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董家戏班子

宫河镇在油坊门东边六十多里地,从管辖权上说,是另一个地区了。

镇子不大,靠山临水,两条主街,七八条小巷子,大大小小上百家铺面。

镇子后的山头上,矗立着一座六角形砖塔,据说是北宋时修的;北宋太宗时期,杨家将在此驻守,抵抗辽国的进犯,一次大胜后,砌了这座塔,以示纪念。

陈望春按既定的计划,昂首前行时,刘爱雨的路线却发生了偏移,当刘麦秆一再追问她有何高招、有何捷径,能抢在陈望春的前面,跑进北京城时,刘爱雨说:“我去唱戏。”

刘麦秆又震惊又失望又愤怒,刚刚对刘爱雨的一点好感,灰飞烟灭了,靠唱戏能唱进北京城?

幸亏陈背篓没有两只顺风耳,要是让他听到了,还不笑掉大牙?然后大喇叭一样四处广播,村里也会有很多人,像陈背篓一样,笑得腿肚子抽筋。

刘麦秆沮丧透顶,脊梁上冷汗冒出,原以为刘爱雨有什么锦囊妙计,却原来是揪住耳朵擦鼻涕,乱扯。

刘爱雨说:“唱戏咋就不能出人头地?安沟的秧歌,不就是唱戏一直唱到了省城、北京城吗?武亭的梅子,也是唱戏的,每次回家,都被小汽车接来送去的,不风光吗?”

秧歌和梅子,都是洪河川大名鼎鼎的人物,每次回家,县长书记争着请吃饭,祖宗三代都脸上有光了。

但几十里长的洪河川,上百个村庄,几万人唱戏吼秦腔,就只出了秧歌和梅子,凤毛麟角啊。

刘爱雨却不信邪,坚信自己会是第三个红透天的角儿。

刘麦秆问:“你唱了几天戏?能唱几出戏?”

刘爱雨说:“不会就学,秧歌和梅子,也不是一生下来就会唱戏。”

刘麦秆辩不过刘爱雨,现在,当务之急得赶紧把她送出去,学唱戏就学唱戏吧,她要呆在家里,陈背篓一天能奚落十遍八遍的。

去宫河镇没有直达的班车,只能先到镇上,再到县城转车。

村里每天去镇上办事、购物、看病的人很多,蹦蹦车、三马子来来往往,但刘麦秆不想让村里人知道刘爱雨是去学戏。

戏子,那是下九流,上不了台面,入不了族籍,能像秧歌和梅子,唱出名堂来,就咸鱼翻身、鲤鱼跳龙门了;唱不出来,一辈子背上个坏名声,像头上顶着一个尿罐,臊气冲天。

刘爱雨不想动用她的11号交通工具,说:“搭个便车吧。”

刘麦秆说:“不嫌丢人?”

刘爱雨问:“不偷又不抢的,丢啥人?”

天还没大亮,天地之间蒙着一层薄雾,初冬的清早,吹来的风冷飕飕的,路边的树叶早就落光了,田野里也一片荒芜。

早起的鸟雀在觅食,它们一群群在空中盘旋落下,受了惊扰后,又突然飞起,喳喳地叫着。

油坊门学校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正是早自习时间,听着学生们嗡嗡的读书声,刘爱雨心里涌上一股苦涩、伤感、依恋的滋味;刘麦秆也望着远去的油坊门学校,深深地叹了一口气。

走了十几里路,刘爱雨气喘吁吁,抱怨刘麦秆有车不坐,偏偏要用两条腿,不自量力地去丈量几十里山路。

刘麦秆说:“走几里路都受不了,还学戏唱戏?你受不了苦,咱就回去。”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刘麦秆闹不明白,刘爱雨为啥偏偏要选最下等的戏子,和最上等的状元陈望春比试?

他不搭便车,一是掩人耳目,二是特意磨练刘爱雨,一个吃不了苦的人,绝对没有大出息,他刘麦秆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刘爱雨赌气了,两腿使劲,一溜小跑。

刘麦秆点上一根烟,不紧不慢地走着,心里暗笑,看你能跑多久。

太阳偏西时,他们到了宫河镇,在一个小面馆,刘麦秆给刘爱雨买了一碗炒面,他自己要了一碗面汤,就着干粮吃。

刘爱雨将饭推给他说:“你吃吧。”

刘麦秆假装可怜兮兮地说:“我只配喝点面汤,你是名角,炒面你吃。”

刘爱雨瞪他一眼,捧起碗,狼吞虎咽。

刘麦秆舔舔嘴唇说:“好好学,等你有钱了,每天给我买一碗炒面吃。”

董家戏班子在镇子东面的一个大院,掌柜的董瑞祥,手下有二十几号人,排了三四十本戏,走村窜巷,每年能演个二百场戏。

刘麦秆父女找到董家大院,恰好戏班子在家,他们刚从北塬回来,北塬的李世昌后人重修李氏家庙,请了七天七夜的戏,这一次,赚得钵满盆满的。

班子休整几天,之后去前川的张三万家,张家老爷过世了,订了三天三夜的戏。

刘麦秆买了两盒点心、两瓶酒、一包茶叶,这是拜师的礼品,花去了上百元,他心疼,叮咛刘爱雨,你要学出个名堂来,可不能让这钱打了水漂。

董瑞祥四十多岁,矮个子,话很少,嘴边常叨着烟锅,不含愁就带怨,心里好像装满了不痛快的事。

他瞅了一眼刘爱雨,问了问基本情况,才知道刘爱雨没一点童子功,就是会唱几句,便说:“年龄大了,练不出来了。”

刘爱雨说我能学,我肯定能练出来。

刘麦秆礼品也买了,没有再拿回去的道理,跟着帮腔,说这女子聪明伶俐,啥东西一看就会。

董家班子实际掌舵的是董瑞祥的老婆芳琴,董瑞祥只是个皮影人,幕后的挑线人是芳琴。

芳琴只比董瑞祥小三岁,面如芙蓉、腰如弱柳,声音细嫩清脆得像个小姑娘,看上去至少小了十多岁。

芳琴是唱青衣的,早几年也红过,这几年,班子里来了几个年轻的,她就唱得少了。

董家班子有二三百年历史了,他们不是本地人,康熙年间,从关中西府一路逃荒到宫河镇,因唱了几天戏,被宫河人所喜爱,热情挽留,就此扎了根。

班子传到董瑞祥手里,已是第十二任班主了,戏班功底好、口碑佳,在洪河川稳坐第一把交椅。

细皮嫩肉的芳琴,扭着水蛇腰,捏捏刘爱雨的脸蛋,夸奖说:“好个美人坯子,为啥学戏呢?”

刘爱雨说:“喜欢。”

芳琴身上的脂粉味很重,从没闻过的刘爱雨连连打了几个喷嚏,久违了女人味的刘麦秆心猿意马,偷偷地往芳琴身上瞟。

董家板子的规矩是,戏班子收学徒,如果不能登台,前三年是没有工钱的,只管吃喝。

很多学徒进来,混个两三年,吃不了苦,天资又不高,迟迟上不了台,就拍屁股走人了。

刘麦秆听了,犹豫起来,刘爱雨学戏的前途,比他预料得还要糟糕,学三年戏,要是上不了台,拿不了一分钱,那不是白白地浪费了三年时间?

如果呆在家里,三年时间,养两头猪、放几只羊也有效益;在戏班子熬三年时间,长不了几斤肉,再说,人肉也卖不了钱。

刘麦秆想打退堂鼓,但刘爱雨说我学。

芳琴拿来协议,刘爱雨匆匆扫了一眼,签了名,摁了指印,就没刘麦秆啥事了。

何采菊小时候学过几年戏,说最难的是练功,每天早早起来,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练功稍有不到,师傅的板子就打下来了,屁股每天被打得肿起老高,吃饭时只能站着,不敢沾凳子的边,睡觉时,得侧着身子睡。

背唱词,一大段一大段,得背得滚瓜烂熟,师傅提问,背不上来就罚,三伏天,光着脊背被太阳烤;数九天,头顶一盆水,跪在风道里,北风如刀,能把身子割出千百条口子来。

要是在旧年月,学徒和师傅还签生死状,学徒被师傅活活打死,也是白打。

安顿了刘爱雨,刘麦秆掉头回家,他虽然平常对刘爱雨非打即骂的,但毕竟是自己的亲骨肉,人家的孩子在念书,她却人生地不熟的学这个苦差事,即使将来学成了,也是风餐露宿、居无定所、供人取笑的下等角色。

刘爱雨选择了漂泊无定的生活,让刘麦秆心底凄凉,难受了好几天。

三年出个状元,十年未必能出一个戏子,这是刘爱雨进董家班后,师父芳琴说的第一句话。

芳琴带她,听她唱了一段“家住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家园”,说嗓子可以,但无基本功,唱戏不只是会唱,还有许多门道。

刘爱雨却一窍不通,上台一亮相一开口,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包子皮破了,就露陷了。

芳琴惋惜,要是七八岁上练起,或许会成个名角,十五岁太迟了。

芳琴是个懒人,戏班子不演出的时候,她能睡到大天亮,演员吊嗓子、练功、背台词,全靠自觉,谁偷懒,谁就是掩耳盗铃,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在台上忘了词或唱岔了,咣当一声,饭碗就砸个粉碎。

每天清早,大家都在忙碌,唯独刘爱雨上不了频道。

芳琴教刘爱雨吊嗓子,说运气、口型、吐字如何如何,然后就靠刘爱雨自己摸索了。

刘爱雨吊嗓子时,芳琴在被窝里睡大觉,别的人各练各的,才不操闲心呢。

半个月后,芳琴记起来了,考问刘爱雨,一听,脸沉了下来,说不对啊,都练了这么长时间,还跟不上趟。

表情、动作、拿捏的分寸、眉毛如何蹙、嘴角如何挑、碎步如何走、兰花指如何翘,那都是有讲究的,得手把手,数十遍数百遍地操练,但芳琴一指刘爱雨,说你去练吧,然后,她就忙着在自己的脸上下功夫,涂脂抹粉、描眉画眼,而刘爱雨在一边,瞎打瞎撞、不得要领。

董家班子只二十多个人,但人际关系复杂微妙,真应了那句池浅王八大的古话。

芳琴一直在和蓝草莓明争暗斗,芳琴仰仗老板娘的身份,把持了主角,只有她看不上的边角料,才是蓝草莓的。

舞台上讲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芳琴再心气旺盛,也禁不起岁月的侵蚀,再昂贵的护肤品化妆品,也掩盖不了她逐渐衰老枯萎的容颜。

为了戏班子的前途,芳琴还是让步了,蓝草莓上位了,和芳琴当年一样大红大紫。

唱须生的常贵,四十出头,正当壮年,在董家班子二十几年,比芳琴资历还老,据说和董润祥是拜把子兄弟。

以前的董家班子,董润祥说了算,芳琴刚嫁进来时,是一朵娇艳欲滴的芍药花,一下子把常贵迷得神魂颠倒的。

那时,两人台上合作,芳琴演王宝钏,常贵就演薛平贵;芳琴演小青,常贵就演许仙;芳琴演梁山伯,常贵就演祝英台。

两人台上眉来眼去的,台下就搂搂抱抱,假戏真做,董润祥睁只眼闭只眼,依然和常贵称兄道弟,一块儿喝酒。

开始,常贵提防着,怕董润祥给他下药,怕着了他的道,但芳琴给他交了底,说:“他不能种的地,你替他种了,你受累了,他不该谢你吗?”此后,常贵便不怕董润祥了。

班子里的人也纳闷,武大郎都不愿戴绿帽子当王八,豁出去要和西门庆拼个你死我活,董润祥就怎么眼里能容得下沙子呢?

人们奇怪、猜忌、议论,但董润祥、芳琴、常贵,三人和谐相处,其乐融融。

几年后,在常贵的支持下,芳琴抢班夺权,开始了垂帘听政。

有常贵宠着,芳琴舞台上争强好胜的心气没了,你蓝草莓要出头就出吧,你唱得好,观众买座买账,我董家班子效益好,银钱滚滚而来,我何必和你争这口闲气。

芳琴看开了,心胸宽阔如大海,她时常给蓝草莓一点小恩小惠,拉拢她。

当初斗得天昏地暗的一对死敌,现在倒成了无话不谈的闺中好友,真是奇怪。

拉板胡的姚师,也是四十出头,笔直的身材、柔顺的长发,一个男人,却长着一双水汪汪的桃花眼。

姚师的板胡水平堪称一绝,据说省里秦剧团的一号板胡手也不过如此。

姚师指法熟练,琴艺已入化境,很多人看董家班子的戏,是冲着姚师来的,每次到一个新地方,姚师都要拉一个秦腔牌子曲,热热场子。

有人观察过,姚师给别人伴奏,面无表情,只要蓝草莓一出场,劲头一下来了,五官手臂的动作都调动了起来,身体的每一个器官都参与了演奏。

刘爱雨一来,平衡被打破了,这个长相清秀,身体发育极其成熟的女孩子,进了董家戏班子,给平静的水面投下了一颗石子,掀起了一阵波澜。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常贵和姚师,见了刘爱雨就魂不守舍,不顾他们四十多岁的高龄,抛却了对各自恋人的誓言,争做了十五岁的刘爱雨的舔狗。

常贵,一个唱了几十年戏的须生,居然教唱青衣的刘爱雨吊嗓子,嘻嘻哈哈、摸手摸脚的。

拉板胡的姚师,教刘爱雨背唱词,两人不厌其烦地,单独对刘爱雨言传身教。

以前,他们可不这样,班子里的台柱子,大拿二拿,架子蛮大的,牛皮哄哄的,现在,居然给一个小姑娘大献殷勤。

按规矩,新来的学徒,要干班子里最脏最累的活,开演前,要给各位师傅们泡茶倒水,整理戏服、准备化妆用品;唱完戏后,要收拾摊子,演员脱下来的服装,要整理入箱,刀剑、帽子、幕布、锣鼓家什放在相应的位置,临睡前,还要给师傅们端洗脚水。

班子里开会议事时,姚师发言了,说我们都人高马大的,自己不能倒水换衣服?还要人伺候,像个寄生虫一样生活?

常贵随声附和:“对,摆啥老爷太太的臭架子?人人生而平等嘛。”

这两人一唱一和,大家都面面相觑,蓝草莓和芳琴交流了一下眼神,哎吆,他俩是心疼刘爱雨了,给帮腔呢。

第四十章 第一次亲密接触第二十章 刘秉德行善改命第二十三章 车拐仙第六章 苦命人田明丽第六十五章 独来独往的陈望春第九十八章 陈望春病了第七十六章 赵波的心事第十一章 人贩子巧玲第九十九章 陈望春回家第十章 一棵合欢树第八十六章 孙教授告老还乡第八十六章 孙教授告老还乡第六十三章 公关小姐第十二章 刘爱雨死里逃生第八十一章 刘爱雨淘到第一桶金第七十二章 厂办是一潭水第二十五章 魁星楼第七十四章 刘爱雨离开广州第一百零一章 是金钥匙还是枷锁第五十一章  一剪钟情发廊第二十章 刘秉德行善改命第九十五章 陈背篓借钱第二十四章 金钥匙第五十六章 陈望春跑进了北京城第七章 田明丽撑起了一片天第二十二章 一场奇怪的龙卷风第三十九章 小鸡和雄鹰第九十五章 陈背篓借钱第四十二章 陈望春的悔过书第七十四章 刘爱雨离开广州第八十九章 孙教授的忧虑第二十六章 打赌第四十九章 蓓蕾绽放第八十四章 刘爱雨的小洋楼第七十六章 赵波的心事第十三章 刘麦秆的艳遇第三十八章 荣誉碑第十九章 刘麦秆和陈背篓顶牛第九十一章 刘麦秆催婚第五十一章  一剪钟情发廊第三十七章 陈望春是一颗彗星第七十六章 赵波的心事第五十三章 警察老李第十章 一棵合欢树第六十章 打工仔周海明第二十三章 车拐仙第八十七章  刘爱雨筹办茶庄第九章 爱唱戏的何采菊第四十四章 陈背篓撵走了何采菊第四十四章 陈背篓撵走了何采菊第三章 青梅竹马第二十三章 车拐仙第七十五章 老乡见老乡第二十七章 刘爱雨和陈望春开始向北京奔跑第五十六章 陈望春跑进了北京城第五十六章 陈望春跑进了北京城第七十七章 刘爱雨和陈望春重逢第四十三章 一罐鸡汤第十四章 没娘的孩子是根草第八十二章 海鲜店关门歇业第九十九章 陈望春回家第六十章 打工仔周海明第六十七章 拜年第五十五章 陈望春高中状元第七十二章 厂办是一潭水第二章 一场1800公里的长跑比赛第二十五章 魁星楼第七十一章 刘麦秆的幸福生活第四十九章 蓓蕾绽放第八十八章 生意火爆的茶庄第十八章 一只秦岭来的猴子第三十七章 陈望春是一颗彗星第八十八章 生意火爆的茶庄第八十六章 孙教授告老还乡第九十四章 彩云之南的浪漫之旅第七章 田明丽撑起了一片天第六十六章 刘爱雨的汇款单第四十章 第一次亲密接触第五十三章 警察老李第十五章 十二岁的新娘第五十九章 宏光电子厂第三十五章 去枷锁第八十七章  刘爱雨筹办茶庄第五十章 刘爱雨逃离董家班第十二章 刘爱雨死里逃生第五十章 刘爱雨逃离董家班第一章 捣蛋鬼陈望春第九十二章 陈背篓的难言之隐第四十五章 何采菊离家出走第五十一章  一剪钟情发廊第六十五章 独来独往的陈望春第六十二章 陈背篓的花花肠子第十六章 浪荡鬼刘麦秆第二十七章 刘爱雨和陈望春开始向北京奔跑第九十八章 陈望春病了第七十二章 厂办是一潭水第十六章 浪荡鬼刘麦秆第十六章 浪荡鬼刘麦秆第五十一章  一剪钟情发廊第七十三章 周海明变了
第四十章 第一次亲密接触第二十章 刘秉德行善改命第二十三章 车拐仙第六章 苦命人田明丽第六十五章 独来独往的陈望春第九十八章 陈望春病了第七十六章 赵波的心事第十一章 人贩子巧玲第九十九章 陈望春回家第十章 一棵合欢树第八十六章 孙教授告老还乡第八十六章 孙教授告老还乡第六十三章 公关小姐第十二章 刘爱雨死里逃生第八十一章 刘爱雨淘到第一桶金第七十二章 厂办是一潭水第二十五章 魁星楼第七十四章 刘爱雨离开广州第一百零一章 是金钥匙还是枷锁第五十一章  一剪钟情发廊第二十章 刘秉德行善改命第九十五章 陈背篓借钱第二十四章 金钥匙第五十六章 陈望春跑进了北京城第七章 田明丽撑起了一片天第二十二章 一场奇怪的龙卷风第三十九章 小鸡和雄鹰第九十五章 陈背篓借钱第四十二章 陈望春的悔过书第七十四章 刘爱雨离开广州第八十九章 孙教授的忧虑第二十六章 打赌第四十九章 蓓蕾绽放第八十四章 刘爱雨的小洋楼第七十六章 赵波的心事第十三章 刘麦秆的艳遇第三十八章 荣誉碑第十九章 刘麦秆和陈背篓顶牛第九十一章 刘麦秆催婚第五十一章  一剪钟情发廊第三十七章 陈望春是一颗彗星第七十六章 赵波的心事第五十三章 警察老李第十章 一棵合欢树第六十章 打工仔周海明第二十三章 车拐仙第八十七章  刘爱雨筹办茶庄第九章 爱唱戏的何采菊第四十四章 陈背篓撵走了何采菊第四十四章 陈背篓撵走了何采菊第三章 青梅竹马第二十三章 车拐仙第七十五章 老乡见老乡第二十七章 刘爱雨和陈望春开始向北京奔跑第五十六章 陈望春跑进了北京城第五十六章 陈望春跑进了北京城第七十七章 刘爱雨和陈望春重逢第四十三章 一罐鸡汤第十四章 没娘的孩子是根草第八十二章 海鲜店关门歇业第九十九章 陈望春回家第六十章 打工仔周海明第六十七章 拜年第五十五章 陈望春高中状元第七十二章 厂办是一潭水第二章 一场1800公里的长跑比赛第二十五章 魁星楼第七十一章 刘麦秆的幸福生活第四十九章 蓓蕾绽放第八十八章 生意火爆的茶庄第十八章 一只秦岭来的猴子第三十七章 陈望春是一颗彗星第八十八章 生意火爆的茶庄第八十六章 孙教授告老还乡第九十四章 彩云之南的浪漫之旅第七章 田明丽撑起了一片天第六十六章 刘爱雨的汇款单第四十章 第一次亲密接触第五十三章 警察老李第十五章 十二岁的新娘第五十九章 宏光电子厂第三十五章 去枷锁第八十七章  刘爱雨筹办茶庄第五十章 刘爱雨逃离董家班第十二章 刘爱雨死里逃生第五十章 刘爱雨逃离董家班第一章 捣蛋鬼陈望春第九十二章 陈背篓的难言之隐第四十五章 何采菊离家出走第五十一章  一剪钟情发廊第六十五章 独来独往的陈望春第六十二章 陈背篓的花花肠子第十六章 浪荡鬼刘麦秆第二十七章 刘爱雨和陈望春开始向北京奔跑第九十八章 陈望春病了第七十二章 厂办是一潭水第十六章 浪荡鬼刘麦秆第十六章 浪荡鬼刘麦秆第五十一章  一剪钟情发廊第七十三章 周海明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