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袁世凯的末日

民国驻日本公使馆

樱花开的正好,东京的街头到处是穿着和服盛装的游客,一个三十岁,西装革履的男子兴致勃勃的望着窗外。

“克公请看,日本女人宽肩膀、短腿,唯有皮肤细腻还算有可观处,这和服恰好可以遮丑,鞠躬低头之时露出颈背,倒也颇为动人。”中年男子笑盈盈的道。

“润生兄倒是好兴致,嫂夫人也不管管”沙发上坐着的人一边喝着清酒一边笑着道,口音带着浓重的湖南味道。

“我才不管他,如果他喜欢日本女人,就由得他娶了,大不了我带着孩子回国,克公,请多喝几杯”一个中年美fù笑道。

这个蓄着胡须一口湖南话的不是别人,正是“二次”远走东京的黄兴,而那个西装革履衣冠楚楚的人,则是北洋政fǔ派驻日本的公使陆宗舆。中年美fù则是陆宗舆的妻子徐金凤。

来自敌对阵营的两人相处一室把酒言欢,倒也别有一番情趣。

陆宗舆是浙江海宁人,少年时乡人称他为神童。二十岁的时候结婚,新娘子徐金凤和著名的女家秋瑾是同学,还曾结拜为姐妹。婚后三天,陆宗舆就告别妻子前往张之洞创办的湖北自强学堂学习,一年多不回家。再过一年,他向妻子的娘家借贷了一笔钱,独个儿去了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一去又是三年。

一九零二秋,陆宗舆学成归国,在殿试中考得法学第一名,获举人出身。一九零六年冬,陆宗舆以三等参赞的职务陪同五大臣出访欧美,一路走了英、法、美、德、俄、意等国。他们在德国待的时间最长,不仅考察了宪法、国法等现代法律制度,还研究了市政、警政等新政建设。第二年秋天归国,陆宗舆将考察成果写成一本《欧美政治要义》论著,朝廷据此制定新官制,废除了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

一九零七年,陆宗舆调任奉天洋务局总办兼管东三省盐务,前往沈阳。当时吉林、黑龙江两省用骡和马运盐,大车一次只能拉几百斤,从长chūn到哈尔滨一个来回要走一两个月,一年中又有七八个月积雪不能走,几万吨的盐积压着运不出去,而哈尔滨等地的老百姓却买不到盐吃。为什么不用火车运盐?问题出在当权的慈禧太后身上,她历来对铁路恐慌,害怕修铁路会冲坏了风水;再则,东北的铁路是俄国人和日本人修筑的,手下人不敢用火车运盐。陆宗舆假装不知此情,找了中长铁路俄方路长谈判,很快第一批盐从铁路起运了。

用铁路运输后,每斤盐的运费由一元钱降到几分钱,且一年四季可随时出运。运输通畅了,盐却不够卖了。陆宗舆又从东北最大的盐场——营口田庄台盐场着手,命县令督办将盐工们全找回来,开矿采石,垒堤筑坝,先筑海塘,后建盐场,不到一年,盐场就变得繁忙异常。他还发明了补征法杜绝官员舞弊谋利,后被推广到全国。陆宗舆在东北管理盐务的三年里,第一年就增收盐税九十三万两税银,到了第三年达一百六十余万两。当陆宗舆卸任离开沈阳时,营口百姓敲锣打鼓送来一顶乡民们你一针我一针轮流绣成的“万民伞”,表达对他的感激和拥戴之情。从此,陆宗舆也被誉为“经商奇才”。

袁世凯上台后任命陆宗舆为总统府财政顾问,一九一三年十二月他作为驻日公使赴日,时年三十八岁。

“克公,袁大总统让我和日本人谈这个十六条秘密条约的事情,你对这个中日同盟的事情怎么看?”陆宗舆问道。

黄兴头也不抬,喝着清酒道:“润生兄打算怎么办?”

陆宗舆笑道:“一个字,拖拖到几时算几时,反正绝对不能由我签字。”

黄兴喝了口酒道:“如果日本人威逼,国内袁世凯也不容你推脱呢?”

陆宗舆淡然一笑,拉开了文件柜的抽屉,取出了一支勃朗宁手枪:“不就是个死吗?这亡国灭种的条约,我陆宗舆是万万不会签字的”

徐金凤看见手枪,吓了一跳,冲过去劈手夺下:“你可不能由着性子胡来,你死了我们孤儿寡母的怎么办?”

陆宗舆笑道:“还没到那一步,我看日本政fǔ对这个谈判也不是很上心,估计袁世凯要枉做小人了克公,日本人没和你们党联系?”

黄兴冷笑道:“日本政fǔ方面的人没出面,黑龙会的大龙头内田良平等人倒是找过我,希望我促成这个中日同盟,说是事成之后他们会用资金和武器支持我们,狼子野心昭然若揭,我黄兴还没傻到与虎谋皮的地步”

“克公高风亮节,不为一党一派之私利而废公义,陆某佩服,来,你我共饮一杯”陆宗舆举杯敬酒。

黄兴一饮而尽,将杯底朝下示意已经涓滴不剩。

“克公,孙先生是什么态度?”陆宗舆问道。

黄兴苦笑了一下却没有回答,端起酒杯道:“润生兄,喝酒吧。”

陆宗舆摇头道:“孙先生还是功利心重了些,不似克公恬淡。”

一直喝闷酒的黄兴,猛的一拍桌子,怒吼道:“我黄兴活一天,就不容这种亡国灭种的条约出现,以前遁初多次提醒我,说日本人有亡我中华的野心,我还不太相信,如今看来还是遁初看的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古人诚不我欺”

这一掌用力过猛,桌上的杯盘酒具被震的东倒西歪,黄兴的手掌也红肿起来,他却浑然不觉,圆睁双目似乎是一头发狂的猛虎。

陆宗舆笑着抚慰道:“克公息怒,我料这密约断难签字,我看日本政fǔ的态度首鼠两端,似乎不太相信,就是政fǔ内部也几乎无人附和袁大总统,昨日我接到陆军总长段祺瑞的密电,要求我能拖多久就拖多久,总统府高级军事顾问蔡廷干也给我来了电报,说是如果我敢签字,他就来东京杀我,然后他带兵去和日本人打游击,克公,您听听,袁世凯身边的人都是这种态度,这条约还能签订吗?袁大总统也真是昏聩了,日本人这样的条件他也居然敢同意,这条约如果真的签订了,他的威望算是彻底毁了。”

陆宗舆虽然拿着民国政fǔ的饷银,但是却一直对袁世凯不怎么看得上眼,反而和党的关系相当密切。孙文、黄兴等人“二次”失败后逃到了东京,袁世凯授意公使馆要求日本政fǔ引渡他们,却被陆宗舆背后搞鬼给搅黄了,刚刚就任日本首相的大隈重信更是亲口答应陆宗舆,绝不将孙文等人交给袁世凯。

黄兴冷笑道:“江淮军咄咄逼人,柴东亮早已做好了一统天下的准备,袁世凯也是走投无路,病急乱投医呗可笑,挖掉心头肉医得眼前疮,就算是侥幸通过日本人的力量躲过这一劫,袁世凯还有什么威望可以统治中国?我敢说,只要合约签字,不用柴东亮的江淮军攻打,北洋内部就把袁世凯弄翻了”

陆宗舆苦笑道:“何尝不是如此?其实日本人恐怕也不敢指望能签订条件如此苛刻的条约,他们这么做的目的,更多的是打击袁世凯的声望,令中国四分五裂。用心险恶啊”

黄兴咬牙切齿的道:“如果袁世凯真敢签字,我就立刻回国发动起义。”

陆宗舆苦笑道:“我现在都搞不明白,袁世凯到底是吃错什么药了,这样的条件有什么好谈的?”

在清末民初,一般留学欧美的人都爱上了欧美,而留学日本的人则普遍厌恶日本,陆宗舆倒是个例外,他一直很喜欢日本。作为早稻田大学的高材生,陆宗舆在上学的时候颇受日本教授的厚爱,他也是个出名的亲日派,但是这次日本人提出的十六条密约确实已经超出了他的承受范围,连他这种对日本颇有好感的人,都已经无法忍受,以至于在办公室里准备了手枪,如果这个条约非要签订,他就打算饮弹自尽反正作为谈判代表,一旦这个卖国条约签订,就算是他不自杀,也会有无数人要取他的人头,还不如自行了断多少落个好名声。

陆宗舆非常清楚,日本人是漫天要价就等着袁世凯就地还钱,可是出人意料的是,袁世凯竟然发来密电,全盘接受了日本人的条件,这就太匪夷所思了。

黄兴叹了口气道:“欧陆大战在即,西洋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人就想趁火打劫,值此危难之际,国人本应戮力同心共度时艰,可是袁世凯却为一家一姓之尊荣屈身侍倭奴,真是可恨”

陆宗舆苦涩的一笑:“克公打算怎么办?派人去暗杀袁世凯?我看袁世凯之所以如此,实在是因为江淮军逼勒太甚,如果克公能劝柴东亮退一步,公开发表声明拥戴民国政fǔ和袁大总统,日本人的阴谋则不攻自破以我对袁世凯的了解,如果他能一统军令政令,必然不会屈居日本人之下”

黄兴苦笑道:“你是不了解那个柴东亮,这家伙当初只是区区的安徽都督,兵力四千的时候,他的卫队长就敢把手枪顶着老子的头,威胁要用军舰轰炸总统府,现在他作用安徽、江西、湖北、江西、奉天、蒙古六省之地,手下十多万虎贲勇士,正是chūn风得意的时候,哪里会听我的?要不,润生兄劝劝袁世凯,让他主动让贤?以我对柴东亮的了解,如果他能一统天下,必然和日本人针锋相对,肯定不会让出一寸土地一分利益”

陆宗舆哈哈一笑:“克公玩笑了,若肯如此他也不是袁世凯了”

黄兴也无奈的笑道:“润生兄也玩笑了,柴东亮若是肯听我的话,那他也不是柴东亮了”

陆宗舆笑了片刻,神情黯淡了下来:“当权者都是如此的锱铢必较,不肯为国家做出丝毫的牺牲,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

шωш ◆тTk дn ◆C O

黄兴也笑不起来了,叹气道:“润生兄,现在的局面你打算怎么办?”

陆宗舆苦笑道:“还能怎么办?以夷制夷呗,老一套的把戏了,我已经派人将密约的内容泄露给了西洋报馆,希望英美能为了他们自己的利益,逼迫日本人让步吧国势颓危如此,只能勉力尽人事听天命了”

分割线

柴东亮仔细的在电脑中搜索资料,从书友们提供的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拣选有用的内容,试图找出破解目前局面的线索。

终于,有一篇文章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山县有朋一直厌恶大隈重信寺内正毅一直觊觎首相的位置日本陆军中充斥着亲德派。

一个个的信息如同散落的珠子,每一条都令柴东亮有所感悟,却又云遮雾罩摸不到头绪,总觉得缺一根绳子将这些内容穿起来。

柴东亮这两天喉咙都肿了起来,形势不容他不着急。江淮军已经做好了总动员,十多万大军枕戈待旦,三十多万民夫二十多万匹的骡马牲口也被征调了起来,箭在弦上不容不发。兵犹火,不战将自残。从塞北到江南,不论是海军还是陆军,江淮军各部都做好了统一之战的准备工作,就等着一声令下杀进北京城,灭了袁世凯。

但是日本人却横chā了一杠子,将柴东亮的如意算盘打的粉碎。

说实话,江淮军目前的战斗力还真的不怕日本陆军,如果日军敢登陆,江淮军凭借火力的优势和旺盛的斗志以及民众的绝对支持,肯定不会吃亏,奉天城的战斗就是个例子,精锐的第五师团碰见顾南山的部队,不也被打的灰头土脸?

可是柴东亮对日本联合舰队却深深的忌惮,江淮军不怕和日本人硬碰硬,但是却害怕日本的海上游击战,如果日本打定了主意,在沿海地区不停的sāo扰,那就会对中国经济和工业产生巨大的破坏,这是柴东亮无法接受的代价。

柴东亮一直搞不懂,为什么这个十六条密约会在这个时候提出,如果日本人像另外一个时空一样,等到欧洲大战开始,列强已经泥足深陷的时候再逼迫中国政fǔ接受,不是更为有利?

现在,欧洲还没有开打呢

柴东亮盯着电脑屏幕出神,突然他猛的一拍脑袋,大喊道:“操,原来如此,我明白了袁世凯,你的末日到了”

第350章 偷袭苏伊士运河第157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117章 实业管理公司第202章 以身为饵第245章 硝烟未散第86章 清廷退位第113章 秘方第231章 杯酒释兵权(上)第314章 进京(上)第180章 工人运动第207章 血脉相连第2章 诈弹夺城(上)第12章 打仗我不行,打牌你不行第292章 你们都还嫩第143章 蒙疆风云第197章 骑兵打步兵第250章 杂牌军的战斗第211章 大开杀戒第78章 被精神病第230章 锦囊妙计第227章 聪明的一休(下)第191章 哈里曼借款第1章 一梦百年第200章 白山黑水真汉子第347章 要儿子还是要闺女第52章 止戈为武第29章 工业时代的开端第80章 日落紫禁城第154章 希望第205章 困兽犹斗(上)第281章 军火买卖第104章 一箭三雕(上)第217章 民宪党第184章 鬼狐和天下浪人第191章 哈里曼借款第227章 聪明的一休(下)第140章 扩军计划第276章 民宪党的发展第320章 彼之二逼,吾之卧底第244章 你们过时了!第299章 血淋淋的教训第58章 人走时运马走膘(中)第227章 新的篇章第39章 长江水师第337章 拆出一个新中国(下)第143章 蒙疆风云第242章 将孙文开除党籍第28章 惊艳第76章 顾维钧第161章 蒙古潘金莲第89章 南京乱(上)第311章 南北合流第24章 最长的一天(六)第59章 人走时运马走膘(下)第228章 内战阴霾第287章 提前出台的二十一条第175章 推波助澜第325章 我们的青岛(四)第62章 城破第163章 空袭(上)第254章 加速发展(下)第225章 反叛与革命第180章 工人运动第250章 杂牌军的战斗第24章 最长的一天(六)第246章 白狼的困扰第174章 三座大山第200章 白山黑水真汉子第183章 俄国人的陷害第122章 日本人必须说不第161章 蒙古潘金莲第336章 拆出一个新中国(中)第124章 百姓真穷,民生真苦,官府真混账(中)第118章 汉风一型步枪第292章 你们都还嫩第152章 扬威海外第140章 扩军计划第64章 引狼入室第110章 复仇的火焰第148章 雏鹰展翅(下)第236章 决裂第31章 袁世凯第302章 发展的弯路第91章 大工业时代第234章 单刀赴会第37章 天才第98章 千钧一发第248章 海军之父第265章 奇货可居第82章 抓捕(上)第135章 作茧自缚第136章 作秀第213章 血火炼狱第4章 诈弹夺城(下)第278章 素质与体制第106章 一箭三雕(下)第200章 白山黑水真汉子第163章 空袭(上)第66章 开国大典第317章 世界大战爆发的前夜
第350章 偷袭苏伊士运河第157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117章 实业管理公司第202章 以身为饵第245章 硝烟未散第86章 清廷退位第113章 秘方第231章 杯酒释兵权(上)第314章 进京(上)第180章 工人运动第207章 血脉相连第2章 诈弹夺城(上)第12章 打仗我不行,打牌你不行第292章 你们都还嫩第143章 蒙疆风云第197章 骑兵打步兵第250章 杂牌军的战斗第211章 大开杀戒第78章 被精神病第230章 锦囊妙计第227章 聪明的一休(下)第191章 哈里曼借款第1章 一梦百年第200章 白山黑水真汉子第347章 要儿子还是要闺女第52章 止戈为武第29章 工业时代的开端第80章 日落紫禁城第154章 希望第205章 困兽犹斗(上)第281章 军火买卖第104章 一箭三雕(上)第217章 民宪党第184章 鬼狐和天下浪人第191章 哈里曼借款第227章 聪明的一休(下)第140章 扩军计划第276章 民宪党的发展第320章 彼之二逼,吾之卧底第244章 你们过时了!第299章 血淋淋的教训第58章 人走时运马走膘(中)第227章 新的篇章第39章 长江水师第337章 拆出一个新中国(下)第143章 蒙疆风云第242章 将孙文开除党籍第28章 惊艳第76章 顾维钧第161章 蒙古潘金莲第89章 南京乱(上)第311章 南北合流第24章 最长的一天(六)第59章 人走时运马走膘(下)第228章 内战阴霾第287章 提前出台的二十一条第175章 推波助澜第325章 我们的青岛(四)第62章 城破第163章 空袭(上)第254章 加速发展(下)第225章 反叛与革命第180章 工人运动第250章 杂牌军的战斗第24章 最长的一天(六)第246章 白狼的困扰第174章 三座大山第200章 白山黑水真汉子第183章 俄国人的陷害第122章 日本人必须说不第161章 蒙古潘金莲第336章 拆出一个新中国(中)第124章 百姓真穷,民生真苦,官府真混账(中)第118章 汉风一型步枪第292章 你们都还嫩第152章 扬威海外第140章 扩军计划第64章 引狼入室第110章 复仇的火焰第148章 雏鹰展翅(下)第236章 决裂第31章 袁世凯第302章 发展的弯路第91章 大工业时代第234章 单刀赴会第37章 天才第98章 千钧一发第248章 海军之父第265章 奇货可居第82章 抓捕(上)第135章 作茧自缚第136章 作秀第213章 血火炼狱第4章 诈弹夺城(下)第278章 素质与体制第106章 一箭三雕(下)第200章 白山黑水真汉子第163章 空袭(上)第66章 开国大典第317章 世界大战爆发的前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