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杯酒释兵权(上)

“克定,这计策行吗?”袁世凯听完不禁狐疑道。

袁克定笑道:“父亲,您对杏城先生还没信心吗?”

袁世凯的眼珠子滴溜溜转了半天,突然从椅子上一跃而起,拍着桌子道:“好,就这么办了克定,你和段祺瑞一起去,你告诉他,这事儿要是办成了,他想当陆军总长还是哪个省的都督,我都遂了他的心愿”

WWW▲ тт kǎn▲ ¢O

袁克定不悦道:“他?父亲,我一个人去就成”

袁世凯瞪了他一眼:“甭管怎么说,芝泉也算是你的干姐夫”然后又摸着袁克定的后背语重心长的道:“你的威望还不够,你自己去我怕你镇不住场面,等这件事儿办妥了,我就把‘模范团’交给你。”

袁克定大喜过望:“儿子一定不负您的信任。”

北洋里谁都知道,只要接管了“模范团”就等于成为了袁世凯的接替人。

袁世凯当上总统后却对家人、亲戚十分避嫌,他几个成年的儿子在前清的时候倒在官府里做过一些事情,但到了民国后,在袁世凯的坚持下,反而没有一个人在外做官,这让袁克定十分胸闷。

好在机会很快就来了。在民国建立后,袁世凯发现他的北洋军已经暮气沉沉,而且派系林立,自己掌控起来也已不再得心应手。从上次“北京兵变”中,袁世凯已经感觉到,原来他手下的那些将领们,现在已经大都各有山头,指挥不易。

于是,袁世凯在掌握政权之后便着手重建自己的军队,如京畿的五路巡防营(后来冯玉祥的十六混成旅便出自于此),而这时保定陆军学校的校长蒋方震提出编练“模范团”以重整军威,袁世凯便采纳了这个意见。所谓“模范团”,就是从各师中抽调各级军官分别充当军官和士兵,建制为团,训练半年后派到各师充当军官,以改造优化军队中的军官结构。

最开始的时候,袁世凯打算让云南来京的蔡锷担任“模范团”团长,但这一提议因遭到北洋系将领的反对而作罢。袁克定在听说此事后,便也想学习袁世凯当年小站练兵的经历,于是他就向老头子提出由他来担任“模范团”团长。袁世凯听后觉得不妥,袁克定便说自己在德国治病的时候,发现德国皇族在国内只能担任军职,不得干涉内政,这是一个值得效仿的好办法。

在袁克定的软磨硬缠下,袁世凯只好答应去和陆军总长段祺瑞商量下。没想到段祺瑞竟然一点面子都不给,他在听说要让袁克定担任“模范团”团长后,立刻大摇其头:“什么?让大公子担任团长?这怎么行?他对军事一点都不懂,派他去练兵岂不是大出洋相?再说了,他腿脚不好,实在是有碍军容啊…”

袁世凯还没有等段祺瑞嘟嘟嚷嚷的说完,就气呼呼的走了。由于“模范团”团长人选难产,袁世凯最后只好自己兼任了。

只要办妥了这个差事,那么自己接替人的位置就确定无疑了。袁克定越想越得意,他在德国治伤的时候,德国皇帝威廉二世见中华民国大总统的长子前来就医,自然是十分重视,招待也极为殷勤。威廉二世是个有野心的人,他当时正想在远东扩展势力,于是趁着宴会的时候在袁克定耳边吹风:“中国现在搞的民主共和制,不适合中国国情。中国要想发达,必须向德国学习,非帝制不能发达。大公子回国后一定转告大总统,中国要恢复帝制的话,德国一定尽力襄助。”

不仅如此,威廉二世在袁克定回国的时候还特意写了一封信让他转交袁世凯,信中的大概意思也是中德亲善提携并劝告袁世凯称帝云云。

在德国期间,袁克定为德国所取得的成就惊叹不已,由此也对德国帝制之功效深信不疑。袁公子在德国脚伤没治好,倒是怀揣着一个皇帝梦回了国。由此,袁克定在家中刮起了一阵“德国旋风”,他给自己和弟弟们都定做了一套威风凛凛的德国亲王将校服,隐然以“太子”自居。

袁克定的人中,文的有杨度、梁士诒之流,武的段芝贵、陈光远之辈,袁克定这个“太子党”倒是人才济济,从中央到地方,到处都有袁克定的人。就连袁世凯最看重的心腹智囊杨士琦,都对袁克定青眼有加。

之前的北京兵变一事,杨士琦就推荐了袁克定来指挥。当时南京临时政府派出蔡元培等人专程前往北京迎接袁世凯,袁克定知道老爹不愿意离开北京,于是便和杨士琦合谋策划了这场兵变。,袁克定的计划是指使北洋军第三镇攻进皇宫,将小皇帝溥仪赶走后效法宋太祖“陈桥兵变”,给袁世凯来个“黄袍加身”。

袁克定的计划百密一疏,竟然没有通知禁卫军,结果禁卫军不知就里,拼死抵抗,袁克定的军队死活攻不进去,这帮丘八老爷恼羞成怒之下,最后反演变成一场抢掠商家的浩劫。对于这个结果,袁世凯都有些不知所措了,这也算是帮了袁世凯的大忙,他当时正愁找不到推脱去南京就职的借口呢。

只是袁克定不知道,从那天起杨士琦就对他不抱希望了。杨士琦这次归隐,一多半的原因就是觉得袁克定不值得辅佐,北洋后继无人。

但是杨士琦看在两人相交多年,而且袁克定对他也毕恭毕敬的份儿上,临走还是留下了一份锦囊妙计,告诉他只要依计行事,就能立下大功,令袁世凯对他刮目相看。

“杨杏城,你可不要误我啊佛祖、耶稣、太上老君,满天神佛都要保佑我啊”袁克定在心里默默祷告。

袁世凯在旁边笑道:“如果这事儿办成了,黎元洪真的到了北京,我倒是在这中南海给他预备了一个好去处。”

“什么地方?”

“瀛台”袁世凯冷笑道。

徐世昌先是一愣,然后哈哈大笑:“果然是好去处”

分割线

安庆军谘府里,柴东亮和徐树铮宾主相谈甚欢。徐树铮亲自到小孤山码头迎接徐树铮,鸣放礼炮十七响,三千江淮军列队欢迎,还组织了一些学生举着拉起横幅举着小旗,徐树铮下船的时候,还有女学生上前给他戴上花环。这令徐树铮感到非常的满意,对柴东亮的观感也顿时好了许多。

徐树铮方面大耳,长相很是气派,和传说中他那小肚鸡肠的性格倒是一点都不搭界。在他旁边坐着的一个西装革履的洋人,脸部轮廓分明神情冷峻,相貌颇为不俗。

柴东亮终于想起来这个古德诺是何许人也,这个五十多岁的美国老头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目前受聘为国民政府的高级顾问。

作为纽约布鲁克林区长大的穷孩子,他从小就发奋读书力求改变自己的命运,他先后在阿默斯特学院获得文学学士和文学硕士学位,又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法学学士学位还在法国巴黎和德国柏林等地学习。毕业后开始在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法律,先后教授行政法、历史和政治学,是美国政治学会的主要创建人,并于一九零三年成为该学会第一任主席。一九零零年参加起草了《纽约市宪章》。前年和去年任塔夫脱总统的节约与效率委员会委员。一九一三年初到北京任中国政府的法律顾问。

柴东亮记得,在另外一个时空,他差点就被共和党推举为美国总统候选人,结果因为在中国的“不当言论”被竞争对手抓住把柄,有人怀疑他受贿而执笔,实为袁世凯之御用文人,令古德诺百口难辩。他

柴东亮曾经看过他的文章,平心而论,古德诺对中国的问题看得相当清楚,而且开出的药方也切实可行。但是架不住杨度等人断章取义,从他的文章里摘出感兴趣的内容,杜撰出“共和不如帝制”的言论,而且言之凿凿说是古德诺的意思。

这种扯虎皮做大旗的手段,在中国历史上史不绝书,但是古德诺一个刚刚到中国不久的洋人老头,哪里懂得这种鬼蜮伎俩?可怜他本该似锦的前程因被袁世凯帝党的一记臭蛋击中而烟消云散,真是飞来横祸,无妄之灾,令老头抱恨终身。

这才叫躺着也中枪的标准模板

柴东亮不禁动了招揽的念头,自己手下人才匮乏,尤其是具备高度理论基础的行政人才更是奇缺,古德诺可是世界知名的政治家和教育家啊

正在柴东亮心猿意马的时候,徐树铮笑着问道:“柴都督,您对孙文等人鼓吹二次有何看法?”

柴东亮转过脸笑着道:“我认为,不管是谁在这个时候起兵反对中央,都是叛逆行为,和二字扯不上任何关系。”

徐树铮拍着大腿道:“好,柴都督深明大义国民党有您这样通情达理的副理事长,真是国家之福,也是国民党之福啊”

柴东亮有些诧异,自己都没把这个国民党的副理事长当回事儿,徐树铮却偏偏拿这个来说事儿,他是有什么企图呢?

“柴都督,现在国民党大选获胜按照法律应该组阁,而宋教仁遇刺身亡,孙文、黄兴又倡导叛乱,大总统有意请您担任内阁总理,都督可有意赴京组阁?”徐树铮笑着问道。

杯酒释兵权,柴东亮这才明白,原来他们唱的是这一出

第40章 敲竹杠第107章 虚张声势第320章 彼之二逼,吾之卧底第163章 空袭(上)第93章 革命第4章 诈弹夺城(下)第175章 推波助澜第70章 吊唁(下)第46章 革命的意义第159章 声东击西第324章 我们的青岛(三)第41章 摩登时代第124章 百姓真穷,民生真苦,官府真混账(中)第3章 诈弹夺城(中)第237章 会游泳的鸡第252章 牛痘和航空机枪第327章 我们的青岛(六)第104章 一箭三雕(上)第85章 传票第122章 日本人必须说不第314章 进京(上)第228章 狗咬狗第41章 摩登时代第186章 东亚病夫第146章 站着把钱赚了第230章 锦囊妙计第175章 推波助澜第217章 民宪党第16章 鸿门宴(上)第127章 一夜成名第65章 小算盘第231章 杯酒释兵权(上)第81章 穿越者的责任第65章 小算盘第146章 站着把钱赚了第204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下)第231章 杯酒释兵权(上)第229章 血光团第226章 反目成仇第142章 好戏连台第278章 素质与体制第85章 传票第206章 困兽犹斗(下)第14章 杀鸡吓猴第192章 青楼密谋第198 斩首第240章 今月照古人第180章 工人运动第346章 阴谋论和潜规则第38章 你有很大进步空间第206章 狂飙突进第250章 杂牌军的战斗第173章 那一枪的风情第89章 南京乱(上)第213章 血火炼狱第340章 我养了一只天皇(上)第143章 蒙疆风云第21章 最长的一天(三)第216章 红色娘子军来的不是时候第100章 柴东亮的雇佣军第275章 机遇和危机第25章 最长的一天(七)第145章 世事如棋第290章 袁世凯的末日第327章 我们的青岛(六)第175章 推波助澜第88章 布局第338章 新时代的开端第70章 吊唁(下)第4章 诈弹夺城(下)第78章 被精神病第253章 加速发展(上)第264章 矢野浩二第96章 吸血蝙蝠第285章 迫在眉睫第203章 天杀的小日本第325章 我们的青岛(四)第20章 最长的一天(二)第273章 袁世凯尿裤子第35章 针锋相对第158章 收复国土的第一枪第38章 你有很大进步空间第263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第205章 困兽犹斗(上)第7章 铁血军旗一百六十九章 谈判第299章 血淋淋的教训第87章 孙文失策第79章 审讯第13章 邀买人心第91章 大工业时代第15章 宴无好宴第171章 磺胺,意外的收获第95章 日本人的阴谋第20章 最长的一天(二)第221章 躺着也中枪第288章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第287章 提前出台的二十一条
第40章 敲竹杠第107章 虚张声势第320章 彼之二逼,吾之卧底第163章 空袭(上)第93章 革命第4章 诈弹夺城(下)第175章 推波助澜第70章 吊唁(下)第46章 革命的意义第159章 声东击西第324章 我们的青岛(三)第41章 摩登时代第124章 百姓真穷,民生真苦,官府真混账(中)第3章 诈弹夺城(中)第237章 会游泳的鸡第252章 牛痘和航空机枪第327章 我们的青岛(六)第104章 一箭三雕(上)第85章 传票第122章 日本人必须说不第314章 进京(上)第228章 狗咬狗第41章 摩登时代第186章 东亚病夫第146章 站着把钱赚了第230章 锦囊妙计第175章 推波助澜第217章 民宪党第16章 鸿门宴(上)第127章 一夜成名第65章 小算盘第231章 杯酒释兵权(上)第81章 穿越者的责任第65章 小算盘第146章 站着把钱赚了第204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下)第231章 杯酒释兵权(上)第229章 血光团第226章 反目成仇第142章 好戏连台第278章 素质与体制第85章 传票第206章 困兽犹斗(下)第14章 杀鸡吓猴第192章 青楼密谋第198 斩首第240章 今月照古人第180章 工人运动第346章 阴谋论和潜规则第38章 你有很大进步空间第206章 狂飙突进第250章 杂牌军的战斗第173章 那一枪的风情第89章 南京乱(上)第213章 血火炼狱第340章 我养了一只天皇(上)第143章 蒙疆风云第21章 最长的一天(三)第216章 红色娘子军来的不是时候第100章 柴东亮的雇佣军第275章 机遇和危机第25章 最长的一天(七)第145章 世事如棋第290章 袁世凯的末日第327章 我们的青岛(六)第175章 推波助澜第88章 布局第338章 新时代的开端第70章 吊唁(下)第4章 诈弹夺城(下)第78章 被精神病第253章 加速发展(上)第264章 矢野浩二第96章 吸血蝙蝠第285章 迫在眉睫第203章 天杀的小日本第325章 我们的青岛(四)第20章 最长的一天(二)第273章 袁世凯尿裤子第35章 针锋相对第158章 收复国土的第一枪第38章 你有很大进步空间第263章 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第205章 困兽犹斗(上)第7章 铁血军旗一百六十九章 谈判第299章 血淋淋的教训第87章 孙文失策第79章 审讯第13章 邀买人心第91章 大工业时代第15章 宴无好宴第171章 磺胺,意外的收获第95章 日本人的阴谋第20章 最长的一天(二)第221章 躺着也中枪第288章 抗战的一天来到了第287章 提前出台的二十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