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决断

东海战事期间,杜荣见到宋佳在林缚身边,就考虑过宋氏有倒戈的可能,但又想到宋浮是务实的人,浙闽没有到山穷水尽之时,绝不可能易帜。

杜荣、杜车离在济州、东州辗转多年,由于从江浙驶往海东地区的海船,基本上都是受淮东控制,故而杜荣、杜车离也不会刻意的去打探中原的消息,音信闭塞,这回从明州上岸还不足一个月,还正感慨于世事的动荡、时局的变迁,没想到会在明州、在林缚身边看到宋浮。

看到宋浮的这一刻,杜荣就恍然明白,浙闽的形势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形势已经发展到这一步了啊!

“杜公别来无羡啊!”林缚走过来,看杜荣白发依旧,精神倒比刚被俘时好多了。

“草民拜见彭城郡公!”手下败将,何足言勇,何况还在淮东地盘上苟活,杜荣、杜车离都上前来给林缚见礼。

“杜公、杜将军客气了,”林缚笑道,“你与宋公是故人相见,就不打听打听亲族的消息……”

杜荣始终担心他与杜车离被俘投降,会牵累在闽东的亲族,但这几年来,东海都在淮东的控制之下,绝无半点消息从闽东传往海东。

“杜如松跟温家争田产,闹了一出案子,给解了官职,就没有人在浙闽大都督担任要职,这两年来应老夫所邀,杜家亲族,倒是三百余口迁到泉州居住,倒也没有什么起伏……”宋浮说道。

“多谢宋公照料。”杜荣揖礼道,不管是不是淮东的有意安排,亲族能避战祸,总是值得感激的一桩事。

杜氏在闽东是后迁入的小族,不能跟八姓大族相比。杜荣、杜车离、杜如松是杜氏三个顶梁柱,杜荣、杜车离“战死”,杜如松去职,杜氏在闽东就更微不足道了,给奢家忽视掉,也没有什么意外——说到底,也是淮东用心封锁他们被俘、投降的消息。

“往事已逝,来事可追,此番南线一战,淮东势取闽东全境,将浙闽叛军赶到闽江中上游去,”林缚说道,“以闽治闽,方能保地方安宁,大义之前,杜公、杜将军愿为闽东消弥战祸、恢复平静献力否?”

杜荣与杜车离面面相觑,这三言两语之间,林缚就开口相邀,要晓得他们给召来相见,心里还既惊且疑呢。

“蒙彭城公信任,杜荣涕零感激,然此时如感在火烤,仓促间难应彭城公此问!”杜荣答道。

杜车离倒是沉默着没有吭声。

“无妨,”林缚微微一笑,说道,“我在浃口还要陪宋公两天,到时杜公再给我答案不迟。”

宋氏将正式易帜,杜荣、杜车离再“死而复生”,对闽东地区顽抗势力的士气将是强烈的打击,不仅能有助于轻松收复闽南诸府县,对晋安府的战事,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从这点上看,比杜荣、杜车离从此尽力为淮东效力的意义更大。

另外,也要考虑收复闽南、闽东地区之后的治理问题——江宁对闽东的渗透力跟影响力,几乎等同于无。林缚会让宋氏融入淮东,但不会放手让宋氏去掌握闽东地区,以防止再养出一个大门阀来,但前期治理闽东,人手太缺乏了,也是林缚考虑请杜荣、杜车离出山的一个主要原因。

但对杜荣来说,既然当初去劝杜车离投降,也是要保杜车离及诸多将卒的性命,并无背叛奢文庄之心,这些年来种种煎熬,也没有改变过心志,林缚猝然相邀,当真叫他难以回答。

林缚让陈花脸送杜荣、杜车离离去,邀宋浮再入室相谈,傅青河、高宗庭、叶君安、梁文展、胡致庸等人,都在室内陪坐。

“大人此举,当真是将杜荣放火上烤,”宋浮对闽东的人事最是清楚,说道,“当初奢文庄能用杜荣潜入江宁,包括暗投的舒、程诸家,都由杜荣直接掌握,便是看准杜荣此人不容易反复……”

也正因为宋浮对闽东的事务极为熟悉,林缚才邀宋浮过来做闽东战事的参谋,而泉州的易帜之事,交由宋义、宋博主持。

шшш. ttKan. ¢ 〇

林缚微微一笑,说道:“能够理解,做敌后工作,总要革命意志格外坚定才成。”

宋浮微微一怔,林缚嘴里的词便是新鲜得很,细想想,也是很有道理……

又接回杜荣过来之前的话题,林缚问宋浮:“奢文庄确有可能已经离晋安府?”

“消息封锁得很紧,但依我对奢文庄的了解,浙西一战,是他唯一能将整个南线战局全盘搅乱的机会,怕是容不得他不孤注一掷,”宋浮说道,“特别宋家跟泉州的问题,想来也不可能真就能瞒过他……”

在一旁陪同的高宗庭、叶君安等人,也心有同感:宋氏要是跟奢家同心,奢家还能勉强守晋安府,宋氏的易帜,对敌我双方的士气容易极大。奢文庄要是早就意识到宋氏有问题,还硬着头皮守晋安府,那真是不智。

既然宋浮这时候判断奢文庄都秘密离开晋安府,到浙西主持战事,一方面意味着淮东收复闽东的阻力会进一步减轻,但另一方面,意味着浙西、徽南这一路局势的发展,很可能就会照着之前所预料的最恶劣的形势发展下去。

淮东这时候有没有必要调整之前的战略及兵力部署?

林缚蹙着眉头,思虑了片刻,缓缓说道:“这闽东还是要打啊,闽东不打,这局势就僵持在那里,貌似能暂缓危局,但接下来的困局更难破解……”

“即使奢文庄能在浙西诱谢朝忠深入而歼之,但他要想彻底将南线局势搅乱,必然要进占徽州,兵临江宁城下,”高宗庭说道,“这时最大估算,奢家在婺源、淳安最多就三万精锐,再多就不能诱谢朝忠深入,但奢文庄在浙西打败谢朝忠之后,要占领徽州,要兵锋直指江宁,要利用兵势,将江宁压垮,三万兵马就远远不够——奢文庄在浙西打败谢朝忠之后,会紧急从何处调兵,从昱岭关填进去?”

高宗庭眼睛看向宋浮,还是希望由对奢文庄熟悉的宋浮来回答这个问题——宋浮对奢文庄的判断,才最具参考价值。

“闽江沿县离得太远,奢文庄能紧急调兵补入浙西的,只有两路,一是鄱阳湖以东的赣东兵力,一是东阳及衢州府的浙中兵马,都能以较快的速度调入浙西进昱岭关,直接威胁江宁,”宋浮说道,“倘若奢文庄能较为顺利的拿下昱岭关,他会调东阳县及衢州兵马……”

“奢文庄会放弃浙中谷原?”叶君安提高声调的问道。

“弃子争先啊!”林缚吸着凉气说道,“即使浙闽主动放弃浙中谷原,无法判断局势发展,我们还是不能往深入到衢州西部去,不然有两面受敌之忧。”

“不深入衢州西部,但只要能拿下东阳县与诸暨县,浙东、浙南形势就完备起来,对淮东有百利而无一害。”叶君安说道。

拿下东阳县,即使浙中谷原的东门户,浙东、浙南就能彻底的连成一片,淮东只要少量兵马利用有利地形封锁住衢州西部的敌兵,就能确保浙东、浙南无虞。淮东在两浙的防线从此能缩短一半不止,也就意味着驻兵能减少一半以上。

“这对淮东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宋浮说道,“但是确保在奢文庄抽兵之后,顺利拿下东阳县,那淮东在嵊州等地的兵马就能提前部署去防范江宁的乱局——奢文庄此算,也是在争时间。淮东兵马短时间里不能援江宁,奢文庄将有相对充裕的时间去折腾江宁……”

淮东大半年来,在东线搞得风声鹤唳,攻击方向也在浙中与闽东之间游离不定。

奢家从江西抽兵,在晋安府及东阳县都相当幅度加强了兵力——浙闽军在豫章的兵力大致减到五万,浙西三万兵马,在浙中(东阳县及衢州府)与闽东(晋安府及闽江沿岸)都分别部署超过四万精锐,就是为了抵挡淮东在秋后可能从这两线展开的攻势。

就算奢家抽空东阳县及衢州府的兵马,但只要留下三五千兵力留守,淮东从嵊州用兵,也要用上全力——那自然就不能将嵊州兵马调到萧山做好随时支援江宁的准备。

要是将敖沧海所部长山军主力提前调到萧山,以随时防备江宁的异变,最终要是看到东阳县仅有三五千守军而不能取之,那也会叫人异常的痛惜啊。

见座下诸人沉吟不语,宋浮又说道:“宋浮有一言,不晓得当讲不当讲……”

“宋公请讲。”林缚说道。

“董原在淮西不动,江宁乱,于淮东有何害?”宋浮说道。

宋浮此言一出,叶君安等人心里都在想:有其女,当真有其父啊!

谢朝忠领兵一事刚浮出水面时,宋佳就要火中取栗之议,到宋浮这里,甚至是建议纵容江宁大乱——即便奢家攻陷江宁,有扬子江之隔,短时间内还不能冲击淮东的根本,真正会遭殃的江南之地,又恰是吴党及永兴帝最后的根基。

宋浮话刚出口,就能感觉到气氛的异常,也只是静静的看向林缚。

傅青河独臂撑着膝盖,说道:“淮东能有今日,也是经历血与火、浴火重生,江南之地若遭屠戮,也非淮东之过,淮东不能将这个责任担下来,否则如何快刀斩乱麻……”

傅青河一向恤民惜兵,他也赞同宋浮,叫高宗庭颇为意外,但细想,宋浮这时候这么说,不是没有用意的。

宋浮代表宋氏投淮东不假,但里面不是没有区别:

若淮东没有大志,还时时处处给朝廷压着一头,那宋氏的投靠就会有限度,不会彻底,即便这次对闽东用兵,宋家也会先保证守住泉州,不会主动的从南面对晋安府发动攻势——

淮东若有大志,那宋氏此时的投靠,就是从龙之功,不论是这次打闽东,还是将来其他事情,宋家都会卯足了劲出力。

想到这里,高宗庭也说道:“有机会取东阳县,当取东阳县,确保浙东形势完备……”

先取东阳县,是符合浙东地方势力利益的,叶君安犹豫片刻,也说道:“东线形势改善,江宁若逢变,淮东也真正能放心的将兵马抽出来……”

梁文展、胡致庸犹有疑惑,林缚下定决心道:“好,着令敖沧海、张苟等部,在嵊州、落鹤山按兵不动,奢文庄若从东阳县抽调兵马,浙东可趁其空虚,即组织兵马取东阳、诸暨两城。”

第114章 逃离第15章 公府治政(二)第70章 淮山第二十三章 冬日迟迟惊春梦第76章 药材贸易第32章 风月龙藏浦第9章 大溃第38章 臣子忠心第67章 取刀之谋第91章 大喜之日第47章 新帝之谋第九章 杀鸡骇猴第124章 北线第76章 药材贸易第158章 雌兔迷离第5章 江宁风潮(五)第一百一十七章 茶盗第七十二章 逃监第67章 国策第二十一章 移祸之计第25章 云梯关第55章 残胜第15章 公府治政(二)第86章 临行第108章 战黄陂第100章 迫其分兵第72章 随州不决第六章 船行江上第5章 狗官第82章 红颜祸水第八章 官兵如匪第76章 嵊泗诸岛第5章 治盐第一百一十九章 迷局(二)第147章 如夫人(一)第47章 父子谈险谋第31章 淮阳初雪第41章 冰裂第140章 淮西用间第八十八章 构陷屠民第十八章 投桃报李第135章 暴雨将倾第九十四章 草堂微风第3章 风灾第65章 开漕诸策第52章 弃第一百三十三章 势不可挡(一)第35章 月下登山石第55章 伏兵多时第26章 粮食第1章 王侯家事第18章 兵乱难止第137章 屈人之兵第69章 群龙无首第五章 下车伊始第60章 枭臣第138章 铁松溪阻敌第11章 匪祸第21章 断粮第62章 岳冷秋第123章 左右逢源第49章 战势第59章 烽烟紧第45章 典钱铺第5章 挖墙脚第93章 大婚之夜第35章 螳臂之言第156章 绝望第六十五章 人以群分第10章 迎娶第46章 国相第二十四章 烈义家仆第115章 腹心之策第42章 三日五百里第40章 岌岌可危第41章 撤兵第75章 新仇旧恨第102章 敌踪又现第168章 太湖盗第98章 虞东第2章 高筑城之策第54章 清算降叛第14章 东行出海第九十五章 后院燎原第24章 战后米酒香第128章 太后第86章 战争阴云第78章 回崇州第101章 虞军残将第50章 血战第64章 入土为安第104章 转机第一百三十九章 民生谁来计(一)第75章 北行第19章 兵乱抵定第24章 潘家旧部第65章 开漕诸策第七十章 江中取银(二)第3章 东闽总督岳冷秋第19章 大风迷眼
第114章 逃离第15章 公府治政(二)第70章 淮山第二十三章 冬日迟迟惊春梦第76章 药材贸易第32章 风月龙藏浦第9章 大溃第38章 臣子忠心第67章 取刀之谋第91章 大喜之日第47章 新帝之谋第九章 杀鸡骇猴第124章 北线第76章 药材贸易第158章 雌兔迷离第5章 江宁风潮(五)第一百一十七章 茶盗第七十二章 逃监第67章 国策第二十一章 移祸之计第25章 云梯关第55章 残胜第15章 公府治政(二)第86章 临行第108章 战黄陂第100章 迫其分兵第72章 随州不决第六章 船行江上第5章 狗官第82章 红颜祸水第八章 官兵如匪第76章 嵊泗诸岛第5章 治盐第一百一十九章 迷局(二)第147章 如夫人(一)第47章 父子谈险谋第31章 淮阳初雪第41章 冰裂第140章 淮西用间第八十八章 构陷屠民第十八章 投桃报李第135章 暴雨将倾第九十四章 草堂微风第3章 风灾第65章 开漕诸策第52章 弃第一百三十三章 势不可挡(一)第35章 月下登山石第55章 伏兵多时第26章 粮食第1章 王侯家事第18章 兵乱难止第137章 屈人之兵第69章 群龙无首第五章 下车伊始第60章 枭臣第138章 铁松溪阻敌第11章 匪祸第21章 断粮第62章 岳冷秋第123章 左右逢源第49章 战势第59章 烽烟紧第45章 典钱铺第5章 挖墙脚第93章 大婚之夜第35章 螳臂之言第156章 绝望第六十五章 人以群分第10章 迎娶第46章 国相第二十四章 烈义家仆第115章 腹心之策第42章 三日五百里第40章 岌岌可危第41章 撤兵第75章 新仇旧恨第102章 敌踪又现第168章 太湖盗第98章 虞东第2章 高筑城之策第54章 清算降叛第14章 东行出海第九十五章 后院燎原第24章 战后米酒香第128章 太后第86章 战争阴云第78章 回崇州第101章 虞军残将第50章 血战第64章 入土为安第104章 转机第一百三十九章 民生谁来计(一)第75章 北行第19章 兵乱抵定第24章 潘家旧部第65章 开漕诸策第七十章 江中取银(二)第3章 东闽总督岳冷秋第19章 大风迷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