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七十七章 前沿阵地

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车同轨”、“行同轮”,筑驰道于天下,宽五十步(合六十九米),隔三丈栽种一棵树,道路不仅宽阔,且高出地面,并用石器夯实。

秦驰道以都城咸阳为中心,通达全国三十六郡郡治,西北至陇西、北地二郡。

从长安到陈仓(现宝鸡市)的驰道宽阔平整(比如今的高速公路还宽阔),宽三十丈左右,两旁不时能看到几棵残留的榆树,树木高大粗壮,树木见证了战争的岁月。

荀攸和刘靖并马而行,兴致盎然,一路上他引经索典,讲述这条通往陇山的驰道是秦始皇嬴政下令,征调十万民夫耗时五年修筑而成,长六百多里,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后又经武帝下令整修,但经过长年战乱,两旁的树木大多已被砍伐,后人又不断栽种,树木参差不齐;荀攸还告诉刘靖,从长安沿泾水南岸到萧关也修建了一条驰道,宽二十多丈,长八百多里。

秦始皇真是一代大帝!

驰道上行人寥寥无几,碰到的也是从汧阳(现千水县)逃往长安的难民。

一些农民正在田里劳作,两旁的禾苗抽了穗。

太阳高挂,蓝天碧水,风光旖旎,怎么和心中荒凉、灰蒙蒙的大西北有天壤之别?常年战争并没有破坏自然景色,气候变化,后人的过度开垦和放牧才是根源。

文明是上帝给人类的惩罚!

右扶风黄琬及众掾属一路陪同,前往汧阳。

晚上在平陵城内休息,县令马泰,县尉马宏等急忙出城迎接。

平陵县城位于渭水北岸,京兆尹和右扶风结交处,隶属右扶风,有二万多人。

“马县令,平陵的百姓有没有逃亡的?”

“回禀征西将军,前段时间有部分百姓逃亡,听说将军大人到了长安,不少人又跑回来了。”

“告诉百姓们,只要有本帅在前面,叛逆休想过得陇关,督促百姓安心种地。”

“下官知道了。”

“本城有多少士兵驻守?”

“回禀征西将军,有一千士卒!”马宏也和马泰的年龄差不多,高大魁梧。

过了右扶风的郡治槐里城,傍晚在美阳城内歇息。

美阳是前车骑将军张温平息叛乱的大本营,地势险要,城墙高大,城内有五千大军驻守,堆积了大量的粮草军械,是大军给养的中转站。

过郿县,沿汧水右岸前行,沿宽阔的回中道(回中道南起汧河河谷,北出萧关,是关中平原通往陇东高原的交通要道,将长安通往西域的萧关古道贯通)北行,跨过木桥。

夕阳下,枫亭前矗立一大群熟悉的身影。

厉锋校尉黄忠、刺奸从事鲜于雨、从事程昱、屯骑校尉皇甫鸿、步兵校尉段毅、射声校尉武虹、长水校尉刘民、虎牙都尉辛曾、南部都尉蔡瑁和北部都尉王国等众将急忙迎上前来。

汧阳位于汧水的西岸,西临陇山,南靠吴岳山,扼守回中道,距萧关二百多里;与陇县城隔山相望,相距一百多里,是陇关东侧的第一座城池,战略位置重要,城墙高大,引汧水开挖了十丈宽的护城河,城内有二万余百姓。

屯骑校尉皇甫鸿,字坚寿,三十多岁,和他父亲皇甫嵩一样,相貌堂堂,高大魁梧,虎虎有生气,奉命带五千部下昨日赶到了汧阳。

“皇甫校尉是本地人吧?”史书记载,皇甫嵩是朝那人。

“禀报大帅,末将出生在朝那城。”

“城里还有什么亲戚?”

“禀报大帅,末将的大部分族人都还住在城里。”

“皇甫校尉,高平、萧关的情况如何?”

“禀报大帅,末将奉大帅命令留下了五千部下,三千驻守高平城(现固原市原州区),二千驻守萧关,加上萧关守军,萧关内共有四千大军驻守,关内军械粮草充足,叛逆休想十天、半个月攻破它。”皇甫鸿信心十足。

“那就好!”

“皇甫校尉,除了陇坻道、鸡头道和瓦亭道,还有翻越陇山的小路吗?”

“禀报大帅,末将听当地猎户和采药人说过,有人曾沿羊肠小道穿越峡谷、密林,翻越悬岩峭壁,过了陇山,但山路凶险,一般人很难通过。”

“公常,你要多派人手盯住这些羊肠小道,防止有人给叛逆通风送信!”

“末将遵令!”

“辛都尉,大散关情况如何?”

大散关离汧阳也就一百五十里,沿回中道疾驰,一天不到的路程。

虎牙都尉辛曾,字令舒,三十多岁,瘦长、俊秀,像个儒雅的书生,奉命率领一万骑兵从大散关赶到了汧阳。

“禀报大帅,现在武都郡还在杨太守的手上,边关外没有发现叛逆踪迹,关内有二千官军把守。”

“那就好!”

“段校尉,陇关情况如何?”

步兵校尉段毅,字镇古,四十岁左右,高大健壮,短须,面容坚毅。

“禀报大帅,叛逆在关外十里扎下大营,封锁了关口,陇县的消息已经中断!”

军帐。

“这里的难民就交给黄大人了,从中再抽出一万人充当民夫,由征西将军府提供一日二餐,其余的人组织起来开垦农田,种些秋冬季的庄稼,不能光靠朝廷赈济!”

“下官马上派人去办。”

“皇甫校尉和王德明、韩文约和马寿成应该很熟吧?你说说我们应该怎么做!”

“回禀大帅,大帅只要坚守不出,叛逆必将撤退。”

“皇甫校尉说得对!但我们兴师动众,十几万大军,耗费朝廷几十亿军费,难道这次就这么便宜的放这帮叛逆走?让他们明年有机会又返回来?让凉州的百姓再次经历一次流离失所?”刘靖面色突变,变得严肃起来,众将的脸上充满期待,皇甫鸿的面色阴沉。

“背叛大汉者,诛灭九族!本帅听说凉州人把王德明、韩文约奉为神灵,但这两个叛逆能给凉州百姓带来什么?除了战争、家破人亡,还是贫穷!联合羌人攻击官府,杀害大汉官员,要挟朝廷,霸占一方,享受荣华富贵,还美其名曰帮大汉驻守边疆,这种大逆不道的小人,就该千刀万剐!”

先给凉州将领洗洗脑,表明刘靖的立场!

汧阳西面一里,一座巨大的军械营拔地而起。

源源不断的黑煤从漆县驮运而来,黄勃、金熙两人从虎啸山带来了煅烧焦炭的技术,领着十个工匠和二百个民夫圈了一块地,搭建了十二间大屋和一座窑。

中国的铁矿大部分布于华北和东北。

华北的产量是全国的一半,分布于太原、邯郸、唐山、白云鄂博和包头;东北有本溪、鞍山铁矿;湖北有大冶,四川有攀枝花。

西北缺铁矿,酒泉应该有铁矿,要不酒泉钢铁厂的矿石从何而来?

如今的凉州还没有铁矿,铁料都是官府从益州、并州和南阳等地运来。

铁料专营!

荆州宛城、冀州邯郸、幽州渔阳、青州临淄和益州巩县是东汉五大冶铁中心。

奏请朝廷,让宛城供应铁料。

长年战争,损坏加上缴获的兵器,年久失修,锈迹斑斑,堆满了长安武库,命征西将军府主薄蒯明向京兆尹索要,生锈的溶成铁料,坏的修理一番。阴平想都没想就让人拖来了一千多车“垃圾”,他有机会向朝廷申请换新的!

一百多个铁炉一字排开,二百多名铁匠敲热火朝天,打造铁镐、铁锹、铁钉、铁链和铁钩等。

一万多民夫忙碌着,从山上砍伐树木,去掉枝叶,用大车拖进军械营,在工匠的指挥下,赶制拒马、巨矛盾、鹿砦和铁刺藜。

张艺、郑浑两人忙前忙后,他们从南、北军械营带来了四百多名工匠,打造的军械堆积如山,

六盘山古称陇山,位于安定郡南部,耸立于黄土高原之上,是南北走向的狭长山脉,主峰海拔二千九百多米,山势险峻,山路曲折险狭,须经六重盘道才能到达顶峰,六盘山后来因此而得名。

陇山是六盘山脉向南的延续,海拔二千多米,山体呈南北走向,树木茂密,地势险要,曲折险峻,为关中西面的重要屏障。

陇山的南段有一条二十五丈宽的山涧,有溪水流淌汇入汧水,呈东西走向,两侧石壁高耸。陇关有东西二门,城墙、城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烽火台等一应俱全,东门外还有瓮城,长二十五丈、宽十九丈、高十丈,用条石、粘土堆砌,高大雄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

佇立高处,四顾远眺,树木苍翠,一片云海。

“段校尉,对面的叛逆由何人统领?”

“回禀大帅,由先零羌渠帅零虎和白马羌渠帅火风统领,每日有一千多骑兵到关下巡查。

汧山(吴岳山)下,军营绵延数十里,旌旗迎风飘荡,猎猎作响,校场上喊杀阵阵。

黄忠、蔡瑁和王国等没有闲着,每天带着部下在太阳底下训练,让人马适应环境。

难民营。

低矮的草棚,方圆几十里,大多是老人、妇女和小孩,衣衫褴褛,赤着脚,面露菜色,两眼无光,一脸茫然。

“老人家叫什么名字?从何地来到这里?”刘靖向一位硬朗的老人问道,花白的发须,一脸坚毅,跪在低矮的窝棚前,身后跪着一个二十多岁的女人和两个小男孩,从年龄看,女子应该是老人的媳妇或女儿,小孩是她的孙子或外孙?

田武、张成、李江、许褚、典韦和魏延等众义从手持军械虎视眈眈的把窝棚围了起来,神情威严(自从渭桥刺杀事件后,里三层、外三层,一般人休想靠近刘靖!这是对刘靖负责,不反对!他不会像某某领导人下基层,怕别人说他脱离群众,惺惺作态)。

老人脸色顿时煞白,女人和两个小孩簌簌发抖。

刘靖叫他们起来答话(再也不随便上前搀扶老人,吃一堑、长一智)。

他看刘靖说话和气,面色好多了。

“回禀征西将军,庶民马子明(马宁),从阿阳城逃难而来,她们是庶民的儿媳和孙子。”

“你们在汧阳县有亲戚吗?”

“回禀征西将军,庶民在这没有亲戚,庶民的儿子去年随车骑将军平叛战死了!”老人一脸忧伤,大概想起了死去的儿子。

“你儿子为大汉国战死,应该发了抚恤金?”

“回禀征西将军,军侯送来了五千钱的安葬费,年初干旱,田地歉收,粮价飞涨,早已所剩无几,本来庶民在阿阳城外还有十几亩薄地,这一开仗,庶民一家四口不知道以后怎样活命?”老泪纵横,媳妇也抹眼睛,两个小孩好奇的望着大人们。

“马子明,你会赶大车吗?”

“回禀征西将军,庶民是个老把式!”

“你就到民夫营帮忙赶马车,一日二餐饱饭,本帅派人帮你们把这窝棚再搭盖一下,暂时住在这里!你不必担心她们,本帅会派人给她们送粮食的!等本帅把叛逆赶走后,你带着全家回家去种田!”

“叩谢征西将军!”一家人跪地磕头。

刘靖见不得老人、小孩和女人忍饥挨饿,受人欺负!何况他们还是阵亡将士的家眷,这就是军人情结。

他叫韩琦给他们留下五千钱、二袋米和三床被子,把马宁安置在民夫营赶车。

看着周围一脸羡慕的难民,刘靖叫韩琦派人去拖一千石米来分给这里的难民,虽然杯水车薪,但难民们长跪不起,他眼睛发热,凉州的百姓太苦了!

老百姓的心中有杆秤,你对他们好不好?不要说空话,他们要看实惠。

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一十一章 公孙瓒袭营成功第二百零一章 趋于平静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一章 火车出轨第四卷 新三国 第十九章 占领广牧城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四十一章 江夏郡赵慈第四十六章 刘靖的幸福时光(二)第四卷 新三国 第九十章 敌人的弱点第四卷 新三国 第九十五章 孤注一掷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三十四章 痛骂朱儁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五十九章 情况危急第九七章 乘胜追击(六)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二十五章 屠夫与狼第九八章 朱儁自杀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一章 讨伐曹操(一)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四十四章 长坂坡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四十五章 血染长坂坡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二章 报一箭之仇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三十五章 围魏救赵第一一三章 收复乐浪郡(中)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三十三章 激怒了吕布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十八章 似曾相识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八章 行校尉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五十五章 向往的生活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三十一章 挑战虎牢关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二章 报一箭之仇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七十五章 达成妥协第二百零三章 明年休战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三十四章 痛骂朱儁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十五章 裸游馆第一百八十一章 晋阳之战(一)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皇子占优第三卷 英雄辈出 一百五十五章 女人的心事一百八十六章 徐庶献计一百八十六章 徐庶献计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七十九章 战略反攻第九九章 孙策突围第九五章 乘胜追击(四)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章 休战一年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六章 棋逢对手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六十一章 洞房花烛第一百九十三章 为表忠心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零一章 撕破了脸第六十四章 不死不休(一)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零四章 生活如旧第二百零四章 人才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九十六章 南阳张仲景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三十六章 脱险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八十二章 劝降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二十五章 屠夫与狼第四卷 新三国 第四十三章 两不误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七十五章 遇刺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六章 意外发现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三十七章 收复了美稷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四十八章 蔡邕到了凉州第六十二章 谯县决战(七)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二十七章叛逆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九章 心神不宁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三十六章 脱险第四卷 新三国 第九十章 敌人的弱点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五章 把钱花出去(一)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五十六章 大家庭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四十四章 世界真小第四卷 新三国 第十三章 调虎离山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五十一章 军营失火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三十六章 想出趟远门第六十章 谯县决战(五)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二十章 得不偿失第二百二十一章 太史慈被围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五十八章 最后通牒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二十八章 袭营第四卷 新三国 第十二章 交州整军第一一零章 自信的庞统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十八章 势钧力敌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三十四章 没有白跑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五十四章 周瑜横空出世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七章 能工巧匠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一十七章 计划被打乱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四章 第三天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四十三章 项庄舞剑第五十一章 送粮草辎重的车队走了第七四章 不死不休 十一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二十九章 乐在其中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处心积虑第一一一章 徐庶献计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三十二章 黄忠一家人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四十七章 大开眼界第四卷 新三国 第九十五章 孤注一掷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二十五章 不堪设想第四卷 新三国 第六十四章 报复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一十五章 独当一面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二十七章 新苑和子苑第一百九十九章 巨马河伏击战(二)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二章 讨伐曹操(二)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章 挥手话别第八三章 迁都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零三章 一波未平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四十八章 神箭手马德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七章 能工巧匠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四十九章 回陇县一趟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二十二章 捷足先登
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一十一章 公孙瓒袭营成功第二百零一章 趋于平静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一章 火车出轨第四卷 新三国 第十九章 占领广牧城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四十一章 江夏郡赵慈第四十六章 刘靖的幸福时光(二)第四卷 新三国 第九十章 敌人的弱点第四卷 新三国 第九十五章 孤注一掷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三十四章 痛骂朱儁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五十九章 情况危急第九七章 乘胜追击(六)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二十五章 屠夫与狼第九八章 朱儁自杀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一章 讨伐曹操(一)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四十四章 长坂坡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四十五章 血染长坂坡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二章 报一箭之仇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三十五章 围魏救赵第一一三章 收复乐浪郡(中)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三十三章 激怒了吕布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十八章 似曾相识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八章 行校尉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五十五章 向往的生活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三十一章 挑战虎牢关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二章 报一箭之仇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七十五章 达成妥协第二百零三章 明年休战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三十四章 痛骂朱儁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十五章 裸游馆第一百八十一章 晋阳之战(一)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皇子占优第三卷 英雄辈出 一百五十五章 女人的心事一百八十六章 徐庶献计一百八十六章 徐庶献计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七十九章 战略反攻第九九章 孙策突围第九五章 乘胜追击(四)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章 休战一年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六章 棋逢对手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六十一章 洞房花烛第一百九十三章 为表忠心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零一章 撕破了脸第六十四章 不死不休(一)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零四章 生活如旧第二百零四章 人才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九十六章 南阳张仲景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三十六章 脱险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八十二章 劝降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二十五章 屠夫与狼第四卷 新三国 第四十三章 两不误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七十五章 遇刺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六章 意外发现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三十七章 收复了美稷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四十八章 蔡邕到了凉州第六十二章 谯县决战(七)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二十七章叛逆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九章 心神不宁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三十六章 脱险第四卷 新三国 第九十章 敌人的弱点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五章 把钱花出去(一)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五十六章 大家庭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四十四章 世界真小第四卷 新三国 第十三章 调虎离山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五十一章 军营失火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三十六章 想出趟远门第六十章 谯县决战(五)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二十章 得不偿失第二百二十一章 太史慈被围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五十八章 最后通牒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二十八章 袭营第四卷 新三国 第十二章 交州整军第一一零章 自信的庞统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十八章 势钧力敌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三十四章 没有白跑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五十四章 周瑜横空出世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七章 能工巧匠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一十七章 计划被打乱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四章 第三天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四十三章 项庄舞剑第五十一章 送粮草辎重的车队走了第七四章 不死不休 十一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二十九章 乐在其中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处心积虑第一一一章 徐庶献计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三十二章 黄忠一家人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四十七章 大开眼界第四卷 新三国 第九十五章 孤注一掷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二十五章 不堪设想第四卷 新三国 第六十四章 报复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一十五章 独当一面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二十七章 新苑和子苑第一百九十九章 巨马河伏击战(二)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二章 讨伐曹操(二)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章 挥手话别第八三章 迁都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零三章 一波未平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四十八章 神箭手马德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七章 能工巧匠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四十九章 回陇县一趟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二十二章 捷足先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