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突出部战斗(四)

汉都·;长安,卫青、公孙敖等诸大臣围聚于朝堂之上。时至武帝刘彻任命中尉张欧为御史大夫。韩安国的腿疾痊愈,重新出任为中尉。

朝堂之上卫青、公孙敖将从北方战场带会的匈奴重骑甲胄命人抬至殿内。卫青道:“此次我军虽战败匈奴,但也只能说是残胜,不但丢失了辽东郡,而且还县了辽西半郡,此次突袭上京的目的是为了上休旬王部回师,不过此次休旬王部并没有回师。我们一路向北,休旬王沿途设置烽火,并以小股骑兵骚扰我军,继而在西拉木河北岸集结重兵。”

刘彻道:“上京部在西拉木河北岸集结重兵有多少。”卫青道:“六、七万。”程不识道:“休旬王部怎么可能有六、七万铁骑,如果加入侵战我辽东和辽西两郡的铁骑不是有近十余万吗?”张欧道:“程将军说有有理,一个小小的王部怎么可能有这么多军马呢?”卫青道:“皇上,此番我们太小视上京休旬王部,据微臣观察北岸的十万铁骑,多为妇女和孩童所组成,人数虽多但不足惧,然上京的城池已有规模,急不可取,如若的援兵将至对我汉军极为不利。经此战微臣认为,休旬王对上京的防务很放心,我们只要在来年春季,集结步骑北上包围上京城,那么在大草原各支部族一定会对岸下救援,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一击消来匈奴的有生力量,使其无力在南下。”

刘彻道:“好,春季之时朕要发兵二十万攻打上京。”“不过卫爱卿你这些所带之物……”说着走到重骑甲胄近前。卫青连忙道:“这是匈奴人所用的重骑甲胄,重骑威力十分惊人,步兵战阵无法抵挡,现有的汉骑近身肉搏多不是对手。”

刘彻道:“不知匈奴有多少这样的骑兵。”

卫青答道:“臣柳城一战所观休旬王部应有一万这样的骑兵。”

韩国安起身道:“皇上,恕老臣愚昧,据老臣所观这甲胄,重量不下百斤,这一万铁骑所用的铁匈奴从何而来呢?即便是有怎么可在一年的时间里打造这么多甲胄出来呢?”

卫青道:“韩大人,这个本将实在不知,不过匈奴人确实有一万这样的铁骑,公孙以及柳城一战中的所有将士可以为证。李广曾言,他出使上京之时,上京休旬王部学我汉人采盐挖矿,屯田纳粮。采盐挖矿末将没有看到,但是屯田纳粮本将是亲眼看见的,一路北上多有农庄,以土木为墙,墙外多有上千亩粮田。据臣所知休旬王部中的匈奴骑兵中有北地汉骑,他们身上穿着和我们一样的甲胄,一样的武器,常常冒充汉军诈开县城,并且据臣了解这种方法在辽东以及辽西匈奴人常常得手。”

刘彻道重重的击打的桌案道:“这些可恶珠匈奴人,他们汉军的甲胄和武器从何而来。”

卫青道:“以前的匈奴人只会取走我们汉军的铁制武器,回去后重新锻造。对我们甲胄以及谷米都会烧毁。但是休旬王部不同意,就以曾被攻破的辽西郡阳乐县为例,休旬王部的铁骑进城后直接控制官府,占领粮仓、武库等要地,一般不对城中的商铺以及百姓的家宅进行劫掠,就算是劫掠他们也是有组织的、有阶段的对城中的大户进行洗劫。同时休旬王部进城后一般都会贴安民公示,施舍钱粮,城中的官员一般都会被全数抓走,城中的日常管理交给在县城中有名望的人或家族代管。”

张汤道:“皇上,匈奴狼~~子野心,不可不防,他们在辽东和辽西的种种劣行,可以表明这是一个多~~~么的野蛮的民族,我们铁血手段对匈奴人,对整个匈奴实施反击,把他们彻底的消灭。”

公孙敖起身道:“末将愿继续与卫将军一道驱除匈奴人蛮夷,显我汉军威武。”

接着诸臣工跟着随身附和。

刘彻现在心情大好,只有自己英明的指导下卫青才能打出一个漂亮的一仗,沉重的打击匈奴侵略者的嚣张的气焰,无耻的行径。在历史画圈卷中留下精彩的一笔。

卫青道:“皇上,微臣对边防有一些建议。“刘彻道:“说说看。”现在我军边关多为步兵,匈奴南下时难以抵抗,我们应有应在边关多建烽火台,同时加强各边关城邑的协同作战能力,并且在城邑与城邑之间建立一个机动的重装骑供紧急救援之用,匈奴铁骑南下必然分散兵力掠夺,他们缺乏攻城的能力,缺乏适当的粮草补济,待攻城不破,我汉军重骑赶至,可以城邑的掩护之下发动对匈奴的铁骑的反击,没有被攻击的城邑可以通过去烽火取得联系,适当的对匈奴后方进行骚扰。”“皇上,重骑的战斗强悍,希望皇上也能组建我大汉铁甲骑兵。”

刘彻道:“好,从即刻命少府打造骑兵甲胄。”

公孙敖心道:小匈奴,看你们以后再嚣张。我们大汉国力比你们强,资源比你们丰富。到时候就看着我怎么用铁骑踏平你们的草原,让你们看看被你们匈奴人视为绵羊的汉骑,武装到牙齿是什么样子。

现在卫青可没有这么乐观,重骑虽然冲击力惊人,但是汉人弓射可比匈奴人差一大截,重骑兵在两军交军中绝对是一支强悍的力量,但是长途奔袭还是要看轻骑兵,所以对付休旬王应该没有那么容易。

退朝之后,四方来贺不绝,不管是公孙府上,还是卫青的大将军府上,都来一堆一堆的来贺的官员和群众,卫青除了招呼他们外,就是往少府跑,主要是为了大汉府第一套重装骑兵甲胄制作情况。几天之后卫青试用了重装骑兵的甲胄,卫青对甲胄很满意,从无论的作工,还是精细程度都在匈奴人的铁甲之上。但是装备使用以后总是感觉有点不对劲,但又说不出什么地方不对劲。

丘林通海自从被自称是匈奴人的汉人接走后,来到一座大院后,在这里安安静静的休息的这些日子,有吃有喝也没有人打扰,偶尔这个人过来看看,但只是聊几句后就走人。今天这个人照例又来了。

“兄弟,在这里住闷了啊,不用着急,我刚刚收到从辽西的来信了。”丘林通海马上凑过来道:“上京有什么消息。”“王爷领兵十万南下。”丘林通海道:“你肯定是十万吗?”“这还有假,过不了几天从北方的汉军快马也应该到了,这几天你在忍耐一下。”说着起身就要走。丘林通海道:“这位兄弟,到这里这么长时间,还没有问过尊兄大名。”

“兄弟不说我也忘了,我姓刘,名雄。祖在汉朝景帝初年迁入汉朝,被汉朝赐刘姓,当时好不风光,可没有过几年家道中落,在长安城内做一些小买卖为生,半年前汉人张说带着几个匈奴人来访,从那时起我刘雄就开始跟着王爷,半年的时间过去了现在我也在长安也成了有头有脸的人物,达官贵人多有来往,王爷主要让我刺探汉朝的经济状况,同时找一些精通做生意的匈奴人到上京,此番王爷让我助他们一臂之力,本来还有田丞相助,不过最近他老人家病的很重,估计没有几天活头了,现在我们在朝中的人基本上都不上话。”说完刘雄推开门道:“兄弟在此小住,此番兄弟还要再次进宫完全使命。”丘林通海心道:再次进宫,这次不超额完成任务就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

当所人还沉溉在胜利的喜讯中时,边关的坏消息由燕王使者给送来了。卫青还没有离开长安城,官内的来人叫住他让其赶快回宫。在宫门外卫青遇到了公孙敖。“大事不妙了,我的大将军。”卫青也免了行礼这一套,赶紧道:“北方发生什么事了。”公孙敖咬着牙道:“苏建、韩说那帮家伙,十五万大军,被匈奴打败了,匈奴铁骑直逼燕王都城蓟县。燕王派使者来朝。”卫青道:“苏建、韩说手上有十万兵步,马首山一线他怎么就没有守住呢?”公孙敖道:“同燕王使者一起来的还有一名匈奴将军。”卫青道:“走。”

此时大殿的的匈奴将军卫青、公孙敖一看认识啊,好像叫什么干吉。另一个也听说过就是来朝匈奴使者丘林通海,后被赶出汉宫不知所踪。进入大殿后卫青、公孙敖坐下。

干吉很嚣张的站着看刘彻,丘林通海则和其它汉臣一样跪坐在殿上。韩国安道:“见到皇上为什么不下跪行礼。”干吉看着看韩安国,转过脸着刘彻道:“坐上面的应该是刘彻吧,休旬王术赤让我到这里让我告诉,说你小子别太嚣张,趁早还是把我家王爷左致卢儿王还有被俘的匈奴人都如数交还,否则休旬王术赤王爷将会把俘虏的十万汉军以及数百位汉朝官员,全部统统的杀光,吊在汉朝的边界上。他说了你小子别想着怎么报复,你杀一个匈奴人,王爷就杀一百个汉人,你抢一头牛羊,他就剿你一个县。这次进关是让你们汉朝知道上京的军力,他还说你小子布的那些人还不够塞牙缝的,下次记住摆多一点。”说完把衣服一扒对着刘彻道:“下刀的时候快点。”

丘林通海听他讲的话,满头都是大汗心道:这话能说吗?你小子想死,我还不想死呢?这那里什么谈判,这摆明就是玩“挑战”,而且还全都不用敬语。这下估计自己也死定了。想到这里也豁出去了,反正自己都死过一次了,反而站起身来怒视刘彻。

卫青一听:这十万铁骑一准是假的,十万胡说,但是有乌恒、鲜卑、高句丽人支持是有的,北方大败被俘汉军十万,官员数千应该不会是假的。辽西十五万步骑十万算是完了。现在要对付休旬王就要在北方集合重兵团。现在集结、准备粮草、启程开往北方恐怕要准备数月。现在殿上的哪是什么使者,根本就是死士,目的就是来传话的。皇上现在该如何处理这件事呢?

刘彻瞪着眼,转过头看着程不识,干吉的话他一句也没有听懂,不过他干吉的架式他有点懂,有点要就义的味道。殿下的其它臣工也没有几个听懂的,听懂的都装着没有听见,程不识心道:这哪里谈判,这是赤裸裸的威胁。而且每一句话都很嚣张,且不用敬语。程不识思考了一下,在把话翻译过来时把“小子”一词全变成“大汉天子。”把其中一些字词删除,自己又加了一些,翻译后程不识满头大汗。心道:以后自己再也不当出头鸟了。

卫青一听心里暗叫佩服,果然不亏为好老将军。刘彻一听微微皱了皱眉道:“你们打算如何交换战俘。”

丘林通海也松了一口气连忙首:“被俘汉军士兵一个换一个,被俘的所有汉朝将军换右致卢儿王,其它士兵和官员交换你们汉地的丝帛十万匹,茶、盐各十万石。”丘林通海心道:你只要一还口我就继续向上加。

刘彻根本就没有犹豫答道:“条件全部答应,薛丞相由你来安排这件事吧。”说罢刘彻走入后殿,然后使劲对着木柱子狠狠踹了脚“一群废物。”

第26章 冬(下)第82章 狩猎第55章 辽北风云(五)第104章 度假长安(四)第71章 和(二)第67章 斗(五)第63章 斗(一)第85章 出兵第49章 怒(二)第一 卷结语第10章 危局第33章 奔小康第83章 围捕第25章 冬(中)第80章 商团第110章 王座之战(五)第40章 羊皮书第86章 增援第4章 外援第109章 王座之战(四)第93章 王庭(三)第53章 辽北风云(一)第64章 斗(二)第21章 妹妹第44章 战辽东(一)第51章 怒(四)第8章 战马邑第十一 条救兵第80章 商团第19章 林北贵客第21章 妹妹第92章 王庭(二)第46章 踪迹第36章 思后第5章 同盟第62章 突出部战斗(四)后记第58章 墨家与钜子第47章 招募序三王子第45章 战辽东(二)第19章 林北贵客第55章 辽北风云(四)第38章 阻碍第5章 同盟第100章 江南行(三)第73章 和(三)第54章 辽北风云(二)第65章 斗(三)第14章 慕容氏第31章 走私第31章 走私第69章 斗(七)第55章 辽北风云(四)第68章 斗(六)第6章 奔向幸福的大道第40章 羊皮书第5章 同盟第95章 造纸第84章 盗亦有盗第104章 度假长安(四)第39章 进程第58章 墨家与钜子第106章 王座之战(二)第37章 感情的积累第79章 谈和第112章 梦幻与真实第93章 王庭(三)第60章 突出部战斗(二)第17章 振动第一 卷结语第29章 上京第55章 辽北风云(三)第23章 夫余第51章 怒(四)第94章 徐乐何人第23章 夫余第十八 年公元前133年的第一场雪第110章 王座之战(五)第45章 战辽东(四)第43章 争后记第36章 思后第36章 思后第23章 夫余第85章 出兵第21章 妹妹第70章 和(一)第49章 怒(二)第61章 突出部战斗(三)第1章 幸福生活第50章 怒(三)第55章 辽北风云(五)第110章 王座之战(六)第47章 招募第4章 外援第105章 王座之战(一)第30章 善后第106章 王座之战(二)
第26章 冬(下)第82章 狩猎第55章 辽北风云(五)第104章 度假长安(四)第71章 和(二)第67章 斗(五)第63章 斗(一)第85章 出兵第49章 怒(二)第一 卷结语第10章 危局第33章 奔小康第83章 围捕第25章 冬(中)第80章 商团第110章 王座之战(五)第40章 羊皮书第86章 增援第4章 外援第109章 王座之战(四)第93章 王庭(三)第53章 辽北风云(一)第64章 斗(二)第21章 妹妹第44章 战辽东(一)第51章 怒(四)第8章 战马邑第十一 条救兵第80章 商团第19章 林北贵客第21章 妹妹第92章 王庭(二)第46章 踪迹第36章 思后第5章 同盟第62章 突出部战斗(四)后记第58章 墨家与钜子第47章 招募序三王子第45章 战辽东(二)第19章 林北贵客第55章 辽北风云(四)第38章 阻碍第5章 同盟第100章 江南行(三)第73章 和(三)第54章 辽北风云(二)第65章 斗(三)第14章 慕容氏第31章 走私第31章 走私第69章 斗(七)第55章 辽北风云(四)第68章 斗(六)第6章 奔向幸福的大道第40章 羊皮书第5章 同盟第95章 造纸第84章 盗亦有盗第104章 度假长安(四)第39章 进程第58章 墨家与钜子第106章 王座之战(二)第37章 感情的积累第79章 谈和第112章 梦幻与真实第93章 王庭(三)第60章 突出部战斗(二)第17章 振动第一 卷结语第29章 上京第55章 辽北风云(三)第23章 夫余第51章 怒(四)第94章 徐乐何人第23章 夫余第十八 年公元前133年的第一场雪第110章 王座之战(五)第45章 战辽东(四)第43章 争后记第36章 思后第36章 思后第23章 夫余第85章 出兵第21章 妹妹第70章 和(一)第49章 怒(二)第61章 突出部战斗(三)第1章 幸福生活第50章 怒(三)第55章 辽北风云(五)第110章 王座之战(六)第47章 招募第4章 外援第105章 王座之战(一)第30章 善后第106章 王座之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