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庆功仪式

继鄢城之后,林玧琰再次率军一路北上,没有众多的荆地百姓拖缓行军速度,尤其是军队驻扎在当地,对于当地的粮食消耗简直是灾难性。

林玧琰未作多少停留,每到达一县,便是调拨给那县足够的荆民,让其安置,近百万人聚集在柘城的时候,每日消耗的粮食简直是可以用恐怖来形容,但是分化到各县之后。

多者上万人,少者数千人,这般分化之后,粮食的消耗较之原先只消耗了一至两成的路程上迁徙的粮食,但是确实能够凭借如今大秦麾下的人口足以是负担起这么多的荆民休养,一旦是熬过了这两年,这些人口的增长,必定是成为当地赋税增长的巨大动力!

但如今看来,还只是巨大的累赘而已。

范宣说的没错,大秦收拢几乎是如此之多的百姓,几乎是拿大秦的国运来作对赌。

待自襄阳离开后,饱食了一顿的士卒再次和百姓而上,渡过了襄水,便是到达了大秦的南阳郡。

而此时随着羽林军北上至南阳的百姓,还有十万多众。

荆民之中的老弱早已经是就近安置在长沙北郡,稍年长一些的便是安置在了江夏和南郡。

随军北上至南阳,跋涉了数百里的漫漫长路,成功到达南阳的百姓,不是青壮,便是二八年纪的女子。

他们的年轻力壮,将会直接推动南阳的田事生产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也会是促成南阳的人口激增,让人口数量稍显稀疏的南阳郡人口密度可以在五年之内,比拟中原!

到了宛城之后,安置这些荆民最多的乃是上林苑,毕竟上林苑乃是嬴姓林氏的族地,十万荆民的涌入,上林苑最起码扩张两倍以上,连如今的泌阳、淯阳等地都是要划入上林苑之内。

到了樊地以后,一切就是有着大秦官府的官吏料理,地方的守戍兵卒亦是护送这些兵卒前往上林苑,林玧琰亦是率领着羽林军先行赶赴回去宛城。

早在路过淯阳的时候,宛城便是派来了使者知会林玧琰,秦公和韩相已经是在宛城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羽林军将士留在上林苑内休整两日。

大秦举兵南征开拓的疆域,几乎是亘古未有,整个江北之地,凭着大江天险亦是可以保证南境的安宁,而且日后大秦的南境亦是会成为了大秦的粮仓。

占据了江北之地,这便是意味着大秦有着和中原强雄扳手腕的能力,秦公欣喜之余,即便是如今宛城之内并未多少存粮,为了嘉奖三军将士,宣扬大秦的文功武治,秦公亦是准备了这场盛大的庆功宴。

“大秦,的确是需要一场盛大的庆功宴来震慑北方强敌!”

林玧琰也是猜到了秦公的用意,故此才是点了点头,交代了使者几句,便是就近安扎在上林苑。

数日后,洗漱一番完毕的羽林军将士亦是受到了来自上层将领的诏令:宛城,聚集了数以十万计的大秦百姓,等待着羽林军进赴宛城。

房德虽是心高气傲,但亦是认为此番南征兵马之中羽林军资格最老,甚至是襄阳军和云梦军,曾经都是羽林军的手中建立起来的,但是此番南征,羽林军的战绩不可不谓硕硕战果,但是一对比那云梦军以一当十的陌兵营,摧枯拉朽的投石车,皆是让羽林军黯然失色。

是故在接收到宛城的消息之后,房德也是在公子琰的授意之下,前去派人邀请了云梦军和襄阳军两支兵马,至于汉水军因为路途遥远,随军北上的也有一些汉水军的军吏,故此只是知会了汉水军一声,余者便不强求派兵到来了。

嵇狩和陈之庆也是知晓此次宛城庆功乃是宣扬大秦武力的时刻,尤其是在可以证明麾下军马的时刻,故此在接到公子琰的消息之后,两者皆是派遣了一支千人左右的精锐日夜赶赴到南阳境内。

宛城,因为大秦官府的刻意宣扬,那些在北疆镇守的老秦人部落,也是一一派遣了大量族中的青壮前来了宛城,一观南征兵马的冲天豪气,除此之外,还有大量各国商贾,亦是让宛城之内拥挤异常,需要禁卫军戒严。

幸亏也是当初修建宛城的时候,路道建设的够宽,这才是两边站满了人影,中间也能够留下足够的路道,供大军穿行走过。

“是秦军!大秦的军队!”

人群之中不知何处传来了一声,众人皆是凭着目光远望去,果然天际出现了一列秦卒,随后也是看着其后乃是一列又一列的秦卒,如同潮水一般向着宛城之内涌来。

“某……从未见过有如此规整的军队!”

数千人整齐一致的步伐,亦是让旁边观看的秦民感叹,那人群之中还有不少的外国商贾,他们还有另一个暗地里的身份,即是各自诸侯国的细作,他们常常是为各自的雇主提供着消息。

自秦国入盟新蔡会盟之后,亦是让中原有些许震动,秦国……这个西陲戎国不是被数十年前的晋魏氏达到亡国了么?

新蔡会盟之后,韩国,魏国这些在中原举足轻重的诸侯国亦是对这几乎是一夜崛起的秦国,产生了兴趣或者是忌惮之意,这亦是如今诸侯之中的“间谋”,比如说齐国的朝堂之上,名为齐臣实为魏僚的人数并不在少数。

“乃是羽林军!公室的私军……亦是大秦数年间崛起的一支强军!”

秦人看到羽林军的军容亦是有些兴奋,改建之后,这支军队的老秦人一度达到了七成左右,尤其是在立下了战功之后,不少外籍的羽林军士卒皆是被赐予了老秦人的身份。

这支军队乃是老秦人的骄傲,即便是事实上和纯种老秦人并无多少关系,但北疆的老秦人一说起这支羽林军,亦是拍着胸脯说道:“羽林军乃是某老秦人组成的军队。”

羽林军乃是有着五千之数,皆是军中孔武有力的壮士,即便是站在凌云台上的秦公亦是这支军容整齐却是无形之中透露着阵阵杀气的羽林军士卒,亦是十分激动,甚至是忍不住磨挲手掌,想要亲自执掌这支军队战场杀敌。

“羽林军得胜而归,奉还君上大秦旌旗!”

房德亦是策马领着数十人,将当初秦公亲手赐下的旌旗高高举起,然后再次列开阵形,朝着秦公奉还旌旗。

秦公还是忍住了心底涌动的激昂之情,当下道:“为孤羽林壮士敬酒!”

顿时,亦是有着数千名老秦人亲手端着这些秦国的烈酒送到了这些将士的面前,这些老情人,有年过六旬的老者,也是不过十岁的稚子,但是他们身上流淌着真正地老秦人血脉,亦是决定着这是一群虽是能够奔赴沙场征战的无畏之卒!

“尔等做的比老某这一辈子的老秦人好过太多!”

羽林军的辉煌战绩,亦是让这些老秦人神情激动,老秦人极为重视同袍之情,只要是老秦人的后辈,这些老秦人之中的老卒往往能够视为己出,尤其是看着这一群为他们脸上增光的老秦人子弟,亦是让这些老者十分激动,亲切的抓住这些后辈子弟的手臂,夸赞道。

这一刻的羽林军将士没有军纪来形容,那些将士也是大笑着对老秦人的老者和稚子说着南境杀敌的经历,亦是让老秦人的老者露出来欣慰的神色,也是让年幼的稚子露出来极为向往的神色。

秦公亦是下了凌云台,自羽林军主将房德的手中接过了象征了老秦人赫赫战功的旌旗,亦是扶着房德说道:“房将军,辛苦了!”

房德乃是实话实话:“老将非是谦虚,但此战首功当是秦公子琰殿下,羽林军南征表现不尽人意……”

秦公止住了房德继续说下去:“已经是足够好了!”

继羽林军之后,南郡的襄阳军亦是前来了一支千人队,此次南征,襄阳军的战功丝毫不比羽林军少多少,尤其是鄢城一战,先期的准备几乎是熟悉南郡地势的襄阳军准备的,从而拔出来大秦南征途中最难够拔出的一根钉子!

周围也是消息灵通的老秦人知晓了鄢城之战,当知晓这支前邓组成的军队创下了鄢城之战这战绩,亦是一副肃穆之色,襄阳军之中虽并非是老秦人,但乃是秦人!

最后,乃是云梦军。

“这就是以数百精锐挡住了楚国数万楚卒的云梦军?!”

不得不说,大秦南征,这支名义上乃是秦公子赢琰的嫡系军队,表现的极为抢眼,自始至终,这支军队只要是出现在了战场之上,便是能够轻易之间盖过了其它军队的风头!

人群之中,亦是有这么一群人,原先的时候他们还能够保持古井无波的脸色,但是听闻周围老秦人的交谈声,脸上的惊讶之色不可阻挡的浮现了出来,看着这云梦军,也是露出来了极为忌惮的神色。

毫无意外,他乃是来自其它诸侯国的细作。

“当将秦楚之间的战事传回国内,好让将军们有所准备了……”

第七百一十八章 中阳山反击第五百一十一章 柏举之战第四百六十二章 伐交之策第五百四十五章 巴氏之富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秦国事第一百八十四章 南阳事变第六百七十三章 探病第五章 度量衡第七百三十二章 谋取第四百八十一章 天子之惧第一百九十九章 奴隶处置第五百七十三章 内宫晚宴第三百九十三章 桓羽应战第七百七十章 新制推行第四百七十五章 言尽意现第一百七十三章 前往北境第四百三十三章 江筑回乡第五百一十七章 申包胥入秦庭第六百八十二章 各出手段第五十七章 粮烟四起第十九章 莒府深谈第一百一十三章 登徒子?第七百七十七章 老秦动态第七百五十三章 临终第七百九十二章 范离至秦第七百六十章 包藏祸心第五百二十一章 范离入郢第五百八十章 琰肆见面第二百二十四章 新秦宫蓝图第七百八十八章 初元七年第七百八十二章 初元四年第四十一章 城防营营啸第二百零六章 南阳巨变!第七百三十九章 破魏之策第六百八十二章 各出手段第一百四十九章 火烧南梁第十章 推行新制第四百一十四章 秦荆密盟第四百七十六章 张宜献计第六百一十八章 安邑附降第一百七十六章 迎回鲁阳(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芈云到访第四十七章 上报田税(三)第八十章 进军南郡(上)第六百三十章 异变突生第七百七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六百四十六章 公君顾虑第五百八十三章 意动第三百七十九章 郢都应对第二百零九章 芈云离去第四百二十九章 交战之中第三百九十六章 芈负降楚?第一百六十章 变法图强第五百一十九章 魏王之虑第一百一十八章 宛城反应第一百七十一章 索要兵权第五百章 到来江陵第一百零六章 寿王返阵第七百八十六章 拓边五岭第二百九十三章 陇东落幕第三百九十九章 芈负回郢第一百五十三章 战后各态第五百一十四章 嬴肆归秦第六百二十五章 首战河西军第五百一十二章 徐州会盟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柱国熊纪第五百一十五章 徐州落幕第四百六十八章 公塾体系第三百零四章 内朝新政第七百五十九章 魏齐请谈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秦反击第七百二十九章 韩庭第四百六十四章 东宫新部第四百六十四章 东宫新部第三百零一章 宣政殿对问(上)第六十章 柘王之计第五十四章 升帐议事第六百九十章 伐秦七月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秦州试第六百二十章 震惊老秦(一)第六百九十三章 识破玄襄阵第三百一十六章 扩充宛城第六百二十四章 魏卒败因第四百二十四章 秦楚开战第五百六十二章 父子议政第二百一十八章 先发制人【二合一】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秦宣后第八百一十四章 秦赵开战第一百零九章 寿王归城第一百七十九章 到达随都第三百六十九章 屈平妥协第二百二十三章 反应第三百四十三章 献计第七百四十章 逄涓用兵第七百二十三章 “食子”第四百零九章 密夺郢都第六十一章 杀锏出现第一百四十章 意外来援第一百一十六章 东窗事发第三百九十六章 芈负降楚?
第七百一十八章 中阳山反击第五百一十一章 柏举之战第四百六十二章 伐交之策第五百四十五章 巴氏之富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秦国事第一百八十四章 南阳事变第六百七十三章 探病第五章 度量衡第七百三十二章 谋取第四百八十一章 天子之惧第一百九十九章 奴隶处置第五百七十三章 内宫晚宴第三百九十三章 桓羽应战第七百七十章 新制推行第四百七十五章 言尽意现第一百七十三章 前往北境第四百三十三章 江筑回乡第五百一十七章 申包胥入秦庭第六百八十二章 各出手段第五十七章 粮烟四起第十九章 莒府深谈第一百一十三章 登徒子?第七百七十七章 老秦动态第七百五十三章 临终第七百九十二章 范离至秦第七百六十章 包藏祸心第五百二十一章 范离入郢第五百八十章 琰肆见面第二百二十四章 新秦宫蓝图第七百八十八章 初元七年第七百八十二章 初元四年第四十一章 城防营营啸第二百零六章 南阳巨变!第七百三十九章 破魏之策第六百八十二章 各出手段第一百四十九章 火烧南梁第十章 推行新制第四百一十四章 秦荆密盟第四百七十六章 张宜献计第六百一十八章 安邑附降第一百七十六章 迎回鲁阳(上)第三百七十五章 芈云到访第四十七章 上报田税(三)第八十章 进军南郡(上)第六百三十章 异变突生第七百七十九章 柳暗花明第六百四十六章 公君顾虑第五百八十三章 意动第三百七十九章 郢都应对第二百零九章 芈云离去第四百二十九章 交战之中第三百九十六章 芈负降楚?第一百六十章 变法图强第五百一十九章 魏王之虑第一百一十八章 宛城反应第一百七十一章 索要兵权第五百章 到来江陵第一百零六章 寿王返阵第七百八十六章 拓边五岭第二百九十三章 陇东落幕第三百九十九章 芈负回郢第一百五十三章 战后各态第五百一十四章 嬴肆归秦第六百二十五章 首战河西军第五百一十二章 徐州会盟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柱国熊纪第五百一十五章 徐州落幕第四百六十八章 公塾体系第三百零四章 内朝新政第七百五十九章 魏齐请谈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秦反击第七百二十九章 韩庭第四百六十四章 东宫新部第四百六十四章 东宫新部第三百零一章 宣政殿对问(上)第六十章 柘王之计第五十四章 升帐议事第六百九十章 伐秦七月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秦州试第六百二十章 震惊老秦(一)第六百九十三章 识破玄襄阵第三百一十六章 扩充宛城第六百二十四章 魏卒败因第四百二十四章 秦楚开战第五百六十二章 父子议政第二百一十八章 先发制人【二合一】第五百六十九章 老秦宣后第八百一十四章 秦赵开战第一百零九章 寿王归城第一百七十九章 到达随都第三百六十九章 屈平妥协第二百二十三章 反应第三百四十三章 献计第七百四十章 逄涓用兵第七百二十三章 “食子”第四百零九章 密夺郢都第六十一章 杀锏出现第一百四十章 意外来援第一百一十六章 东窗事发第三百九十六章 芈负降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