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运8的机翼结冰,老大难问题了

第151章 运8的机翼结冰,老大难问题了

1996年,我国花费6600万美元的巨额经费,从英国购买了8套搜水-2000MS雷达,计划安装在运8平台上,交给海军航空兵使用,用于对水面目标进行搜索,从而引导歼轰7发射反舰导弹进行攻击。

最终总共生产了4架运8J海上警戒机。

这四架飞机也是在世纪之交的时候,我国仅有的空基远程探测力量。

性能么……只能说差强人意。

但至少算是解决了有无问题,而且这种飞机还有一定的指挥能力,让我军提前对真正预警机的战术安排和使用保障积累了不少经验。

因为从英国购买的雷达目前还没有到货,所以常浩南面前的这架运8Y实际上还只是一个等待改装的平台机型,现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各种环境下进行试飞,以获得足够的飞行数据。

而此时,这架停在机库里的飞机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损伤,经过改进的机头雷达罩,以及前起落架都因为降落时的冲击而变得几乎不成样子。

好在驾驶舱和机翼部分都保持得比较完整,因此机组成员只是受了些伤,而且后续也还有进行修复的可能。

已经有不少182厂的工作人员在这里对飞机进行检查了。

见到杜义山和常浩南走进停机棚,一名身材魁梧的中年男人走了上来,用一口带着些许湖南口音的普通话说道:

“杜院士,我们已经按照您的分析,对飞机降落过程中的飞行数据进行了还原和模拟,发现跟实际情况完全能对的上。”

“另外,刚刚从总装车间里临时调了一架运8F,可以用来配合您进行试验,安12测绘仿制的资料以及后续几个改进型的设计图也已经准备好了,我们182厂从我以下,不,从王总经理以下所有人都听从您的调遣!”

本来,常浩南对于面前的这个人并无什么印象,但是听到他的口音之后瞬间就反应了过来。

这位是日后一系列运8平台改进型号的总设计师,梁绍修。

由于原本负责运8原型到运8C的徐培麟总师去年已经退休,技术实力本就比较薄弱的182厂此时只能由他来挑起大梁。

偏偏就在最青黄不接的时候,还遇到了这么一次要命的事故。

“我这把年纪,跟你们徐总师都差不多了,分析问题还可以,但是其它方面已经赶不上年轻人咯。”

杜义山摆摆手,然后向对方示意了一下身边的常浩南:

“这是我的学生,常浩南,我想,这次改进的主要工作,应该是由他来完成。”

“这……”

梁绍修看着面前比自己还要年轻的常浩南,一时间有些迟疑。

但很快他就想起来自己似乎见到过这个名字:

“哦……606所那边今年申报的那个……”

歼8C目前还没有设计定型,并且毕竟是涉密项目,也不会用特别公开的形式进行宣传,因此常浩南现在更具知名度的身份还是那个先进技术成果第一完成人的身份。

这种头衔搁在外面几乎没有影响力,但在航空系统内部完全可以作为硬通货。

“梁总师,您好,很高兴能跟您和182厂的同志们一起合作。”

经过八三工程的历练之后,常浩南的【管理能力】有所提升,已经逐渐习惯了应对类似的场面,再不是前世那个连参加研讨会都有些紧张的小角色了。

“您好,常浩南同志,能有杜院士和您的帮助真是太好了,感谢你们。”

“现在我们面临的时间压力非常紧,运8J是在运8C全气密型的基础上发展的,改进部分并不涉及飞机的翼面部分,所以这次事故对于整个运8型号来说都是一个大麻烦。”

“我们马上就要交付给邮政航空一批新型号的运8F,如果不能妥善解决机翼结冰隐患的话,可能会导致用户拒绝接收,还有正在和波斯那边洽谈的出口订单,同样会受到影响。”

“嗯……关于时间方面我没办法保证什么,但肯定会拿出最快的效率。”常浩南点了点头:

“要不我们先去看一下设计资料?” “好,跟我来。”

看着常浩南信心满满的样子,原本心急火燎的梁绍修也跟着冷静下来了不少。

实际上,常浩南知道运8机翼结冰问题的症结所在。

只不过他在这一世从未接触过运8相关的资料,直接拍胸脯打包票实在过于违和了……

简单来说,就是安12/运8飞机的除冰系统设计不够合理。

以结冰情况最严重的水平尾翼为例,其只有一套分布在整个平尾表面、雨露均沾的电加热除冰系统,而且这套系统还只有一档最高电流模式可用。

在苏联那边,考虑到北极圈附近的气候条件,这个设计还是勉强可用的,反正温度够低,大电流就大电流了。

即便如此,安10/安12的飞行安全记录也相当糟糕。

而到了温度相对较高的华夏,如果在还没结冰的情况下长时间开启加热系统,就会导致绝缘胶层急剧升温碳化,进一步产生短路并烧穿平尾蒙皮

所以飞行员必须在确认平尾有结冰风险,甚至已经开始结冰的时候,再把电加热装置打开。

就算这样也会面临风险。

因为机翼不同部位的结冰厚度是不一样的,而除冰装置的加热功率却是平均的。

很可能出现有些地方的冰还没除掉,有些地方的绝缘胶层已经开始损坏的情况。

当然,也有猛人可以凭借经验,通过多次短时间打开加温装置提前预防结冰,但这显然不应该作为对一般飞行员的要求。

至于飞机主翼,如之前杜义山所说,由于使用了效率更高的气热防冰系统,所以在防冰能力方面确实无需担心。

但也绝对不是没有问题。

气热除冰需要抽取发动机燃烧室内的高温高压燃气作为热源,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导致飞机的动力受到影响。

所以应该在满足除冰能力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所使用的燃气总量,保持发动机的性能。

然而运8这套系统的设计同样突出一个大力出奇迹的思想——

要知道,飞机在起飞、降落、低空低速飞行这些过程中最有可能遭遇机翼结冰。

同样也需要发动机输出足够的功率,或者准备输出足够的功率。

在这个时候你一次抽走10%的高温高压燃气去除冰,动力怎么保证?

况且低空低速飞行的环境本来就复杂,再人为增加一个吹拂机翼表面的高速气流,只会进一步增加不稳定性。

这一切,都让运8本就糟糕的低速性能愈发雪上加霜。

“对了,梁总师。”

走出机棚之后,常浩南突然叫住了前面的梁绍修:

“最好能有一个气象学方面的专家来协助我们,这样效率会高得多。”

感谢兄弟们的支持,明天上畅销精选,加更!

(本章完)

第410章 来自马拉内罗的学员第474章 “太行”发动机设计评审会(日万)235.第235章 一不小心成了行业带头人第542章 让装备工业司围绕你来开展工作!336.第336章 电磁干扰,噩梦重演383.第383章 举国之力,打造九天息壤!402.第402章 试飞员的“护身符”第93章 塞翁失马230.第230章 “973”计划第595章 真巧啊,日本人刚好有我们要用的零第56章 前往盛京!第463章 要不要安70?第666章 1999,并不安宁的开局(新的一个月第109章 抉择第422章 电子战,不只是干扰第571章 日本人在造假?第607章 华夏产品,走进欧洲!第127章 我怎么突然多了篇论文出来?(二合第695章 精确制导导歪了第801章 早干什么去了?第70章 差分进化算法(55)第731章 给国庆献礼!(4K)第559章 围猎海上自卫队!第661章 我,普通国企职工第785章 火炬实验室引发的争议(算昨天的)第440章 机械制造业的曙光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发之路!359.第359章 我要曙光2000的优先使用权286.第286章 神盾381.第381章 设计一个DSI进气道练练手第479章 华夏企业“走出去”391.第391章 歼教9,和多场模拟器TORCH Mul第424章 我,就是标准295.第295章 我成教父了?第14章 这已经不是学霸二字能形容的了第628章 没办法,他给的太多了第645章 性能太好有时候也是一种苦恼第733章 设计定型不是终点368.第368章 为支线客机彻底扫清障碍!第68章 推倒重来的勇气(35)第82章 发动机故障第413章 给父母买个房第421章 空警200,正式立项319.第319章 进气道异物,隐患解决!(为盟主【死跑龙套的】加更45)第525章 Nh90直升机,看向东方270.第270章 被动雷达探测第797章 提前布局第629章 涡扇10,点火成功!第419章 困顿之中的二毛第523章 青出于蓝第562章 GPS军用导航模块,到手了第521章 这也能叫米格21改???第70章 差分进化算法(55)376.第376章 华夏航空发动机产业大会!367.第367章 向波音和美国航空局提条件,攻守易型!第612章 两个挂壁的思维碰撞第27章 你就是姚梦娜的学长?第153章 多体耗散粒子动力学第573章 为华夏机械行业正名的机会!第452章 进口替代第596章 涡扇10和歼10的发变匹配第746章 筹建课题组(趁双倍求一波月票)第800章 震撼法鸡一整年第665章 现代战争是炮战!第470章 你没错,麻省理工搞错了第551章 装备工业司的开门红第40章 好好听讲!第774章 数学界的震动第757章 给歼11扩大产能330.第330章 我身为973计划专家组成员,提一364.第364章 超越时代的仿真建模工具!370.第370章 贵航的新型教练机375.第375章 从深山中飞出的鹰390.第390章 三个月两次专访?279.第279章 以为是主角,其实是龙套第596章 涡扇10和歼10的发变匹配275.第275章 航空工业今年赚麻了317.第317章 巧合第151章 运8的机翼结冰,老大难问题了第599章 熊猫还是雄猫第564章 对图160有点想法?327.第327章 本科毕业就被钦定是不是搞错了第128章 全状态试飞(为月票金主flankerr加第758章 流形学习357.第357章 我,博士,还没入学,但已经有第16章 关于我看中的学生突然变成我师弟的这回事第466章 硬核狠人第23章 偷鸡不成蚀把米第577章 GPS导航干扰测试第735章 系统等级,LV3!第44章 富士电机的小动作第468章 媒体攻势第4章 下一步工作213.第213章 一些小小的东方震撼第733章 设计定型不是终点第630章 不是吧,推重比真有9啊?第449章 材料突破,满盘皆活第551章 装备工业司的开门红第789章 暂时的胜利第687章 欧元,崩了
第410章 来自马拉内罗的学员第474章 “太行”发动机设计评审会(日万)235.第235章 一不小心成了行业带头人第542章 让装备工业司围绕你来开展工作!336.第336章 电磁干扰,噩梦重演383.第383章 举国之力,打造九天息壤!402.第402章 试飞员的“护身符”第93章 塞翁失马230.第230章 “973”计划第595章 真巧啊,日本人刚好有我们要用的零第56章 前往盛京!第463章 要不要安70?第666章 1999,并不安宁的开局(新的一个月第109章 抉择第422章 电子战,不只是干扰第571章 日本人在造假?第607章 华夏产品,走进欧洲!第127章 我怎么突然多了篇论文出来?(二合第695章 精确制导导歪了第801章 早干什么去了?第70章 差分进化算法(55)第731章 给国庆献礼!(4K)第559章 围猎海上自卫队!第661章 我,普通国企职工第785章 火炬实验室引发的争议(算昨天的)第440章 机械制造业的曙光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发之路!359.第359章 我要曙光2000的优先使用权286.第286章 神盾381.第381章 设计一个DSI进气道练练手第479章 华夏企业“走出去”391.第391章 歼教9,和多场模拟器TORCH Mul第424章 我,就是标准295.第295章 我成教父了?第14章 这已经不是学霸二字能形容的了第628章 没办法,他给的太多了第645章 性能太好有时候也是一种苦恼第733章 设计定型不是终点368.第368章 为支线客机彻底扫清障碍!第68章 推倒重来的勇气(35)第82章 发动机故障第413章 给父母买个房第421章 空警200,正式立项319.第319章 进气道异物,隐患解决!(为盟主【死跑龙套的】加更45)第525章 Nh90直升机,看向东方270.第270章 被动雷达探测第797章 提前布局第629章 涡扇10,点火成功!第419章 困顿之中的二毛第523章 青出于蓝第562章 GPS军用导航模块,到手了第521章 这也能叫米格21改???第70章 差分进化算法(55)376.第376章 华夏航空发动机产业大会!367.第367章 向波音和美国航空局提条件,攻守易型!第612章 两个挂壁的思维碰撞第27章 你就是姚梦娜的学长?第153章 多体耗散粒子动力学第573章 为华夏机械行业正名的机会!第452章 进口替代第596章 涡扇10和歼10的发变匹配第746章 筹建课题组(趁双倍求一波月票)第800章 震撼法鸡一整年第665章 现代战争是炮战!第470章 你没错,麻省理工搞错了第551章 装备工业司的开门红第40章 好好听讲!第774章 数学界的震动第757章 给歼11扩大产能330.第330章 我身为973计划专家组成员,提一364.第364章 超越时代的仿真建模工具!370.第370章 贵航的新型教练机375.第375章 从深山中飞出的鹰390.第390章 三个月两次专访?279.第279章 以为是主角,其实是龙套第596章 涡扇10和歼10的发变匹配275.第275章 航空工业今年赚麻了317.第317章 巧合第151章 运8的机翼结冰,老大难问题了第599章 熊猫还是雄猫第564章 对图160有点想法?327.第327章 本科毕业就被钦定是不是搞错了第128章 全状态试飞(为月票金主flankerr加第758章 流形学习357.第357章 我,博士,还没入学,但已经有第16章 关于我看中的学生突然变成我师弟的这回事第466章 硬核狠人第23章 偷鸡不成蚀把米第577章 GPS导航干扰测试第735章 系统等级,LV3!第44章 富士电机的小动作第468章 媒体攻势第4章 下一步工作213.第213章 一些小小的东方震撼第733章 设计定型不是终点第630章 不是吧,推重比真有9啊?第449章 材料突破,满盘皆活第551章 装备工业司的开门红第789章 暂时的胜利第687章 欧元,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