赈灾募捐第93章 ,郑州事变第85章 ,扔白手套第27章 ,验证关系第18章 ,局势变故第47章 ,南下上海第92章 ,宴会过后第21章 ,中央命令第4章 ,劫掠银行第41章 ,瀛台大会第11章 ,起事前夕第78章 ,推举出山第64章 ,杨度试探第31章 ,远在昌黎第87章 ,随营学堂第26章 ,惊动中央第15章 ,讨论武器第118章 ,临别之谈第75章 ,三两天内第35章 ,上海线索第63章 ,北京夜谈第47章 ,南下上海第7章 ,收受利益第93章 ,大胆之举第83章 ,颇有深意第83章 ,陷义帝制第74章 ,两淮之想第87章 ,随营学堂第80章 ,共和成立第75章 ,赈灾募捐第6章 ,日本妥协第46章 ,北洋暗流第19章 ,时势所趋第64章 ,乌云密布第41章 ,当众翻脸第67章 ,国会危机第16章 ,辽东善后第92章 ,强猛攻势第56章 ,奇袭湖南第36章 ,俘周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