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锻铁突破

江夏郡府定在了随都,正是此处更为靠近江夏的中心,又有天然的河流溠水作为护城河,无疑现在江夏着力的重点乃是旧随北部和古唐地一带,但是毫无疑问,长远来看,随都的南部乃是广袤的云梦泽,如今虽然是和北王军划江而治,但是日后的事情又有谁能够说的准呢。

安排好江夏大县治划分以及官吏任用之后,林玧琰便是将注意力转移到了铸造坊一事上面,不得不说,林玧琰从上林苑带走的只有铸造坊,可见对其重视的程度。

旧随已经是灭国,再用“随都”作为称呼,便是十分不合适了,故此今日随都的城门牌匾已经是换成了“随邑”。

箔锡三日前便是作为大秦移民的第一批前来了江夏,原本对前途还有一些忐忑,毕竟若是箔锡继续待在上林苑,按照上林苑内臣的出身,箔锡迟早大有作为,很有可能取代其长兄继承父亲的上大夫之位,但是来了江夏,箔锡很明显自己已经是脱离了上林苑内臣的身份,变成了“外逃”的官吏。

士为知己者死,若不是公子琰乃是重用自己的伯乐,箔锡是绝不会这么放弃这份前途的。

但是如今来了江夏郡之后,箔锡昨日也是听闻江夏郡乃是推行上林苑的制度,顿时大喜,毕竟上林苑只占据了南阳郡的三阳之地,但是江夏的潜力,箔锡看来江夏郡超过上林苑的规模至多不需要一年的时间。

这两日,旧随的上大夫季梁派出来当地的向道为自己引路,进行铸造坊的选址,随邑旁边便是溠水,挑选一个合适的位置比比皆是,但是综合起来天时地利人和等方面,便是稍稍有些困难了。

随邑东北本来有这一座随侯公室自己的铜器铸造坊,若是以此为基础,建立其新的铸造坊省了一大笔力气。

不过当公子琰知晓此处乃是一处冶铜的铸造坊,便是特意嘱咐箔锡将铸造坊另外选址,箔锡自然是照办。

经历了三日的时间,箔锡终于是在溠水西岸找到了一处绝佳的铸造场地。

箔锡立即返回了宛城内准备向着公子琰禀报,请调江夏方面的军队协助铸造坊建设,刚进随邑,便是听闻公子琰乃是在陆丰、马骏和齐森等铸造坊大匠所在的宅院。

〖殿下在那里做什么……〗

箔锡心头疑惑,不过旋即摇了摇脑袋,这位殿下素来重视工匠,也不足奇怪,箔锡想通之后便是直奔目的地而去。

陆丰、马骏和齐森等等铸造坊的工匠皆是被安排在了距离林玧琰落榻的行宫并不是太远的宅院之中,方才,数名工匠在庭院之内的空地,挖出来了一个大坑,四周皆是被木槌夯实。

“殿下。”陆丰前来复命道。

林玧琰点了点头,便是让人搬了一个大概小腿长的木桶过来,隐隐散发着一股刺鼻的臭味。

铸造坊的工匠对此物也是颇为熟悉,乃是中阳山内泌水支流所流露出来的黑褐色液体,铸造坊之内皆是被称为“黑油”。

“倒进去,然后点燃火把!”陆丰吩咐道。

身边的小吏便是按照陆丰的吩咐,做了起来,半柱香之后,林玧琰面前这土坑之中迅速点燃了一把熊熊之火。

“诸位大匠都试试吧……”林玧琰盯着跃跃跳动的火焰,对着身边的大匠说道。

听闻公子琰殿下这般说,周边的工匠皆是拿起来了放在手边的家伙,皆是手钳之类的物件,夹住了一些东西,如同铜块和铁块一类的东西,向着那火坑之内缓缓地放了上去。

旋即这些工匠睁大了双眼,看着火钳上那铜块铁块的变化,仅仅是数息之后,便是一一睁大了双眼,一副不可思议的神色看着那火钳之上的铜块,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缓慢变红。

是的,的确是缓慢,但是能够达到了肉眼可见的速度,对于冶炼铜铁之物来说,则是极为迅速!

最先反应过来的乃是齐先和齐森两兄弟,他二人皆是冶铜工匠,意识到手中火钳已经是有些发烫了,才后知后觉那已经是烧的通红的铜块究竟是有多么迅速!

不过……

齐森和齐先也是相视一眼,随即报以苦涩的一笑,以他二人的见闻,自然是知晓,铜的利用已经是到达了极致,似吴越之地,闻名中原的青铜宝剑,亦只是相当于三十锻铁器的水平,但是铁器的水平却是迟迟没有达到巅峰。

尤其是面前这看着丝毫不起眼的火坑,只有内行人才能够知晓其价值。

没有聚火结构的铸造炉便是能够这么快的速度冶炼铜铁,那么这些火若是放在了聚火结构的铁炉之中呢?

作为炼铁大匠的陆丰和马骏已经是气息加粗,眼神直勾勾的看着那火钳之上的铁块,手中的火钳导热的是有些烫手了,但是陆丰和马骏皆是似乎没有注意到。

他们的心中,已经是有了预感,殿下随手让人放的这把火,比起来往昔大秦最耐烧的火炭,燃烧的温度也是高出来不少。

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若是此火放在了铸铁炉中,必然是能够突破大秦目前的二十锻锻铁技术,甚至是问鼎中原顶尖的冶铁技术也是丝毫不为过!

齐森瞧着陆丰和马骏两位铁匠,也是调笑着提醒道:“陆吏、马吏,这铁块烧的已经是起裂了,可以出炉淬火了……”

陆丰和马骏这才注意到了铁块已经是烧过了火候,连忙撤出手,将火钳放到了一边。

“诸匠,怎么样?”见到陆丰和马骏撤回了火钳,林玧琰也是开口问道。

马骏显得迫不及待的神色对林玧琰请求道:“还请殿下应允,尽快修建一座铁炉坊,小人想试一试能不能突破到二十锻!”

陆丰则是要显得豁达的多:“殿下,小人的预期乃是到达二十五锻,追上中原的前列锻铁技术!”

“殿下。”

就是在此时,箔锡赶了过来,瞧着陆丰和马骏“二十锻”“二十五锻”的说着,有些诧异,还是决定时候问此事,暂时先向着林玧琰见礼道。

林玧琰转回头发现是箔锡,便是说道:“箔司署来了,看来定然是江夏铸造坊的选址定好了?”

“正是,已经是定在了溠水的西岸,天时地利人和极为合适,正在向殿下复命。”箔锡回复道。

“嗯,”林玧琰点了点头,便是说道:“既然已经是选好地址了,即刻通知季梁和杜会让人,协调人力尽快建设起来一座铸造坊!”

“喏!”得到公子琰殿下应允,箔锡也是笑着应道。

第七百五十六章 应对鲁国第四百九十八章 南巡第七百七十七章 老秦动态第一百四十三章 三家分晋第三百九十七章 芈负心意第七百九十四章 弹指十年第一百一十四章 暴起刺杀第七百八十一章 范离别越第一百九十章 荆奴贸易第四百六十三章 对魏之谋第四百三十七章 返归宛城第三百七十三章 巫舞之祸第四百三十六章 范宣劝谏第四百四十九章 前往魏国第四百九十七章 回府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路向南第七百一十一章 楚王气概第八十三章 秦军出动第四百五十二章 魏相翟璜第四百五十一章 到达大梁第一百八十六章 铸造坊第五百八十八章 老秦乡邑第一百三十三章 屠刀第六百二十章 震惊老秦(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大战将起第五十四章 升帐议事第五百六十四章 陇东新象第一百九十八章 寿王退兵第三百一十六章 扩充宛城第七百二十一章 破齐营第六百八十一章 接连得胜第十三章 上林苑与推恩令第七百六十三章 胡服骑射第二百六十二章 由余之计第五百三十八章 吴国危局第九十八章 兵临襄城(下)第七百五十八章 会盟开始第五百八十二章 嬴肆应诏第四百三十一章 屈平使秦第七百二十九章 韩庭第三百五十三章 柘王屈衍第六百九十六章 入秋第六百七十三章 探病第二百一十一章 鸩杀第七十章 应城血战第七百四十四章 放退魏军第五百七十一章 阳宫之谈第五百零八章 布局洛邑第七百八十五章 巴地之战第三百二十九章 最后一名隐贼第七百三十九章 破魏之策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战前夕第六百一十九章 进军安邑第三百一十六章 扩充宛城第七百九十九章 速战楚国第三百六十一章 若关防线第七百零二章 楚军发力第一百一十六章 东窗事发第六百八十八章 范离归来第四百五十六章 魏侯第三百七十四章 意外之客第二百六十一章 由余归附第六百九十九章 老秦奇兵第七百三十四章 变局第五百五十七章 巴墨和谈第二百二十七章 吴楚来使第四百六十二章 伐交之策第六百零三章 东出大计第一百一十九章 韩相申不亥第五百九十八章 少年王简第一百七十三章 前往北境第四百五十五章 嬴诚际遇第三百四十三章 隶人之弊第六百一十九章 进军安邑第五百六十三章 封令祝融第四百四十四章 成皋之策第一百八十八章 寿王求粮第三百一十五章 赏赐第三百二十四章 宛市第七百九十九章 速战楚国第二十八章 尚书府落成第三百三十七章 立储(上)第三百四十章 到达武关第四百七十二章 说服莒劢第六百八十八章 范离归来第五十三章 攻陷随都第三百零四章 内朝新政第三百三十八章 立储(下)第七十四章 决战(上)第四百一十四章 秦荆密盟第二百零三章 伐木造船(上)第五十八章 北王军的应待第三百四十三章 献计第一百六十四章 说服莒劢(上)第一百四十九章 火烧南梁第七百九十章 燕破东胡第二百六十五章 诈兵之谋(下)第六百四十二章 咸阳安定第一百六十章 变法图强第三百五十八章 歃血为盟
第七百五十六章 应对鲁国第四百九十八章 南巡第七百七十七章 老秦动态第一百四十三章 三家分晋第三百九十七章 芈负心意第七百九十四章 弹指十年第一百一十四章 暴起刺杀第七百八十一章 范离别越第一百九十章 荆奴贸易第四百六十三章 对魏之谋第四百三十七章 返归宛城第三百七十三章 巫舞之祸第四百三十六章 范宣劝谏第四百四十九章 前往魏国第四百九十七章 回府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路向南第七百一十一章 楚王气概第八十三章 秦军出动第四百五十二章 魏相翟璜第四百五十一章 到达大梁第一百八十六章 铸造坊第五百八十八章 老秦乡邑第一百三十三章 屠刀第六百二十章 震惊老秦(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大战将起第五十四章 升帐议事第五百六十四章 陇东新象第一百九十八章 寿王退兵第三百一十六章 扩充宛城第七百二十一章 破齐营第六百八十一章 接连得胜第十三章 上林苑与推恩令第七百六十三章 胡服骑射第二百六十二章 由余之计第五百三十八章 吴国危局第九十八章 兵临襄城(下)第七百五十八章 会盟开始第五百八十二章 嬴肆应诏第四百三十一章 屈平使秦第七百二十九章 韩庭第三百五十三章 柘王屈衍第六百九十六章 入秋第六百七十三章 探病第二百一十一章 鸩杀第七十章 应城血战第七百四十四章 放退魏军第五百七十一章 阳宫之谈第五百零八章 布局洛邑第七百八十五章 巴地之战第三百二十九章 最后一名隐贼第七百三十九章 破魏之策第一百四十四章 大战前夕第六百一十九章 进军安邑第三百一十六章 扩充宛城第七百九十九章 速战楚国第三百六十一章 若关防线第七百零二章 楚军发力第一百一十六章 东窗事发第六百八十八章 范离归来第四百五十六章 魏侯第三百七十四章 意外之客第二百六十一章 由余归附第六百九十九章 老秦奇兵第七百三十四章 变局第五百五十七章 巴墨和谈第二百二十七章 吴楚来使第四百六十二章 伐交之策第六百零三章 东出大计第一百一十九章 韩相申不亥第五百九十八章 少年王简第一百七十三章 前往北境第四百五十五章 嬴诚际遇第三百四十三章 隶人之弊第六百一十九章 进军安邑第五百六十三章 封令祝融第四百四十四章 成皋之策第一百八十八章 寿王求粮第三百一十五章 赏赐第三百二十四章 宛市第七百九十九章 速战楚国第二十八章 尚书府落成第三百三十七章 立储(上)第三百四十章 到达武关第四百七十二章 说服莒劢第六百八十八章 范离归来第五十三章 攻陷随都第三百零四章 内朝新政第三百三十八章 立储(下)第七十四章 决战(上)第四百一十四章 秦荆密盟第二百零三章 伐木造船(上)第五十八章 北王军的应待第三百四十三章 献计第一百六十四章 说服莒劢(上)第一百四十九章 火烧南梁第七百九十章 燕破东胡第二百六十五章 诈兵之谋(下)第六百四十二章 咸阳安定第一百六十章 变法图强第三百五十八章 歃血为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