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沈园赛诗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一曲钗头凤,唱尽千古情。话说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陆游曾与表妹唐婉结下一段姻缘,二人十分相爱,后因陆游母亲反对,二人终被拆散。有一年,陆游游沈园时与唐婉相遇,回想旧事,感怀伤世,各赋《钗头凤》一首,以寄托心事。不久唐婉病逝,但陆游对唐婉思念至深,一生多次重游沈园,写下多首怀念唐婉的诗篇,勘称痴情一生。后人感念,常到沈园游兴寄怀,写文赋诗,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年一度的沈园赛诗会。

沈园赛诗会于每年四月十六举行,凡有文才者,不限地域,不拘身份,不分男女,皆可参加。每年此时,总会有各地名人、贤士、学者赶来赴会,凑热闹的百姓更是络绎不绝。

这日一早,沈园被装扮一新,一株晚春红桃摆在门口,艳丽无比,煞是惹人注目。人们已开始纷纷进园,参加赛诗会的人有的衣衫朴素,有的锦帽貂裘,有的是衙门官吏,有的是学者文人,有的是江湖侠客,满园闹哄哄,都向着赛诗台挤去。

越州二贤和继先、杨明昌一家也兴致冲冲赶来了,继先见园内游人比肩接踵,惊叹道:“没想到赛诗会这么热闹。”

冷观堂自豪道:“那是当然,越州的赛诗会远近闻名。”

海心从未见过如此盛会,又是赞扬又是感叹,“没想到这里这么漂亮、这么热闹,好期待赛诗会快点开始。”

继先笑道:“海心妹妹这会子都等不及了呀!”

众人说笑着,便进了园。

虽说是春晚,但江南四时花开,园里许多花正抱头怒放;园中央用竹木搭出一处台子,后墙正中央写着五个大字:沈园赛诗会,前台两边的柱子上挂着幅对子:拟就小园方寸景,作出乾坤大文章。台中央的桌子上摆出五个青瓷盘,每个盘子内皆放有一幅小字,桌子右侧放着一摞越窑瓷碗和一大坛会稽山黄酒,左侧放着一盆垂丝海棠。继先等人挤到人群前面,等待着赛诗会开始。

不多时,一位老者走上台,两个打扮素雅的女子紧随其后。众人目光纷纷移向台前。老者环视台下,“各位,赛诗会马上开始,我先给大家提几条规矩。”

台下一位白净中年道:“规矩年年不都一样吗?我们都知道。”

众人附和道:“是啊,白庄主说得对,不用耽误时间了。”

冷观堂瞅着刚才说话那人对继先道:“这是鹅湖山庄庄主白敬贤,武功和文采都十分了得。”

继先看了白敬贤一眼,记在心上。

老者喝住众人,“大家安静,今年的赛诗会非比往年,诗会共有五项,分别是即兴赋诗、即兴联句、诗意对接、对对子和追思怀旧。所有题目全在桌上的瓷盘里,这五个瓷盘都是越窑产的上等品;我来念题,诸位来答,每一轮获胜者可得这个瓷盘,五轮胜三轮者可得这盆垂丝海棠,若是抢了题答不出,罚酒一碗。”

众人听后,都说今年的更有趣味,无不称赞。

老者道:“各位,赛诗会现在开始。”只见他走到桌边,从第一个瓷盘中取出小字,打开念道:“陆放翁在《钗头凤》里有“桃花落,闲池阁”一句,各位请以桃花为意赋诗一首,限时一刻钟。”

刚说完,白敬贤便抢答道:“这个简单,我先来,不用一刻钟。”说完,想了片刻便道:“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众人听后,纷纷称赞。

这时,又一位青年举手道:“我来试试。”这人面相厚实,说话时略显拘谨和羞涩。

老者道:“这位公子是第一次参加赛诗会吧?请问怎么称呼?”

青年道:“因路过此地,恰好赶上盛会,便来凑凑热闹。晚生陆秀夫。”

老者笑道:“公子请讲!”

陆秀夫便吟道:“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沾水开。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荫来。”

刚念第二句时,已有人说此诗胜过前诗,待到念完,老者不住赞道:“好!果然好诗,看来公子谦虚了!”

连白敬贤也贺道:“这位公子文采了得!”

陆秀夫谦道:“不敢不敢。”

海心见大家都称赞陆秀夫,便不服气道:“不见得他的诗就是最好的。”

老者奇道:“莫非这位姑娘也要一比?”

海心道:“我才不比呢,我让继先哥跟他们比。”说着,便把继先推出去。

继先顿显尴尬,连连推辞道:“她说笑呢,陆公子的诗已经绝好,我哪里能作出比他更好的?”

老者道:“这位姑娘推荐你,公子又何必谦虚?既然来到赛诗会,赋上一首试试无妨。”

白敬贤在一旁喊道:“输了不就是喝一碗酒嘛,有我陪你呢,哈哈哈哈!”

继先见推辞不掉,瞥了眼海心,道:“都是你捣的鬼!”

海心嬉笑着扮了个鬼脸。

继先略略思索一下,慢慢吟道:“一片桃花连江湾,江湾红霞上西山。欲问西山何隐士?种桃种到碧云天。”

话音未落,众人已道:“此首为冠,陆公子的诗次之。”

老者点头道:“正是。就请这位公子取走瓷盘,陆公子和白庄主当罚酒一碗。”

继先取下瓷盘,递给海心,陆秀夫和白敬贤接过酒饮下。

方才,继先作诗时,身旁站着一位高个青年,一脸威严,不苟言笑,目不转睛看着继先,不住点头默赞。

老者拿起第二个瓷盘中的小字,念道:“这一轮是即兴联句,我起个头,诸位来接,所接之句的首字或首词要与前句的尾字或尾词相同,依次说到没人能够接上为止,最后一人为获胜者。”

众人迫不及待。老者念道:“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亮节对道:“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楚玉痕道:“我也接一句,老尽鹰雏无一语,飞来衔得樱桃去。”

白敬贤道:“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海心道:“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陆秀夫对道:“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海心又道:“芳草无情,更在夕阳外。”

继先不知海心竟能对上这么多,心中赞叹,道:“外物尽已外,闲游且自由。”

于是再无人对接得上,老者笑道:“这位公子,你又胜了。刚才你接的诗句听来有些陌生,似有禅意,不过倒也洒脱。”

继先笑道:“这是唐代高僧齐己的诗。”

老者点头道:“原来如此,公子已胜两轮,足见才智不凡,大宋厚待文人,公子若是参加科考,定能榜上有名。”

继先没接话。

老学者又道:“可否请公子再赋诗一首,以饷众人?”

继先微微沉思,而后慢慢吟道:“不应举江湖状元,不思凡风月神仙。三杯酒乾坤变大,几篇文挥毫云烟。”

杨明昌听后,暗自思忖,“继先这孩子诗的确好,不过听起来倒像有厌世避俗之意。”

老者听后,不作评价,只道:“第二个盘子仍归公子了。”

老者取出第三个瓷盘中的手卷,念道:“这一轮是我念一句诗,诸位从古今名人的句子中念出一句与之意思相符的来,诗词皆可。”

众人都说此轮简单。

老学者念道:“泪眼问花花不语。”

一位黑色衣服的清高少年道:“问花不语,花替人愁。”

冷观堂对继先道:“这是奇灵馆掌门杜百草的公子杜长春。”

老者又道:“城上斜阳画角哀。”

海心连忙道:“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继先偷偷窥了下海心,默默赞许。

老者接着道:“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继先旁边的青年高声道:“可怜无定河边骨,尤是春闺梦里人。”

亮节赞道:“这位公子对的好。”

青年却道:“国家危难,我们集会不谈雄图壮志,却琢磨些无聊词句,陆放翁是何等豪情壮志,我们既借放翁之名在此唱酬,就当谈家国大事才对。”说完便甩袖而去。

老者尴尬不已,却不知该说什么,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他假清高,有的说他故意来败坏别人兴致。

继先见状,无意继续参加了,便对冷观堂和杨明昌道:“咱们也走吧!”

海心无趣,自言自语道:“其实刚才那人倒挺有勇气的,说的蛮有道理。”

亮节道:“念叨什么呢?走吧!”

继先等人出了园门,见刚才那青年还未走远,便叫住问道:“前面的公子!”

那人停下脚步,回头看看,楞了一下,见继先向自己招手,便问道“叫我?”

继先笑道:“想请公子留步说话。”

那人奇道:“有什么事?”

继先迎上来,笑道:“欣赏公子之论,想认识一下公子。”

青年不苟言笑,“在下文天祥,刚才你的诗句句皆佳。”

继先道:“文公子过奖了。”

文天祥道:“不知大哥怎么称呼?”

继先道:“李继先,这些是我的朋友。”

正说着,陆秀夫赶过来,喊道:“文公子,等等我。”

文天祥对陆秀夫道:“陆公子,刚才人多,我没挤过去。”

陆秀夫道:“你也不喊我,怎么说走就走了呀?”

文天祥道:“里面闹哄哄的,想出来透透气。”

继先道:“你们是一路的呀?”

陆秀夫道:“我们才认识不久。”

继先道:“可否请二位酒楼坐坐。”

陆秀夫已对继先钦佩不已,爽快应道:“恭敬不如从命!”

继先又对文天祥道:“文公子刚才的话未尽心意,何不一同再叙?”

文天祥似有不情愿,但又不好意思拒绝,只好道:“李大哥盛情相邀,岂敢不去?”

冷观堂便建议道:“鉴湖风景秀丽,不如到鉴湖游船上去,咱们一边闲叙,一边赏景。”

众人都说好。

鉴湖乃越州胜地,又称镜湖,总纳会稽、山阴之水,独领越地之秀,唐代诗人贺知章告老还乡退居镜湖时曾感慨写过诗句,“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此时春光明媚,风和日丽,但湖上游人不多。冷观堂见一船夫倚在湖边树下休息,便走过去问道:“船家,今天湖上怎么没有游人?”

船家一身蓑衣,头戴斗笠,声音低沉地回道:“都去沈园看赛诗会了,你们要上船吗?”

众人上了船,叫童子摆上简单酒席,船家一撑篙,慢慢驶进湖里。众人只顾闲聊,并没注意船家,船家背着身撑篙,不时回头鬼鬼祟祟看向船中。

继先向文天祥道:“文公子哪里人士?”

文天祥道:“吉州庐陵人。家父嘱我今年赴临安参加科考,但我感觉读书未成,不想参加,行至此处,便暂留下来。”

陆秀夫听后,笑道:“我与你正相反,我想参加今年的科考,父亲却反对,说我现在的学业还不能中举。”

海心笑道:“要是你们两个交换下父亲就好了!”

杨明昌训斥道:“不得没大没小!”

海心嘟哝道:“本来就是这样子嘛!”

文天祥和陆秀夫一笑回之,并不在意。

继先又道:“赛诗会上听文公子慷慨言词,就知道你是有大抱负的人。”

陆秀夫忙接道:“那当然,平常我们谈论时,他提到最多的就是岳飞、孟珙这些人,诗词也只爱辛稼轩和陈亮的。”

文天祥叹道:“奈何朝堂大宋多是文弱书生。”

冷观堂接过话,“要说文武兼备的也不是没有,赵葵、余玠、江万载不都是吗?可朝廷不珍惜他们。”

亮节解释道:“朝廷的事我们左右不了,说了徒增伤感,还不如想想怎么多做些事。”

冷观堂道:“杨大人的话自是有理,但若奸人不除,朝堂污浊,纵然你一心报效朝廷,也会受到牵制。”

陆秀夫沉思不语。

文天祥道:“每朝每代都不乏奸人,除是除不完的,只要朝廷中的正直良臣居多,压住他们,国事就不会日颓。”

继先道:“可是我朝正相反。”

杨明昌见众人越聊越多,便劝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大家既有抱负,那就来年登科取士,争取在朝中大显身手,为朝廷和天下百姓做番大事。”

继先应道:“杨大叔言之有理,文公子和陆公子都是胸怀大志之人,才华超众,将来定要造福天下才是。”

文天祥慨然应道:“纵然天祥德薄才疏,但若一朝在朝,必当尽力造福百姓。”

冷观堂见湖边景色更加宜人,觉得沿湖观赏即可,而船家一直向湖中心划去,便向船家喊道:“船家,我们就在湖边赏玩,不用向里面划了。”

船家不作声,众人也没在意,继续聊天。

继先道:“以前我去重庆时,经过洞庭湖,那里烟波浩渺,极目楚天,开怀备至,鉴湖却无此番景象。”

海心不以为然道:“鉴湖虽无洞庭苍茫,却多了份清雅俊秀。”

文天祥笑道:“海心姑娘说得是,二者各有所长,世人各有所爱,哪有谁胜谁负之理呢?”

继先笑道:“可不是嘛!”

海心无意向船头一瞥,却见船家还在向湖心划去,便对楚玉痕道:“大嫂,船家怎么还在向湖中划呀?”

楚玉痕回头一看,奇道:“不对呀,大晴天的,船家怎么一身蓑衣?”

海心惊讶道:“是啊,还戴着斗篷,莫非故意不让我们看到他?”然后连忙向继先道:“继先哥,快让他停船。”

继先还没意识过来,冷观堂慌忙站起身喊道:“停船!快停船!”

众人不知何故,面面相觑。

船家越划越快,冷观堂见情况不对,忙钻出舱拔了刀,直冲船家走去,“再不停下,我砍了你。”说着便将刀架到船夫脖子上,冷观堂没防备船夫,他一抽身闪过刀,脱下斗篷从下面猛地砸向冷观堂的刀,把冷观堂连人带刀击退几步,楚玉痕反应快,旋身扶助冷观堂。众人无不惊讶。

文天祥欲起身,继先见对方身手不凡,便按住他,“文公子不要强出头,你坐好。”继先走出船舱,冷观堂向后退去,继先向船家道:“敢问阁下哪路高人?不知我等可否冒犯阁下?”

船家甩开双桨,“不曾冒犯。”

“那么就请阁下将船划到岸边。”

船夫仰天大笑。

“若阁下真英雄,可否显露真身?”

船家盘着腿坐在船头,忽然向后一转身,掀开斗篷,冷傲道:“显露真身又怎样,江湖上谁能认得我?”

继先一看,果然不识此人,冷观堂夫妇也摇头。这船夫正是曹翼。继先见他身手不凡,又被身处湖中,好几个人不会武功,处境十分不利,只有强装镇定道:“阁下到底什么事?不妨直说。”

曹翼站起来,“小子,咱们就说干脆点的,你把宝图交给我,我自会送你们上岸,若不然,叫你们全部葬身湖底。”

继先道:“什么宝图?”

曹翼道:“你不就是李继先吗?余玠的结义兄弟。”

继先惊道:“你怎么知道?”

曹翼得意道:“还有我们隐身四狐不知道的事?我大哥对你了如指掌。”曹翼才一说完,便觉失了口。

冷观堂夫妇不禁大惊,然海心、文天祥等人从未听说过隐身四狐。冷观堂对继先道:“继先,隐身四狐行踪诡秘,极少以真实身份露面,江湖上少有人知道他们,我听奇灵馆掌门杜百草说过,当年他去蒙古购买苁蓉时,得知隐身四狐已经秘密投靠蒙古,并被派到江南来,伺机为蒙古搜寻大宋机密。”

继先听后,知道事情不简单,隐约猜到他是为寻《乾坤水战图》而来,但更让继先疑惑的是这人怎会知道宝图在自己身上,他只在重庆时向余玠、王惟忠、冉氏兄弟和剑南六洞仙说过,而余玠和王惟忠已死,冉氏兄弟归隐山野,难不成是剑南六洞仙里的某人,可他觉得剑南六洞仙都是自己出生入死的好兄弟,战功累累,个个心胸坦荡,不可能会有人暗通蒙古的,可又怎么解释隐身四狐找他寻图一事呢。继先不愿多想了,直接道:“宝图不在我身上,就算在我这里,也断不会给你。”

曹翼道:“小子,这船上可是一群人,若是不识时务,你会害了他们。”

海心见曹翼用他们来威胁继先,便道:“你少吓唬我们,我们才不怕呢。”转而又向继先道:“继先哥,他是蒙古的走狗,抓了他交给官府。”

曹翼见继先没有妥协的意思,便想先下手干脆点,向继先肩头单掌横劈,继先抽身退了半步,疾手去接他的手臂,一把攥住曹翼的手腕;曹翼用力一拉,将继先向前拽了几步,然后立即用另一只手去打继先的脖子;未待曹翼得手,继先一拳击中他的下腋,曹翼的胳膊酸软下来,继先便趁机对着他的胸膛啪啪几掌,将曹翼击落水中。

众人上前查看,却见曹翼钻入水中后无影无踪,众人正在水面搜索,继先看到岸上闪出一个人,这人头戴黑纱,距离尚远,不辨真容;但继见他身影颇为熟悉。忽然,他想起前几天在越州城外的小石桥上见过的那个神秘人,对,就是他,继先敢肯定那人一直在跟着他们,而且他似乎知道自己一些事,但继先却始终想不出他是谁。不多时,岸上那人不见了,众人也商量着如何将船划上岸。

大家正在商讨对策时,却隐约听到船底咕嘟咕嘟在响。陆秀夫心思缜密,感觉刚才曹翼在水面消失得太快,而这声音又来得蹊跷,便向船边侧耳细听,忽然大悟,向众人道:“不好,是船在进水。”

继先慌忙取下舱板,果然见到一股水柱向上直涌。冷观堂道:“看来船底的木板被人事先做过手脚。”

亮节惊恐,“一定是刚才那家伙搞的,这下该怎么办?我们都不会游泳。”

杨明昌安慰道:“不要急,谁做的手脚不重要了,赶紧想办法脱身。”

正说着,却见两个人头背对着他们从水里冒了出来,向岸上游去。

文天祥说道:“大家谁会游泳?”

继先、冷观堂、楚玉痕应道会。

文天祥淡定道:“我们四人会游泳,杨老先生、杨大人、杨姑娘、陆公子四人不会,我们一人背一个,把他们带上岸。”

陆秀夫连忙道:“这样不行,离岸还远着呢,只怕没到岸,你们就没力气了。”

海心看了下舱板,灵机一转,道:“我们把舱板拆下来,一人抱一块,这样他们就可以省去许多力气。”

继先道:“海心妹妹的法子可行,就这么办。”

众人迅速拆下舱板,眼看水已经渗了半舱,海心等人便抱起舱板,继先背着杨明昌,冷观堂背着杨亮节,文天祥拖着陆秀夫,楚玉痕携着海心,纷纷跳下水。

众人在水里奋力游回,楚玉痕毕竟是女人,力气有限,拖着海心较为吃力,没多时便越游越慢,一点点向下沉去。继先在京口江边长大,熟知水性,拖着杨明昌游在前面,先行上了岸,回头向湖里一看,见楚玉痕和海心远远落在后面,只露两个头在水里挣扎,知道她们体力不支了,便又回头扎进水里游过去,从楚玉痕手里接过海心,送到自己背上。海心呛了许多水,咳嗽几声,一见是继先,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紧紧搂住继先的脖子,继先安慰道:“别怕,抓紧我。”

继先三人还没游到岸上,其他人虽已上岸,但都身疲力竭,瘫在岸上。忽然,曹翼从树后闪出,抓住杨明昌拖去。

亮节一看,大叫跑过去:“爹!爹!放开我爹!”

冷观堂踉踉跄跄提刀追去,其他人紧随其后。曹翼按着杨明昌对冷观堂道:“若再过来,我取了这老头的命。”

文天祥拉住冷观堂,向众人道:“别轻举妄动。”

继先看到岸上的情况,加速向岸上游来,上岸后搀扶海心坐下,忙奔跑过来,向曹翼道:“图在我身上,放了他,用此等卑鄙伎俩威胁我,也不怕传出去被人耻笑?”

曹翼道:“李继先,你少来教训我,老子行走江湖的时候,你小子还是个奶娃娃。废话少说,把图交出来我就放人。”

陆秀夫不知他们说的图是什么东西,他心想刚才水里明明看到有两个人,怎么现在就只有曹翼一个,担心别又遭什么算计,便道:“你同伙呢?躲躲藏藏的搞什么鬼!”

继先忽然明白他们原来是一路的,“对,刚才那个人呢?既然一路跟踪我,又何必躲躲藏藏?”

曹翼道:“少废话,快把图交出来。”

这时另一人从树后闪了出来,黑纱蒙着面,但眼光却异常精神,继先一看他的眼睛,便同看他的身影一样似曾相识,这人见继先看他,打了个冷颤,将眼光斜向别人,道:“我们只要图,只要把图给我们,绝不伤害这老头。”

海心知道虽然继先的武功在曹翼之上,又有越州二贤,打败曹翼根本不在话下,但杨明昌在他手中,若是强行撕拼,肯定会伤了他,所以必须另想它策,便道:“不错,图就在继先哥这里。”

没等众人反应过来,海心又道:“江湖上传闻隐身四狐武功高强,但很少有人见过他们的真功夫,所以人们说他们是浪得虚名,其实没有真本事才躲躲藏藏不敢见人。”

曹翼被海心的话一激,心中窝火,叫嚷道:“说这话的人都他妈瞎了狗眼,竟敢胡乱放屁,谁说的,老子跟他单打。”

蒙面人见曹翼被海心的话激住了,便拍了下他的肩头,示意他镇定。又向海心道:“有没有真本事不是旁人说了算。”

海心又道:“可是如何能让大家信服呢?”

曹翼道:“难不成让我们把江湖上的人挑战一遍吧?”

海心笑道:“这倒不必,我有一个法子,你们不是要图吗,明日就在越王台摆上擂台,请越州的各大门派都来参加,到时候大家各展绝招,相互比试,最后的赢家就可获得宝图。你们虽然武功无人高强,但若今天用这样的手段夺得图去,将来必会在江湖上留下笑柄,没有立足之地;若是比武夺图,既能得到宝图,又可打消江湖流言。”

曹翼觉得有理,并没想到这是海心故意抬举他们,海心心想,继先在船上时能将曹翼打落水,想来蒙面人的武功也好不到哪里去,这才敢用此计策。

蒙面人不相信海心的话,然而曹翼已被鼓动,还颇为得意地以为很划算,便推手将杨明昌送回继先,道:“那好!咱们明天比武夺图。”

蒙面人急忙想去拉回杨明昌,继先迅速出手揽过杨明昌,他已然来不及了,便痛惜道:“三弟,你......哎!你上了他们的当了。”

继先将杨明昌交给众人,对蒙面人道:“你这兄弟虽说手段不光明,但却是个实在人,既然已经说定,我必不食言,明日就在越王台一比高低,你们若能赢,宝图必当送给你们。”

蒙面只好道:“既如此,明日必到!”

继先道:“好!明日越王台见!”

曹翼和蒙面人只好作罢,离开鉴湖。

路上,蒙面人对曹翼道:“三弟怎么能相信那丫头的鬼话?万一他们明天纠集更多人过来,咱们就吃亏了,毕竟越州不是咱们的地盘。”

曹翼也悔道:“是我太鲁莽,咱们回去赶紧跟查木达和粘合儿商量明天的对策。”

蒙面人道:“明天很难取胜,你刚才和李继先过了几招,虽然你是故意败给他,但他的武功也绝不亚于你。”

曹翼自信道:“大哥不用担心,二哥明天也会赶来,不信咱们五个还打不过他们!”

蒙面人道:“明天我不去,今天李继先差点认出我,若是明天稍有差错,我泄漏了身份,咱们这么多年的心血就白费了。将军严令我不能随意现身,我该做的事已经做完,明天就看你们的了。”

曹翼道:“那好,大哥赶紧回西川吧。”

继先等人回到家中,商量次日越王台比武事宜。楚玉痕道:“今天曹翼几招之内就败在继先手下,而继先的武功并不比当家的高出多少,我总觉得有些不对头。”

文天祥道:“可能是他故意输掉的,然后钻进水里拆掉船底舱板,这样我们就不会有防备。”

陆秀夫好奇道:“李大哥,他们一直在向你要图,是什么图?”

继先便将《乾坤水战图》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道给众人听,众人听后唏嘘不已。

杨明昌道:“这么重要的宝图,绝不能落在他们手中。”

杨亮节也道:“不如报给官府,这图本就是朝廷的东西,不得已才存在你手中的。”

陆秀夫连忙道:“不可!如此一来,李大哥怕是难逃罪责,此图丢失已久,朝廷一直在寻找,既然在李大哥手中,为何以前不报,现在突然上报,朝廷岂会善罢干休?”

文天祥也道:“就是,暂时不要惊动官府为好。”

海心想了想,对冷观堂道:“大哥和大嫂在越州颇有威望,何不发动本地门派都来助阵?这样咱们人多势众,也就多了几份胜算。”

冷观堂道:“对,我这就去联系奇灵馆和鹅湖山庄。”

于是两边都在凑集人马,等明日越王台一决高低。

第三十八章 九华论经第四十五章 四路援襄第二十一章 苏堤相逢第六章 海岛奇缘第三十三章 奇计破敌第十七章 智取夔州第十二章 潭州过客第三十一章 嘉陵水战第十八章 防蜀之策第二十四章 群雄争图第十八章 防蜀之策第十七章 智取夔州第十一章 莲心出走第十章 暗船运私第二十九章 潇湘讨教第三十五章 繁花剑经第四十四章 魂断襄阳第二十三章 沈园赛诗第三十八章 九华论经第三十二章 城下折鞭第十章 暗船运私第三十五章 繁花剑经第一章 江水滔滔第十九章 兵退两川第三十二章 城下折鞭第十四章 程府探秘第十八章 防蜀之策第十九章 兵退两川第十一章 莲心出走第二十六章 藏图风波第五章 方仁盗图第三十九章 伏虎杖法第十二章 潭州过客第十七章 智取夔州第四十三章 江上风清第二十一章 苏堤相逢第十二章 潭州过客第四十章 君山之会第四十四章 魂断襄阳第十三章 君山寻隐第三十六章 海心进宫第十五章 大闹鄂州第三十章 江中遇祸第三十八章 九华论经第二十五章 桃花溪畔第四十七章 山河落日第三十一章 嘉陵水战第四十八章 海国旧梦第四十四章 魂断襄阳第三十三章 奇计破敌第十二章 潭州过客第二十二章 临安探宝第四十五章 四路援襄第四十三章 江上风清第四十四章 魂断襄阳第三十九章 伏虎杖法第二十九章 潇湘讨教第二章 芦渔光阴第五章 方仁盗图第三十三章 奇计破敌第三十八章 九华论经第二十章 余玠之死第二十五章 桃花溪畔第三十六章 海心进宫第二十章 余玠之死第二十五章 桃花溪畔第四十四章 魂断襄阳第三十四章 飞云剑阵第四十八章 海国旧梦第二十四章 群雄争图第九章 继先辞官第三十章 江中遇祸第四十四章 魂断襄阳第三十九章 伏虎杖法第十五章 大闹鄂州第二十一章 苏堤相逢第三十七章 焦山重逢第三十五章 繁花剑经第十一章 莲心出走第十一章 莲心出走第四十四章 魂断襄阳第三十三章 奇计破敌第十五章 大闹鄂州第四十六章 血染荆湖第三十四章 飞云剑阵第一章 江水滔滔第二十九章 潇湘讨教第三十九章 伏虎杖法第十七章 智取夔州第三十二章 城下折鞭第七章 三破蒙古第四十三章 江上风清第二十三章 沈园赛诗第三十五章 繁花剑经第十章 暗船运私第二十一章 苏堤相逢第十八章 防蜀之策第十四章 程府探秘第四十章 君山之会
第三十八章 九华论经第四十五章 四路援襄第二十一章 苏堤相逢第六章 海岛奇缘第三十三章 奇计破敌第十七章 智取夔州第十二章 潭州过客第三十一章 嘉陵水战第十八章 防蜀之策第二十四章 群雄争图第十八章 防蜀之策第十七章 智取夔州第十一章 莲心出走第十章 暗船运私第二十九章 潇湘讨教第三十五章 繁花剑经第四十四章 魂断襄阳第二十三章 沈园赛诗第三十八章 九华论经第三十二章 城下折鞭第十章 暗船运私第三十五章 繁花剑经第一章 江水滔滔第十九章 兵退两川第三十二章 城下折鞭第十四章 程府探秘第十八章 防蜀之策第十九章 兵退两川第十一章 莲心出走第二十六章 藏图风波第五章 方仁盗图第三十九章 伏虎杖法第十二章 潭州过客第十七章 智取夔州第四十三章 江上风清第二十一章 苏堤相逢第十二章 潭州过客第四十章 君山之会第四十四章 魂断襄阳第十三章 君山寻隐第三十六章 海心进宫第十五章 大闹鄂州第三十章 江中遇祸第三十八章 九华论经第二十五章 桃花溪畔第四十七章 山河落日第三十一章 嘉陵水战第四十八章 海国旧梦第四十四章 魂断襄阳第三十三章 奇计破敌第十二章 潭州过客第二十二章 临安探宝第四十五章 四路援襄第四十三章 江上风清第四十四章 魂断襄阳第三十九章 伏虎杖法第二十九章 潇湘讨教第二章 芦渔光阴第五章 方仁盗图第三十三章 奇计破敌第三十八章 九华论经第二十章 余玠之死第二十五章 桃花溪畔第三十六章 海心进宫第二十章 余玠之死第二十五章 桃花溪畔第四十四章 魂断襄阳第三十四章 飞云剑阵第四十八章 海国旧梦第二十四章 群雄争图第九章 继先辞官第三十章 江中遇祸第四十四章 魂断襄阳第三十九章 伏虎杖法第十五章 大闹鄂州第二十一章 苏堤相逢第三十七章 焦山重逢第三十五章 繁花剑经第十一章 莲心出走第十一章 莲心出走第四十四章 魂断襄阳第三十三章 奇计破敌第十五章 大闹鄂州第四十六章 血染荆湖第三十四章 飞云剑阵第一章 江水滔滔第二十九章 潇湘讨教第三十九章 伏虎杖法第十七章 智取夔州第三十二章 城下折鞭第七章 三破蒙古第四十三章 江上风清第二十三章 沈园赛诗第三十五章 繁花剑经第十章 暗船运私第二十一章 苏堤相逢第十八章 防蜀之策第十四章 程府探秘第四十章 君山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