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返归宛城

八月中旬,聚集在柘城的百姓军民居然是达到了近百万之数,楚国作为大秦退兵的补偿十万石粮食几乎是耗费不过半个月的时间,林玧琰也是颇为无奈,匆匆清点了一些投奔大秦的荆民之后,便是让其随军前往南郡、江夏安置。

南郡和江夏两地的成熟大秦官吏体系能够将这些数以百万计的荆民造成了遗患减成最小,但也是轻易预见,未来南郡和江夏的郡府以及各地的县治必定是会超负荷运转,这也是预示着去岁大秦招贤试招揽的中原士子的潜力必定是遭受了极大的考验……甚至是压榨。

大秦留数月前因为赫赫战功被大秦授予了上将军的伍康为主将,原新野军上将军关宁为副将,率领五万汉水军驻扎在大秦南境,沿着浩浩汤汤的大江布防。

大秦亦是将甘鱼口以南,大江以北这一狭长且富饶的区域独立成为一郡,名称乃是“长沙北郡”。

“长沙北郡……”林玧琰也是瞧着这从宛城飞奔过来的称谓,也是不可捉摸的点了点头,随即看了最后一眼大江。

看来君父眼中的大秦南境边疆绝非是止步于大江……

作为长沙北守的范宣也是没有多少意思,范宣乃是朝堂之上深受国相韩悝看重的法家人才,可以看得出来,即便是韩悝,也是认为荆地之民乃是无知愚昧之民,需要进行法治,故此才是将范宣外派长沙北郡作为了大秦南疆的内政之臣,宣扬大秦的法治。

范宣亦是骑着马,或许是马术尚不娴熟,所以稍稍有一些不稳,待稳住的马身,才是抬起头看着那诸军前头的林玧琰,拱了拱手:“宣在此恭送公子殿下!”

范宣的神情有些触动,按理来说,这位殿下本来的意思也是想要在看着大秦将大江防线打的固若金汤才肯离去,眼下这般匆匆离去倒并非是似楚国那般都邑遭受到了攻击,而是因为缺粮!

正是因为缺粮,公子琰殿下才是不得不返回大秦本土,除了那些作为消耗粮食的主力秦军士卒以及随行的隶人民夫,还将大量的荆民前往了南郡和江夏安置,一下子就是让范宣的重担减少了一半,但大江彼岸的荆民亦是源源不断的涌向了大秦境内,亦是让范宣倍感压力。

林玧琰也是注意到了范宣不怎么娴熟的马术,也是笑着说道:“范公的马术看来并不精湛,待某回到宛城之后,必会协助君父休养生息,届时将会为范公打造一副车驾送过来!”

范宣拱了拱手,这位秦公子殿下亦是出乎了范宣对雄主的认识,常常是听闻中原那些公子有素来仁义之名,但是如今看这位秦公子殿下,范宣亦是有感于其仁义乃是有明主之姿。

“大秦南境安危以及身后数以百万计的大秦百姓就依托于范公与诸多汉水军将士了!”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汉水军之中的老秦人极少数,但是对于这一句秦风极为熟悉。

秦风无衣低沉而又深厚的吟唱着,林玧琰的目光扫过了诸多将士,终是回过头来看着大秦将士,高声道:“诸将士,得胜还乡!”

“得胜还乡!”

在汉水军将士吟唱着秦风无衣之中,羽林军、襄阳军、云梦军三军将士亦是爆发着最为高潮的喝彩声,得胜还乡乃是这些士卒南征最大的渴望,去岁便是入军准备南征,一岁过后,或许家中的双老也是老了一些,孩子又高了一些,这些士卒迫不及待的想要返归乡中,带着南征途中立下的赫赫战功,衣锦还乡!

羽林军、襄阳军、云梦军在此次南征的途中损伤极小,那些极小的伤亡也是近来在长沙北郡休养之中,弥补进了作战勇猛建立了些许战功的隶卒。

九万的大秦将士,其中还夹带着数十万的百姓,徐徐北上,南郡和江夏郡知晓迁过来如此之多的百姓,虽是知晓其中的艰难,但也是硬着头皮划出来各个县治的容纳人口,安置这些随军北上的百姓。

过了甘鱼口之后,嵇狩率领的云梦军便是分出了军队,走新市、竟陵返回江夏,对于其它两只兵马,嵇狩所率领的云梦军任务乃是最为轻松的,三十万的百姓,新市安置一部分,竟陵周围数县安置一部分,带到江夏北部的乃是极少数。

但是这份轻松乃是建立在江夏郡府超负荷运转的后果上。

甘鱼口北上数十里,便是鄢城,这座昔日乃是南郡最为富庶,人口最为众多的地域之一的鄢城,在秦军水淹鄢城数十万军民之后,十室九空。

明子夫在接受鄢城之后,又是得到了秦公子的消息,便是将这座鄢城作为了安置荆民的地方,因此招起来南郡能够调动的民夫,抓紧疏通鄢水,修缮鄢城周围的房屋,开垦田地。

又是派遣了一批极为熟练的襄阳官吏,组建起来了鄢城的治理框架。

待林玧琰率军来到鄢城之后,已经是八月底,也就是意味着自柘城到鄢城,整整是走了十来日的时间,每日行进距离不过只有三四十里路。

明子夫亦是亲自来到了鄢城接待了林玧琰,道:“殿下,此番辛苦了!”

明子夫的语气并非是客套,而是真正油然而生的一种佩服,数年之前,明子夫岂能够想到,当年在宛城之内肆意妄为,居然是想凭借一己之力穿越秦岭大山的秦公子琰,如今却是成为了大秦不可缺少的统帅名将!

这位殿下的年纪不过是二十岁,正是当年秦国太伯、高伯、武伯在军队之中崭露头角的年纪,但是这位秦公子确实能够成长到如今这一步,已经非是天纵其才能够形容得了的。

“鄢城之内,已经是囤积了今岁收上来的新粮,一应设置皆是安排好了……”明子夫指着鄢城之中说道:“这鄢城周围,今岁可容纳二十万的荆民!”

明子夫乃是大秦的司空,即便是上任了南郡守之后,秦公亦是在朝堂之上保留了明子夫的司空职位,但是能够将水淹过的鄢城,修整到这一步已经是殊为不易。

能够容纳二十万的荆民,可见明子夫也是殚精竭虑,夙兴夜寐方能够许下如此数目。

“明公辛劳!”林玧琰简短的一句话,亦是包含了无数的敬佩之意。

明子夫自然是听出来了这个意思,当下拱手道:“公子亲自领军南征,为大秦开疆拓土,辛劳乃是臣十倍有余,不敢居功!”

随后,明子夫将林玧琰一行人迎入了鄢城之内,这里已经是被南郡的隶人们修建的恢复水淹之前的七八成左右,尤其是改道鄢水之后,原先鄢陵周围的布局更是明朗了不少,明子夫推广了大秦先进的农具,使本就富饶的鄢城周围开垦了足足数倍的田地。

待将大部分安置在鄢城之内,秦军只是再次休整一日,襄阳军自是停留在此,重新布置南郡全境的防事,而羽林军则是继续北上,返归南阳。

当晚,明子夫却是走进了林玧琰的主帐之内,林玧琰还是以为这明子夫要说什么要紧事,却是没有想到,明子夫居然是意外的问起来了那荆地南王的一事:“殿下,有消息传言那荆地南王乃是大秦前国相汯祍佄?”

林玧琰对于明子夫并没有隐瞒的地步,当下点了点头:“虽是还未确定,但十有八九就是君父念念不忘的那位大秦前国相了……”

闻言,明子夫气息略微急促,脸色也是变了一些。

这副反应亦是让林玧琰捕捉到了,当下开口问道:“明公莫不是和前国相有些渊源?”

“实不瞒殿下,前国相乃是臣之授业恩师……”

“这……”林玧琰也是没有想到,汯祍佄曾经协助自己的君父在秦国境内实行了第一个改革,但是彼时的秦公尚未真正地掌握大秦权柄,亦是没有足够的能力全力支持汯祍佄变法。

正是因为如此,内忧外患之下,秦公迫于老氏族的压力,不得不放逐了汯祍佄,前国相在大秦实行的一系列变法也是被意外中断,或是直接否决,或是名存实亡!

若汯祍佄乃是明子夫的授业恩师,亦是会被老氏族算作汯祍佄的残党清算掉。

是君父!还有夏氏……

林玧琰算是明白了,明子夫能够是在老氏族的虎视眈眈之下成为大秦的司空,亦是少不得君父以及明子夫的姻亲世族夏氏的帮衬。

既然是知晓了前因后果,林玧琰也是如是说道:“在我率军返回大秦本土之前,便是已经派人联络了那南王,但似乎是并未有传信回来……故此这事便是耽搁了下来。”

“有消息就好,有消息就好……”明子夫也是点了点头,对于这个答案,明子夫也是十分欣慰,恩师并没有客死异乡,已经是在幸运不过的事情。

平复了激动之情的明子夫亦是朝着林玧琰拱了拱手:“是臣孟浪了!”

林玧琰摆了摆手,当下道:“明公何处孟浪了?乃是有情有义之人!”

随后林玧琰也是说道:“回到宛城我便是抓起这件事,那荆地南王在此战之中几乎是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险些让大秦南征成了一场空事!”

“如此的贤才,大秦弃之不用,实在是可惜,往常的时候,乃是老氏族势大,如今再不召回前国相,真乃大秦自绝前途的行径!”

明子夫闻言,亦是有一些迟疑犹豫,终是说道:“恩师终是心中有执拗,怕是轻易之间不肯再次入秦……”

“事在人为罢了!”

第二百零八章 芈云到来第一百零七章 寿王赴宴第七百三十章 商谈第五百九十五章 蓝田反应第二百一十一章 鸩杀第六百八十四章 追亡逐北第五百六十章 赶回宛城第六百二十六章 战势激烈第三百二十九章 最后一名隐贼第五十七章 粮烟四起第一百九十一章 粮食交易第七百九十一章 君臣之谈第一百一十八章 宛城反应第七百六十三章 胡服骑射第一百零九章 寿王归城第五十一章 古唐道第一百五十四章 申不亥到来第三百四十章 江夏试法第二百一十一章 鸩杀第三百六十九章 屈平妥协第二百五十九章 黄列请求第五十七章 粮烟四起第四百六十章 田术使魏第三百五十五章 柘王出军第二百八十一章 辞别回乡第六百八十五章 战后事宜作者想说的话第六百七十九章 范宣迎接第八十五章 恼怒的寿王第八百一十五章 赵庭君臣第七十七章 决战落幕第六百一十二章 百里突袭第五十四章 升帐议事第六百九十六章 入秋第五百一十八章 请求援楚第四百二十七章 攻破郢都第六十三章 返回旧唐第一百九十六章 竟陵着落第五百三十八章 吴国危局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肆炼盐第四百六十八章 公塾体系第四百二十六章 抢滩登陆第三十章 锻铁造弩第七百二十一章 合围之势第二百一十章 老氏族动向第二百七十四章 和谈(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毒攻武关第一百四十章 意外来援第三百五十四章 桓羽意动第七百一十一章 楚王气概第八百一十四章 秦赵开战第二百五十五章 陇西密事(下)第五百一十五章 徐州落幕第二十七章 白马将房德第三十六章 书肆盛况第八十八章 首攻若县第七百六十五章 陇东骑卒第一百五十五章 韩国之势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秦反击第九十六章 拉拢北王第七百四十六章 新郑暴乱第七百七十四章 老秦有变第四百六十八章 公塾体系第五百二十二章 范离心思第六百九十八章 范离使间第四百八十七章 攻心之战第五百八十六章 再见公君第二百八十二章 韩悝手笔第四百八十八章 陷入僵持第一百九十一章 粮食交易第十七章 血溅朝堂第六百零六章 效仿武卒第三百四十四章 新户制第三百三十二章 水落石出第一百零二章 正面交战?第三百八十九章 破敌之机第一百三十八章 赶赴北境(下)第七百二十二章 条件第三百二十章 商司第二百九十三章 陇东落幕第三百三十六章 韩悝请储第五百九十八章 少年王简第一百八十二章 锻铁突破第一百四十章 意外来援第一百六十七章 惊现刺杀第二百九十六章 招贤试第三百五十五章 柘王出军第四百章 郢都后事第六百九十一章 中境战况第三百六十六章 用意第五百七十三章 内宫晚宴第四百二十五章 大江水战第四百三十二章 秦楚议和第一百零一章 寿王军使者第四百零六章 围三阙一第六百四十章 回归栎阳第三百五十七章 兵败竟陵第四百二十八章 屈平劝谏第三百一十六章 扩充宛城
第二百零八章 芈云到来第一百零七章 寿王赴宴第七百三十章 商谈第五百九十五章 蓝田反应第二百一十一章 鸩杀第六百八十四章 追亡逐北第五百六十章 赶回宛城第六百二十六章 战势激烈第三百二十九章 最后一名隐贼第五十七章 粮烟四起第一百九十一章 粮食交易第七百九十一章 君臣之谈第一百一十八章 宛城反应第七百六十三章 胡服骑射第一百零九章 寿王归城第五十一章 古唐道第一百五十四章 申不亥到来第三百四十章 江夏试法第二百一十一章 鸩杀第三百六十九章 屈平妥协第二百五十九章 黄列请求第五十七章 粮烟四起第四百六十章 田术使魏第三百五十五章 柘王出军第二百八十一章 辞别回乡第六百八十五章 战后事宜作者想说的话第六百七十九章 范宣迎接第八十五章 恼怒的寿王第八百一十五章 赵庭君臣第七十七章 决战落幕第六百一十二章 百里突袭第五十四章 升帐议事第六百九十六章 入秋第五百一十八章 请求援楚第四百二十七章 攻破郢都第六十三章 返回旧唐第一百九十六章 竟陵着落第五百三十八章 吴国危局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肆炼盐第四百六十八章 公塾体系第四百二十六章 抢滩登陆第三十章 锻铁造弩第七百二十一章 合围之势第二百一十章 老氏族动向第二百七十四章 和谈(下)第二百六十三章 毒攻武关第一百四十章 意外来援第三百五十四章 桓羽意动第七百一十一章 楚王气概第八百一十四章 秦赵开战第二百五十五章 陇西密事(下)第五百一十五章 徐州落幕第二十七章 白马将房德第三十六章 书肆盛况第八十八章 首攻若县第七百六十五章 陇东骑卒第一百五十五章 韩国之势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秦反击第九十六章 拉拢北王第七百四十六章 新郑暴乱第七百七十四章 老秦有变第四百六十八章 公塾体系第五百二十二章 范离心思第六百九十八章 范离使间第四百八十七章 攻心之战第五百八十六章 再见公君第二百八十二章 韩悝手笔第四百八十八章 陷入僵持第一百九十一章 粮食交易第十七章 血溅朝堂第六百零六章 效仿武卒第三百四十四章 新户制第三百三十二章 水落石出第一百零二章 正面交战?第三百八十九章 破敌之机第一百三十八章 赶赴北境(下)第七百二十二章 条件第三百二十章 商司第二百九十三章 陇东落幕第三百三十六章 韩悝请储第五百九十八章 少年王简第一百八十二章 锻铁突破第一百四十章 意外来援第一百六十七章 惊现刺杀第二百九十六章 招贤试第三百五十五章 柘王出军第四百章 郢都后事第六百九十一章 中境战况第三百六十六章 用意第五百七十三章 内宫晚宴第四百二十五章 大江水战第四百三十二章 秦楚议和第一百零一章 寿王军使者第四百零六章 围三阙一第六百四十章 回归栎阳第三百五十七章 兵败竟陵第四百二十八章 屈平劝谏第三百一十六章 扩充宛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