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笼城困守

暴涨的利根川没在中上游爆发,那就必然要在下游泛滥,利根川水系若干条支流同时开足马力供水,下游的承载能力超负荷很快就冲破最薄弱的堤坝涌入武藏国,地处南关东的江户城附近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

洪水泛滥的第一天就付出几百人失踪,几千人流离失所的代价,可惜北条氏康在前线督战,他的嫡子北条氏政也在前线,后方只有交给他的夫人瑞溪院代为劳苦,战争就像一场没有退路的赌博,已经投入所有筹码的赌徒没有机会退缩。

北条氏康也很头疼,号称关东第一民政家,手里有一群能臣干吏也着实做了不少好事,眼下前方大营后方再去都有疫病传播,病人的医治需要大量医师和药材,物资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怎样把有限的资源分摊到需要的地方是门学问,到底是先救灾民还是先救大营里的军士就成了问题,北条氏康的选择是先解决大营里的疫病传染。

他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干大事者不能妇人之仁,虽然爱民抚民很重要,但战争更加重要,如果两者只能择其一,北条氏康必然会选择后者,至于后方的灾情疫病传播,就交给北条家的家老、评定众们处理。

这场肆意的暴风雨持续到夏末才逐渐结束,待到天气放晴土壤变干的时候已近初秋,接连几天的大晴天把潮湿的水分蒸发掉,北条家被这场豪雨耽误了好些时日,如今窥得时机哪里还能放手。

天刚刚放亮没多久。清新的空气中夹杂着泥土草腥味。天边的一路阳光照在御嶽城内一排整齐的箭橹上。就听到低沉悠扬的法螺声传来,天晴五日松软的烂泥塘变成坚硬的土地,战争的嚎叫不可避免的被再次吹响。

弓箭队擎着和弓拼命的抛射箭矢,十几股足轻盯着城内的箭雨艰难前进,随着距离逐渐迫近开始出现士卒阵亡,英勇的北条武士举起太刀冲在最前方,被城头箭橹上的弓箭队一次集火射成刺猬。

几千名足轻像工蚁似的缓慢的聚集到城下,他们需要顶着城头的箭雨填平土堀。无论山城、平城都要营造各种式样的土堀,相当于护城河类似的陷坑,引入活水可以变换为水堀,等于实际意义上的护城河。

想攻城就必须填平土堀,挖土、运土、填土的过程是漫长的,更何况出在城内守军的眼皮子底下,不时抛洒下来的飞石、箭矢对他们都有极大的危险,北条家的办法是让足轻搭起长大几十米的竹束墙,在竹束墙的遮蔽下,民夫们好歹能稍稍躲避一下。每填一方土由几名足轻举着步楯护送着前进,这种填土攻城战术就现下唯一的攻城法。

缺乏攻城器械不善攻城的弱点在此时显露无疑。几万大军围攻难下还得用上土笨的办法蚁附强攻,封堵土堀再堆土成山攀登城墙,北条家也不是没想过其他办法,为了攻下这座坚城,北条氏康把好不容易打造起的两百名铁炮足轻派到前线。

伊势周防介是这支铁跑队的头目,能捞到这个肥缺可不容易,若非他父亲是伊势贞运的従弟也轮不到他来当,在友军的掩护下,伊势周防介率领两百名铁炮足轻来到城下,几十人排成一排有条不紊的装火药、点火绳、试火药、清理枪膛、装铅丸、复装火药、瞄准射击。

乒乒乓乓的铁炮声并没有引起城上守军的惊慌,城头上还会零星响起铁炮的还击,自十几年前年铁炮东传以来,经历畿内的几场铁炮大战把铁炮的名声传遍天下,到如今,铁炮在关东已经不算新鲜事物。

关东的大名、国人众多多少少都从各自的门路购买几挺铁炮,因为关东没有铁炮制作技术,所以一挺铁炮的价格往往高达三、四百贯文,其中三分之一是被关钱、地方杂税,以及海港的津料给占据,另外人分之一是商人的利润,只有最后的三分之一才是购买和运输的成本。

因为铁炮太贵,让关东的铁炮武装速度要慢的多,如北条家这种强力大名才有资本一口气武装两百名铁炮队,伊势周防介这个铁炮头的地位不比寻常的备队大将差一毫,要论起亲近还能比肩马迴众。

说起来这已不是这支铁炮队第一次,前些年构建铁炮队只有二三十人,关东天文之乱的时候北条氏康没舍得让他们上阵送死,近几年北条家的日子越过越好,铁炮队几次扩编成为现在的规模,陆陆续续在南关东打过几场合战,去年打结城家,还有利根川合战也亮过相。

伊势周防介自忖这铁炮队练的不错,就想着模仿吉良家的铁炮战术来个箭橹点杀,他首先指挥着两百队对着御嶽城的大手门前两侧的箭橹通猛轰,结果却遭到的箭橹上守军的乱射反击,三两下竟然射死五六名铁炮足轻,吓的他连忙向后退却。

就北条家那种旧式铁炮,最大射程也就三十米,飞出十几米准头偏了不说,威力还会大幅削减,几次尝试反而被箭橹里的还击射死十几名铁炮足轻,一来一回反而亏了不少。

这么缺乏效率的攻城战术显然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攻城战持续到秋末还是不能破城,御嶽城以一千对四万的笼城战丝毫看不到任何希望,苦等援军也久候不至让长野贤忠有些无以为继,好在长尾军团很快摆脱困境,艰难跋涉近一个月来到上野国。

甫一来到上野国,长尾家就面临一场攻城战,这次他的敌人是伊势崎城的那波氏,长野业正主动表示不善攻城并邀请长尾景虎来助战,越后之龙几乎想也没想就答应了,很快他率领一万五千大军协同围攻伊势崎城,凭借吉良家训练和装备(淘汰)的优秀铁炮。轻松的将伊势崎城内那波宗元的的气势重新压下去。

此那波氏乃是大江広元一脉分支。说起来还和越后毛利的北条高广、安田景元。以及安芸国新进崛起的小霸主毛利元就是同族一门,家纹就是著名的一文字三星,家格上竟然还能与北条高广相媲美,初祖是大江広元之子政広(又名宗元),传到他这一代竟然和祖宗的名字相同,真是够奇葩的。

那波宗元早在十余年前河越夜战结束后,就一直与北条家眉来眼去保持着密切的关系,若没有关东天文之乱那个岔子。说不定早就成为小田原的坐上家臣,这次第一个跳出来也算了却多年来的心愿。

长尾景虎的攻城技术显然要比北条家的高明许多,强大的铁炮火力确保执行吉良家的铁炮战术毫无问题,一上手就打掉伊势崎城内所有超过五米的建筑,不管是箭橹还是小天守通通别想站人。

伊势崎城也是一座山城,爬山仰攻的滋味不好受,好在一座土山只有一百多米高,山势也并不陡峭难行,密密麻麻的长尾家足轻在军太鼓声中缓缓前进,城内的守军立刻用弓箭招呼。

密集的箭雨在山道上划着长长的轨迹落下。每当箭雨倾泻而出的时候,经验丰富的老兵都会举起步楯卧在地上。胜三郎与几名同伴不太明白这是做什么,动作稍稍慢了一些,就被身后的杉原图书助几脚给踹趴下,然后这位武士非常敏捷的猛扑在胜三郎的身上。

“哎呀!好疼!”话音未落,就听到一阵噼噼啪啪的箭雨撞击声。

杉原图书助也顾不得体面,破口大骂:“你们几个混蛋想死吗?看不到城头的箭矢就要落下吗?”

“是!是!”几名新兵吓的一哆嗦,连声音应和着,这时足轻们纷纷爬起来,扛着步楯继续前进,杉原图书助瞪了他们一眼:“赶快起来赶上阵列,没看到身后的友军都等着你们吗!就没见过你们这么蠢笨的足轻,都是怎么混进来的。”

杉原图书助一路骂骂咧咧的离去,让几个足轻恨不得把找个地缝钻进去,他们身旁的一名中年人笑着走过来安慰道:“你们也别觉得难过,我们这些老家伙当年都是吃这罪慢慢走过来的,战场上刀枪无眼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得把性命交代在这里,这些武士老爷们都背负着军令,哪有功夫予我们这些兵丁细声细气的交谈,不理解的命令也必须得听,这点小挫折不算事,习惯了就好。”

这个时候就听到前面的武士发出号令:“继续冲,主公有令,攻破城堡赏钱千贯,大家都跟着我冲,一定要攻下伊势崎城!”

“哈!”足轻们深吸一口气,顶起步楯继续前进。

迥异于毫无准备的北条军,长尾军团装备着简易的攻城车,其实攻城车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形成,最早这叫攻城槌,后来改进后变成攻城车,在古罗马与大汉帝国都有相应的应用。

攻城车的制造也不复杂,一个三角形或者橄榄型的金属支撑架外部蒙皮,里面是用铁链悬挂在大梁上的一根粗大的圆木,圆木的尾部有个助推的曲柄,前端是一个铁制圆锥头,有些圆锥头会制成羊头形状,自古就被称为攻城槌。

一辆六轮攻城车在几支扛盾的足轻队掩护下靠近城下,躲在攻城车后方的武士合力抓住攻城槌的曲柄,用力一荡向后运动后猛烈撞向城门,伊势崎城的大手门被撞的一阵颤抖,负责指挥防守的那波顕宗吓了一大跳,急忙吼道:“不能让那个古怪东西靠近大手门,立刻还击,还击啊!”

城头上的守军立刻以弓矢还击,久候的足轻队举起步楯将攻城车遮住,密集的箭雨嵌入步楯上发出清脆的噼啪声,自始至终攻城车都没有停下进攻,一次又一次撞击城门,城内的守军有些不知所措,他们没见过这种古怪东西,更不知该怎么应对他们,在一阵混乱中胜利的天平向长尾军团倾斜。

斋藤朝信眺望着城头破烂的一文字三星旗,笑道:“伊势崎城规模并不大,被我大军围困四面断绝已无退路。山上是没有任何水源的。就看他们还能守多久。此城被迫是早晚的事!”

“自然是越快越好。”长尾景虎眺望着南方的山岭,皱眉道:“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北条氏康双眼泛着血丝似乎好几天没合眼了,因为他收到一个很糟糕的消息,伊势崎城被长尾景虎攻陷,而这边御嶽城至今还未攻破,城外的几个土堆矗立在城墙外,几处破损的城墙上挂着残肢断臂,暗红色的鲜血把黄土堆染成红褐色。

伊势崎城是做山城。在即将攻陷之前开城降服很正常,并不是所有山城都有足够的水源,更不是每座山城都可以坚守几个月,在断水断粮的危机之下伊势崎城被迫开城,其子那波顕宗、那波宗安兄弟二人出城降服,那波宗元切腹自杀换取全城老小生还及降服的机会。

御嶽城还是没有被攻破,四万大军没日没夜的猛攻之下,御嶽城仿佛风雨飘摇中的小船随时可能倾覆,每次都差一点点就可以攻破大手门,又一次次被顽强的守军强行反扑给赶出去。御嶽城的大手门前,漆黑的门洞仿佛一个择人而噬的巨兽。吞噬北条军几百条性命。

多日来持续不断的围攻,把城内的守军数量减少一大半,守城的足轻不够就让城内的町民来凑,长野贤忠治下颇有贤名,不少町民愿意协助守城,血气之勇可顶一时,时间久了士卒乏累很快就丧失士气,士气跌落战损一刻不停的刷新着。

城内的町民在悄然间越来越少也无人发现,战死者的尸体随便丢弃在城头上、街道旁也没人去管,不是他们不想去烧埋战友的遗骸,实在是士卒们太累了,北条家不分昼夜的疯狂进攻,根本不给他们休息的时间,甚至连睡觉都变成一种奢望,有时间就眯一会哪还有功夫去管死者的尸体。

还有一个原因是城内的木材已经不够用了,只能让町民们拆掉房屋生火做饭,在笼城战中男人们死的还剩一千不到,女人们忙着埋锅造饭,医治伤患,还要充当男人们的工作,修补破损的城防、大手门,甚至还要在夜间担任巡逻和临时守卫的工作。

她们也很累,累的吃饭都拿不起碗筷,城里活着的每一个人都在咬牙坚持着,他们没有发觉那些死尸在悄悄传播着可怕的瘟疫,剩下的酷暑蚊虫滋生正是瘟疫转播的良好媒介,很快一场瘟疫演变成可怕的灾难。

长野贤忠的压力非常大,一边要守城一边还要处理城内的庶务,两天两夜不阖眼已经司空见惯,年近六旬的他瘦的只剩皮包骨头,一个多月高强度的笼城战让他们付出极大的代价,他的亲族一门死的一个不剩,若不是早有所料把夫人子女寄放箕轮城,恐怕长野贤忠这一脉就要绝嗣了。

他知道自己做的不对,逼迫城内不分男女老幼都要负担沉重的军役、夫役是个错误,可他不认为自己是个残暴的武士,逼迫年满十三岁的男子都要拿起武器守城,在艰难的情况下硬是坚守一个多月简直是一个奇迹,要不是放心不下上野国内的局势,担心长尾景虎不能既视赶过来,他也不会拼的那么狠。

一个衣甲破烂,头发乱糟糟的武士走过来,轻声说道:“主公,能拿起武器的兵丁还有一千五百三十一人。”

长野贤忠叹息道:“辛苦你了!但马守。”

“主公请先去休息一会,这里有我高山重意在绝对没有问题!”高山但马守说道。

“城内的医药早已用光了,你让我怎么能安心睡觉啊!”长野贤忠愁眉深锁,很快天亮了,两人谁都没睡成,新的一天伴随着新的进攻再次开始。

长期围困是很伤士气的,即便笼城一方准备充足也无法避免,笼城战最重要的是兵员、士气、粮草、水源以及医药,没有兵就不用谈守城,没有士气也守不住城,粮草水源的重要性不必赘述,缺医少药的恶劣影响以前很少被提及,其实这才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在艰苦的笼城战中,能否及时的医治伤患至关重要,得不到有效治疗的病员会变成传染的源头,这个年代可没有紫外线杀毒等高级消毒措施,尤其是这座小城里缺少医师更缺少药材,许多伤兵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全身溃烂而死,可想而知他们的战友还能有多少士气留存。

谁也没注意到疫病在悄然传播着,连续几天出现病死的町民,因为北条军接连不断的进攻被忽略掉,直到疫病转变成瘟疫,近百名守军染病死亡后,武士们发觉不对劲,一些武士自发的焚烧高度腐烂的尸体,但他们自己也很快被感染,长野贤忠也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这个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他只得下令让那些身患重病的武士收拾残尸,堆积在一起用仅存不多的木柴焚化这些尸体,滚滚浓烟遮蔽住半个城池,站在远处的幸存者脸上只有痛苦与哀伤。

五天后,拉不动弓矢耗尽最后一丝力气的长野军放弃抵抗,放任北条军攻破御嶽城的大手门,还能继续战斗的长野贤忠以及六十余名武士全数战死,这个时候城内还活着的人只有区区五百多人,全部都是妇女和儿童,男丁不是战死就是得瘟疫病死,远远望去几座堆积几千具尸骨堆在一起。

第63章 天王寺津田家第7章 服部的效忠第104章 对峙的局势第547章 不相信眼泪第386章 兵出越中第590章 岂有长生不灭第90章 大御所病逝第28章 狷狂的国人第305章 复出的巨龙第77章 训斥与练兵第346章 危局难改第439章 战略同调第317章 激战利根川第93章 讨伐高岛氏第283章 氏康的谋略第541章 伊达的境遇第278章 武家的叛逆第50章 信众的冲突第498章 三河悲歌第255章 骑兵的屠戮第499章 信长的盘算第216章 第一次川中岛合战第594章 毛利对毛利第526章 天命的昭示?第371章 打击信心第4章 每天的修炼第197章 望月千代女第419章 神保的动摇第520章 识时务者第487章 妖女的花招第242章 庆幸与爱情第210章 恐怖的焙烙玉第357章 形势逆转第24章 密议上洛事第537章 永禄十年夏第402章 旗本领第547章 不相信眼泪第233章 评定会上的冲突第256章 耻辱的拖行第265章 结束也是开始第199章 船冈山合战第491章 假足利变真足利第546章 何至于此第286章 军神的表态第471章 朝仓家的手段第349章 明争暗斗第65章 狡猾的津田家第583章 八幡宫前聚第175章 妙云寺落成第453章 双娶亦如何?第388章 今川上洛第549章 枭雄最期第565章 永禄大逆(二)第478章 阴谋制造者第386章 兵出越中第206章 以寡敌众第417章 里切与突袭第396章 军神的坦诚第151章 偶遇南蛮第323章 佐渡金山第500章 幻庵来使第238章 景虎的愤懑第409章 最上惊变第170章 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第73章 柳生的剑术第67章 平群乡岛家第581章 琵琶湖之战第567章 永禄大逆(四)第312章 乱龙旗第121章 愚蠢的冬长第595章 大义在东军第22章 谱代的骄傲第172章 翻铸永乐钱第87章 大御所相召第54章 近江的见闻第15章 非主流思想第144章 坂本乐市令第480章 战争的威胁第44章 上洛的方向第476章 义景的愤怒第69章 筒井与宇陀第440章 冰山一角第330章 阴影中的阴谋第95章 战争的准备第12章 本多弥八郎第568章 永禄大逆(五)第426章 越过手取川第384章 恶宗一向第247章 来自甲斐的密谋第573章 光秀的建议第150章 王五峰的手下第48章 信长的野望第275章 出阵川中岛第70章 兴福寺宝藏院第133章 所谓谋略第336章 试探与懊悔第186章 礼物与参加婚礼第90章 大御所病逝第79章 春日山故事第369章 果心居士
第63章 天王寺津田家第7章 服部的效忠第104章 对峙的局势第547章 不相信眼泪第386章 兵出越中第590章 岂有长生不灭第90章 大御所病逝第28章 狷狂的国人第305章 复出的巨龙第77章 训斥与练兵第346章 危局难改第439章 战略同调第317章 激战利根川第93章 讨伐高岛氏第283章 氏康的谋略第541章 伊达的境遇第278章 武家的叛逆第50章 信众的冲突第498章 三河悲歌第255章 骑兵的屠戮第499章 信长的盘算第216章 第一次川中岛合战第594章 毛利对毛利第526章 天命的昭示?第371章 打击信心第4章 每天的修炼第197章 望月千代女第419章 神保的动摇第520章 识时务者第487章 妖女的花招第242章 庆幸与爱情第210章 恐怖的焙烙玉第357章 形势逆转第24章 密议上洛事第537章 永禄十年夏第402章 旗本领第547章 不相信眼泪第233章 评定会上的冲突第256章 耻辱的拖行第265章 结束也是开始第199章 船冈山合战第491章 假足利变真足利第546章 何至于此第286章 军神的表态第471章 朝仓家的手段第349章 明争暗斗第65章 狡猾的津田家第583章 八幡宫前聚第175章 妙云寺落成第453章 双娶亦如何?第388章 今川上洛第549章 枭雄最期第565章 永禄大逆(二)第478章 阴谋制造者第386章 兵出越中第206章 以寡敌众第417章 里切与突袭第396章 军神的坦诚第151章 偶遇南蛮第323章 佐渡金山第500章 幻庵来使第238章 景虎的愤懑第409章 最上惊变第170章 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第73章 柳生的剑术第67章 平群乡岛家第581章 琵琶湖之战第567章 永禄大逆(四)第312章 乱龙旗第121章 愚蠢的冬长第595章 大义在东军第22章 谱代的骄傲第172章 翻铸永乐钱第87章 大御所相召第54章 近江的见闻第15章 非主流思想第144章 坂本乐市令第480章 战争的威胁第44章 上洛的方向第476章 义景的愤怒第69章 筒井与宇陀第440章 冰山一角第330章 阴影中的阴谋第95章 战争的准备第12章 本多弥八郎第568章 永禄大逆(五)第426章 越过手取川第384章 恶宗一向第247章 来自甲斐的密谋第573章 光秀的建议第150章 王五峰的手下第48章 信长的野望第275章 出阵川中岛第70章 兴福寺宝藏院第133章 所谓谋略第336章 试探与懊悔第186章 礼物与参加婚礼第90章 大御所病逝第79章 春日山故事第369章 果心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