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三大法宝

在这个世界中有违法的就有执法的。就像有小偷就有抓小偷的片警。天啊为什么会这样啊,大家都不过是混口饭罢了,何必呢。

现在由我在北方发起的走私运动大越演越烈之势,而且走私之物应有尽有,开始只是一些胆大无法无天之徒参与,后来现边民在做,在这几个月的时间更有大背景的商贾也参与其中,他们组织严密,连军队都有人,走私的品种更加繁多。

做北方诸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韩安坐镇右北平,指挥调度各郡的都尉和太守,白天紧关城门到晚上才偶打开城门,边关除了必要给养,要塞一般不开城门,边关的哨所和关口现在检查来的最多就是往于两境的商人,也只有这些商人敢穿梭两境之间,韩安国也因此雇佣了一些的商人向北方做侦察,了解边关匈奴人的情况,这也是他唯一可以获得北方情报的途径,所以对商人他也就网开一面了。

但是最近边关以及商人中自己的亲信向他汇报了一些情况,在冬季的这段时间,有大批边民和不法之徒来往于汉境与匈奴边境之间,并且边关守边的快马送的消息看在自己所防守的北方边境有一些匈奴骑兵在活动。

随着冬季的慢慢的结束春节的来临,这些来往更加密切,已经到了让人无法容忍的地步,从守边的将官发来的木简来看,有人尽敢将盐铁运给匈奴人,最近一块木简显示有人偷运汉军装备给匈奴人,其中包括汉弩,马甲,甲胄等。

韩安国颤抖着看着这些书简,然后重重的把扔在了地方,来回在屋时踱步,因为走私主要发生在自己所管辖的北方诸郡,这种无耻的走私行为,已严重的触犯了国家的法律,动摇了社会的根基,破裂了安定繁荣的大环境,这种能在短短数月发展到如此大的规模走私,一定要扼杀在摇篮中。对于韩安国来说唯一对付这种走私的办法只有更加疯狂加大查摆的力度,如果有必要造它两个无人区……

走私的好处让我这些日子笑的合不拢嘴,天天抱着大把大把的黄金失眠。。

在我看来匈奴也好,汉人来说他们的愿望应该是一样,想过自由而安定的生活,但是统一阶段意识已经把他们的意识给淹没了。不过在我看来不管匈奴人、汉人、胡人都能在这个和谐的生活中一起。但是不知道有一天我能不能战胜隐藏在自己内心的贪欲,不过我现在我内心中的确有了那一点点财富和权力向望,现在我的一个手指就可以一个人命运,不应该准确的说是千年后的历史。

现在我的生活那真是太惬意了,出门有跟班,吃喝不用自己用人,现在闲着没有事就数数钱,要不然就在无境的大青原驰马狂奔。我现在越来不想和汉朝开战打破这种平静,因为平静就是幸福,这就是我最近新发现。

南方汉境查摆是越来越厉害,我可以明显的感觉来往两地商人越多越少,而我的货堆积如山却无法运入汉地,这使我无法忍受,真不明白那些汉朝人在想什么,睁一眼闭一眼不就行了。我走私也不是为了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这些人啊,嫉妒,嫉妒我,明显的是嫉妒我。

我派出到南方的使者去谈判了但是我已经等不及了,我要让他们知道一点,如果他们不重新开放关市,我就只有开战。本打算去单于王庭看来只好放缓行程了,至少在去王庭之前把这里的安排一下。关市不开,走私又不顺畅,这不是要副我跳墙。

我曾记得有一位伟人曾经说过,二手都要抓二手都要硬。一万铁骑,一万铁骑,我毫不犹豫的我的命令我军队分数十股南下,沿途消灭所有汉军哨所和关卡,顺便打下一、二座县城,别什么都抢,先抢官府,抢粮他,抢武库,抢银行,抢商铺,抢书苑,接着就可以全回来了。

在汉朝这个商人都会受轻视,但是有不能没有他们,但在对大匈奴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在这里都是牧民。光有牧民不行,要士农工商全面发展,全面进步,全面突破。移民,一定要从汉朝移地民过来,但是汉人没有事跑到匈奴来干什么,而且在这里他们的生活也不比在汉地好多少,在这唯一比汉地好的地方就是这时没有农民,可是算是冷门专业,还是暴冷那一种。

我从不相信一个国家是铁板一块,国中的人民都有着同一种信念。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就有了多,我们不去尝试,不去探索如何能成果呢。所以我决定南民北调计划。我的法宝有三样:标语、口号、大字报。

我发现后人发明的标语和口号真是太棒了,加上大字报简真就是绝配,也不知道是谁先搞出来。不置顶加精根本就是没有天理。在汉边界上大量的标语和口号都用特大号汉字树立大在边界,大字报甚至都贴到北方诸郡县城的城门上,加上广泛走私商人拥护和支持,我的标语、口号和大字报没有想到能进入城市里。激动啊。5555555。

这三样法宝的出现使汉军防不甚防,城中的还好办,城外我野外的就并不想了,野外去拆除这些东西玉可怕了,连黑夜去干这事都不是那么安全的。

我标语的借鉴当年美国鼓励人去西部拓荒的语言,我也认为这还是有一点吸引的,一文钱就可以在匈奴拥有自己的千亩良田,三年免息贷款,无偿提供所有耕牛和农具,税收为三十一,满三年者转为匈奴国籍,享受国民最低生活社会保障。口号也是我想出来那就是,汉匈一家和谐发展,携手共创太平盛世。

这些标语和口号用汉字在巨大木板书写好后,耸立在边界线上。同时我还以边界设立了移民办公室,第一批自愿可以领取一年生活保障,限前一百名。

口号是什么,口与就是喊出来,喊的多时间长的就是真的了,这倒不是我认为这些都是假的,至少我不觉得这完全都是真的。对于拥有自己的良田的渴望使这些汉人冒险走出了城门,然后他们在匈奴境内得到了他们的土地,也许这就是汉人的土地情结,一时就有数千汉民自愿进行匈奴开垦,那些多的不能再多的荒地终于有用处,一百名的限额一下就用光了,移民处只好私自加增加了一百名,当然也有混水摩鱼,不过匈奴这边好进不好出……,不然的话怎么叫两手都要硬呢。

武力和政治向来都是兄弟。南下的大军很快就按照下达原指令,很好完成了任务,所有部分向右北平集结。数千的俘虏也同时带到右北平释放了,同时我的第二批使者向右北平首府平刚驰去,我向汉朝伸出橄榄枝,他们不接受,就只有用战争来决定了,在现在看来汉军还是处在防卸中。

收买也是不可少手段,对于戍边的将军来说这是一种煎熬,戍边的生活不但苦而且还有极有生命危险,而且在这个时期,匈奴人心血来潮来一次,总之是高兴也来,不高兴也来,输了钱就来拿一点,赢了钱就来消费一下,匈奴骑射手太恐怖了,老兵位都不愿到野外,除非没有吃了没有办法到外打打点野外或者有有不能不出去的理由,否则打死也到野外。所以这里下层军士更容易被收买,在金钱面前以前再怎么有原则的人,也会把它放在一边,肯定的是一定不是在身边。私下的秘密协定在北五郡中的最低层达成了,只要不走私武器、盐铁等朝廷管制物品,商队可以不必受到任何盘查就可以出关,至于匈奴骑兵那是他们马背上的兄弟。

现在的韩安国头大不已,他所能做的只能是盘查,盘查,再盘查。在他想如何接待我的使者时,我已经在去王庭的道路了上。数十日后我就座在了单于王庭的大帐里,这次我没有带去一头牛羊和马匹,但是却带来他们想象不到的大量布帛、玉器、茶叶等汉产高级奢侈品。丘林通海进一步从王庭内所传的话,一切都搞定了,就等着升官吧,一切OK了,听到这个苍鹰给我带的这个消息,我笑的更加猖狂了。啊~~哈~~~哈……

来到了大草原后我礼节上人先去见了左蠡王伊稚斜,我热情的欢迎我,对于当初他帮助无法想法我收为他的部下,半年后我成功了正如我当初所言的,我有了自己的部族,且有万骑,在东方已然成为实力派人物。当然我还是一如既往的答应帮助他,成立他得力的手下。现在于单虽然是左贤王是大单于的合法继承人,与吐伦刺一谈之后,我对血统的了解后,我发现军臣让于单当大单于真是有一点不太合适,而于单注定要被伊稚斜从单于位子上赶下来,我即使有实力在七年后帮助于单成为大单于,那还不如由我自己来当呢!对于另一个对单于有巨大影响的中行说好像在这件事也无能为力,不过要说过四角王中乘员,我现在已见到了三个,说能力真的没有人能超过伊稚斜,并且他的两撇小胡子实在是太帅了--陆小凤,我发现我的联想如此丰富。

军臣决定让于单作为他继承人,他的枕边人一定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我去见了南宫夫人,未来伊稚斜的老婆,当然娶自己的哥哥的老婆在匈奴很正常,即使在汉族王朝也是很正常的。南官夫人没有多大的变化,我这次带给他了大量的礼物,从书籍到器皿等,她则抱我送给一把古琴的哭了起来,不会思念汉地了吧,在汉朝有不少远嫁到西域的公主不少都是郁郁而终,譬如王昭君就是这一典型,活到一大把年较往往等要求回到故乡去。唉……,不想我到这里半年多的时间,我已经不再去想去了,因为我已不记得我父母长什么样子。离开南宫夫人大帐我又去了实力级人物大单于的皇后(大阙氏),他虽然没有南宫夫人的美丽,也没有南宫夫人保养那么好,但是却给一种很亲切的感觉,在我进献了大量的礼物后她召见我。

我深刻的了解在政治斗争一定站对队伍。进了大帐后大阙氏只有关心问了我生活及近来的情况,拉了拉家常然后我主动退出去。在这种情况下我就省去了关于混邪牙王的事,这些小事就让她老人家身边的去咬耳根去吧。混邪牙王及其他的家庭成员也被一同带到王庭,我直接把人交给了于单。于单是左贤王,包括我在内都是他的下属,对于我行为于单狠狠的批评了,但是他是一个孝顺的好孩子,临走时对我保证会尽力帮助我的。

我暗想要不要你帮助我都无所谓,切,我已经都内订了亲王了。

次日后得到了军臣大单于的召见,对我这次运到王庭的大量财物,大单于基本上还是满意的。当然我也没有忘了给混邪牙来了盖棺定论,对于东方的情况我作了详细的说明,并且举出人证和物证证明他贪桩枉法,截留进贡物资挥霍的事实等等十大罪状,没有等混邪牙进大帐做陈辩词就被砍了,其家人被送往了北方,我估计那里应该是西伯利亚。

嘘~,还是当有钱人好啊,怪不得在美国没有坐牢的亿万富翁。唉,我才搞了二、三个月的物流就挣了这么多,如是等到伊稚斜造反,我相信自己一定是全中国NO.1。

军臣在大帐内封我为休旬王代替原来的混邪牙王征收东部进贡的事务。之后说了些勉励我的话。而此时的我根本没有把他的话听在耳里,我心里所想的是那远边去汉朝的使者情况。

第83章 围捕第24章 冬(上)第56章 冰与火第52章 怒(五)第55章 辽北风云(三)第80章 商团第十八 年公元前133年的第一场雪第96章 决定第37章 感情的积累第104章 度假长安(四)第89章 斗争第19章 林北贵客第108章 王座之战(三)第110章 度假长安(一)第110章 王座之战(五)第97章 出航第103章 度假长安(三)第74章 和(四)第103章 度假长安(三)第15章 经棚开业第15章 经棚开业第47章 招募第25章 冬(中)第30章 善后第110章 王座之战(六)第43章 争第73章 和(三)第70章 和(一)第67章 斗(五)第71章 和(二)第100章 江南行(三)第79章 谈和第45章 战辽东(三)第58章 墨家与钜子第109章 王座之战(四)第104章 度假长安(四)第56章 冰与火第106章 王座之战(二)第83章 围捕第99章 江南行(二)第92章 王庭(二)第103章 度假长安(三)第85章 出兵第83章 围捕第5章 同盟第88章 出访高句丽第17章 振动第33章 奔小康第35章 绩优股第45章 战辽东(四)第58章 试点第92章 王庭(二)第51章 怒(四)第80章 商团第105章 王座之战(一)第83章 围捕第25章 冬(中)第110章 王座之战(五)第63章 斗(一)第110章 王座之战(六)第27章 备战第1章 幸福生活第1章 幸福生活第95章 造纸第89章 斗争序三王子第21章 妹妹第十一 条救兵第89章 斗争第45章 战辽东(四)第十一 条救兵第93章 王庭(三)第23章 夫余第69章 斗(七)第27章 备战第16章 右贤王第58章 墨家与钜子第45章 战辽东(四)第102章 度假长安(二)第12章 游斗第83章 围捕第104章 度假长安(四)第39章 进程第96章 决定第29章 上京第66章 斗(四)第45章 战辽东(二)序三王子第一 卷结语第29章 上京第69章 斗(七)第1章 幸福生活第6章 奔向幸福的大道第80章 商团第4章 外援第71章 和(二)第10章 危局第35章 绩优股第13章 痛角
第83章 围捕第24章 冬(上)第56章 冰与火第52章 怒(五)第55章 辽北风云(三)第80章 商团第十八 年公元前133年的第一场雪第96章 决定第37章 感情的积累第104章 度假长安(四)第89章 斗争第19章 林北贵客第108章 王座之战(三)第110章 度假长安(一)第110章 王座之战(五)第97章 出航第103章 度假长安(三)第74章 和(四)第103章 度假长安(三)第15章 经棚开业第15章 经棚开业第47章 招募第25章 冬(中)第30章 善后第110章 王座之战(六)第43章 争第73章 和(三)第70章 和(一)第67章 斗(五)第71章 和(二)第100章 江南行(三)第79章 谈和第45章 战辽东(三)第58章 墨家与钜子第109章 王座之战(四)第104章 度假长安(四)第56章 冰与火第106章 王座之战(二)第83章 围捕第99章 江南行(二)第92章 王庭(二)第103章 度假长安(三)第85章 出兵第83章 围捕第5章 同盟第88章 出访高句丽第17章 振动第33章 奔小康第35章 绩优股第45章 战辽东(四)第58章 试点第92章 王庭(二)第51章 怒(四)第80章 商团第105章 王座之战(一)第83章 围捕第25章 冬(中)第110章 王座之战(五)第63章 斗(一)第110章 王座之战(六)第27章 备战第1章 幸福生活第1章 幸福生活第95章 造纸第89章 斗争序三王子第21章 妹妹第十一 条救兵第89章 斗争第45章 战辽东(四)第十一 条救兵第93章 王庭(三)第23章 夫余第69章 斗(七)第27章 备战第16章 右贤王第58章 墨家与钜子第45章 战辽东(四)第102章 度假长安(二)第12章 游斗第83章 围捕第104章 度假长安(四)第39章 进程第96章 决定第29章 上京第66章 斗(四)第45章 战辽东(二)序三王子第一 卷结语第29章 上京第69章 斗(七)第1章 幸福生活第6章 奔向幸福的大道第80章 商团第4章 外援第71章 和(二)第10章 危局第35章 绩优股第13章 痛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