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六章 战于长平

赵国以马服子赵阔顶替廉珀已经是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话说当日赵胜下朝之后,便是派遣平原君府中的心腹星夜兼程的为廉珀送去关于赵王态度的密报,那廉珀性格也是执拗。

赵王赐予了李穆【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权柄,这个时候廉珀更是因为自己需要如此了,故而廉珀也是不理睬平原君赵胜的好意提醒,甚至是连赵王陆续派来催促出兵的诏令也是置之不理。

在廉珀看来,秦军来势汹汹,好不容易以长平的地理优势扼守住了秦军的进攻,贸然出击的话,纵然是赵国由着先王胡服骑射留下来的精锐之兵,恐怕也仅仅是能够和老秦锐士一个五五开的战局罢了。

这还不算老秦锐士的军备以及拼死立功的心态,更加上老秦兵马素来擅长野战,廉珀主动出击的心思也就是被打消了,之依照着长平的地势采取了筑垒固守,疲惫敌军,相机攻敌的作战对策。

廉珀命令赵军凭借山险,筑起森严壁垒。尽管秦军数次挑战,廉珀总是严束部众,坚壁不出。同时,他把上党地区的旧韩民众集中起来,一面从事战场运输,一面投入筑垒抗秦的工作。

如此一来,赵军森严壁垒,秦军求战不得,无计可施,锐气渐失,廉珀见状,也就是越发坚定了固守不出的守势。

再说马服子赵阔这边,作为赵王何曾经的潜邸之臣,护卫了赵王何这么多年,赵阔岂能够不知晓赵王何欲要速战速胜,赵国不似秦国,赵国北境几乎大漠荒滩,难以耕种,新的的钜鹿、济北虽说是雨水丰沛,但年年战火,早就已经是被掏空了底子。

赵阔也是认识到了,上党既然是聚集起来了三十万兵马,则必须是要出兵的了。

故而,在赵王的暗中示意之下,这位马服君之子也是在朝堂之上对着上党如今的局势侃侃而谈了,其中旁征博引,每每说到精彩之处,必定是以兵法之道点名其中利害。

伊始的时候还有一些收敛,二三言语过后,愈发的没有忌惮起来,指出来了廉珀几处用兵的弊病,即便是有些事后大放厥词的意味,但赵阔也是自身兵马之学精湛,都是唬的赵庭满堂文武居然是连连应声“正是如此”。

就是连往常对赵阔才能保持怀疑态度的平原君赵胜听闻这番有力度的见解之后,亦是扪心自问了起来赵阔是否是可堪大用。

赵阔朝堂论兵终是以“赵国粮草有限”作依据强烈主张赵国速战,且是自己有把握速胜的言辞,终是说动了赵王以及满堂文武。

恰在此时,上党那边有事传来了两座城邑再度被秦军夺取的消息,赵王也终是忍耐不住廉珀的消极固守之策,赵王略作权衡姿态之后,便是问赵阔可能取胜。

赵阔回道:“秦国名将不在少数,要是秦国派公孙起来,臣还得考虑如何对付。如今来的是王龁,他不过是廉珀的对手。要是换上某制御同等兵力,击败王龁不在话下。”

如是,赵王也是为赵阔壮行,为了多几分胜算,赵王也是将新操练的邯郸新军发往上党,且是语重心长的对赵阔言道:“寡人令平原君尽征发赵国十六岁以上的男丁为兵卒,可有四十余万赵卒壮你声势,还请你早日速胜秦军!”

赵阔自是感激涕零的应道。

于是赵王算准诸路兵马的调遣时间,赵阔刚进入上党,赵王便是下令强行罢免了廉珀的主帅之位,令其回邯郸述职。

赵王强势,廉珀只得答应了下来,那赵阔本就是廉珀的晚辈,马服君和廉珀乃是彼时赵国的两大将门柱石,廉珀视赵阔如同家中子侄,既是赵王有命,廉珀也只得将上党如今秦赵对峙的处境利害告知了赵阔。

赵阔谦虚姿态的应下了廉珀的诸多嘱托,廉珀又是停留了数日,见到赵阔果然是采用了固守长平的战略,有几处自己尚不曾注意到的缺漏也是让赵阔弥补住了。

如此,廉珀感叹后生可畏,方才是彻底放下了兵权,安心地随着赵王的使者返回了邯郸。

廉珀却不知晓这几日赵阔之所以不动兵,乃是知晓这军中多是廉珀一系的心腹,于是赵阔将自己的亲信一一顶上了利害位置,又是等待了赵王新从各地补上来的新卒,得四十五万将士。

明面上赵军的兵力已经是超过了秦军一半,赵阔方才是召集众将,吩咐自己早就已经谋定的主动出击攻打秦军一事,其间有廉珀一二心腹劝阻,也尽是被赵阔军法处置,于是赵军上下,议定而先攻秦军!

……

再说咸阳这边,伐赵一事乃是太子政和右丞相张禄全力筹谋,从牺牲上党一郡之地套牢赵国兵力企图一举歼灭,至以商贾流言离间赵国君臣以及任用名不副实的赵阔为主帅,皆是在太子政与张禄的筹谋当中。

由此可见,此番长平之战太子政和张禄究竟是谋划了怎样的手笔!

名义上伐赵一事乃是有老秦宿将王龁负责,实则早在半年之前,太子政便是向洛阳所要公孙起和王简回到了栎阳,且是秘密率领一支十万人的兵马瞒天过海到了上党之地。

公孙起这些年南征北战的功绩,尤其是被秦王琰看重,自然是军中无人不服,尤其是王龁,虽然资历超过公孙起,但是如今仗已经是打到了这一步,已经不是王龁这等将十万之兵的良将能够控制得来的。

故而,秦军这边的实际主帅乃是公孙起,改命王龁担任副将,并令军中严守此等秘密,有走漏消息的格杀勿论。

赵阔这么多年追随在赵王的身边,见到的朝堂权谋倾轧不在少数,耳濡目染,虽说是武将,但心中城府却是极深,如今更是运用筹谋掌握了赵军四十五万士卒,

初度为将帅,赵阔也是心急,即便是冬岁,也是不顾隆冬大雪,数度出击秦军营寨。

赵阔急于求战,而公孙起则是应了他这个心思,令王龁所领兵马与赵军且战且作溃败之势,又是丢给了“猛烈攻击”的赵军手中两座城邑。

见此,赵阔更是认为秦军不过尔尔,便是令军乘势追击,一直追到秦军的光狼山营垒。

赵阔早就听闻秦人善于修筑城邑关塞,今日见到秦人不过占据了两年的光狼山营寨,只觉得乃是巍峨雄奇的山中鬼斧神工铸就了一道绵延起伏的关墙。

初生牛犊不怕虎,赵阔便是招来赵将赵葱和颜聚攻打秦军的光狼山营寨,又是分出了一些兵马去收复上党郡的其他地方,直到次年二月,倒是被赵军的确收复了几处失地,驱逐了当地秦军。

第四百九十二章 翻盘之战第六百一十六章 锐士VS武卒第六百六十八章 螳螂捕蝉第二百九十四章 盐司一事第一百六十一章 新相不放火?第二百七十四章 和谈(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赶赴北境(上)第六百三十一章 千里驰援第一百六十章 变法图强第五章 度量衡第二百五十九章 黄列请求第七十章 应城血战第八百一十二章 天下暂安第四百零一章 水淹鄢城第四百八十一章 天子之惧第六百二十七章 桐乡暂歇第一百一十九章 韩相申不亥第六百八十一章 接连得胜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营地第六百零六章 效仿武卒第四百章 郢都后事第六百七十一章 巴人攻秦第五百六十三章 举发真相第五十四章 升帐议事第三百九十二章 范离献计第四百四十二章 秦国反应第六百零五章 先登将令第二百四十九章 冲突(下)第四百九十五章 如意归来第一百一十四章 暴起刺杀第五十二章 随国失守第一百零六章 寿王返阵第四百七十六章 张宜献计第六百七十七章 释然第八百一十二章 天下暂安第三百九十九章 芈负回郢第八百二十四章 何为天下第二百八十八章 满获而归第一百八十八章 寿王求粮第六百三十八章 归返老秦第一百零八章 协议达成第一百二十三章 招揽陈之庆第二百三十三章 揽事用意第一百零六章 寿王返阵第五百四十一章 离间之策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营地第二百六十八章 丹水之战(中)第七百四十四章 放退魏军第七百一十二章 子西回军第一百八十四章 南阳事变第五百零四章 察觉秦意第二百七十七章 斥候营(上)第七十九章 震动大秦第一百九十一章 粮食交易第六百二十九章 桐乡惨战第四十五章 上报田税(一)第六百九十七章 冬岁之前第八百零六章 列国出兵第七十六章 决战(下)第二百章 劝降敌俘第六百零三章 东出大计第四百五十四章 宅中冲突第三百三十五章 落幕第五百七十章 杜阳公主第三百零六章 滓垸之愁第四百七十四章 言辞之才第四百一十六章 放归芈云第四百八十四章 齐兵来犯第二百零七章 诡异之处第六百四十六章 公君顾虑第一百六十章 变法图强第四百一十二章 扣留芈云第四百四十六章 齐聚东宫第一百七十八章 荆国局势第四百七十章 借道成皋第五百八十三章 意动第四百七十二章 说服莒劢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柱国熊纪第六百零九章 张宜归来第四章 走马上任第七百二十五章 伐韩第五百二十一章 范离入郢第二百二十七章 吴楚来使第七百零三章 冬春交际第六百四十六章 公君顾虑第六十七章 北王进军第四百四十五章 公孙挥第六百四十一章 景监赴魏第七百七十二章 滞留荆地第四百七十四章 言辞之才第七百八十七章 南拓之策第四百八十七章 攻心之战第三百七十七章 出征壮行第五百七十三章 内宫晚宴第六百八十七章 全面开战第六百八十九章 衡山纠缠第八百一十三章 秦魏对峙第五百九十九章 杀鸡儆猴第九十二章 秣兵厉马(中)第五百六十四章 陇东新象
第四百九十二章 翻盘之战第六百一十六章 锐士VS武卒第六百六十八章 螳螂捕蝉第二百九十四章 盐司一事第一百六十一章 新相不放火?第二百七十四章 和谈(下)第一百三十八章 赶赴北境(上)第六百三十一章 千里驰援第一百六十章 变法图强第五章 度量衡第二百五十九章 黄列请求第七十章 应城血战第八百一十二章 天下暂安第四百零一章 水淹鄢城第四百八十一章 天子之惧第六百二十七章 桐乡暂歇第一百一十九章 韩相申不亥第六百八十一章 接连得胜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营地第六百零六章 效仿武卒第四百章 郢都后事第六百七十一章 巴人攻秦第五百六十三章 举发真相第五十四章 升帐议事第三百九十二章 范离献计第四百四十二章 秦国反应第六百零五章 先登将令第二百四十九章 冲突(下)第四百九十五章 如意归来第一百一十四章 暴起刺杀第五十二章 随国失守第一百零六章 寿王返阵第四百七十六章 张宜献计第六百七十七章 释然第八百一十二章 天下暂安第三百九十九章 芈负回郢第八百二十四章 何为天下第二百八十八章 满获而归第一百八十八章 寿王求粮第六百三十八章 归返老秦第一百零八章 协议达成第一百二十三章 招揽陈之庆第二百三十三章 揽事用意第一百零六章 寿王返阵第五百四十一章 离间之策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营地第二百六十八章 丹水之战(中)第七百四十四章 放退魏军第七百一十二章 子西回军第一百八十四章 南阳事变第五百零四章 察觉秦意第二百七十七章 斥候营(上)第七十九章 震动大秦第一百九十一章 粮食交易第六百二十九章 桐乡惨战第四十五章 上报田税(一)第六百九十七章 冬岁之前第八百零六章 列国出兵第七十六章 决战(下)第二百章 劝降敌俘第六百零三章 东出大计第四百五十四章 宅中冲突第三百三十五章 落幕第五百七十章 杜阳公主第三百零六章 滓垸之愁第四百七十四章 言辞之才第四百一十六章 放归芈云第四百八十四章 齐兵来犯第二百零七章 诡异之处第六百四十六章 公君顾虑第一百六十章 变法图强第四百一十二章 扣留芈云第四百四十六章 齐聚东宫第一百七十八章 荆国局势第四百七十章 借道成皋第五百八十三章 意动第四百七十二章 说服莒劢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柱国熊纪第六百零九章 张宜归来第四章 走马上任第七百二十五章 伐韩第五百二十一章 范离入郢第二百二十七章 吴楚来使第七百零三章 冬春交际第六百四十六章 公君顾虑第六十七章 北王进军第四百四十五章 公孙挥第六百四十一章 景监赴魏第七百七十二章 滞留荆地第四百七十四章 言辞之才第七百八十七章 南拓之策第四百八十七章 攻心之战第三百七十七章 出征壮行第五百七十三章 内宫晚宴第六百八十七章 全面开战第六百八十九章 衡山纠缠第八百一十三章 秦魏对峙第五百九十九章 杀鸡儆猴第九十二章 秣兵厉马(中)第五百六十四章 陇东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