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忻口!忻口!

板垣征四郎的拜见,终于让寺内寿一狭隘的心脏,获得了一丝的满足。

他已经答应了板垣征四郎的要求,尽力将物资运送到前线,而且将隶属于方面军序列的航空兵两个大队配属给了第5师团的攻击部队。

东条英机在接到了军部的任命之后,已经准备启程回国,而关东军副参谋长笠原幸雄少将将接替其指挥权,指挥察哈尔派遣军在山西的作战。

从前方的战场格局来看,察哈尔派遣军的作用将被大大的削弱,分兵一部分给第5师团,组建强力的攻击箭头,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寺内寿一大手一挥,将察哈尔派遣军的指挥权,也归板垣征四郎指挥。

板垣征四郎在获得了想要的结果后,马不停蹄的就登上了火车,去繁峙前线。晋绥军的后撤,让板垣征四郎有一种心急如焚的焦虑。

在他的剧本中,第5师团将会缔造帝国的神话,用一个师团,将整个中国北方最强大军事集团,在一到两个月内,全部歼灭。

届时,华北在失去了中**队的主力后,只能屈服其治理之下,为帝国三个月征服中国的大作战计划争取时间,虽然他也不认为三个月就占领中国,但是他在喊这句口号的时候,热血沸腾,轻飘飘的,连自己吃几万干饭都不知道了。

开战将近2两个月,整个华北,连中**队的主力部队都没有找到。第5师团能够和汤恩伯指挥的13军团相遇,并打了将近半个月的阵地战。

战场争夺中,第5师团完胜,但从军队的推进速度,和战果来看,第5师团的未来并不乐观。

板垣征四郎既然在13兵团面前受到了顽强阻击,自然将汤恩伯的部队,当成了华北最强的中**队,而此时,汤恩伯的部队已经从华北消失了,种种迹象表明,很有可能出现在淞沪战场上。

越来越多的中**队进入淞沪战场,让仅仅只有两个师团主力部队的淞沪派遣军司令官不由的苦叫不失。

松井石根大将的上任,昭和天皇其实并不认同,昭和希望由皇室成员接任,朝香官鸠彦王就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在整个大战期间,日本本土的军人之间也不是铁板一块,军部和关东军在争夺话语权,陆军和海军在争夺军费,而皇室的代表昭和天皇也在跟整个内阁争夺对军队的控制权。

只是,这种机密,即便在日军中,也是站在最高层的人物才能接触到。

九月底,刚刚在寺内寿一那里接到了尚方宝剑的板垣征四郎,就发动了全力进攻,21旅团两个步兵联队,在拥有了飞机、坦克大队、野炮联队、重炮联队的强大火力支援之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几乎是用急行军的速度。夺下了包括代县、雁门、宁武等地。

晋绥军一路败退到了崞县,而刚刚进入忻口、原平等地的中央军4个军,十万人,枕戈待旦,准备依托汾河、小五台等地理优势,将日军死死的拖住在这片丘陵地带之上。

卫立煌将军担任正面作战部队总指挥,第九军军长郝梦龄为前线总指挥,整个忻口镇外灰压压的都是来来往往的作战部队。

而八路军总部在结合了种种情报后,毅然北上,准备在日军进攻的后方,打击其补给线,为前线主力作战部队缓解作战压力。

从雁门,察哈尔派遣军的第第第5师团的21旅团会和,加上了三个特种联队,两个野战炮兵联队,和飞行大队,板垣征四郎发现一下子他可以直接指挥的部队超过了5万人。

这老小子差点没乐疯了,立刻下达了攻击原平的作战命令。

在他的心里,一直存着一个念头,只要将太原打下来,他派遣关东军机关特务去说服阎锡山的可能性将大大的增加。如果让阎锡山出面,组建伪政府,相信,在山西只要部署一个旅团就能够安枕无忧。

而且,凭借阎锡山在整个国民党中的元老地位,出任整个中国的伪政权的元首,都是可以胜任的。

虽然日军一直在疯狂的进攻,但开战以来,作战方面并不顺利,北方的战事虽然有损失,但根基没有动,109师团不过是金泽师团的预备役部队,很多士兵都是40多岁的半大老头子。

对于整个日本来说,人民的平均寿命也不过四十多岁。

在板垣征四郎眼里,这些死去的109师团的士兵,不过是顺应了天照大神的召唤,让他们为帝国建立辉煌霸业,而在死之前,做出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罢了。

但中国方面的根基也未动,东北军,晋绥军的主力尤在。

察哈尔派遣军进逼雁门关之后,阎锡山做出了一项任命,以八路军、第第2师为右翼军,归八路军总司令彭老总指挥,在五台山罗圈沟、军马厂、翠岩峰、挂月峰迄鹅口、峪口之线占领阵地。防御日军进入五台。

而主力中央军4个军的兵力,将在忻口一线,构建防御阵地,准备迎击来犯日军。

其实五台的守军根本就不需要这么多部队,反而对于整个山西来说,五台的重要性不过是阎锡山的老家在哪里,也就是说阎家的祖坟也在五台。

从这点来说,阎锡山确实有理由派遣重兵驻守五台县。

而晋绥军的主力部队,进入了吕梁山区,整个正面战场,全都是中央军和绥远军,另外还有一些从四川赶来的川军,杂牌军

“军长,我们总不能一直在阳泉享福,看着别人打的热闹,我们总不能躲着看吧这会形象您的光辉形象的。”陈光不听的在曾一阳面前蘑菇,看的罗荣桓忍俊不已。

“老陈,你就别烦他了,我40军不一样的。”罗荣桓见曾一阳不说话,反而一副听之任之的态度,担心陈光心里不舒服。因为40军是一战电~脑~访手打]区的直属部队,无法跟周围的友军协同到一起。

他可知道,陈光的脾气火爆,当年在江西的时候,谁的面子也不给的狠角色,但是说起打仗,却是很有章法,很多硬仗,大仗,才从军几年的陈光指挥起来游刃有余,有种无师自通的悟性。

假以时日,必然会成为镇守一方的帅才。

“有什么不同,我们是中**人,打的就是小鬼子。”陈光没好气的将帽子仍在桌子上,盯着帽子上青天白日徽章直运气,过了一会儿,气稍微下去了一些,才抓起茶壶就往壶口上嘬。

曾一阳摇头,心说,这个陈光,这些年虽然学着看了不少书,什么兵书,史书看了不少,但火爆的脾气就是不见改改。

曾一阳让人去把参谋长谢维俊喊来,不一会儿的功夫,谢维俊小跑着就来到了军指挥部:“让部队集合,准备转移,目标寿阳。”

“通知105师师长高鹏云,部队进入昔阳。孙连仲部退守阳泉。”曾一阳补充道。

由于八路军指挥部的北移,40军也渐渐的往北移动了一些,但主力还在阳泉、孟县一带。

其实,阎锡山不是没有动过脑经,想将在山西的第一战区的部队,归到其指挥之下。

可山西已经有了晋绥军,中央军和八路军,整整50万大军,这么多的部队连5万日军都对付不了,要再多的部队难道就能够挡住了日军的进攻了?

杨爱源作为阎锡山的左膀右臂,当时说了一句话,差点把阎锡山噎死:“总座,二战区已经聚集了50万大军,如果再向一战区伸手,岂不让人笑话?”

想想也对,40军也好,105师也好,51军也好,都是一战区的部队,只不过在山西休整,这些部队在不久之后还是要走出山西,防止日军在南下黄河。

杨爱源是深知阎锡山脾性的,如果这些部队都被阎锡山召集到二战区之后,必然会放到最前线,跟日军死磕,从而最大程度的保存晋绥军的主力。

可这些都是一战区的主力部队,如果都打完了,那么一战区也就成了一个空架子,二战区完全将会被在华北孤立。

从战略上看,在华北保持两个作战集群,对山西有利,对晋绥军有利。

杨爱源权衡之下,冒着被阎锡山记恨的危险,说了一句公道话。

再说了,杨爱源的第六集团军也将上战场,此战面对日军精锐部队,自己也没底,作为一个军人,在国家危难之际,唯有死战。

10月7日,日军仅仅发起进攻十天,就攻克了最后的一道防线,崞县失守,整个同蒲线将有全部被日军控制的危险,原平危机。

10月9日,日军围攻原平,三天之后,阎锡山准备了半个月的忻口战役如期开始

阎锡山终于可以放下一颗心来了,日军无意于五台,他的右路集团军就失去了作用。

整个山西防御战开始到现在为止,总结起来就一句话:“主帅昏庸,累死三军。”

彭总前脚刚刚到五台,这下子,又接到命令,去阳泉等地,防止日军从石家庄出兵,进攻山西。

整整半个月,八路军两个主力师就在太行山上跑了一个小来回。好在阎锡山也知道这回做的过分了一些,优先补充了一部分物资给八路军。

西北的兵工厂已经能够自主开始生产枪械,子弹的产量也在逐步提高,要不是运送不便,彭老总也看不上太原兵工厂的这些子弹。

除了五万套棉军装,让彭总的心情稍微好了一些之外,回来的路上,彭老总都是在骂阎锡山无能。

“什么,每天的伤亡竟然达到2000人,可如何是好?”阎锡山这几天连抓带挠的,头发稀疏了不少,连带着焦虑,满头的黑发,也渐渐的成立灰白色。

半个月间,将近一半的头发变白,可见他的压力也不小。

从名义上来说,忻口会战能够僵持到现在,整整十天,日军也没有丝毫突破忻口防线的迹象。

战局正向着阵地战的方向发展,这是中日两军都不愿意接受的。日军是时间上拖不起,华北方面军两个常设师团即将抽调入淞沪派遣军,而中**队每天一千多人的伤亡,确实让前线指挥的卫立煌心力交瘁。

这样下去,他手下的十万多人,也不过两个月就要玩完。

于此同时,日军在十月初拿下石家庄后,立刻让线头部队,第20师团开始往井陉进攻,准备从东往西,进入山西,从侧翼威胁山西的中心——太原,从而支援整个忻口会战的日军主力。

前线作战顺利,寺内寿一心里不爽,毕竟这场战役是板垣征四郎绕过他这个方面军司令官开始的,他是个记仇的人。但战局发展不利的消息,还是让他权衡后发现,整个华北,日军要是不能顺利拿下山西,那么南下就成为泡影。

如此一来,他作为整个大战略中,重要的一方决策者,必然会受到多方的指责。

寺内寿一在第第8天后,也从北平到了山西前线,并带来了两个联队的步兵,交给板垣征四郎指挥,早一天拿下山西,他就能早一天指挥华北的日军渡过黄河,从而让松井石根脸面无光。

他已经从帝**部获得消息,淞沪派遣军的情况,比华北的要严峻的多。

中日军队人数对比到了可怕的10:1,尤其是苏联三百架战斗机送抵淞沪前线,日军的空中优势也荡然无存。松井石根已经扬言,如果再没有增援部队抵达,那么他将辞去派遣军司令官职务,让帝国另派高明。

15日白天,进攻忻口中央防御区域的日军,在攻击上显示出了疲态,二战区立刻就组织了5个旅,在当日的夜间,往日军的阵地上反扑。

根本就没有夜战训练的部队,在前线一时间打成了一锅粥。混战变成了白刃战;阵地战,变成了追击战。在步兵作战中,略显上风的日军很快就抵御住了进攻。

并在当晚开始有组织的小部队反攻。

等到第二天天亮,也就是16日,日军的小股反攻部队,渐渐的合拢了起来,组成了几个威胁巨大的攻击梯队,往第9军的纵深扎去。

板垣征四郎闻言大喜,原来只要突破了第9军的防御阵地,那么日军就能够依托这个前进堡垒,对周围的中**队分开围歼,整个战役将会以日军的胜利而落幕。

危难之际,第9军军长郝梦龄,带领警卫连,正在前线阵地视察,胸前挎着冲锋枪,带着一个师部的直属人员,加入了对缺口的封堵。

士兵个个言勇,将军带头冲锋,在最困难的时候,郝梦龄带着一百多人,神奇的堵住了日军的进攻。只要一个小时之后,增援部队抵达,就能守住这片阵地,让日军的希望化为泡影。

眼见胜利在望,日军怎肯干休,立刻组织了两个中队的士兵,扑向了郝梦龄将军所在的高低。

此时,他的身边只有不到一百人。

第二一二章 下饵第七十八章 谋取川军指挥权(下)第七十章 南线战事第三八七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三一一章 阵前反水第四七七章 破冰冰飞渡第九十六章 疯狂的武器第九十七章 红军都是一家人第九十五章 副团长失踪了第二十一章 血杀109师团(9)第三十五章 首战告捷(3)第二十二章 营救(1)第五十三章 变相收编第一九五章 老虎屁股第五十七章 被重视的惶恐第四四一章 意外之战第二五五章 出山第二五六章 捷报(上)第三二八章 脆弱的乌龟壳(上)第一九四章 老将出马第三七二章 扑空第二三七章 决死一战第一五五章 解放区的天(上)第九十章 阔论第一八八章 军工基地?第三二八章 脆弱的乌龟壳(上)第二三二章 小南沟歼灭战(中)第二三六章 釜底抽薪第四二一章 口令第一二六章 诺门坎(下)第二三九章 狗急跳墙(中)第三六九章 识破第四一三章 魂飞魄散第三四四章 江边破敌(2)第二零三章 红日第二一八章 血染东京城(2)第二零七章 杀人地,死亡谷(4)第五十三章 困兽犹斗第五十六章 卖(上)第二二四章 血染东京城(8)第四 八二章 扭转第一八章 杀而不伐(下)第七十七章 峥嵘之路第三零零章 肃清残余第八十五章 乌龟阵第一零八章 尘埃落定(一)第六十五章 猎鹰行动第一一零章 尘埃落定(三)第二二一章 血染东京城(5)第一二七章 一纵队出关第二三一章 小南沟歼灭战(上)第二十五章 疯狂的计划(1)第九十七章 等的就是16师团第三零二章 畏首畏尾八第四八零章 冲城第四九六章 反攻1943(3)第二三一章 小南沟歼灭战(上)第九十三章 斧头帮第一一二章 洛川会议(2)第一零五章 归建(上)第五章 政治攻势第四二五章 老蒋插入东北的第一脚第三十一章南洋来人第五章 时代最强音第三五六章 火烧白浪洲(中)第三四七章 江边破敌(5)第九十六章 红三军第二六二章 以退为进第一二七章 一纵队出关第九十九章 红三方面军第七十二章 濑谷支队第二三六章 釜底抽薪第四一九章 绕不过去的小孤山第一六零章 点将(下)第二十一章 血杀109师团(9)第四四一章 意外之战第四九二章 夹缝里求生存第七十六章 北方诸强第三九四章 化妆待敌第七十八章 谋取川军指挥权(下)第一五四章 奇兵南下夺青山第九十一章 炸桥第一O六章 杀而不伐(上)第九十四章 莫使将士流血又流泪第四二九章 火线出击(上)第四七一章 敌后制胜(下)第六十四章 上将祭旗第四八八章 政治骗局第六十一章 家底丰厚第四十一章 招俘(下)第六十三章 军号嘹亮第四八八章 政治骗局第四二二章 抵达前线第二九五章 我们投降第九十七章 等的就是16师团第一七七章 关东军的烟雾弹(中)第二十八章鏖战老君山(三)第三六三章 3纵的锐意第一七五章 一个国家,四个政府
第二一二章 下饵第七十八章 谋取川军指挥权(下)第七十章 南线战事第三八七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三一一章 阵前反水第四七七章 破冰冰飞渡第九十六章 疯狂的武器第九十七章 红军都是一家人第九十五章 副团长失踪了第二十一章 血杀109师团(9)第三十五章 首战告捷(3)第二十二章 营救(1)第五十三章 变相收编第一九五章 老虎屁股第五十七章 被重视的惶恐第四四一章 意外之战第二五五章 出山第二五六章 捷报(上)第三二八章 脆弱的乌龟壳(上)第一九四章 老将出马第三七二章 扑空第二三七章 决死一战第一五五章 解放区的天(上)第九十章 阔论第一八八章 军工基地?第三二八章 脆弱的乌龟壳(上)第二三二章 小南沟歼灭战(中)第二三六章 釜底抽薪第四二一章 口令第一二六章 诺门坎(下)第二三九章 狗急跳墙(中)第三六九章 识破第四一三章 魂飞魄散第三四四章 江边破敌(2)第二零三章 红日第二一八章 血染东京城(2)第二零七章 杀人地,死亡谷(4)第五十三章 困兽犹斗第五十六章 卖(上)第二二四章 血染东京城(8)第四 八二章 扭转第一八章 杀而不伐(下)第七十七章 峥嵘之路第三零零章 肃清残余第八十五章 乌龟阵第一零八章 尘埃落定(一)第六十五章 猎鹰行动第一一零章 尘埃落定(三)第二二一章 血染东京城(5)第一二七章 一纵队出关第二三一章 小南沟歼灭战(上)第二十五章 疯狂的计划(1)第九十七章 等的就是16师团第三零二章 畏首畏尾八第四八零章 冲城第四九六章 反攻1943(3)第二三一章 小南沟歼灭战(上)第九十三章 斧头帮第一一二章 洛川会议(2)第一零五章 归建(上)第五章 政治攻势第四二五章 老蒋插入东北的第一脚第三十一章南洋来人第五章 时代最强音第三五六章 火烧白浪洲(中)第三四七章 江边破敌(5)第九十六章 红三军第二六二章 以退为进第一二七章 一纵队出关第九十九章 红三方面军第七十二章 濑谷支队第二三六章 釜底抽薪第四一九章 绕不过去的小孤山第一六零章 点将(下)第二十一章 血杀109师团(9)第四四一章 意外之战第四九二章 夹缝里求生存第七十六章 北方诸强第三九四章 化妆待敌第七十八章 谋取川军指挥权(下)第一五四章 奇兵南下夺青山第九十一章 炸桥第一O六章 杀而不伐(上)第九十四章 莫使将士流血又流泪第四二九章 火线出击(上)第四七一章 敌后制胜(下)第六十四章 上将祭旗第四八八章 政治骗局第六十一章 家底丰厚第四十一章 招俘(下)第六十三章 军号嘹亮第四八八章 政治骗局第四二二章 抵达前线第二九五章 我们投降第九十七章 等的就是16师团第一七七章 关东军的烟雾弹(中)第二十八章鏖战老君山(三)第三六三章 3纵的锐意第一七五章 一个国家,四个政府