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一篇 规划背景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期,也处于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深刻认识城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城镇化蕴含的巨大机遇,准确研判城镇化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妥善应对城镇化面临的风险挑战。

第一章 重大意义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按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顺应发展规律,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城镇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工业革命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史表明,一国要成功实现现代化,在工业化发展的同时,必须注重城镇化发展。当今中国,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彼此相辅相成。工业化处于主导地位,是发展的动力;农业现代化是重要基础,是发展的根基;信息化具有后发优势,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城镇化是载体和平台,承载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空间,带动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融合作用。

—城镇化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引擎。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在于城镇化。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6%左右,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会使更多农民通过转移就业提高收入,通过转为市民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从而使城镇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消费潜力不断释放,也会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巨大投资需求,这将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

—城镇化是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加快发展服务业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攻方向。目前我国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仅为46.1%,与发达国家74%的平均水平相距甚远,与中等收入国家53%的平均水平也有较大差距。城镇化与服务业发展密切相关,服务业是就业的最大容纳器。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集聚、生活方式的变革、生活水平的提高,都会扩大生活性服务需求;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三次产业的联动、社会分工的细化,也会扩大生产性服务需求。城镇化带来的创新要素集聚和知识传播扩散,有利于增强创新活力,驱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

—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我国农村人口过多、农业水土资源紧缺,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土地规模经营难以推行,传统生产方式难以改变,这是“三农”问题的根源。我国人均耕地仅0.1公顷,农户户均土地经营规模约0.6公顷,远远达不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门槛。城镇化总体上有利于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为发展现代农业腾出宝贵空间。随着农村人口逐步向城镇转移,农民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应增加,可以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和机械化,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城镇经济实力提升,会进一步增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能力,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城镇化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开放发展,形成了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一批城市群,有力推动了东部地区快速发展,成为国

民经济重要的增长极。但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镇化发展很不平衡,中西部城市发育明显不足。目前东部地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2.2%,而中部、西部地区分别只有48.5%、44.8%。随着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的深入推进,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加快,在中西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地区,加快城镇化进程,培育形成新的增长极,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梯次拓展,推动人口经济布局更加合理、区域发展更加协调。

—城镇化是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城镇化作为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既能提高生产活动效率,又能富裕农民、造福人民,全面提升生活质量。随着城镇经济的繁荣,城镇功能的完善,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的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会更加殷实充裕,精神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随着城乡二元体制逐步破除,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矛盾逐步化解,全体人民将共享现代文明成果。这既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消除社会风险隐患,也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

第二章 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我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起点低、速度快的发展过程。1978—2013年,城镇常住人口从1.7亿人增加到7.3亿人,城镇化率从17.9%提升到53.7%,年均提高1.02个百分点;城市数量从193个增加到658个,建制镇数量从2173个增加到20113个。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三大城市群,以2.8%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8%的人口,创造了36%的国内生产总值,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主要平台。城市水、电、路、气、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显著改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人均住宅、公园绿地面积大幅增加。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提高了城乡生产要素配置效率,推动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结构深刻变革,促进了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全面提升,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见图1、表1、表2)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必须高度重视并着力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目前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主体,受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影响,被统计为城镇人口的2.34亿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未能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产城融合不紧密,产业集聚与人口集聚不同步,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内部出现新的二元矛盾,农村留守儿童、妇女和老人问题日益凸显,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诸多风险隐患。(见图2)

—“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一些城市“摊大饼”式扩张,过分追求宽马路、大广场,新城新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占地过大,建成区人口密度偏低。1996—2012年,全国建设用地年均增加724万亩,其中城镇建设用地年均增加357万亩;2010—2012年,全国建设用地年均增加953万亩,其中城镇建设用地年均增加515万亩。2000—2011年,城镇建成区面积增长76.4%,远高于城镇人口50.5%的增长速度;农村人口减少1.33亿人,农村居民点用地却增加了3045万亩。一些地方过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和土地抵押融资推进城镇建设,加剧了土地粗放利用,浪费了大量耕地资源,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也加大了地方政府性债务等财政金融风险。

—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不匹配。东部一些城镇密集地区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中西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地区的城镇化潜力有待挖掘;城市群布局不尽合理,城市群内部分工协作不够、集群效率不高;部分特大城市主城区人口压力偏大,与综合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加剧;中小城市集聚产业和人口不足,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小、服务功能弱,这些都增加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成本。

—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一些城市空间无序开发、人口过度集聚,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重城市建设、轻管理服务,交通拥堵问题严重,公共安全事件频发,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不足,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加剧,城市管理运行效率不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城中村和城乡接合部等外来人口集聚区人居环境较差。

—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城乡建设缺乏特色。一些城市景观结构与所处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不协调,部分城市贪大求洋、照搬照抄,脱离实际建设国际大都市,“建设性”破坏不断蔓延,城市的自然和文化个性被破坏。一些农村地区大拆大建,照搬城市小区模式建设新农村,简单用城市元素与风格取代传统民居和田园风光,导致乡土特色和民俗文化流失。

—体制机制不健全,阻碍了城镇化健康发展。现行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土地管理、社会保障制度,以及财税金融、行政管理等制度,固化着已经形成的城乡利益失衡格局,制约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阻碍着城乡发展一体化。

第三章 发展态势

根据世界城镇化发展普遍规律,我国仍处于城镇化率30%—70%的快速发展区间,但延续过去传统粗放的城镇化模式,会带来产业升级缓慢、资源环境恶化、社会矛盾增多等诸多风险,可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进而影响现代化进程。随着内外部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变化,城镇化必须进入以提升质量为主的转型发展新阶段。

—城镇化发展面临的外部挑战日益严峻。在全球经济再平衡和产业格局再调整的背景下,全球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庞大生产能力与有限市场空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我国面临产业转型升级和消化严重过剩产能的挑战巨大;发达国家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居高不下,人口庞大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能源资源的需求迅速膨胀,全球资源供需矛盾和碳排放权争夺更加尖锐,我国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面临的国际压力前所未有,传统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模式难以为继。

—城镇化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更加紧迫。随着我国农业富余劳动力减少和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主要依靠劳动力廉价供给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模式不可持续;随着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日益加剧,主要依靠土地等资源粗放消耗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模式不可持续;随着户籍人口与外来人口公共服务差距造成的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矛盾日益凸显,主要依靠非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压低成本推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模式不可持续。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不同步,导致农业根基不稳、城乡区域差距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突出问题。我国城镇化发展由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型势在必行。

—城镇化转型发展的基础条件日趋成熟。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为城镇化转型发展奠定了良好物质基础。国家着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创造了条件。交通运输网络的不断完善、节能环保等新技术的突破应用,以及信息化的快速推进,为优化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形态,推动城镇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各地在城镇化方面的改革探索,为创新体制机制积累了经验。

(本章完)

三、相关重要文章选摘_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六篇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四篇 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二、其他有关城镇化的重要文献和会议_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二、其他有关城镇化的重要文献和会议_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节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节选)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节选)第三篇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一篇 规划背景三、相关重要文章选摘_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六篇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第三篇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六篇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第三篇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目录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六篇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八篇 规划实施三、相关重要文章选摘_城镇化中的土地管理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节选)三、相关重要文章选摘_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第七篇 改革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五篇 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三篇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三、相关重要文章选摘_新型城镇化:从概念到行动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八篇 规划实施第七篇 改革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二篇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四篇 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节选)第七篇 改革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一篇 规划背景三、相关重要文章选摘_城镇化中的土地管理问题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二篇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三、相关重要文章选摘_新型城镇化:从概念到行动二、其他有关城镇化的重要文献和会议_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三、相关重要文章选摘_城镇化中的土地管理问题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目录三、相关重要文章选摘_新型城镇化:从概念到行动三、相关重要文章选摘_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六篇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六篇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六篇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三、相关重要文章选摘_新型城镇化:从概念到行动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六篇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一篇 规划背景三、相关重要文章选摘_城镇化中的土地管理问题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一篇 规划背景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二篇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目录第七篇 改革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二篇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三、相关重要文章选摘_城镇化中的土地管理问题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二篇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八篇 规划实施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五篇 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节选)三、相关重要文章选摘_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三、相关重要文章选摘_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一篇 规划背景三、相关重要文章选摘_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节选)第三篇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目录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四篇 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一篇 规划背景三、相关重要文章选摘_新型城镇化:从概念到行动二、其他有关城镇化的重要文献和会议_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三、相关重要文章选摘_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第三篇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节选)第三篇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六篇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目录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八篇 规划实施二、其他有关城镇化的重要文献和会议_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二、其他有关城镇化的重要文献和会议_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二、其他有关城镇化的重要文献和会议_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三、相关重要文章选摘_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节选)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一篇 规划背景三、相关重要文章选摘_城镇化中的土地管理问题三、相关重要文章选摘_新型城镇化:从概念到行动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八篇 规划实施三、相关重要文章选摘_城镇化中的土地管理问题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二篇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第三篇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二、其他有关城镇化的重要文献和会议_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六篇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二篇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节选)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八篇 规划实施三、相关重要文章选摘_城镇化中的土地管理问题二、其他有关城镇化的重要文献和会议_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目录三、相关重要文章选摘_新型城镇化:从概念到行动
三、相关重要文章选摘_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六篇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四篇 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二、其他有关城镇化的重要文献和会议_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二、其他有关城镇化的重要文献和会议_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节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节选)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节选)第三篇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一篇 规划背景三、相关重要文章选摘_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六篇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第三篇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六篇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第三篇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目录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六篇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八篇 规划实施三、相关重要文章选摘_城镇化中的土地管理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节选)三、相关重要文章选摘_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第七篇 改革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五篇 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三篇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三、相关重要文章选摘_新型城镇化:从概念到行动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八篇 规划实施第七篇 改革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二篇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四篇 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节选)第七篇 改革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一篇 规划背景三、相关重要文章选摘_城镇化中的土地管理问题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二篇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三、相关重要文章选摘_新型城镇化:从概念到行动二、其他有关城镇化的重要文献和会议_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三、相关重要文章选摘_城镇化中的土地管理问题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目录三、相关重要文章选摘_新型城镇化:从概念到行动三、相关重要文章选摘_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六篇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六篇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六篇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三、相关重要文章选摘_新型城镇化:从概念到行动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六篇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一篇 规划背景三、相关重要文章选摘_城镇化中的土地管理问题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一篇 规划背景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二篇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目录第七篇 改革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二篇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三、相关重要文章选摘_城镇化中的土地管理问题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二篇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八篇 规划实施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五篇 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节选)三、相关重要文章选摘_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三、相关重要文章选摘_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一篇 规划背景三、相关重要文章选摘_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节选)第三篇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目录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四篇 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一篇 规划背景三、相关重要文章选摘_新型城镇化:从概念到行动二、其他有关城镇化的重要文献和会议_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三、相关重要文章选摘_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第三篇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节选)第三篇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六篇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目录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八篇 规划实施二、其他有关城镇化的重要文献和会议_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二、其他有关城镇化的重要文献和会议_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二、其他有关城镇化的重要文献和会议_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三、相关重要文章选摘_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节选)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一篇 规划背景三、相关重要文章选摘_城镇化中的土地管理问题三、相关重要文章选摘_新型城镇化:从概念到行动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八篇 规划实施三、相关重要文章选摘_城镇化中的土地管理问题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二篇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第三篇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二、其他有关城镇化的重要文献和会议_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六篇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二篇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节选)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第八篇 规划实施三、相关重要文章选摘_城镇化中的土地管理问题二、其他有关城镇化的重要文献和会议_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_目录三、相关重要文章选摘_新型城镇化:从概念到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