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进程

我在大帐中回想着姐姐对我说的那一句话的意思“你面前的障碍我已经帮你清除了”,这就是说她并不反对我进行一下改变,而且要帮助我进行一下改变。她为什么那么帮助我,这种帮助的直接结果将是与现有的统治者决裂。这是她对我的爱,还是她也已经看到了未来呢?

我不再去思考这些问题了,障碍清除我就可以按我自己的想法去做了,不管是对还是错,先做了再说。

现在的变革主要先从对经济、军事、政治开始,匈奴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经济做后盾才能支撑这次场匈之战,我个人认为汉朝之所以能打败匈奴是因为动摇了匈奴人的根本。

匈奴人都有两个职业一个是牧民,另一个屠夫。对于管理他们什么也不懂,当然了我也……不懂就是了,担是正因为我们不懂才就学习,才要与时俱进啊。

畜牧业在短时期还是重中之重,农业只不过是辅助,畜牧业的改革在很早前我就在开始,只需要把经棚那一套推广到上京这一带就可以了,这一方法我暂时只有两招,搞圈养,并且优良育种。这两个在近半年已经在部族内实施了,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破坏了生态,大量的砍伐林木。

农业方面现有的农业还是十分落后的,没有拖拉机、没有播种机,也没有收割机。粮食产量十分低,在蒙古的物产品铜矿、铁矿、盐矿、煤矿、磷矿等等可以说是非常丰富。而磷矿对农事生产是非常有用的,虽然不能生产化肥,但是磷矿磨成粉撒在农作物的四周对粮食的增产是十分有用的,只不过现在的大理磷还是从汉朝进口,蒙古的磷矿是储量扰我了解是非常不借了,现在根本没有探明出来,在汉朝开采这个矿有探明的,还是开采的少,被收购过来就更少了,无法满足农民兄弟的需要。

盐、铁、煤、铜的开采理也在不断的增大,对于这些我已完全不要在进口,而是大量囤积。游牧民族的生常生活用品除了少部是自己生活外,只有通过两个途径取得,一是购买,二是抢掠。他们往往选择后者,因为这样会更加方便,顺手还能带回来几个奴隶。这种抢掠直接导致战争,以及战争的不断升级。

现在的匈奴都有缺盐的情况,其它的部族就不用说了,盐的摄取主要是从食物中得到,而只要能大草原控制住盐铁,谁就是大草原上真正的霸主,对于这一点我深信不疑。所以盐在商品清单中被列为非卖品。对于这一方面矿采开采的人手方面我根本不能担心,新近的人口马上就马上被派到这些工作岗位上去了。

至于农业生产,随着曲辕梨的推广,并且无偿给这些农户耕牛,指导他们如何使用磷粉,现在这里主要种的大麦和粟米,但是产量并不让我满意,而现在我最想种是—番薯(甘薯),不过听说原产地南美注洲,而且好像是明朝才引进种植的,如果能种上这玩意,吃饱是一点也没有问题的。至于制糖现在都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

现在只能把我能想到的后世的农业生产工具在脑子翻一个遍,很多东西是知道不会做说了也白说,干脆不如不说。农业上主要还是组织人力兴修水力,广泛的使用磷肥。农业工作完全是由几个木匠做出来,在自行批量制作,由我发工钱给他们。在这里开垦荒地根本就没有管,但是最担心是匈奴袭击这些农庄。想一想自己已应该有自己的王旗或者什么标志,要不然在旗子上写一个大大的“术”……就怕遇到不识字的人,还是换图形吧。英格兰的旗帜比较简单,一块白布一个红十字。白布出来不是染的,红色的染料在大草原很好找,就这样我决定用英格兰的旗帜先作为我的队标。

商业方面我根本就不用担心,在大草原上商业由我垄断着,怎么说现在的匈奴还占着丝绸之路,不好好用一下也太可惜了,所以组织大规模的官方商队向西,至于汉朝的商人去西域征收利润的一半,即使如此上京还是聚集了一大帮子商人。这也使得我的上京越来越繁荣,只要把这个大好的形式延续下去就行了。

我的重点还是军事改革,完善征兵制度,建立预备役兵制,扩大兵种,军事编制也要顺便改一下。按照现在我要把骑长分上中下三个,另增设万骑长,其它方面都没有改变。

在是否保留一定数量的常备军这件事我和朵兰有很大的分歧,她认为现在匈奴根本就不需要什么常备军,因为所有的匈奴人都是战士。接着我们在兵种上再次发生冲突,我要建立步军和车兵,她坚持不同意,而我要求坚决建立,就这样我们在大帐内顶上了,不过最后在诸将的调和下我和朵兰各让一步,把原来的三万常备军减至一万人。同意建立步、车两兵种,但不能在匈奴人中征步车两兵种。我俩在建立预备役兵制和完善征兵制度都没有异议,所以军事上的整改方案就通过了。

“朵兰姐姐,你看看这样可都行了,如果行的话,我们就开始实施吧。”

“等等,常备军万骑长一职有人选了吗?”

“还没有想好”

“姐姐带你想好了,就任命布泰为万骑长。”

……”同…意…”

即日起,整个军队开始进行调整。常备军以及预备役兵团建立起来后,军事训练已被提到了日程之中,如果是单纯的骑兵部队也就算了,现在建立了步兵和车兵,训练就非常的重要。

训练不但可以增强战斗力,增加战友的了解,同时可以让他们养成服从的习惯。

为了步、车两兵种的训练我还特意有重聘了汉军教官来进行。骑后方面除了由布泰这个这家伙训练外,我还要去看看的。还好我去看了一下骑兵训练这都是什么跟什么啊。

骑兵要发挥的威力队列是不能被忽视,我不是对平行对列有什么反感,而且对这些家伙不能在战斗中改变队型。即使是一道平行和防线也应该有进攻或者是防御的重点。而且我把原所属的重骑交给布泰也许是一个错误。这么厉害的骑兵为什么要把他们放在队列的最后面。虽然对排兵布阵不太了解,但是我还是直接拿过了指挥权,直接指挥训练,主要要这些家伙列三种队形:平行、斜行、梯形。把现有的骑兵分为重骑、轻骑、游骑。

我现在认为把骑兵与步、车分开训练是一个错误。为了改正这个错误,把骑兵与步、车两种在一起进行训练。就战术素养以及指挥上来看,我倾向于汉人教官。

在车的使用我还是改普遍使用的二轮车为四轮车,四轮车在大草原上更加符合我使用的要求,这是从乘载量去考虑的,并且在这些车上装配了弩机,再在上面配上弓兵和枪手。就是武装的战车,能给步兵已有力的依托。四轮车可以乘载比二轮车更多的物资,但是现有路的条件太差了。

三个月,经过三个月的军事训练,三个兵种的训练在数个汉军教官的指导下,已经有很强的战斗力,对于这些训练方的人才,我又怎么可以让他们再次回到汉地,已经秘密的将他们的家人从汉地骗至匈奴,并且已把他们安置在我的匈奴内。

而现在我最想要知道的就是整之队伍的训练成果,所以我需要一场战争,用战争来检验成果。按我的计算现已经进入九月,随着各地的进贡的牛羊及其它物品已经开始从四邻部族进贡而来,而我所需要的一场战争也来了。

我收到消息乌恒族中一个叫戎旦的族长拒绝进贡,并且有要有和我开打的架式,对于这一点我和高兴,因为终于要打战了。

一方面把进贡的物品登记入帐顺便再克扣一些后,其它的全部上交。另一方面就着手开始征调预备兵,准备打战。而此时在大家内召见一戎旦的使者。

“你们乌恒族戎旦族长还没有把进贡的物品送上来。”

“族长说了今天牲畜不能自足,还望王子多多见谅,来年一定补起。”

“听说你们戎旦族长最近打的挺顺手,不但从本王这里抢了不少粮食,而且还从汉地抢了不少财物,还听说他把几个乌恒部族都歼灭了,他现在都比我富了,还说没有牲畜上缴吗?”我顿了顿喝了一口茶“你回去告诉你们戎旦族长,让他马上把把进贡献上来,不然我自好自己去取了”

“王爷……”

我一挥手,接着这个使者就拉出了大帐。抗税,怎么可以呢?

“汪元直,你马上帮我发一个布告,让这一带乌恒诸部随本王亲征。”

“是,王爷。”

“布泰、阿同格,立即调动常备军渡河,准备给我消灭乌恒族戎旦部。”

“是”

次日,一万四千余部渡过西拉木伦河,其它诸部尾随其后,总算凑起了三万大军,直奔戎旦部营地。

数日后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三万大军已经在大草原上列队完毕。乌恒诸军被放在我身后做预备队。除留下一队守护我与本阵外,其它骑兵列标准的平行队列。步兵方阵列于五十牛车之后。

乌恒人布的也是平行队,听说乌恒人以战死为光荣,人人奋勇向前。看来这就是他们作战的传统,那么站在平行队列最前面的应该就是戎旦了。正好拿他试试我的弩。我打了一个响指,挥手指了指戎旦。骑兵平行列一分为二立于左右两翼,步兵已纵队压上。我单骑从阵前退回到步兵方阵之内。对着弩手“给我打单骑立在前面的那一个人,射中他赏你五十头牛,射不去你就自己找一个没人的地方了断吧。”

“是,王爷。”

在我退回本阵着,对面传出了阵阵的大笑声。随着弩机上的箭矢飞出,我看到戎旦被射从马上掉落下来, “全军前进“我大喊道。我军两翼骑兵列纵队向前突击乌恒部左右两侧,这里的乌恒的平行队列大乱。车上的强弩连续出矢,步兵由纵队展开,列平行队列。

大乱的乌恒队列,在左右重骑的突击下整个队列崩溃。看在眼里我笑在心里啊。

“阿同格,你的一千八骑可以进攻了。”说着一挥着手道“步车突进”

我和诸乌恒族长列在一起,牛车冲击就是比牛的冲击要强的多,随着这些战车冲下乌恒队列之中,这场战斗已经结束了。步兵迅速下车依据战车布成圆阵。乌恒戎旦部完全处于混乱之中,随之就是大溃退。对于溃退中的只有无情的打击,要给所有人一个深刻的教训,骑射手对溃退中的敌人进行追击。

这场战、打的还是不错的,至少我这么认为。不过如果不是开始就杀了戎旦使他们队列大乱,我也不可能这么轻而以举就把他凑起的数万乌恒骑兵给吃了。这次弩的杀伤力算是试出来了,但对于我的战术什么也没有看出来,除了行军队列以及转换很漂亮外。看来找机会还要打一仗。

重装骑兵的冲击力太可怕了,一下就把整个乌恒冲散分割开来了,但是追击起来明显力不从心。还来下次要把预备役兵团带过来。

好歹这次战斗也是对这一段时间所作的一个小小的总结啊。

第20章 统一战线第68章 斗(六)第46章 踪迹第104章 度假长安(四)第5章 同盟序坠落第14章 慕容氏第41章 进攻第103章 度假长安(三)第40章 羊皮书第13章 痛角第87章 上位第87章 上位第96章 决定第24章 冬(上)第26章 冬(下)第53章 辽北风云(一)第12章 游斗第27章 备战第55章 辽北风云(三)第94章 徐乐何人第82章 狩猎后记序坠落第100章 江南行(三)第39章 进程第十八 年公元前133年的第一场雪第44章 战辽东(一)第17章 振动第95章 造纸第80章 商团第47章 招募后记第51章 怒(四)第102章 度假长安(二)第40章 羊皮书第94章 徐乐何人第67章 斗(五)第66章 斗(四)第33章 奔小康第106章 王座之战(二)第77章 罪(上)第85章 出兵第89章 斗争第58章 墨家与钜子第63章 斗(一)第十一 条救兵第24章 冬(上)第9章 招供第81章 返京第99章 江南行(二)第97章 出航致歉信第100章 江南行(三)第40章 羊皮书第60章 突出部战斗(二)第45章 战辽东(三)第37章 感情的积累第15章 经棚开业第58章 试点第79章 谈和第92章 王庭(二)第39章 进程第61章 突出部战斗(三)第13章 痛角第15章 经棚开业第59章 突出部战役(一)第24章 冬(上)序二现世第91章 王庭(一)第85章 出兵第20章 统一战线第110章 王座之战(六)第48章 怒(一)序三王子第104章 度假长安(四)第86章 增援第78章 罪(下)第95章 造纸第54章 辽北风云(二)序二现世第57章 三军第5章 同盟第62章 突出部战斗(四)第58章 墨家与钜子第3章 聂壹第37章 感情的积累第104章 度假长安(四)第74章 和(四)第84章 盗亦有盗第33章 奔小康第64章 斗(二)第98章 江南行(一)第48章 怒(一)第14章 慕容氏第25章 冬(中)第16章 右贤王第31章 走私第26章 冬(下)第41章 进攻
第20章 统一战线第68章 斗(六)第46章 踪迹第104章 度假长安(四)第5章 同盟序坠落第14章 慕容氏第41章 进攻第103章 度假长安(三)第40章 羊皮书第13章 痛角第87章 上位第87章 上位第96章 决定第24章 冬(上)第26章 冬(下)第53章 辽北风云(一)第12章 游斗第27章 备战第55章 辽北风云(三)第94章 徐乐何人第82章 狩猎后记序坠落第100章 江南行(三)第39章 进程第十八 年公元前133年的第一场雪第44章 战辽东(一)第17章 振动第95章 造纸第80章 商团第47章 招募后记第51章 怒(四)第102章 度假长安(二)第40章 羊皮书第94章 徐乐何人第67章 斗(五)第66章 斗(四)第33章 奔小康第106章 王座之战(二)第77章 罪(上)第85章 出兵第89章 斗争第58章 墨家与钜子第63章 斗(一)第十一 条救兵第24章 冬(上)第9章 招供第81章 返京第99章 江南行(二)第97章 出航致歉信第100章 江南行(三)第40章 羊皮书第60章 突出部战斗(二)第45章 战辽东(三)第37章 感情的积累第15章 经棚开业第58章 试点第79章 谈和第92章 王庭(二)第39章 进程第61章 突出部战斗(三)第13章 痛角第15章 经棚开业第59章 突出部战役(一)第24章 冬(上)序二现世第91章 王庭(一)第85章 出兵第20章 统一战线第110章 王座之战(六)第48章 怒(一)序三王子第104章 度假长安(四)第86章 增援第78章 罪(下)第95章 造纸第54章 辽北风云(二)序二现世第57章 三军第5章 同盟第62章 突出部战斗(四)第58章 墨家与钜子第3章 聂壹第37章 感情的积累第104章 度假长安(四)第74章 和(四)第84章 盗亦有盗第33章 奔小康第64章 斗(二)第98章 江南行(一)第48章 怒(一)第14章 慕容氏第25章 冬(中)第16章 右贤王第31章 走私第26章 冬(下)第41章 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