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廷议

公元前133年,龙城

军臣单于从王庭龙城出发一路上各部落的骑兵与这支匈奴征伐汇集,成千上万的匈妈骑兵,无数的牛、羊、帐蓬等辎重跟随其后,一股骑后洪流正向南方流动,目标-马邑。

公元前133年,长安

汉孝武皇帝刘彻,正看着挂着汉宫墙上的地略,并且让人不断标注各支汉军的驻守地,现在已知以及匈奴骑兵到的地点。整个汉宫气氛异常压抑。这是汉武帝刘彻在登基后第一次大规模的对匈奴用兵,刘彻紧紧的握着手,此战一定要全歼匈奴十万骑。

就在几个月前(即公元前133年,夏六月)雁门郡马邑县的豪强之士聂壹,通过大行令王恢向刘彻建议:";匈奴刚刚与汉和亲结好,亲近信任边境吏民,可用财利引诱他们前来,汉军预设伏兵袭击,这是肯定会打败匈奴人的妙计。"; 武帝刘彻经过思虑后在汉宫召集公卿讨论这个诱击匈奴大单于之计策的建议。

刘彻端坐大殿之上:";今天朕不想和你们谈关于人事的问题,想与你们谈谈关于匈奴的问题,你们应该知道了匈奴派了使者已经到了,要求汉朝再嫁一名真的公主给他们,当然了还要有大批的嫁妆,联今天想听听各位大臣位,对此事有为什么看法,但说无妨。";

刘彻环故四下大臣,尽然无一人对此事的发表意见,看来是打算让联先说,也罢";你们不说就由联来说,以此下去,联预感汉朝和匈奴之间不免会一场大战,卫尉李广";

李广立身而起";臣在";

";朕让你去打匈奴,你愿意去吗?";

";如果说打胡虏臣应该算是老资格了,二十年间,臣转战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与胡虏打过仗的地方,臣都在那里做过太守,臣自初掌卫尉以来少与匈奴交手,但臣只有一言,但凡陛下一声令下,臣必要上马兵至陛下所指之处";

刘彻看着李广心中十分欣慰,脸上也显露高兴的表情:";飞将军威武";

";程不识将军,你呢";

程不识不敢怠慢立身而起";臣以为,兵者乃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但卑将只是一个军人,只管执行陛下的命令,只管率军作仗,至于与何人作战与何人作战,这样的大事一切听凭陛下的命令";

刘彻对军方的态度是十分满意的,只要一下命令,军队便可开赴前线作战,让程不识坐下后,转而看向文官";各位将军的态度朕可以理解,朕也很想听听文官的意见";

";臣有话要说";随即王恢起身行礼,与那李广、程不识不同,作为文宫的他行为要得体多。这时候王恢起来给自己垫脚,刘彻很高兴。反而对田蚡不满,心想怎么说你是我舅舅,官居丞相,居然一句话也不说,就跟没有事一样。刘彻那个叫我火啊,回头在收拾你,转而向王恢";你王恢是见过匈奴的人,你早就该说了";

王恢会意";战国之初,代国保有它的全境时,北面有强敌匈奴的威胁,内受中原诸国军队的牵制,但仍然可以尊养老人,抚育幼童,按照季节时令种粮植树,粮仓中一直有充足的储粮,匈奴不敢轻易入侵。现在,凭陛下的神威,天下一统,但匈奴的入侵却持续不断,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没有别的,只是因为在于没有使匈奴恐惧罢了。我私下认为打击匈奴对国家有利";

御史大夫韩安国听到王恢此话起身立行礼道";我听说高皇帝曾被匈奴围困在平城,七天没能吃上饭;等到解脱围困返回都城之后,却没有愤怒之心。圣人有包容天下的器度,不因自身的私怒而伤害天下大局,所以高皇帝派遣刘敬为使臣与匈奴和亲,到现在已为五世的人带来益处。我私下认为不打匈奴对国家有利。";

王恢看着韩安国道";不对。高帝身披铠甲,手执利器,征战将近几十年,不向匈奴报复被困平城的怨恨,并不是因为力所不及,而是出于让天下人休息的仁心。现在边境经常受到匈奴侵扰,受伤战死的士兵很多,中原地区运载死亡士兵棺木的车辆络绎不绝,这是仁人所悲痛的事,所以说打匈奴是应当的。";

韩安国道:";不对。我听说善于用兵的人,让自己的军队温饱以等待敌军饥饿,严明军纪以等待敌军混乱,安居军营以等待敌军疲劳。所以,一旦交战,就会全歼敌人;一旦进攻敌国,就会攻破城防,经常安坐不动地迫使敌人俯首听命,这是圣人的作战方法。现在如果轻易地对匈奴用兵,长驱直入,难以成功;如果孤军深入就会受到威胁,齐头并进就没有后继,进军太快就会缺乏粮食给养,进军缓慢就会丧失有利的战机,还没有走到一千里,就会人马都缺乏粮食。这正是《兵法》所说:‘派出军队,就会被敌人擒获。所以我说不打匈奴为好。";

王恢道:";不对。我现在所说的打匈奴的方法,本不是征发军队深入敌境;而是要利用单于的贪欲,引诱他们到我们的边境,我们挑选骁勇的骑兵和壮士,暗中埋伏,用来防备敌军,谨崐慎地据守险要的地势,以加强防御的力量。我们的部署已经完成,有的军队攻崐打敌军左翼,有的军队攻打敌军右翼,有的军队阻止敌人前进,有的军7断绝敌人的退路,这样就肯定能擒住单于,必定大获全胜。";

不管韩安国怎么与王恢争辩,在刘彻的心里已经有决定,那就是采纳王恢的主张,这次的廷议只不过走走形式而以,只有这个韩安国当出头鸟,看人家田蚡坐着那里低头闭目,其它诸公都低头不语。刘彻看了看韩安国,怎么说呢,这个韩安国提出异议,虽然其中也有一定的道理,朕不能采纳。不过比起其它人文官看来表现是非常之好的。

最*议结束,刘彻采纳了王恢的主张。

就在本月,刘彻任命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大行王恢为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统率战车、骑兵、步兵共三十多万人暗中埋伏在马邑附近的山谷中,约定等单于进入马邑就挥军出击。

刘彻看着桌案上的地图用手指轻轻的点了点地图上的马邑";应该开始了";

第110章 度假长安(一)第82章 狩猎第110章 王座之战(六)第16章 右贤王第68章 斗(六)第99章 江南行(二)第67章 斗(五)第43章 争第77章 罪(上)第106章 王座之战(二)第109章 王座之战(四)第25章 冬(中)第73章 和(三)第93章 王庭(三)第108章 王座之战(三)第109章 王座之战(四)序二现世第98章 江南行(一)第82章 狩猎第97章 出航第5章 同盟第十一 条救兵第110章 王座之战(五)第8章 战马邑第80章 商团第47章 招募第45章 战辽东(三)第53章 辽北风云(一)第49章 怒(二)第4章 外援第1章 幸福生活第49章 怒(二)致歉信第53章 辽北风云(一)序坠落第10章 危局第30章 善后第55章 辽北风云(四)第55章 辽北风云(五)第26章 冬(下)第一 卷结语第22章 夜第40章 羊皮书第97章 出航第42章 双辽营地第2章 马邑第82章 狩猎第77章 罪(上)第80章 商团序三王子第十一 条救兵第27章 备战第32章 三大法宝第110章 王座之战(六)第46章 踪迹第6章 奔向幸福的大道序坠落第25章 冬(中)第12章 游斗第86章 增援第59章 突出部战役(一)第12章 游斗第86章 增援第58章 试点第2章 马邑第112章 梦幻与真实序坠落第48章 怒(一)第十一 条救兵第26章 冬(下)第55章 辽北风云(三)第67章 斗(五)第92章 王庭(二)第62章 突出部战斗(四)第27章 备战第10章 危局第41章 进攻第44章 战辽东(一)第58章 墨家与钜子第68章 斗(六)第56章 冰与火第39章 进程第23章 夫余第20章 统一战线第73章 和(三)第61章 突出部战斗(三)第15章 经棚开业第71章 和(二)第23章 夫余第106章 王座之战(二)第95章 造纸第61章 突出部战斗(三)第一 卷结语第64章 斗(二)第42章 双辽营地第32章 三大法宝第36章 思后第4章 外援第35章 绩优股第110章 王座之战(五)
第110章 度假长安(一)第82章 狩猎第110章 王座之战(六)第16章 右贤王第68章 斗(六)第99章 江南行(二)第67章 斗(五)第43章 争第77章 罪(上)第106章 王座之战(二)第109章 王座之战(四)第25章 冬(中)第73章 和(三)第93章 王庭(三)第108章 王座之战(三)第109章 王座之战(四)序二现世第98章 江南行(一)第82章 狩猎第97章 出航第5章 同盟第十一 条救兵第110章 王座之战(五)第8章 战马邑第80章 商团第47章 招募第45章 战辽东(三)第53章 辽北风云(一)第49章 怒(二)第4章 外援第1章 幸福生活第49章 怒(二)致歉信第53章 辽北风云(一)序坠落第10章 危局第30章 善后第55章 辽北风云(四)第55章 辽北风云(五)第26章 冬(下)第一 卷结语第22章 夜第40章 羊皮书第97章 出航第42章 双辽营地第2章 马邑第82章 狩猎第77章 罪(上)第80章 商团序三王子第十一 条救兵第27章 备战第32章 三大法宝第110章 王座之战(六)第46章 踪迹第6章 奔向幸福的大道序坠落第25章 冬(中)第12章 游斗第86章 增援第59章 突出部战役(一)第12章 游斗第86章 增援第58章 试点第2章 马邑第112章 梦幻与真实序坠落第48章 怒(一)第十一 条救兵第26章 冬(下)第55章 辽北风云(三)第67章 斗(五)第92章 王庭(二)第62章 突出部战斗(四)第27章 备战第10章 危局第41章 进攻第44章 战辽东(一)第58章 墨家与钜子第68章 斗(六)第56章 冰与火第39章 进程第23章 夫余第20章 统一战线第73章 和(三)第61章 突出部战斗(三)第15章 经棚开业第71章 和(二)第23章 夫余第106章 王座之战(二)第95章 造纸第61章 突出部战斗(三)第一 卷结语第64章 斗(二)第42章 双辽营地第32章 三大法宝第36章 思后第4章 外援第35章 绩优股第110章 王座之战(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