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八章 行校尉

大厅两旁排列着三十多个木案,案前席地而坐三十多个衣着光鲜、戴着高帽的老爷和穿着绛红色官服的官员,案上的茶水冒着热气,一帮衙役在后面候着。

刘表一身绛红色官衣坐在上首,瞧见刘恺和刘靖进来,急忙起身迎接,众老爷们也起身致意,和刘恺打着招呼。

刘表引堂兄来到右侧第一个案前,刘恺席地而坐,面色平静,刘靖手扶宝剑立在身后。

这议事厅里没有刘靖的位置,他只不过是刘恺身边的随从,要不是看刘恺的面子,大概还不让他进来,但他高大的身材和一身明亮的盔甲特别显眼。

人群中不时有人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这就是救了刘老爷和刘家大小姐的那位壮士?听说他一人斩杀了十几名叛逆,胸口还挨了两箭,看起来好像什么事都没有!他真有这般厉害?是不是刘老爷吹的?”

“张老爷,你老几时听见刘老爷吹过牛,你老看,壮士那身盔甲,真够威武,刘老爷一家有他保护,有可能逃过这一劫!”

“哎!听说发生了叛乱?大家怎么办?逃跑吧?家产全丢了,坐吃山空?听说路上也不安全!”

左首三位中年人,案上搁着铁刀,浑身透着一股杀气,虽没穿盔甲,一看就是军人!

第一位应该是都尉周明,后二位是哪位英雄?县尉陈诚?另一位?

“大家静一静!本官先说一下城内、城外情况,然后请各位父老发表高见!”

会场顿时鸦雀无声。

“城内这二天已涌入八万多灾民,加上城内原有百姓,已有十三万之众,人满为患,郡府从前天清晨起,开仓赈粥,一日二顿,需耗粮一千石!但灾民还在不断涌入,府中陈粮也只能维持十日!”

刘表停顿一会,话锋一转。

“蚁贼又叛乱了!”

啊、啊……虽然大家都听到了传闻,但太守大人亲口说出,还是有些惊慌。

“据报,八日前,平都县(豫章郡)境内的蚁贼叛乱了!贼首为蚁贼旧部彭脱、孙中!蚁贼一路烧杀抢掠,加上洪水爆发,冲垮堤岸,田地和房屋冲毁,流民无家可归,蚁贼把抢夺的部分粮食分给了流民,博得了流民的信任,流民纷纷加入,蚁贼越聚越多,已达三万之众!蚁贼攻克了安城、茶陵、攸县、阴山、容陵和耒阳县城。”

“蚁贼兵分两路,一路攻打鄙县(湘东郡府);另一路向郴县奔来。蚁贼已过便县和汉宁,各县求援!蚁贼心狠手黑,各县官吏和豪绅全被残杀,财物抢劫一空。据斥候回报有二万多暴民向郴县奔来,还有一天左右将兵临城下!大家都知道,本郡贫穷,只有一部人马(二千人),有二屯人马(一屯二百人)已派往耒阳驻防!消息传来,昨日傍晚,耒阳县城已被蚁贼攻破,他们看来凶多吉少!现城内只剩下一千六百将士!本官已向零陵唐太守、长沙张太守、王刺史和朝廷发出紧急求援,八百里急报都已送出。但救援人马赶到郴县最早的也需五日,这五日如何度过?请各位城中父老发表高见!”

“太守大人,以庶民之见,叛逆如今人多势众,大家因避其锋芒,先放弃郴县,太守大人带领大家出城,经临武、南平进入零陵郡,和唐太守会合,再作打算!”一位瘦长的老爷起身侃侃而谈,他的话引起一部分人的迎合。

“太守大人,不战而退,大家都是死罪!”都尉周明急忙起身阻止,态度坚决,说完狠狠瞪了那位献计弃城的老爷。

驱赶流民,让他们到零陵郡去,减轻城内的压力。有人提议。

坚守城池,和蚁贼拼死决战,同归于尽!

……

各方各执其见,争得面红耳赤,衙役上来给大家加了一道茶水。

半个时辰过去了,叔父一言不发,喝着茶。

“堂兄有何高见?刘壮士气宇轩昂,能孤身一人从暴民中救出堂兄和侄女,必有本领,请堂兄说说?”

大厅静悄悄,目光都转移到刘靖身上,充满好奇。

“老夫给各位引荐一下,这是老夫的侄儿,姓刘名靖字云天,刚从塞外游学归来,见多识广,文武双全!”刘恺仰着头,一脸自豪。

刘靖的面色有些发烫,刘恺说他是塞外归来,就是想保护他(口音、言语都不一样),避免别人怀疑他的来历。

“怎么没听刘老爷说起这个侄儿?”下面有人怀疑了。

“以老夫之见,大家想守住城池,保一家大小和家产,只需问一问老夫的贤侄!”刘恺装着没听见。

众人一脸惊讶,刘靖成了众矢之的!

刘恺把刘靖推到了前台,他想躲也躲不掉了。

“刘壮士有何高见?”刘表拱手问道。

“庶民回禀太守大人,各位军爷、各位父老,庶民初来乍到,遇到蚁贼叛乱,城中有叔父一家大小和家业,庶民必当尽心竭力!恕庶民大胆,在各位军爷面前班门弄斧!但情况危急,庶民斗胆提些建议,不妥之处,请太守大人和三位军爷补充!庶民粗读过几本兵书,兵来将挡,水来土填!”刘靖出列,不管他们听不听得懂自己的话,反正叔父已经说了,他是从塞外归来的,说话当然和本地不一样。

“好!刘壮士说得对!”三位军爷同声喊道。

他们听懂了!

刘靖信心倍增。

“庶民请问太守大人,城中粮食可供十一万人吃几日?”

“刘壮士,官仓加上私粮,省点用,吃上十天问题不大?”

“好!以庶民之见,应即刻关闭四门,在北门和南门外一里各设立一处赈灾点,给准备进城的灾民发放三日粮食,劝说他们朝临武、南平城而去!虽然也要耗费不少粮食,但这样做,能给灾民以希望,以免灾民饿毙荒野,迫使他们加入蚁贼!同时也能避免蚁贼的暗探混入城内!另派门下督贼曹率领手下守住城中所有水井和水塘!以免蚁贼投毒,引起混乱!太守大人,庶民说完了,剩下的事情就靠各位大人解决了!”

刘靖卖个关子,退回原处。

“刘壮士说得在理,请壮士继续说下去!”

“对,请壮士继续说下去!”

“刘壮士,请继续献计。”刘表微笑着请求。

“请太守大人和各位军爷恕庶民无礼!庶民不才,庶民斗胆代太守大人守护城池,不知太守大人和各位军爷的意见如何?

机会难得!看能不能抢夺兵权?

靠自己的声望招募一部人马,不知猴年马月?乱世手中有军队最重要!

“这……”刘表面色突变,犹豫了。

众人大惊失色!

刘恺也一脸惊讶!

“庶民自不量力,就当没说!”刘靖说完,退回原处,情绪低落,想得太简单了,以为是小孩过家家!

“以庶民之见,只要刘壮士能守住城池,保护各位的家小和财产,太守大人应拜刘壮士暂代太守大人守护城池!”

“王老爷说得对,大家就是逃跑,城中的东西也搬不走!虽然保住老命,但和流民有何两样?不如让刘壮士代太守大人坚守城池,最多和蚁贼同归于尽!”万老爷说话了,四十岁左右,中等个子,面色坚毅。

事后才知道,万老爷就是刘雨所说的那位老爷,他的大女儿十四岁就出了嫁。

“对,支持刘壮士!”众人异口同声。

机会来了,刘靖心中暗喜。

“不知周都尉、黄军司马有何见解?”刘表一看众望所归,也有些心动。

“回太守大人,下官倒没什么,只怕军中将士不服?本官想先听听刘壮士有何妙计守住城池?”周明心有不甘,但不能触犯众怒。

“对,先让刘壮士说说妙计?”另两位武将齐声附和。

“太守大人、都尉大人、县尉大人、军司马大人,庶民献丑了!依庶民之见,守住城池,有利有弊?”

刘老师的职业素养有机会展现了!

“庶民先说弊端,蚁贼号称二万,人多势众,一路攻城拔寨、势如破竹,士气正旺,每破一城,大小官吏和豪门被杀,财物抢劫一空,开仓放粮,颇得民心,流民纷纷加入,蚁贼队伍越来越大,呈星火燎原之势!反观我们,城中只有一千六百郡兵,一千六百对二万,一对十,结果如何?”

刘靖停顿一下,让大家继续听他讲,不要开小差(课堂上,老师突然停顿,开小差的同学会一愣;讲话的学生也会停下来,不然他们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这比当场批评学生有效得多)。

“是啊,十人打一人,如何能守住?”

“贼首彭脱、韩林,久经沙场,老谋深算,兵分两路,庶民认为,贼首孙中带二万蚁贼朝郴县而来,过了耒江,前面再无阻挡,最迟明日下午,前锋兵临城下,最晚后日上午开始攻城!反观城内多了六万灾民,一旦骚乱,里应外合!如何能守住城池?”

下面静悄悄的,众人神色严峻,都望着刘靖,充满期待?

这就是演讲者的能力!

“有老爷建议,向零陵转移?从郴县往西到南平先要渡过西水,前段时间,山洪暴发,河水猛涨,河道变得宽阔,靠渡船,城中十一万人没有半个月休想过得去!南下临武?但临武城能再装得下这么多人?”

先把想逃走、撤退的人堵住!

“大家无路可逃!只有拼死一战!我们一定会败吗?”

“庶民的问答是,不一定!”

“大家也不必惊慌失措,蚁贼虽人数众多,士气旺盛,但多是乌合之众,军械不齐,粮草不济,一路只能靠抢夺补给,一旦攻击受阻,粮草不济,军心不稳;我们抓住机会,反戈一击,蚁贼可破。”

说了半天,还只是前奏,大幕才刚刚拉开!

首先要让大家看到希望!

“刘壮士高见,继续说下去!”刘表的眼睛亮了。

有戏了!

只要刘表授命于刘靖,别人都没办法,这种危急时刻,不战而弃城,刘太守也是死路一条。

“多谢太守大人夸奖;庶民认为,大家只要据城死守,消耗蚁贼的人马、军械和粮草,等待援兵!北风越来越大,气温越来越低,不久将要下雪,要是落雪,我们就往城墙上泼水,蚁贼就无计可施了!”

众人的面色舒展开来。

“但蚁贼不会等待,必将强行攻城!我们一千六百士卒远远不够,怎么办?”

停顿一下。

“刘壮士说得有理,请问刘壮士怎办?”周明拱手问道,看来他也心动,大家先保住城池再说。

“恕庶民大胆,太守大人和各位军爷,是否同意庶民代太守大人统领城中兵马?”

大家的胃口都吊了起来,刘靖就可以要价了!

“刘壮士分析透彻,计谋清晰,本都尉愿受刘壮士调遣!”周明终于动心,下面就看刘表的了。

“本军司马愿受刘壮士调遣!”坐在第三位的中年大汉说话了。

“本县尉也愿受刘壮士调遣!”坐在第二位的县尉陈诚也同意了。

“既然周都尉、黄军司马和陈县尉没有异议,本太守就委任刘壮士代本官统领全城兵马,调遣城中百姓,坚守城池!本官立马派人八百里快骑,奏请皇上,拜刘壮士为行校尉之职!”

行校尉就是代理校尉,不聘什么都不是!真正的校尉是俸禄比二千石的大官,需天子御批!

因周明是桂阳都尉,比二千石。不授予刘靖一个行校尉(比二千石)之职,不便指挥!看来刘表有心计!反正刘靖也是他的侄儿,肥水不流外人田!

“武民,把本官的印绶交给行校尉!”

刘表办事果断,不像罗贯中笔下的那个忧愁寡断之人!

“属下遵命!”门下贼曹吴生双手捧着一枚长方形的银印和一根青色的绶带递给刘靖。

银印青绶是二千石的官员佩戴的标志!

刘靖看了一眼周明腰间的印绶,也是银印青绶!

印绶是当官的标志!

古代官印佩带于身,绶即系印纽的丝带。官阶不同,制印的材料和绶的颜色与织法不同。汉代印绶有四个等级:三公为金印紫绶,九卿和二千石的官员是银印青绶,二干石以下是铜印黑绶,四百石及以下是铜印黄绶。

大将军、车骑将军和三公是金印紫绶,金质官印,紫色绶带,印纽为龟形。这本为太子和诸侯王所享用,后来三公、大将军和车骑将军也佩带这一级别的印绥。

银印青绶是九卿、二干石官员的所佩之印绶。

铜印墨绶是千石、六百石官吏的所佩之印

绶,印纽为环形。

铜印黄绶为百石-四百石的官吏所佩之印

绶。

“恭敬不如从命!”刘靖小心的用绶带把太守印系在玉带的右侧,把玉佩移到左侧。

机会来了!

“再说人数,城内虽只有一千六百军士,但将士装备齐全。城内还有十一万百姓,每十人中挑选一名年轻力壮者,就有一万人,这样敌刘靖双方的人达到了二比一,我方据城坚守,蚁贼没有四万左右的士卒攻城,二、三天的时间休想破城!大敌当前,告诉城中百姓,城破是死,大家拼死一搏,何况蚁贼不破!”

“行校尉大人说得有理!”

“这位是……”

“行校尉大人,这位是属下军司马黄忠、黄汉生。”周明急忙起身引荐。

刘备的五虎上将!黄汉生就在眼前?刘靖心里一阵狂喜,差一点叫了出来!老天还是挺照顾他的!看他有难,就派一员大将来帮助!刘靖顿时信心百倍!

三国演义中,像黄忠这样的上将在千军万马之中取敌人将领的首级如探囊取物!

刘靖激动万分,但面色平静。

黄忠,三十多岁,高大威猛,长脸短须,一脸憨厚。

“大敌当前,将士以命相搏,当以重奖!本官听说军士一月俸禄只有二百钱!赵都尉,现在所有将士一个月共需多少钱?”

“回禀大人,军饷需五十万,粮食、衣服和兵器等的花费需七十万,共需一百二十万!”周明一脸恭敬。

刘靖现在佩戴的是刘表的印绶,代表着太守大人!古人最讲究上下级关系!

“如再征募六千军士,每月双倍军饷,光军饷就需要四百万!现在看来,最缺的是军械和钱粮!不能让士卒们衣不遮体、食不果腹,赤脚,拿着木棒冲锋陷阵吧?”

“那刘大人说怎么办?”

“太守大人、各位父老,为了大汉四百年的基业,为了城中十一万百姓的安危,也为了各位一家老小和家业作想,本官恭请各位父老慷慨解囊,捐赠钱粮和布帛等,大家齐心协力,坚守城池,把蚁贼赶走!”

史书记载,东汉末年,国库空虚,朝廷每打一场大战都需要从门阀世族借钱(卖官)!百姓贫穷,但天子、官员和豪门家里的钱帛堆积如山!

贫富悬殊加大,一个国家危险的信号!

政府的作用就是让穷人富一点,让富人穷一点(通过税收)。但如今,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还是那样穷!社会矛盾已激化,绑架(过去叫杀富济贫,现在这种侠客已不见了)、杀人(仇视社会)和自杀(这种人善良,不害别人)层出不穷,搞得政府不得不把维稳当成第一要务!

“刘贤侄,不,刘大人说得对!城破了一家老小的性命都不保,还要钱粮做什么?老夫带头捐!”刘恺起立大喊。

“老夫捐钱一百万、米五百石、盐十石。”

“老夫捐钱二十万,米五百石、盐十石”

“老夫捐钱二十万、米五百石、盐五石”

“老夫捐十五万、米二百石。”

“老夫捐十万、米二百石、布五十匹。”

“老夫捐十万、米一百五十石、盐五石。”

“老夫捐五万、肥猪十头、米五十石。”

……

人靠激,鼓靠敲!

城门一关,大家没有退路,只能破釜沉舟!命比钱重要!

一位录事掾史迅速的在竹简上记录,另一位大声报着钱物。

“本官代表城中百姓和灾民多谢各位父老所捐财物!”刘靖拱手致谢,大家纷纷回礼。

“记事,把大家捐的钱物报一下!”

“刘老爷,钱一百万,米五百石……”录事掾史大声唱道,中气十足。

被叫到名的人脸上洋溢着骄傲。

“掾史把各位父老所捐钱物总数报一下,让各位父老心中有数!”

“是,大人!钱合计三百四十五万六千、米三千五百四十石、布一百匹七十丈、食盐一百零七石、猪九十五头、羊一百七十三只……”

八千人一个月的军饷(双饷)解决了,吃的也有了!自己也许只能当一个月的行校尉?叛逆一退,自己的代理校尉就到头了!

要是一战成名?

刘表一脸的笑容。

周明、黄忠和陈诚敬佩不已。

“周都尉,每名阵亡士卒的抚恤金为多少?伤残费为多少?”

“回禀大人,阵亡士卒发五年军饷,伤残军士发一年军饷。”

就是说,士卒阵亡补偿一万钱,伤残二、三千钱。

史书记载,将领抚恤金有十万钱左右。

“太少了!我大汉将士为国捐躯,只有区区一万钱!一个壮年奴隶都能卖二、三万钱!这太寒将士的心!太守大人、各位父老觉得是不是太少?”

“是太少了,太少了……”众人附和,刘表惭愧的低下头。

“本太守也觉得将士们的伤残、阵亡抚恤金太少!但本郡人少地贫,没有多余的钱!”

“请太守大人不必自责,抚恤金无须太守大人着急,下官自有办法(打了胜仗,缴获的钱财肯定少不了,只要政策)。周大人,告诉每位将士,这月的最低双饷为六百钱!抚恤金最低为二万,伤残者最低五千!战后,伤残无人照顾者,跟随本官去屯田,本官保证他们一生衣食无忧!”

刘靖这不是吹牛!只要有人、有地,他有未来带来的良种,吃饭穿衣一点不难!

要是打败了?

呸、呸……乌鸦嘴!

众人惊讶!

“多谢大人体谅下属,末将给大人磕头!”周明激动不已,起身跪地叩拜。

“末将给大人磕头!”黄忠、陈诚也跪地磕头。

刘靖急忙上前搀扶。

“这是本官份内的事,各位大人回军营后,在军营内多设募军台,好生接待,征募强壮士卒,六千人就够了,分类造册!把名册用布抄录一份送给本官!打开武库,发放军械!命令军士把滚木、雷石、火油和箭矢等搬上城头,不得有误!”

“末将遵令!”三人拱手领命。

刘表和刘恺频频点头!

“史长史多派差役,等会后和各位老爷一起回去取钱物,清点入郡府,由太守大人统一调配!同时把各位父老捐的钱物张贴四处,让百姓和灾民都知道各位父老的恩德!继续鼓励城中父老捐钱、捐物!”

钱物放在自己身边稳当一些,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刘靖那时代就有不少富豪捐了钱,最后不兑现,你能把他怎么样)!

“是,大人!”

众人频频点头!

“史长史,记录本官的第一道军命:城中百姓和灾民,蚁贼即将围攻郴县城,蚁贼扬言城破将屠城,鸡犬不留!为城中百姓和灾民安危,本官命令:即时起关闭四门,严禁出入!城中酉时-犯时(晚七-早七)宵禁!百姓和灾民不得在城中走动!不得随意靠近水井!违令者斩!”

两位录事掾史迅速的写着。

“鲍县令派掾属出城告诫城外灾民,城中已人满为患,蚁贼马上就到,劝他们到北门或南门外领取粮食,给路过的灾民发放三天粮食,劝导他们感往南平和临武避乱,不得有误!”

“本官第二道军令:城中大户人家宅前架起一口鼎,每日早晚煮一鼎稀粥赈济灾民!违令者抄没家中财物!”

众人】

****

~

上页柴火焰高!

“本官第三道军令:城中商铺开门营业,城中百姓和灾民每次只准购买一日粮食,商户不得囤积粮食,违令者斩!”

越买不到粮食,人越心慌,越想囤积!

“本官第四道军令:城中每户人家,十五-五十六岁男子,二抽一;大户人家派五个家丁;灾民中十五-五十六岁男子,城中的猎手、铁匠带上武器、工具于今日未时前(下午三时),到军营集合!希望城中的侠义之士和郎中帮助!从军者每月六百钱军饷(双饷)、两餐饱饭,违令不到者重罪!”

“史大人、鲍大人,你们和衙役们赶快去办这几件大事!”

“是,大人!”

“周都尉,军中有多少战马?”

“回禀大人,共有七十五匹!”

“好!马上派出五十名斥侯,五人一组,向城四周散开,重点侦察城北和城东,半个时辰一报!快派人去办,不得有误!”

“末将遵令!”

“黄军司马,你马上派人把现有将士的名册、级别和俸禄,用布抄录一份,派人送给本官;通知队率以上将领未时在军帐开会;不得有误!”

“末将遵令!”

一个领导要了解下属!刘靖想看看有没有“认识”的人?

“不知各位父老还有何补充?”

“刘大人想得周全,庶民们愿听大人将令!”

“太守大人,不知还有何命令?”

时刻不忘尊重领导!不要当上了代理校尉,就开始翘尾巴了!

“刘大人,本官已委托大人全权指挥,包括本太守也听大人的军令行事。”

“那好,太守大人就坐镇太守府。”

“属下遵令!”刘表拱手说道。

-------

路上。

“叔父大人,小侄的布置有何不妥?”

“贤侄想得周到!贤侄以前打过仗?”刘恺笑着问道。

“回叔父大人,小侄只是看过几本兵书战策,知道一些御人之术而已。”

“哈哈……贤侄刚才就像一位将军!”

“多谢叔父大人夸奖!”

--------

Ps:为情节需要,湘东郡提前从长沙郡分出,本来是三国时才分出的。

第五十七章 谯县决战(二)第八五章 居庸关危急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四十七章 大开眼界第二百三十二章 收复冀州和平原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三十章 风雨欲来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四章 宴荔游来赎人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二十九章 峰回路转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零九章 尸横遍野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四十一章 江夏郡赵慈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六十六章 放弃卢龙塞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七十八章 探子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二十一章 断后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三十章 时间不等人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五十三章 雨过天晴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二十七章 一箭双雕第一百九十三章 为表忠心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七章 报复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九十八章 茶余饭后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二章 报一箭之仇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五十九章 益州叛乱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三章 车骑将军府第一一四章 收复乐浪郡(下)(大结局)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四十七章 调兵遣将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九十六章 南阳张仲景第一百七十八章 静观其变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四十九章 回陇县一趟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五十章 晋升和嘉奖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四十八章 神箭手马德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二十四章 湘东郡行太守第一百九十八章 巨马河袭击战(一)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十四章 发现了盐塘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三十七章 抓获了三条大鱼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四十九章 围点打援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一十七章 休戚与共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七十三章 渭水水师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七十八章 潜伏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九十八章 茶余饭后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三十五章 围魏救赵第四卷 新三国 第四章 凶宅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五十二章 运筹帷幄第二百零八章 货币战(一)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三十九章 一触即发第八二章 收复兖州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四十一章 江夏郡赵慈第九零章 灭顶之灾(上)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七章 朔方郡收复第四卷 新三国 第八十七章 攻占平原城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章 休战一年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五十章 鲜卑人到了定边城第四卷 新三国 第十三章 许家庄出事了第四十五章 刘靖的幸福时光(一)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三十六章 齐心协力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七章 龙脊第四卷 新三国 第四十八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六章 棋逢对手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零六章 强敌出现第一零九章 攻占玉山国第九八章 朱儁自杀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四十一章 刘靖登基第二百二十六章 曹仁被杀第四卷 新三国 第九十七章 河北四庭柱之一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一十三章 出其不意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五十四章 周瑜横空出世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二十二章 人才打包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零二章 儿子出生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三十五章 朱儁撤营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四十二章 定边城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零一章 天伦之乐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二十章 如虎添翼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九十六章 南阳张仲景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五十四章 周瑜横空出世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九章 等待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三十九章 下曲阳之战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三十二章 杂而不乱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九十九章 三喜临门第二百二十八章 赵云大战张合第六十一章 谯县决战(六)第四卷 新三国 第十八章 前后夹击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二十四章 扬长避短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八章 密谋废立第四卷 新三国 第十四章 机会闪现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三十九章 豪赌第四卷 新三国 第十六章 担心的事发生了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二十章 得不偿失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十五章 箭在弦上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二十六章 紧追不放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七章 龙脊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三十八章 轲比能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五十七章 安居乐业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八十四章 风云突起第九四章 乘胜追击(三)第九六章 乘胜追击(五)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十四章 论功行赏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八章 行校尉第一百七十九章 借得东风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二十九章 峰回路转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十七章 粮草先行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四十四章 你死我活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十一章 硝烟又起第一百八十一章 晋阳之战(一)
第五十七章 谯县决战(二)第八五章 居庸关危急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四十七章 大开眼界第二百三十二章 收复冀州和平原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三十章 风雨欲来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四章 宴荔游来赎人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二十九章 峰回路转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零九章 尸横遍野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四十一章 江夏郡赵慈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六十六章 放弃卢龙塞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七十八章 探子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二十一章 断后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三十章 时间不等人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五十三章 雨过天晴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二十七章 一箭双雕第一百九十三章 为表忠心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七章 报复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九十八章 茶余饭后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二章 报一箭之仇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五十九章 益州叛乱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三章 车骑将军府第一一四章 收复乐浪郡(下)(大结局)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四十七章 调兵遣将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九十六章 南阳张仲景第一百七十八章 静观其变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四十九章 回陇县一趟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五十章 晋升和嘉奖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四十八章 神箭手马德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二十四章 湘东郡行太守第一百九十八章 巨马河袭击战(一)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十四章 发现了盐塘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三十七章 抓获了三条大鱼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四十九章 围点打援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一十七章 休戚与共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七十三章 渭水水师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七十八章 潜伏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九十八章 茶余饭后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三十五章 围魏救赵第四卷 新三国 第四章 凶宅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五十二章 运筹帷幄第二百零八章 货币战(一)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三十九章 一触即发第八二章 收复兖州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四十一章 江夏郡赵慈第九零章 灭顶之灾(上)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七章 朔方郡收复第四卷 新三国 第八十七章 攻占平原城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章 休战一年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五十章 鲜卑人到了定边城第四卷 新三国 第十三章 许家庄出事了第四十五章 刘靖的幸福时光(一)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三十六章 齐心协力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七章 龙脊第四卷 新三国 第四十八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六章 棋逢对手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零六章 强敌出现第一零九章 攻占玉山国第九八章 朱儁自杀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四十一章 刘靖登基第二百二十六章 曹仁被杀第四卷 新三国 第九十七章 河北四庭柱之一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一十三章 出其不意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五十四章 周瑜横空出世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二十二章 人才打包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零二章 儿子出生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三十五章 朱儁撤营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四十二章 定边城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零一章 天伦之乐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二十章 如虎添翼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九十六章 南阳张仲景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一百五十四章 周瑜横空出世第一卷 虎啸山谷 第九章 等待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三十九章 下曲阳之战第四卷 新三国 第三十二章 杂而不乱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九十九章 三喜临门第二百二十八章 赵云大战张合第六十一章 谯县决战(六)第四卷 新三国 第十八章 前后夹击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二十四章 扬长避短第四卷 新三国 第二十八章 密谋废立第四卷 新三国 第十四章 机会闪现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三十九章 豪赌第四卷 新三国 第十六章 担心的事发生了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二十章 得不偿失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十五章 箭在弦上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二十六章 紧追不放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七章 龙脊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一百三十八章 轲比能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五十七章 安居乐业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八十四章 风云突起第九四章 乘胜追击(三)第九六章 乘胜追击(五)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十四章 论功行赏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八章 行校尉第一百七十九章 借得东风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二十九章 峰回路转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十七章 粮草先行第二卷 崭露头角 第四十四章 你死我活第三卷 英雄辈出 第十一章 硝烟又起第一百八十一章 晋阳之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