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试点

在有上京的营地后我就了脱离大匈奴的想法,现在我占了辽东我又有了建国的想法,但是搞国家不是说搞就搞的,历史游牧民族建国,除了大清王朝外其它的都是短命鬼。

我认为建国就好像盖楼房,先要主体结构构思出来。我认为在这一方面能与之商量的人只有我老大琴氏,所以我吃饭早饭后就去找我老大了。

琴氏看着我走进了大堂道:“不知今天王爷打我有什么事啊!”

我连忙答道:“为了辽东群三十万百姓的生计而来。”琴氏一听马上放下了手中的书“请坐吧。”

“是老师”接着我在琴氏的对面坐下。

我道:“老师应该知道,自我接和辽东后,辽东的情况并没有变的比汉朝,而是更糟了,当时因为与汉朝争斗,所以所安排的官员,都是一些胆小怕死的汉朝腐败官员,他们根本无法治理好辽东的百姓,只会使了东百姓造受更多的苦难,如果没有老师在,辽东会变的更加不堪。”

琴氏道:“不知道你如何解决这些呢?”

我道:“穷则变,变则通。”

琴氏道:“变,如何变呢?。”我答道“维新。”琴氏低声道“维新。”

我开始把我的想法给抛了出来,然后就由她来帮我理顺吧。“是维新。我将从四个方面入手,士、农、工、商。其中第一个就是士的变革,变郡为省,上设三司,下设八部门,建立公民议会。”

琴氏一听惊讶的看着我:“三司,八部,议会。”

我答道:“三司:司法司、行政司、立法司,八部:内务部、财政部、农业部、工商部、外交部、教育部、司法部,国防部。”公民议会我想我多费一点时间,在这个时代除了西方的希借和罗马外,中国人从来不讲民主,即便是在社会主义也是一样,至于原因我认为有二个:第一是封建儒家思想的千年影响,第二中国所处的地理环境的原因。“公民议会在民主政治中,贫穷不应阻碍一个公民参与国家事务,公职人员通过考试选拨出来并接受公民议会的监督,公民议会每百天开一次例会,在会议上作为各种决定,18岁便可参加会议并在会上发议言,参加投投票表决。”我不会因为别人不要民主而我就不搞民主,我可没有指望能千秋万载,只要在的时不出乱子就行,至于后人那是后人的事。

我估计此言一出琴氏对我一定佩服不以,但是琴氏看着我过一半晌才道:“如果君王行仁义都像王爷你这样的话,那么天下将会大乱。”我顿时起了反感,心道:中国之所有没有西方的民主都是因为你们这样人的存在。

琴氏整理了一下思绪又继续道:“王爷设立三司和八部的想法很好,但这些司部的官史从何而出呢?还有就是现在王爷你手中有这些官吏吗?”我想了想:是啊,政府机构是设置出来了,但是没有官吏可以胜任这些位置,现在建立学校进行官吏培训那也要等几年以后,开科取仕的话那也要有人参加啊!我连忙问道:“那么我现在该如何设立机构呢?

琴氏道:“可设左右丞相,左丞相负责行政,右丞相负责司法与立法。王爷所说的农业部、工商部、财政部可并为户部,教育部、外交部可并为礼部,内务部应改为吏部、国防部应改为兵部,其中户部和兵吏应由王爷统辖,并由左右丞相辅佐处理政务;礼部及吏部可由左丞相直接统辖,司法部可以由右丞相统辖。至于公民议会我认为不可,虽然王爷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这样只会将国家引入兵祸之中。”

兵祸夸张了一点吧,我马上反驳道:“老师有所不知,我在北地的上京就设立了公民议会参加管理公共事务,每月公民会议都有很多去。”

琴氏道:“那是王爷现在还没有察觉它的危害,我来问你,汉人与匈奴人比谁更开化呢?”

“这还用说,当然是汉人更开化。”琴氏点头继续问道:“那么匈奴人与胡人相比谁更开化呢?”

“当然是匈奴人更开化了。”琴氏再次点头道“那么胡人与在北方更远的部落相比谁更开化呢?”

“当然是胡人更开化了。”我笑道“原来老师的意思是……”

琴氏也笑道:“蒙昧的人并不知道什么叫民主,他们关心的不过是一日三餐和冷暖,这样这些蒙昧的人就会被人利用,成为别人的工具,他们会发表不利于君王的言论,危害君王的威严、干扰君王的政令,破坏国家的稳定,国家将因此变的大乱,百姓也将会苦难不堪。”我心道:有这么严重吗?琴氏道:“所以公民议会万万不可取,望王爷三思。”

我心道:我准备搞建立国家希望开发的民主,这样一来不还是要我走专制集权的道路吗?郁闷,真郁闷。我马上道“现在的汉朝用的君主专制权,我不想用汉朝的一套,我想创新可以有别于汉朝的统治者。”

琴氏收起笑容严肃的看着我道:“要想做一件合适的衣服就要依据人的高矮、胖瘦来加制作,不应以自己的喜好的想法而将衣服拉长加宽,国家所设立的机构对于君王来说亦是如此。”

我连忙问道:“那么老师,我现在该如何去作呢?”

“辽东各郡可保留原来的汉朝的官吏体制,这样做一是可以安定辽东的民心;二是可以保证辽东政令传达更好的管理辽东。”

“明白了老师,我这就命人去办此事,可以现在的那些官员根本不行,不知老师有没有什么”琴氏道:“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吏不可以轻留,应当众处死来,抄没其家财已充实府库,以此来警示其它官吏。”我连连点头称,这些家伙处死刑太轻了,我已经有一个更好的地方送他们去了。

在我看来如果保留原来的汉朝官吏的话,一是他们会不能对我忠心,二是他们愿意不愿意为我出仕呢?想到这里我想起了池恒他到现在还肯投降,但却了为了辽东和辽西的各种事务在各个县城之间穿梭,并且多次代民请命,反正我手抓了一大群官员,暂时把他们安置上去,总比更在的这些投降派好些,这些投降在辽东搞的有点过分了,今天冬天就是他们的末日。

既然在体制不变,那么在政策上面就要变一变,毕竟政策比体制好办些。我挺起身子道:“老师,我就对有关农牧手工业、商业、税收听听你的意思。”琴氏道:“说吧。”

“首先是税收,我打算一年两次,只征求农业税、商业税,其它的汉朝税赋全部取消。”我说道。琴氏道:“这些做可以减轻百姓的很多负担,但是你又将从何处维持国家的消耗呢?”

“一是将会盐、铁、铜、金、银等矿产收归国有来弥补不足;二是设立国家银行向民间借贷;三是建立国家垄断资本去投资矿产、丝织、农业、捕鱼等产业;四是建立陆路和路陆贸易路线,不是知道老师认为怎么样。”

“与民争利吗?”我道:“与民争利”。琴氏道:“想法不错,不过我要说的是税和赋是百姓的一种义务,如果把义务给免除的话,百姓将会懈怠……”

我心道:又来了。我连忙道“老师我知道你的意思了,税赋我不免了,我把所以税赋全线降低还不行吗?努力争做四有亲王”说完我起身赶紧走出了大堂,就这么先把框框给搞出来,以后随着自己的地盘扩大,以后再慢慢改吧,不是说量身裁衣吗?

接着我就开始对贪污腐败分子进行宣战,对他们进行大清剿,从上到下抓了二百一十五名官员,我痛心啊!把他们杀了我从什么地方找人顶啊。我直接派人把这些人及其家眷,共有数千人,押解到沓氏县帮助修建辽东码头及造船,这块的工作本交给赵思汉的,但是他一直随我出征,这次我给了他三千步骑镇守沓氏县并监督工程以及造船事宜。

除此在外还有工矿业的开矿,把在流入辽东的百姓及贫民都是廉价的劳动力,在襄平城内强行划分了一个工厂区,建立武器制作厂、毛纺织厂、工具厂,同时自把组织人力不建立千人的布厂和丝织厂,他们为我工作,我按天派发给他们粮食,上一天工就一份粮食,现在这些厂业在规模上以及工具上都还跟不上,所以在这个冬季战争一定要把刘彻拉到谈判桌上,至少要签一个停战协议什么的,好把精力放在发展上面,做到富民强兵。在一切都确定下来我就全权交给琴氏和那些墨家子弟了,现在也只有依靠他们了。

第89章 斗争序坠落第34章 使团第22章 夜第53章 辽北风云(一)第53章 辽北风云(一)第78章 罪(下)第37章 感情的积累序坠落第26章 冬(下)第59章 突出部战役(一)第34章 使团第100章 江南行(三)第44章 战辽东(一)序二现世第50章 怒(三)第56章 冰与火第一 卷结语第47章 招募第60章 突出部战斗(二)第7章 廷议第100章 江南行(三)第7章 廷议第89章 斗争第12章 游斗第22章 夜第110章 度假长安(一)第85章 出兵第68章 斗(六)第50章 怒(三)第32章 三大法宝第27章 备战第4章 外援第20章 统一战线第87章 上位第20章 统一战线第13章 痛角第80章 商团第73章 和(三)第36章 思后第65章 斗(三)第105章 王座之战(一)第17章 振动第15章 经棚开业第84章 盗亦有盗第46章 踪迹第39章 进程第十一 条救兵第62章 突出部战斗(四)第3章 聂壹第47章 招募第73章 和(三)第8章 战马邑第89章 斗争第110章 度假长安(一)第96章 决定第13章 痛角第20章 统一战线致歉信第4章 外援第98章 江南行(一)第102章 度假长安(二)第108章 王座之战(三)致歉信第43章 争第70章 和(一)第58章 试点第94章 徐乐何人第70章 和(一)第77章 罪(上)第一 卷结语第29章 上京第15章 经棚开业第7章 廷议第3章 聂壹第73章 和(三)第40章 羊皮书第47章 招募第97章 出航第99章 江南行(二)第5章 同盟第108章 王座之战(三)第94章 徐乐何人第104章 度假长安(四)第55章 辽北风云(五)第61章 突出部战斗(三)第58章 墨家与钜子第66章 斗(四)第97章 出航第31章 走私第81章 返京第94章 徐乐何人第44章 战辽东(一)第十一 条救兵第65章 斗(三)第28章 雪夜袭王庭第40章 羊皮书第40章 羊皮书
第89章 斗争序坠落第34章 使团第22章 夜第53章 辽北风云(一)第53章 辽北风云(一)第78章 罪(下)第37章 感情的积累序坠落第26章 冬(下)第59章 突出部战役(一)第34章 使团第100章 江南行(三)第44章 战辽东(一)序二现世第50章 怒(三)第56章 冰与火第一 卷结语第47章 招募第60章 突出部战斗(二)第7章 廷议第100章 江南行(三)第7章 廷议第89章 斗争第12章 游斗第22章 夜第110章 度假长安(一)第85章 出兵第68章 斗(六)第50章 怒(三)第32章 三大法宝第27章 备战第4章 外援第20章 统一战线第87章 上位第20章 统一战线第13章 痛角第80章 商团第73章 和(三)第36章 思后第65章 斗(三)第105章 王座之战(一)第17章 振动第15章 经棚开业第84章 盗亦有盗第46章 踪迹第39章 进程第十一 条救兵第62章 突出部战斗(四)第3章 聂壹第47章 招募第73章 和(三)第8章 战马邑第89章 斗争第110章 度假长安(一)第96章 决定第13章 痛角第20章 统一战线致歉信第4章 外援第98章 江南行(一)第102章 度假长安(二)第108章 王座之战(三)致歉信第43章 争第70章 和(一)第58章 试点第94章 徐乐何人第70章 和(一)第77章 罪(上)第一 卷结语第29章 上京第15章 经棚开业第7章 廷议第3章 聂壹第73章 和(三)第40章 羊皮书第47章 招募第97章 出航第99章 江南行(二)第5章 同盟第108章 王座之战(三)第94章 徐乐何人第104章 度假长安(四)第55章 辽北风云(五)第61章 突出部战斗(三)第58章 墨家与钜子第66章 斗(四)第97章 出航第31章 走私第81章 返京第94章 徐乐何人第44章 战辽东(一)第十一 条救兵第65章 斗(三)第28章 雪夜袭王庭第40章 羊皮书第40章 羊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