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潮流俱起伏:顺逆论

顺逆韬略是三国时代的一大发明。人们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了解、接触到宇宙中蕴藏的巨大力量:沧海桑田的变迁,山呼海啸的风雷,燎原烈火的野焚,滔天白浪的冲击……构成种种不可逆转、无法阻挡的力量。中央王朝的失控,战乱烽火的延漫,人心向背的走向。社会组织的解体……汇成强大的时代潮流,使人们无可适从,飘游不定。自然与社会,存在着运行的内在机制,并通过种种形迹、表象,反映着一种铁的规则。自然风云的激荡,社会形势的剧变,更使人们有机会体察其中的规则,总结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真理。三国顺逆韬略的创造与运用,即基于上述思想与认识背景。

顺逆韬略首先是一个锐利的思想武器。决策者在认识不清社会潮流的走向之际,一切所作所为,都是盲目的,徒劳无功的,甚至是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的。董卓、吕布、公孙瓒、袁尚兄弟、王凌、毋丘俭、诸葛诞、唐咨、曹爽孙皓等人,虽都有机会在当时能够开辟一个好的局面,但终因不认识时代潮流,举措失宜,甚至倒行逆施,葬送了大好时机,最后被时代潮流冲刷得无影无踪。

顺逆韬略是行动选择的指南。通过考察三国时期韬略家的走向,可以测出其内在的思想动机。投入董卓、袁绍、袁术、刘表、公孙瓒等军阀阵营的智囊人数就远远少于投入曹操、孙权、刘备集团的人数,而前者在一定时期的实力还很强大。韬略家们之所以选择后者,与其说是后者个人的吸引力,不如说是后者所代表的政治前途和时代潮流被自己所认同。

三国韬略家们将顺逆韬略的内容概括为以顺击逆,逆取顺守,顺水推舟、逆风行船。

所谓顺和逆的内涵,具体说来,有自然型与社会型两种类型。自然型的顺指天时、地利等各种有利条件,而逆则相反。占据关山要塞、有利地形,凭借风雨雷电、冷热寒暑,富有物产资源、广袤领土者为顺,反之为逆。社会型的顺,指遵循、符合传统的那些思维方式、价值取向、伦理道德、行为规范、思想观念…… 而与之相反、相违者为逆。

以顺击逆,事半功倍。三国时代的高明韬略家总是不失一切时机地运用顺逆韬略,夺取大面积的胜利。曹操首战董卓,兵以义动,以顺诛逆,虽然在军事上遭到挫折,但在政治上、个人形象上却取得意想不到的潜在成功。待到迎汉献帝之后,政治上就处于绝对的顺势。刘备对待附属、民众,让人有仁至义尽之感,打着汉王朝的复兴旗帜,很能吸引大众,他所注重的是对社会舆论的顺向追求。曹、刘的壮大,与其实施顺逆韬略有很大关系。曹魏灭蜀汉,东晋灭东吴,势如破竹,不可阻挡,根本原因即在于以顺击逆。

逆取顺守的韬略原则,由庞统在策划夺取益州的战略方案中点破。《三国志》所引《九州春秋》一书记载这样一段史实:

(庞)统说(刘)备日:“荆州荒残,人物殚尽,东有吴孙,北有曹氏,鼎足之计,难以得志。今益州国富民强,户口百万,四部兵马,所出必具,宝货无求于外,今可权借以定大事。”备曰:“今指与吾为水火者,曹操也,操以急,吾以宽;操以暴,吾以仁;操以譎,吾以忠;每与操反,事乃可成耳。今以小故而失信义于天下者,吾所不取也。”统曰:“权变之时,固非一道所能定也。兼弱攻昧,五伯之事,逆取顺守,报之以义,事定之后,封以大国,何负于信?今日不取,终为人利耳。”备遂行。

所谓逆取,指违背社会传统规范,以武力夺取。而顺守则按照社会规范,予以善后处置。逆取均为暂时之行,权宜之计,靠顺守加以弥补其本身的缺陷。三国韬略家的逆取顺守韬略应用得均十分巧妙,曹魏代汉,司马氏代魏,刘备入益州,孙权据江东,无不运用这一韬略原则。

至于顺水推舟的韬略原则,运用的广泛程度就更大了。仲长统著《昌言》,已阐明顺势者昌的深刻道理,从理论上总结了顺逆韬略的重要原则。在实践上,小到曹操杀弥衡、司马昭害嵇康,大到曹丕称帝、司马炎登极,均使用这一原则。

逆风行船的韬略原则,不是普通人所能使用。冀州刺史王芬谋废灵帝,为逆时而动、逆风行舟,结果身败名裂。毋丘俭、诸葛诞等反魏,亦属此列,无不一一败亡。但韬略家们几乎无不使用逆风行船原则,并且有取得成功的大量实例,原因在于所逆之风不是时代的旋风、主流,而是个别的困难、厄境。其中最突出的,要数猇亭之战后,诸葛亮对东吴外交关系的恢复。蜀汉国主刘备白帝城之死,系被陆逊战败所致,国人之愤,将帅之怒,可以想见。但诸葛亮从全局出发,忍痛复交,承担着巨大的舆论压力。诸葛亮坚持隆中路线、蜀汉国策,逆风行船,坚定不摇,从而力挽狂澜,改善关系,使蜀政由乱到治,蜀国由弱转强。

实施顺逆韬略,要求决策者本人的素质达到很高的标准。他们必须目光远大,洞若观火。心胸开阔,包容万象,敢于同陈腐之见、个人感情相决裂,敢于开时代的先河和风气。因为顺逆韬略的成功运用,必须有同时代共俯仰、与潮流俱起伏的真知灼见和胆识气度。

向虎豹借取胆魄:勇怯论变换速度魔方:缓急论阿尔巴德定理和鱼缸理论制人而不制于人:先后论向虎豹借取胆魄:勇怯论与潮流俱起伏:顺逆论流水无形而无不形:常变论光环效应阿尔巴德定理和鱼缸理论成败祸福的原点:动静论蘑菇定律蘑菇定律无敌之敌:内外论牛鞭效应蘑菇定律生死存亡的分水岭:利害论动于九天之上:奇正论制人而不制于人:先后论答布效应成败祸福的原点:动静论生死存亡的分水岭:利害论蘑菇定律鲶鱼效应踏雪无痕:深浅论光环效应拨云见日:谋决论成败祸福的原点:动静论前程从此辉煌:有无论安慰剂效应动于九天之上:奇正论地狱之门就在脚下:进退论向虎豹借取胆魄:勇怯论营造绝对优势:虚实论飞去来器效应流水无形而无不形:常变论变换速度魔方:缓急论烧向冰川的天火:分合论使敌手无力相搏:劳逸论使敌手无力相搏:劳逸论山外之山,天外之天:强弱论安慰剂效应破窗效应变换速度魔方:缓急论藏于九地之下:真伪论春风化雨:情理论飞去来器效应牛鞭效应飞去来器效应蘑菇定律鲶鱼效应制人而不制于人:先后论制人而不制于人:先后论无敌之敌:内外论蘑菇定律寻找捷径:曲直论前程从此辉煌:有无论无敌之敌:内外论光环效应踏雪无痕:深浅论踏雪无痕:深浅论寻找捷径:曲直论变换速度魔方:缓急论春风化雨:情理论成败祸福的原点:动静论使敌手无力相搏:劳逸论地狱之门就在脚下:进退论突破精神防线:心力论生死存亡的分水岭:利害论鲶鱼效应寻找捷径:曲直论光环效应制人而不制于人:先后论牛鞭效应飞去来器效应地狱之门就在脚下:进退论向虎豹借取胆魄:勇怯论安慰剂效应破窗效应制人而不制于人:先后论春风化雨:情理论地狱之门就在脚下:进退论前程从此辉煌:有无论拨云见日:谋决论拨云见日:谋决论突破精神防线:心力论变换速度魔方:缓急论答布效应踏雪无痕:深浅论春风化雨:情理论牛鞭效应流水无形而无不形:常变论光环效应生死存亡的分水岭:利害论成败祸福的原点:动静论寻找捷径:曲直论
向虎豹借取胆魄:勇怯论变换速度魔方:缓急论阿尔巴德定理和鱼缸理论制人而不制于人:先后论向虎豹借取胆魄:勇怯论与潮流俱起伏:顺逆论流水无形而无不形:常变论光环效应阿尔巴德定理和鱼缸理论成败祸福的原点:动静论蘑菇定律蘑菇定律无敌之敌:内外论牛鞭效应蘑菇定律生死存亡的分水岭:利害论动于九天之上:奇正论制人而不制于人:先后论答布效应成败祸福的原点:动静论生死存亡的分水岭:利害论蘑菇定律鲶鱼效应踏雪无痕:深浅论光环效应拨云见日:谋决论成败祸福的原点:动静论前程从此辉煌:有无论安慰剂效应动于九天之上:奇正论地狱之门就在脚下:进退论向虎豹借取胆魄:勇怯论营造绝对优势:虚实论飞去来器效应流水无形而无不形:常变论变换速度魔方:缓急论烧向冰川的天火:分合论使敌手无力相搏:劳逸论使敌手无力相搏:劳逸论山外之山,天外之天:强弱论安慰剂效应破窗效应变换速度魔方:缓急论藏于九地之下:真伪论春风化雨:情理论飞去来器效应牛鞭效应飞去来器效应蘑菇定律鲶鱼效应制人而不制于人:先后论制人而不制于人:先后论无敌之敌:内外论蘑菇定律寻找捷径:曲直论前程从此辉煌:有无论无敌之敌:内外论光环效应踏雪无痕:深浅论踏雪无痕:深浅论寻找捷径:曲直论变换速度魔方:缓急论春风化雨:情理论成败祸福的原点:动静论使敌手无力相搏:劳逸论地狱之门就在脚下:进退论突破精神防线:心力论生死存亡的分水岭:利害论鲶鱼效应寻找捷径:曲直论光环效应制人而不制于人:先后论牛鞭效应飞去来器效应地狱之门就在脚下:进退论向虎豹借取胆魄:勇怯论安慰剂效应破窗效应制人而不制于人:先后论春风化雨:情理论地狱之门就在脚下:进退论前程从此辉煌:有无论拨云见日:谋决论拨云见日:谋决论突破精神防线:心力论变换速度魔方:缓急论答布效应踏雪无痕:深浅论春风化雨:情理论牛鞭效应流水无形而无不形:常变论光环效应生死存亡的分水岭:利害论成败祸福的原点:动静论寻找捷径:曲直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