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哈里曼借款

清史民国

竖起招兵旗,自有吃粮人。安徽和江西到处都竖立起了招兵的大旗,江淮军的募兵处忙的不可开交。兵源肯定是不成问题的,大灾之年的江西流民遍地,能有个吃饭的地方是他们最大的梦想,何况江淮军还有每个月五块钱的军饷。除了流民之外,青年学生成了报名参军的主力,年轻人的热血在保家卫国的口号下被鼓动的如同开水般沸腾,不少中学竟然出现了人去楼空的景象,甚至有些青年教师也扔下教鞭要求加入江淮军出征满洲。以至于巡阅使衙署不得不出台文告,禁止在校学生和老师报名参军。

江淮军的后勤处和安徽商业协会到处收购骡马,小火轮在长江上川流不息,将一船船的暹罗大米和美国面粉运到安庆。安庆的粮行挂出牌子,高价收购燕麦、杂豆等马料。商人逐十一之利,附近几个省份的商人纷纷在当地收购之后,长途贩运到安徽。所有的学校和工厂,都开始进行军训,封存在军械库的毛瑟八八等武器分发下去,江淮军的班排长担任了军事教官,对学生和工人进行正规化的军事训练。整个安徽和江西几乎成了大兵营,到处都是参加刺杀、射击训练的人,到处都是运送战争物资的车队。

在安庆街头,一个戴着硬顶礼帽的洋人坐在黄包车上,饶有兴致的观察着一切。

“先生,您到底要去哪里?”

“载着我,绕,绕,围绕全城,所有热闹的地方都要去看看。”洋人用蹩脚的中文道。

正当柴东亮准备用江西的钨矿作为抵押来换取伯利恒公司的贷款之时,美国公使嘉乐恒却送来一个喜讯。铁路大王哈里曼家族愿意提供五百万美金的无抵押贷款,当然前提条件是一旦江淮军在满洲站稳脚跟,就将在经济领域全面门户开放,尤其是东三省铁路要中立化。哈里曼家族派出代表,将和柴东亮具体商议借款的事情。

这个瘦高个的洋人名叫尼尔森,四十三岁,他就是哈里曼铁路公司派驻亚洲的高级商务代表。从他在上海下船之后,他就发现沿途所有的城市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抵制日货的行动。到处都是烧毁的日货,学生挨家挨户走过商铺,动员商人不要经销日本货也不要和日本人做生意。这令他的心情很复杂,一方面他认为抵制日货会给美国的商品带来市场,另一方面他认为政治和商业是风马牛不相干的事情,不应该把政治领域的分歧带人商业领域。

安庆城给尼尔森留下第一个印象就是干净,宽阔的水泥路面横贯全城,马车和行人各行其道,交通指挥井井有条。路边的花坛里盛开着秋菊和桂花,空气中隐隐的清香令人心旷神怡。

尼尔森顿时对这个城市产生了好感,即使是远东最大城市的上海,也是污水横流臭气熏天,更不要说其他的中小型城市了。从他的观察中看得出来,安庆老百姓还并不富裕,但是起码能吃的饱穿的暖,衣服虽然不是新的却浆洗的干净、板正。尤其是穿长衫的读书人,哪怕衣服是洗的发白,却连一个褶皱都没有。观察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统治者,最好的办法是观察他统治下的人们的精神状态。

毫无疑问,安庆的百姓精神面貌是相当的好,从他们眼睛中的神采可以看出,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哈里曼家族觊觎满洲铁路由来已久,日俄战争的时候,就打算在满洲修建铁路,来完成那个雄心勃勃的世界铁路计划。结果受到日俄两国的联合抵制,美国政府不想多生枝节,把哈里曼气的七窍生烟。柴东亮提议的让满洲国际化的倡议,顿时令哈里曼升起了希望。只要不排斥美国资本,他有足够的信心压制日本和俄国的企业。哈里曼家族的财力,是日本和俄国所无法比拟的。随着塔夫脱总统的“金元外交”的逐步扩大,过于旺盛的美国资本对遥远的东方也充满了热情。柴东亮和伯利恒钢铁公司的全面合作,使得哈里曼家族将目光投向了长江中游的安庆。伯利恒钢铁公司的重要合作伙伴,无疑比袁世凯这个大总统更具有和哈里曼公司合作的资格。

哈里曼家族开始研究这个统治区域只局限在江西和安徽两省的军阀,结果令他们大吃一惊。

柴东亮的光华机械厂生产的球磨机、机立窑、立式破碎机,几乎已经占据了欧美的半壁江山。现在正以每个月两百台套的速度迅速占领美国和欧洲市场,用这些设备武装起来的欧美国家的水泥厂和选矿厂,凭借产量和成本上的巨大优势肆意的屠杀着同行,将那些设备陈旧的企业毫不客气的排斥出竞争对手的行列。

柴东亮控股的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在获得了八万英镑的资金后,改进了八缸发动机,已经成为了英国最大的汽车发动机供应商,而且劳斯莱斯银色幽灵已经成为了欧洲最高端的豪华车品牌。

光华公司的三芯插座垄断了欧美市场,以九十九美分的低价令所有竞争对手都无利可图,而且完善的代理分级制度,也使得每个层次都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并且也将内部的恶性竞争扼杀在摇篮之中。

光华造船厂以五十万美元,折合中国白银一百三十万两的低价抢得了四艘美国万吨运输船的订单。并且和伯利恒钢铁公司合作,正在给智利海军生产两艘四千吨级的重型巡洋舰。当然,以哈里曼家族的智慧,不会猜不到这只是个幌子,军舰的实际主人肯定是这位拥有长江舰队的柴东亮。

这个年轻的中国都督拥有的潜力,远远大于他所表现出来的实力,而且他对外国人的使用也是非常大胆的。他本人的卫队就是由廓尔喀人构成的,在他的军队中,拥有大批会说中文的英国教官,他甚至让他们担任了安庆陆军学堂的副校长,给予了高度的信任。

出乎哈里曼家族意料的是,以中国的标准而言,拥有如此强大的实力之后,柴东亮并没有大规模的扩军,而只是按照民国陆军部的要求,编练了三个新式的陆军师,他甚至没有像其他的军阀一样,组建自己的政党。柴东亮控制了省訾议局,用土地债券和工业股票换取了地主的土地,温和中不乏强力的推行了全面土改,将萌芽中的暴力种子消弭于无形,在他的统治区域冷酷的打击了淮上军等昔日的反清同盟军,同时打压了曾经对推翻清朝统治起发挥了巨大作用的安徽訾议局,打击省级议会的同时却又在强力推进县区一级的议会改革。他在安庆和芜湖推行了区一级的直接选举,手把手的教老百姓学会投票选举区长和区议员,指导人民如何使用自己的权力。推进职业化教育,鼓励商人兴办企业,却又同时帮助工人组织工会对抗资本家,将土地分给每个农民,又在组织合作社将单独个体的农民粘合成一个个团体。

不惜用重金支持孙文的党进行反清的,同时又毫不犹豫的将安徽最值钱的两淮盐政交给了袁世凯的中央政府。现在不论是南北阵营,都能接受柴东亮,并且默许了他实力的膨胀。

使用这么多看起来彼此矛盾的手段,却又能令所有的阶层都能接受,尽管很多人是勉强接受的,但是还不至于因此爆发巨大的流血冲突,最终结果是各个阶层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利益。

西方式的体制管理手段和东方式的权谋共存,热情和冷酷是他性格的两面,野心勃勃而又冷静低调,这是个难对付的家伙,但也是个合格的合作伙伴这是哈里曼家族最后给柴东亮下的结论。

哈里曼家族交代尼尔森,可以借给柴东亮五百万美元的无抵押贷款,他们相信柴东亮有足够的能力还清这笔钱。而且这不仅仅是一笔商业贷款,更是一笔感情的投资。如果江淮军在满洲成功的立足,将满洲全面门户开放,并且推动东北铁路的中立化进程,这对哈里曼家族的意义将是巨大的。哈里曼铁路公司借款五百万美金的举动,将是非常值得冒险的投资,实际上也没有太大的风险可冒。

尼尔森的到来使柴东亮非常高兴,能够获得无抵押的贷款肯定是件好事儿。江西的钨矿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也是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不到万不得已,柴东亮真不舍得用它当作贷款的抵押品。

“将军阁下,伯利恒钢铁公司在您那里获得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特种合金冶炼技术,他们将彻底垄断美国的钢铁行业,作为回报,您获得了迫切需要的资金和军工产业。那么,我们哈里曼铁路公司借给您五百万美元来帮助您和您的军队,您要拿什么回报我们的友谊呢?”尼尔森开门见山道。

《伯利恒合同》虽然是一份密约,但是哈里曼家族想知道的事情,肯定有办法获取信息的。对于哈里曼铁路公司了解这份密约的存在以及内容,柴东亮丝毫不觉得惊讶。

柴东亮平淡的道:“我是上海光华公司最大的股东,现在我就以商人的身份谈一下我们之间的合作。做买卖是对双方有利的事情,谈不上什么友谊,更谈不上您对我们有什么帮助我需要这笔钱,你们需要获得在满洲建设铁路和自定运费的权力,如此而已。”

尼尔森摇头道:“不,不,我亲爱的将军,希望在满洲获得自定运费权力的是美国政府,而不是哈里曼铁路公司。商人之间的合作只谈钱,不谈友谊也不谈政治。”

日本控制了南满铁路,俄国控制了中东路,他们拥有自定运费权力,对本国的出口商品收费低,而对其他国家的商品征收高额的运费,这就造成了英美等国家的商品价格居高不下,客观上将英美国家的商品排斥出了满洲。这是美国政府绝对不能容忍的,但是却不是哈里曼家族应该关心的事情。作为大财团,他们只关注股东的利益。

“那你们想要的是什么?利息方面,我只能接受五厘,佣金最多折扣百分之六,超过这个限度,这笔钱我就不要了。”柴东亮摆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亲爱的将军阁下,我知道您是非常需要这五百万美元的,您在准备发动一场战争,而战争是非常花钱的生意,当然获胜之后收益也会很大。您要知道,我们贷款给您冒了极大的风险,如果您战败了,我们会血本无归的”尼尔森狡黠的道。

柴东亮哈哈大笑道:“不错,我是需要这笔钱,但是即使我战败,光华集团的盈利能力也足以保证顺利归还贷款,您不必操这个心另外,你的中文不够标准。”

这句话是用英语说的,柴东亮实在受不了他蹩脚的中文水平。

尼尔森惊讶的道:“您在伦敦生活过吗?从您的声音中,我都可以听到泰晤士河水的声音了。”

洋人说话总是这么夸张,柴东亮早已习惯,他笑着敷衍道:“我的英文老师是个伦敦人。”

当年柴东亮凭借着一口标准的伦敦音,成功的把一个英文发音不够标准的学妹放倒,俩人从学校一路研究英语发音直到床上。

柴东亮笑着问道:“喝点什么?红茶、咖啡还是酒?”

“我曾经看过日本人表演茶道,非常的优雅,但是据说日本的茶道是源自中国,能否令我看看真正的中国茶道呢?”

柴东亮笑着道:“没问题。但是这和我们的生意有关吗?”

尼尔森笑道:“作为一个英国人,喝不到一口好茶,是没有心情谈生意的。”

柴东亮好奇的问道:“你不是个美国人吗?”

尼尔森大笑道:“我的国籍是美国,但是这不能改变我是个在伦敦长大的爱尔兰人的事实,正如同中国人去了美国,不能改变他是中国人的事实。“

伦敦长大的美国籍爱尔兰人,听起来像是绕口令,这家伙的身份还挺复杂

作者话:汤圆今天保证五更,一万八保底,争取两万字

shenma小shuo

第338章 新时代的开端第347章 要儿子还是要闺女第127章 一夜成名第185章 黄金荣的屁股第22章 最长的一天(四)第55章 初见成效第195章 血火奉天城第89章 南京乱(上)第164章 空袭(下)第40章 敲竹杠第178章 身在福中不知福第312章 蔡锷的选择第20章 最长的一天(二)第339章 北京总统府里的日本天皇第173章 那一枪的风情第202章 以身为饵第74章 你有张良计第50章 土改风暴(下)第30章 上位者的滋味第47章 龟奴也要革命第220章 余波未平第279章 天下英雄尽在吾彀中第290章 袁世凯的末日第198 斩首第134章 五年计划第188章 一石二鸟第110章 复仇的火焰第284章 五毛一巴掌第61章 内斗第334章 新时代义和团第106章 一箭三雕(下)第118章 汉风一型步枪第281章 军火买卖第23章 最长的一天(五)第222章 宋教仁,不能救第47章 龟奴也要革命第130章 三大件第175章 推波助澜第77章 成熟的代价第276章 民宪党的发展第191章 哈里曼借款第160章 包围第332章 我们的青岛(十一)第11章 新军易帜第319章 大战阴云下的平静(上)第20章 最长的一天(二)第154章 希望第297章 江淮人民志愿军第332章 我们的青岛(十一)第229章 我们的青岛(八)第126章 巡阅江淮第221章 躺着也中枪第311章 南北合流第68章 吊唁(上)第21章 最长的一天(三)第156章 安徽有饭吃第119章 邪门的掷弹筒第264章 矢野浩二第159章 声东击西第320章 彼之二逼,吾之卧底第236章 决裂第104章 一箭三雕(上)第350章 偷袭苏伊士运河第22章 最长的一天(四)第66章 开国大典第88章 布局第69章 吊唁(中)第194章 不一样的九一八(中)第350章 偷袭苏伊士运河第53章 豪杰第296章 渤海风云第27 杀一儆百第56章 孙文回国第246章 白狼的困扰第307章 嘉禾金简第67章 真相第201章 两线作战第200章 白山黑水真汉子第63章 银河第200章 白山黑水真汉子第212章 黑龙会的反击第261章 梁启超与蔡锷第339章 北京总统府里的日本天皇第209章 奉天西门第81章 穿越者的责任第232章 杯酒释兵权(中)第128章 安庆陆军士官学校第233章 杯酒释兵权(下)第153章 伯利恒合同第32章 初见第43章 萝卜当官印第314章 进京(上)第193章 不一样的九一八(上)第256章 洞房花烛夜第204章 送死你去,黑锅我背第252章 牛痘和航空机枪第36章 毒士?国士?第287章 提前出台的二十一条第328章 我们的青岛(七)
第338章 新时代的开端第347章 要儿子还是要闺女第127章 一夜成名第185章 黄金荣的屁股第22章 最长的一天(四)第55章 初见成效第195章 血火奉天城第89章 南京乱(上)第164章 空袭(下)第40章 敲竹杠第178章 身在福中不知福第312章 蔡锷的选择第20章 最长的一天(二)第339章 北京总统府里的日本天皇第173章 那一枪的风情第202章 以身为饵第74章 你有张良计第50章 土改风暴(下)第30章 上位者的滋味第47章 龟奴也要革命第220章 余波未平第279章 天下英雄尽在吾彀中第290章 袁世凯的末日第198 斩首第134章 五年计划第188章 一石二鸟第110章 复仇的火焰第284章 五毛一巴掌第61章 内斗第334章 新时代义和团第106章 一箭三雕(下)第118章 汉风一型步枪第281章 军火买卖第23章 最长的一天(五)第222章 宋教仁,不能救第47章 龟奴也要革命第130章 三大件第175章 推波助澜第77章 成熟的代价第276章 民宪党的发展第191章 哈里曼借款第160章 包围第332章 我们的青岛(十一)第11章 新军易帜第319章 大战阴云下的平静(上)第20章 最长的一天(二)第154章 希望第297章 江淮人民志愿军第332章 我们的青岛(十一)第229章 我们的青岛(八)第126章 巡阅江淮第221章 躺着也中枪第311章 南北合流第68章 吊唁(上)第21章 最长的一天(三)第156章 安徽有饭吃第119章 邪门的掷弹筒第264章 矢野浩二第159章 声东击西第320章 彼之二逼,吾之卧底第236章 决裂第104章 一箭三雕(上)第350章 偷袭苏伊士运河第22章 最长的一天(四)第66章 开国大典第88章 布局第69章 吊唁(中)第194章 不一样的九一八(中)第350章 偷袭苏伊士运河第53章 豪杰第296章 渤海风云第27 杀一儆百第56章 孙文回国第246章 白狼的困扰第307章 嘉禾金简第67章 真相第201章 两线作战第200章 白山黑水真汉子第63章 银河第200章 白山黑水真汉子第212章 黑龙会的反击第261章 梁启超与蔡锷第339章 北京总统府里的日本天皇第209章 奉天西门第81章 穿越者的责任第232章 杯酒释兵权(中)第128章 安庆陆军士官学校第233章 杯酒释兵权(下)第153章 伯利恒合同第32章 初见第43章 萝卜当官印第314章 进京(上)第193章 不一样的九一八(上)第256章 洞房花烛夜第204章 送死你去,黑锅我背第252章 牛痘和航空机枪第36章 毒士?国士?第287章 提前出台的二十一条第328章 我们的青岛(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